城市地理:空间嬗变视角下的成都高新区成长史
城市空间格局是经济社会建设在空间上形成的态势。
纵观成都高新区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演进,每一次区域面积的“长大”,城市空间的拓展,都与迅猛发展的产业息息相关。
从空间上看,成都高新区从神仙树片区的2.5平方公里起步,经过5次区域拓展,形成现在613平方公里的发展版图。
今天从天府立交一路向南,沿着天府大道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国际知名企业标识尽收眼底,现代、国际、时尚的城市形象尽在眼前。很难想象,十余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
拓荒
——活力南区,从农田一片到现代化城市新区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于高新区的总体定位。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向第一个10年的重要关口。这一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春江水暖鸭先知。每一次历史大变革,走在前面的先行者,都对时代变迁有着极其敏感的察觉。
偏居西南一隅的成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有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到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的诞生,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创新与活力。
198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呈交《关于推进成都科技密集开发区建设工作的报告》,高新区建设的大幕由此拉开。成都高新区的诞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生动范例。
当时,省、市给成都高新区定下了“点、线、片、面”结合的建设框架。“点”是以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为中心,“线”是选择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附近地区建立科技一条街,“片”是建设好东郊以电子技术为主的科技密集开发区辅区,“面”是在南郊神仙树区域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时过一年,成都高新区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划定成都高新区位于成都南郊神仙树片区,总规划面积24.6平方公里,先期启动2.5平方公里的建设。
1990年,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应运而生,时任成都市体改委主任张学果出任第一任管委会主任,和当时的管委会班子开始了2.5平方公里起步区的拓荒之旅。“这片区域离城市很近,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稍加延伸就能满足,容易开发,而且它离城区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发展空间。这两点让这个地方成为我们选择的最佳区域。”
“‘奖状挂在墙上、成果锁在抽屉里’,这是20世纪80年代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普遍的现象。后来我们想能否建立这样一个区域,在区域内实行特殊的政策,扶持这些科研成果成为商品,最终成为产业。”2018年春天,已经75岁的张学果向记者回忆起成都高新区创建的初衷,依然清晰如昨。
2.5平方公里起步期的成都高新区(图片由成都高新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当时连二环路都没有建,二环路外都是田坝。”从无到有,阡陌变通途。1995年,成都高新区基本完成2.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共投入基建资金1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面积1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8万平方米,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自动化变电站、标准厂房、实业大厦、国际站贸中心街、中小学、写字楼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40年前,深圳特区的萌芽是从蛇口工业区2.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开启;30年前,成都高新区从城南神仙树片区2.5平方公里农田上开始精耕细作。袁庚没有想到,40年前的大胆一试,会创造世界高新区发展史上的“深圳奇迹”;张学果也不会想到,30年来一代代成都高新人前赴后继的“激情燃烧”,会在成都造就一个蜚声海内外的“西部硅谷”。
“我从出生就没离开过神仙树,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田就在现在挨着二环路的地方,种着莴笋、四季豆之类的蔬菜。”芳草街道紫荆社区城管志愿者陈世群,原来是元通村的农民,一家人以种地为生。直到1990年,他都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因为成都高新区的建设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基础设施的兴建,加之体制机制的创新、产业布局的完善,成都高新区的发展高歌猛进,以崭新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然而通过不到4年的时间开发,2.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经没有更多的载体空间了。更为棘手的是,成都高新区的道路管网、中小学、医院等基础设施和生活居家配套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步伐。
成都市委市政府意识到高新区必须扩容了。市委市政府组织三个考察组,由主要领导带队,奔赴华东、华南考察,所见所闻,让人深受震动。彼时,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浦东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建设中,张江高科技园区也获批建设国家上海生物医学科技产业基地。
思路决定出路,视野决定眼界。
外面精彩的世界给予决策者极大的信心。考察组回来后不久,成都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快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发展。今天翻阅发黄的成委发〔1996〕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决定》,依然能感受到它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给高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拓荒的高新人以极大的鼓舞。文件下发后,成都高新区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划入芳草街、肖家河两个街道和桂溪、石羊场两个乡,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展到了47平方公里。
由此,拓荒之路迈上新的起点。
从1996年起,成都高新区开始组团式开发建设,园区生产、科研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持续完善,续建和新建了多个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相对独立且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组团。火车南站加工贸易区、起步区工业园、石羊工业园、天府软件园等10余个技工贸园区相继开建,全区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成都高新区的面貌日新月异。
