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滨漫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金罗店

与“穷宝山”相对应的,是“金罗店”。一个“金”字,极言其富庶。

罗店西临嘉定、北达浏河、南抵大场、东至吴淞,水陆交通发达,天然有利于经济繁荣。罗店成镇于元代,兴起过程富传奇色彩,传说与一个叫罗升的浙江黄姚镇青年有关。

罗店一角

罗升的父亲罗健曾是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书童,受赵的熏陶,极重家教。罗升16岁便自食其力,靠煮海制盐过活。三年后,小有积蓄的罗升离开家乡,到江苏嘉定附近一个叫大溪村的地方定居下来,开了一爿“罗氏店堂”,经营南北往来货物。由于经营得法,客商渐多,于是在“罗氏店堂”旁开了客栈,生意益发兴旺。慕名而来的四海商人简称“罗氏店堂”为“罗店”,久而久之,大溪村村名被罗店取代。到明朝万历年间,罗店已发展成为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的大镇。至清代,经济规模终于超过南翔、江湾、大场诸镇而名列第一。

据清光绪《罗溪镇志》记载:镇里市面非常热闹,每天都有运货的车船来往,街巷纵横,像棋盘脉络那样密布。但罗店的繁荣,远非始于清朝。早在明代初年,这里已是物产丰富、商贾辐辏的商业大镇,为当时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到明末,更是享有了“金罗店”之美誉。

古时罗店盛产棉花,有“三分稻田七分棉”之说。元末,黄道婆的纺织技艺传入,纺织业快速发展。罗店四乡多纺纱织布的农村妇女,制成的套布、泗泾布、紫花布、斜纹布、棋花布等工艺精湛、质地优良。商贾大量收购,转销皖、浙、苏各地。遍布全镇的牙行、花行、布行经营棉花、粮食交易,成为经济繁荣的支柱。至明代,罗店已拥有西巷、塘东、塘西、横街等街群,渐成百业骈阗、一日三市的集镇。到万历年间,已是“经阎殷富,徽商辏集,贸易之盛,几埒南翔矣”,繁荣程度与邻近的巨邑南翔相差无几。至清代,又增辟前街、北街、南弄、赵巷、蒋巷等,成为拥有“三湾九街十八弄”的江南重镇。清康熙年间,罗店更是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棉花、棉布交易中心,吸引了以徽商为主的大批外来商客。罗店成为嘉定县最大的镇,棉花、棉布生意兴隆,成交额超过了南翔镇,故有“金罗店、银南翔”之说。清末民初,镇上三里长街市面繁荣,四乡来客车船不断,“三湾九街十八弄”,居民超过5万人。民国时期编写的《宝山县续志》有记载:“罗店市镇最巨,为全邑冠……综计大小商铺六七百家,有典当、花行、米行、衣庄、酱园等业,尤以两家锡箔庄为巨擘。市街凡东西三里,以亭前街、塘西街最为热闹,次则塘东街、横街等。乡民上街,每日三市(早市、午市、晚市)。”

经济发达,市镇兴旺,罗店的文化也十分发达。明、清两朝,区区一镇就出过七位进士、二十二位举人。居民的文化生活随之丰富。文献记载,罗店彩灯传承人之间没有文字记录,靠口传心授流传了数百年。五月初五赛龙舟,连续数天的盛会,年复一年,已逾400个春秋,被光绪年间的《罗溪镇志》称为“擅一邑之胜”。

20世纪初,富庶繁荣的罗店镇已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名邑的风情。镇上富商云集,豪门巨宅星罗棋布。引人注目的名人住宅,有春阳堂(明处士黄通理读书处)、玉兰堂(明职方郎中唐景亮致仕后与弟景南共同读书之处)、简堂(明马元调旧宅)、江楼(清初范光启筑,乾隆五十四年其曾孙朝佐重建)、默然堂(清进士施灏旧宅,后园为两江总督毕沅的读书处)。十八条户槛、布长街清代建筑群等,多为一代名人燕饮唱和之处。

罗店古镇牌楼

罗店人文荟萃,进士及第者众多,有明代范纯(天顺元年进士)、顾其国(天启二年进士)、申芝芳(崇祯四年进士)、施凤仪(崇祯十年进士),清代黄与坚(顺治十六年进士)、殷元祫(顺治十八年进士)、施灏(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此外,明代有举人20人、贡生6人;清代有举人27人、贡生22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建罗阳书院,为全县最早的书院之一。民国32年(1943年)私立罗溪中学创办,因曾有著名专家学者任教而闻名。

布长街丰德桥南桥墩

民国35年罗溪中学师生合影(局部)

罗店庙宇古迹甚多,有东隍庙、水龙庙、施都庙、观音阁、东岳庙、杨王庙等20座,现仅剩梵王宫(原名玉皇宫)。镇上的大通桥、丰德桥和来龙桥都是有三五百年历史的石拱桥。罗店的市政建设发展得较早,民国12年(1923年)建电灯公司,发展居民用电;民国19年(1930年)建自来水厂,向居民供水。

梵王宫旧址

来龙桥原在古镇上,后移建于罗溪公园内

历史上,罗店曾屡遭兵灾,上述古建筑和民用设施大多毁于战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仅梵王宫、布长街和花神堂。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日本侵略军在罗泾小川沙登陆,直扑罗店,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双方历经十三次拉锯式激烈争夺,伤亡惨重,史称淞沪之战的“血肉磨坊”。镇上被杀平民不计其数,私家花园、学校、大小寺庙、祠堂、教堂均被夷为平地,繁华的罗店闹市成了一片焦土。金罗店失去了昔日光芒,直到1949年后才逐步恢复元气。

花神堂

淞沪之战,日军炮火下的罗店成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