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我们认为维持世界运作下去的法则(这是来自说话者脑子里认知的世界,即主观的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或没有行动的理由,是解释和支持变化或没有变化的理由,是对于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对很多人来说,信念也就等于真理——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对信念的拥有者来说(更准确地说是对这个人内心的运作系统来说),信念是绝对的。这点也是很多人的迷惘和困扰的来源。信念是本人认为世事应该是怎样的,但并不能说真理便一定是这样。能够把主观信念和客观真理分开并且认为它们是两回事,便是一个人已经达到一定智慧水平的认证。
每个人拥有的信念数以百万计,无法完全说清楚,因为绝大部分信念都存于潜意识里,不能全部呈现,也不会轻易地在意识层呈现出来。它们在潜意识里默默地照顾我们,支持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持,我们就会不知如何是好。
我有一个旅行家朋友,他告诉了我他的一次经历。在偶然的机会里他认识了陕西一个很荒凉闭塞地方的村主任。后来他去那个地区旅行,专程去探访那个村主任。那个村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很少有外人造访。我的朋友坐在村主任的家里,一间破烂的旧木屋中,跟村主任聊天。有一个村民来找村主任谈事。这个村民先在房门口出现,等到村主任示意让他进来后,他进入屋里,走近村主任,在村主任耳边说话,然后转身出去,整个过程中他没有看过这个到访客人一眼。我这个朋友说,他不明白为何这个村民能够把他当作完全隐形一样。我告诉他,因为这个村民的信念系统里没有关于这个情况的信念: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该怎样做。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做,便只得完全不看不理会了。这个现象,在小孩子身上也很容易看到,带他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例如一个新朋友的家),朋友走过来跟他说话他装作看不见、听不到,甚至故意乱跳乱吵,就是这个原因。
你或许记得美国“9·11”事件发生时的电视新闻片段,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两幢大厦倒下来了,画面中有一个人,背后全部是大厦倒下产生的烟雾。这个人满面灰尘,眼睛动也不动,眼里、脸上是一片空白,他走路的姿势很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没有方向感,也看不出他是想走下去抑或停下来。他内心所处的状态就是:原有的一套信念全不管用了,根本就不知道情况是怎么一回事、该怎样做。一个人在这样的状态里很容易出现休克(shock),这可以说是致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军队做过一些很不人道的实验。其中一个就是让被抓来的盟军飞行员坐在椅子上,双手被绑在椅后,用布蒙着双眼,一个德军军官对他说,经过审判决定把他处死,方式是放血!有人用冰块在飞行员双手手腕处轻划一下,然后有预先安排的东西发出滴水的声音。德军人员全部离开房间,数小时后再回去时,发现那个飞行员已经死去!没有真正的流血,他怎么会死亡呢?原来是因为他完全相信自己正在不断地失去血液,很快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这个信念不断地重复,造成身体里真的呈现出失血过多的状态,因而死亡!由此可见,信念是如何支配我们的身体的。
20世纪初期,有人发现某处的丛林里有一个还过着石器时代生活的部落,而且从来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社会!这个消息在人类学界引起轰动,一些专家便组团去做研究工作。原来这个部落一直生活在热带丛林里,世世代代都没有离开过丛林。他们认为丛林就是世界,丛林外面什么都没有!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两个热心的专家跟一些土人混熟了,能够与他们沟通,告诉他们丛林外面还有世界。可是无论怎么说土人都不相信,两个专家便想带土人走出丛林,让他们自己感受一下。有几个土人愿意跟他俩去,走了数天,到达丛林的边缘,土人都停下来了。两个专家问他们为什么停下来,土人说:“到了尽头,没有路了。”两个专家很不明白,告诉土人再举步往前走下去便可,但是无论怎么说土人都不肯。终于,两个专家决定示范,两人走出了丛林十来步,转身叫土人走过来,但是无论怎么说,土人都完全没有反应,就像没有看到他俩,没有听到他俩说什么似的。两人没有办法只得走回丛林,问土人:“刚才你们为什么不走过来?”土人的回答是:“刚才你们去哪里啦?为什么你们不见了?”