规划先行,规划决定发展预期。成都高新区甫建之初,就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自身承载功能的增强,成都高新区不断对规划进行修编,始终用科学规划来引领产业布局。
2003年,成都高新区委托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将呈现“一区、三轴、四片区”的结构,担负南部金融商务、科技咨询、行政管理等重要城市功能,是成都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综合城市新区。在定下高远发展蓝图的同时,众多特色精品建筑一一惊艳亮相,仅天府大道一线就囊括天府立交桥、成都高新国际广场、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等,让城市品质与蓝图愿景相互呼应。
2010年,成都高新区南区区划再次调整,中和镇从双流县(2015年改置双流区)整体划入,成都高新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此后,成都高新区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全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铁像寺水街、菁蓉国际广场、环球中心、中国-欧洲中心等地标建筑相继建成,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园区呈加速建设之势,学校、卫生机构、社区综合体、公园绿道等生活配套也在进一步完善,成都高新区从单纯的产业开发区变成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
如今的高新南区,已成为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区域,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浓厚的创新氛围、活跃的开放环境。
一路向南,成都高新区的活力还在不断增强。2016年3月,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回首700余天,44平方公里之上,成都高新区的空间蝶变又再次上演,塔吊林立、机车轰鸣,一座产业新城拔地而起。与园区基础设施同步加速的,还有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诺奖团队等优秀人才的不断汇聚。随着建设不断加速,这座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全球知名生命健康小镇,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定位成都坐标,成为打造成都万亿级生物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主引擎。
聚集
——产业西区,“按”下聚集发展“快进键”
产业发展及其布局调整是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强劲动力。
在信息技术时代,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促进了规划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并对城市规划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2003年,对成都高新区乃至成都市、四川省未来的产业布局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当时,成都高新区已明确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此时英特尔的落户,为这一产业布局放上了一个重量级的“砝码”。
15年后,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四川省的第一支柱产业,成都成为全国IT产业第四极。
现任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英特尔封装与测试部总经理罗宾·马丁,是英特尔成都工厂的第一任负责人。“公司指派我来负责成都工厂,我的第一反应是在网络上搜索‘成都’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罗宾·马丁回忆说。当时,英特尔成都工厂选址附近几乎还是一片荒地,许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但英特尔看中了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潜力,确定将项目落地于此。这距离成都高新西部园区的设立,仅仅过了不到两年时间。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2001年12月,位于郫县的成都现代工业港划入成都高新区,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科技园,面积7平方公里,确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由此,成都高新区形成“一区两园”格局。
新的发展目标,新的拓荒之旅。2003年12月,成都高新区区划再次调整,西部园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35.5平方公里。根据成都高新区的区域空间布局演变,2003年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已经将全区布局为“两园、六片区”结构。其中西部园区分为外环路以东的“起步区”和外环路以西、成灌高速以南、清水河以北的“西南片区”。IT大道、西区大道等作为重要城市干道,构成道路交通的支撑骨架。
根据当时的总规划,高新西区将规划建设以产业集群为目标,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产业为主体的一流综合产业园区。
荒地变高楼的故事在成都高新区再次上演,也再次生动诠释了“高新速度”。2003年1月,海关总署发文,在成都高新区西区设立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西区。同年8月,由成都高新西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的出口加工区海关综合楼、卡口及监管仓库、围网以及摸底河、市政道路等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同年11月就通过了海关总署等八部委验收。如今,出口加工区已经升格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始终稳居全国各综保区前列。
到了2005年,紧邻英特尔成都工厂,模具工业园开工并同年竣工,总投资1.6亿元,占地15公顷。园区由模具厂房区、机械加工厂房区、IT产业厂房区及综合楼等组成,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滨河春天、顺江小区等安置小区建起,滨河学校等优质教育配套不断完善,龙湖时代天街、成都合院、中海国际等商业住宅、综合体项目的建设,也为高新西区增添了许多特色建筑。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电子科技大学将清水河校区落子高新西区,“产学研”加速融合,使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2010年,高新西区空间再次拓展,清水河以南部分区域被划入,至此,高新西区面积拓展为43平方公里。
区域空间的拓展,为筑巢引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格罗方德、迈克生物、华气厚普、日立电梯等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让高新西区进一步形成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一流综合产业园区。
如今的高新西区,是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实力担当”,贡献了全区七成以上的产业增加值,也是成都市未来打造产业功能区的样板示范区,更是全市、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功能区。
根据最新规划,高新西区定位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产业社区。产业发展目标定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国际化产学研联动示范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城。以一校(电子科技大学)、一带(清水河创智活力带)、一廊(锦城绿道健康运动走廊)为空间规划结构,整个区域的未来发展脉络已清晰可见。