当一个人坚持一个信念的时候,是会看不到听不见不符合这个信念的东西的。试想,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听过有电梯(升降机)这种事物,现在你站在一幢大厦的电梯对面。你看到一群人走进去,门关上。然后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出来的人,其性别、衣服、面貌都完全不同了,你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感觉和情绪?这个东西一定是魔鬼或怪物,能够把走进去的人完全改变了,而且这些人完全不自觉!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上,在土著人第一次见到登陆的白人时,他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些岛屿的土著人认定白人是魔鬼,结果便是战争,造成生命的损失;也有一些岛屿的土著人把白人当作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拥戴白人成为他们的王;还有一些接受白人为同等的身份,让他们留下来,与其和平相处。从这些可以见到,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物,必须有了一些信念,才能知道该怎样行动:行动由信念决定。如果对出现的人事物没有什么信念,便必须在记忆经验里找出类似或接近的资料,做一个决定(信念的决定),才能有所行动。找出有关的信念和凭其他资料形成新的信念是潜意识的工作,可以在非常快的过程里完成,可能完全不被意识察觉。
如何证明信念的存在
信念真的有数以百万计那么多吗?真的存在于潜意识里吗?怎样能证明呢?
你现在所坐的椅子有几条腿?有没有想过其中一条腿会突然断掉,使你失去重心而摔倒?你有没有想过你身处的房子的天花板会突然塌下来?你身边的人会突然打你一拳?这个房间的空气里有“非典”病毒?你身靠的墙上或者座椅的材料会使你的皮肤过敏?你身后有一个小偷或者杀人犯?
你可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可是你无法不同意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为什么你会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没有担心呢?那是因为你内心那些跟这些事情有关的信念是:这是不会发生的。现在想一想,如果不管什么理由,你的信念就是认定上述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你会有怎么样的不同?你会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如果你不能离开呢?你会有怎样的内心状态?也许你会不能集中注意力继续看下去,而且不断地用忧虑、怀疑的目光四处搜索:危险会在哪里出现?由此可见,你内心的信念怎样无声无息地在支持你——或者说操控你——用什么方式去处理当下的情况。我随便说了六种可能性,类似这样的可能性,以及包括引申出来的其他可能性是无法估量的。
我再多举一个例子:想象你是我的一个多年好友,现在来探望我,看到我非常不开心,问我什么事,我说:“我真的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的儿子很不孝顺我。”身为我的多年好友,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现在改变一下,假如我的回答是“我真的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的妈妈很不孝顺我”。你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决定你在这两个情况下的反应的,是你的信念: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当情况符合了你的信念,你自然就能听进去,并且自然地给予适当的回应,例如安慰我、开解我。而当情况违反了你的信念,你便会感到奇怪、惊讶、反感,甚至不能相信而问我:“你说什么?”
通过上面多个例子,你现在会明白一个人的信念怎样影响他的思想、语言、行为、生活乃至人生。如想有更好的人生,我们必须多了解信念系统。
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当信念受到冒犯或者挑战时,当这个人自觉地反省时。
信念的种类
(1)定义式(相等式)。
确定事物之意义,一项事物与另一项事物的意义相同。
常见的用词包括:XX是YY、即是、等于、就是、便是等。例:沉默就是投降。
(2)因果式。
一项事物导致另一项事物的产生。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例:因为你没有来,所以我失败了;也可以是隐藏的,例:我很累,不能帮你。
常见的用词包括:引起、使得、迫使、造成、以致、导致、如果、因此、因为……所以、终会、终于、结果、将会、只会等。例:不良沟通造成婚姻失败;如果你不开口便不会这样了。
(3)规条式。
事物中的选择性受到限制,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能力水平或限制,常见的用词包括: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必须/必须不、不得/不得不、认为……必要/认为……不必要等。例:他需要培训才能胜任;他不可以这样就离开。
事情发生的概率,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也许会/也许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等,还有一定、绝不会等。例:这不会出现;那样做一定失败。
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要/不要。例:我会成功。
(4)判断式。
事实上,所有的信念都是判断。这里指的可以算是最简单明确的判断模式,就是把对事物的主观猜测当作必然。
判断式的信念往往没有特定的用词,而只是带着肯定语气来描述事物。例:他不成;我输了;三次才对。
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
(1)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曾被火烫伤而知道火能伤人。
(2)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在课堂上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某些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3)接受信任之人的灌输,例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所以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有抗拒之心。
(4)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例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认定是因为他妒忌我升迁比他快。
上面的四个途径之中,第三和第四个途径需要特别注意一下。父母、长辈、老师等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灌输很多信念给他。灌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语言灌输;二是行为灌输,就是在他们怎样做、怎样对一些事情做出回应的过程里,孩子看到听到而形成了信念。父母、长辈、老师等人灌输给孩子的信念,其中绝大部分是好的,也帮助了孩子成长,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有例外。有一位母亲,对女儿说一个男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上进心,女儿成长后谈恋爱时挑选的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男子。十年后他俩分手了,原因就是那个男子太有上进心了,总是忙于工作和事业而没有给家庭足够的时间。这个时候她才明白,男人的上进心对她的婚姻幸福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四种途径也常常会导致不恰当的信念。在一个新出现的情况下,以前的信念不管用,需要新的信念去支持行动,例如,在新的工作环境里,一个人总是对我的问候不大有反应,这没有先例可供我参考,在苦思之下,我得出一个结论:他妒忌我有能力。现在,凭着这个信念,我便知道如何对待他了。由此可见,行为需要信念的支持。但是,这仅是自己思考而建立的信念,可能很片面和主观。而思考的速度很快,说过一千次的谎言都可以变成真理,在脑子里重复一千次“他妒忌我有能力”的结论,很快便是“一定是这样”的“真理”了。然后,带着这样的心态,只看到、听到并配合这个信念的东西,很容易便把自己困在绝境中!
事实上,没有一种信念在所有的情况下都绝对有效。绝大部分的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我们接收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与其他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我们称这些信念为“局限性信念”或者“障碍性信念”(limiting believes)。
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读完书、做完作业才应该玩耍。”这句话背后的信念是:读书与玩耍是对立的。这点表面上没有什么问题,玩耍带来开心,而读书需要认真,所以,开心与认真也是对立了。这点仍没有问题。再进一步,开心意味着快乐,而认真是将来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品质之一。现在,“快乐”与“将来成功”对立了。就是这样,很多人培养出“认真与开心、成功与快乐都是对立的”的信念,使一个人每当做事时都严肃紧张,不能放轻松。这样,大脑并不是处于最佳效率的状态,想出来的办法、取得的效果都未必是最好的,而且容易引起健康、情绪、人际关系问题。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不良经验之后反省,明白了问题所在而改变自己的信念,他以后便能够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他坚持没有效果的信念而只是不断地埋怨别人、埋怨环境,他便会使自己陷入困扰之中。信念本应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工具,其作用与其他人生工具一样:帮助这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如果一个人把某件工具放在比自己的人生更高的位置,不惜牺牲本人人生的成功快乐去坚持一个信念,他便本末倒置了。有些人对一些信念如对宗教里的神一般,为坚持这些信念甘愿长期承受辛苦而徒劳无功,甚至愿意为这些信念而死。他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却不能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出更多更好的事,也不会有成功快乐的人生,这很可惜。
信念必须有价值观的支持。信念的改变,也需要来自价值观的改变。
信念可以更换,但也不一定必须更换,因为信念还可以修正、扩充(兼容),甚至暂时挪开,改用另一个信念,直到在效果上有了突破,再捧出原来的信念去继续奉行。
妨碍成长的信念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目的地是广州,但同时相信你正在走的路不会到达广州,你的感觉会多糟?与此相比,如果你每天都在辛苦地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忙碌,但同时你相信你没有资格过得好一点,你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很多人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充满被别人否定的经验,累积下来,内心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不会成功,没有成功快乐地去生活的资格。”由此形成了很多妨碍成长的信念。任何类似这个方向的想法,都是源于这些妨碍成长的信念。今天的社会里,你每天都能够听到这一类的说法,其中一些十分明显:“做了又有什么用?”“我的命怎么会这样不好?”“我不相信我能做到。”比较隐晦的会是:“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没有办法!”“什么都试过了,没有用的。”“我已经尽了力。”“为什么他不改变而要我改变?”“是他们的错嘛!”