英特尔成都工厂(图片由成都高新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未来,高新西区不仅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生态圈建设水平,生活品质也将进一步提升。地铁6号线、31号线延伸通达,交通路网持续加密,“科大双创绿道环”、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建设紧锣密鼓地实施,高品质的产业社区正在渐次呈现。
跨越
——空港新城,澎湃未来发展新动能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一部独特的传奇,而这部传奇的脚本就是城市规划。
作为2300多年来“城名未改、城址未变、中心未移”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带领成都展开大视野,走向新格局:由锦江时代的“两江环抱”到龙泉山时代的“一山连两翼”,成都城市格局正迎来千年之变。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东部城市新区,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打造成渝新兴增长极,这是成都“东进”战略的站高谋远。
高新东区,位于成都“东进”战略的制高点。
夏日里的三岔湖在黎明的微曦、夕阳的斜照里显得美不胜收。这片拥有40年历史的湖泊,灌溉和滋养着这方土地和人民。
这片被湖水孕育着的丰饶土地,如今已水果飘香,果农们推出以采摘游为主的特色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合作社里,菜农们忙着灌溉和收割,“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初具规模……曾经局限于自产自销的草莓等优质水果,因为新机场的出现,将会卖往全球。
临空经济的出现,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由产业形态演变和运输方式变革共同作用的产物。空港新城的建设,在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结构中注入了“临空经济”的新元素。
2018年5月25日,选址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成都天府奥体城面向全球公开咨询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该项目落户空港新城,是因为这里是目前国内规划面积最大的空港城市,是成都“东进”战略的重要载体,具备发展新经济产业集群的天然优势。
为加快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推动成都高新区和简阳市协同发展,经成都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成都高新区托管简阳市丹景乡、三岔镇等12个乡(镇),规划面积达483平方公里。由此,成都高新区的区域面积也扩大到了613平方公里,为未来永续发展留足了空间。
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天府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作为“四项重点工程”之一被明确提出,并放到四川省奠定未来发展大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抓手位置。高新东区肩负空港新城建设使命,“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支撑国家内陆开放的新枢纽、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新家园”的定位,擘画“三新”高地的美好未来。空港新城的建设号角由此在高新区吹响,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再次开启。
2018年5月3日上午,随着三岔湖区域给水厂出水闸按钮开启,一股股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流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周边平桥、建安、先锋3个安置点及机场指挥部生活区。这一解决居民饮水的重大民生工程,2018年6月底在高新东区1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
更多的城市风貌变化,悄然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中。道路整洁、环境美观、路边店招统一有序,风貌改造提升工程让简明市石板凳镇面貌焕然一新。在三岔镇,三岔镇社区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综合体,项目建设秉承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力求打造绿色社区、智慧社区、低碳社区、和谐社区,其中小学项目正在进行室内砌体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东区的教育质量。
2017年,规划建设总面积为483平方公里的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而空港新城的最大标志性工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这一年来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建设进展。该机场航站楼总面积126万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一期工程计划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随着上百台施工机械车辆在施工现场忙碌穿梭,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施工驶入快车道。
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占地21平方公里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机场、引领成都迈入双机场时代,而且还将转变四川经济结构、扩大四川经济外向度,激活四川48万平方公里的发展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动成都乃至全省发展的强劲引擎。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空港新城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统揽进一步加强建设。2018年,空港新城重点锁定约6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加快推进首批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面启动起步区基础路网、服务设施、绿色景观建设,加快推进天府奥体城和“云锦天府”数字文化产业城配套设施、成都体育学院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配套设施等重大功能项目建设。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和临空经济“3+1”的产业形态,构成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新空间,新未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是成都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是成都高新区发展新的增长点。眼下,成都高新区正按照高质量理念发展,突出城市吸引力这个关键,加快人口、项目、资源导入,朝着“一年打基础、三年见雏形、五年聚产业、十年立新城”的发展目标不断奋进。
历史,由一段一段的航程连接而成。过去30年的砥砺奋进,成就了成都高新区的一次次华丽蜕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立之年的成都高新区再出发,劈波斩浪,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