该怎样知道哪些信念妨碍成长呢?任何会使一个人减少生活得更好的机会、减少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信念,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确切地说,妨碍成长的信念有以下几个种类:
(1)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例如:“他哪里会有什么好主意!”“你没有资格教我!”“你是什么身份,竟敢对我提出意见!”“这样做不会有用。”
(2)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例如:“现在已经够好了,不敢妄想得到更多。”“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应该知足。”“今天已经这么辛苦,哪有时间去想明天的事。”“保持这个状态便已经够好了。”
(3)减少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例如:“我不应该那样冒险。”“我不应该这样贪心。”“这样太过分了,我不允许自己这样想。”“以我的身份,怎能随便上前跟他谈话?”“我不敢去尝试,我怕失败。”“做人应该满足,不要妄想。”
(4)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自己无能为力。例如:“是他们不对嘛,为什么要我改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的环境,我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这样发展,我只能叹息!”“他们不做,我也没有办法!”
(5)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不能挑战或者改变。例如:“这是天意,没有办法!”“我天生就是这样,怎么办?”“你不能改变世界的定律!”“那是超自然现象,科学没法解释。”“你不能解释的便不应该做!”(这里我们不需要把焦点放在科学能否解释上,而应注意我们能够控制的无数选择。)
(6)维持自己一个“没有资格”身份的信念。例如:“我只希望我的人生能安稳,从没想过会有大富大贵的日子。”“我哪会有那么幸运?”“做到像他那样成功?你不是说笑吧?”“有做老总的一天?从来没有想过。”“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活得像李嘉诚?别做白日梦吧!”另外一种“没有资格”的态度就是坚持没有效果的做法,当有新的方法出现时,便找其他的借口去拒绝考虑或接受,例如:“他说话的态度不好,我接受不了。”“他想出来的哪里会有好东西?”“用他的方法,那么我的尊严怎么办?”而忘记了追求效果(三赢基础上的)、追求人生的成功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这些信念的人,常用冠冕堂皇、不易辩驳的虚泛语言做挡箭牌(例如“应该知足”“做人不可以那样”“安分守己”等)。这些虚泛语言只会使人把注意力放在无能为力和没有效果的地方。事实却是:每个人,只要活着,总有能力使自己增加一点成功快乐,同时使其他人事物维持在好的状态。很多成就大事的大人物,都是由允许自己有梦想,并在思想上做出突破而开始的。
一个人或许出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之中,因而会被很多家庭问题困扰;也许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不幸,孩童时期不断地受到伤害,造成众多心理障碍;他也可能在生活里有不少的悲惨遭遇,或许他去年因车祸而失去一条腿,还可能失业、妻子病逝等。假如有一个人如此不幸,上述的情况全都发生在他身上,他仍然可以决定下一分钟享有他可以享有的快乐:他能够选择与左边的人吵架,也可以选择与右边的人说笑话。就算没有人在身边,他也可以选择想一些使自己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
所以,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我们就有能力、权利和资格在众多选择中决定自己可以有多少成功快乐。这个权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它夺去。
以此为前提,没有人可以推诿自己的责任:每个人本来就有绝对的能力和权利去使自己活得好一点!
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类关于“身份”的信念:
(1)“能力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例:“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认识本有的庞大能力(capability)。
(2)“可能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例:“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hope)。
(3)“资格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例:“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感觉到他也可以有美好的人生(deserving)。
在众多的妨碍成长的信念中,杀伤力最大的一个就是“我没有资格”。假如一个人认定了自己是一个不会成功、不能有快乐的人,那么,无论别人怎样说、自己怎样做,在心灵深处都只会找寻自己不会成功、不能快乐的证明。
在中国人中,拥有“我没有资格”这一信念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很多受导者的表现,表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的局限信念,但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发现,其实都是资格性的局限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