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年),名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jiā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一个武官之家。他出生时长得很是怪异难看:鼻孔 朝天、牙齿暴露,头顶凹陷,像一座山丘。孔子的父亲看着孩子的样子,便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
孔子像
此图孔子身穿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
孔子的父亲在他七岁时就去世了。他从小由母亲养大。孔子的母亲颜氏很贤德,经常教他识字、读书。孔子自幼聪明,母亲教他说话、识字,学一两 遍就记住了。
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对礼仪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总是问个不休。三岁那年,一天狂风大作、雷声 阵 阵,孔子的母亲颜氏正 忙着收衣服,却看见孔子一个人拿着俎豆走到家门前。过了一会儿,还不见孔子回来,母亲一看,孔子在门口用土堆和草模拟祭祀的仪式,口中还念念有词。她招呼孔子说:“要下雨了,快别玩了,赶紧回家来。”孔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母亲说:“我不是在玩,我是在学习如何祭天。”
孔子的母亲愣住了。她仔细看着一招一式都很认真的孔子,觉得他确实不是在玩。心里暗暗思量:这孩子的兴趣很好,不如趁机引导他。于是她把孔子送到了他外祖父家里。孔子的外祖父是个很懂礼法的人,在他的教导下,孔子进步更大了。
因为家境贫困,孔子从小就很懂事,就知道体贴母亲,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来减轻母亲的负担。孔子七岁时就上 山去砍柴了,开始母亲不放心,总是叫哥哥和他一起去,但因为哥哥的腿有毛 病,孔子让哥哥在家做活,还是自己就一个人每天去山 上砍柴。
有一天,孔子砍好了柴 正在歇息,忽然被远处传来的一阵美妙琴声给吸引住了。他听着听着就像入了迷一样不知不觉中就顺着琴声找了过去。翻山越岭之后,他看到了一位穿 着古雅的老人正坐在树下弹琴。他怕打搅了人家,就坐在一边悄悄听。老人其实已经看到了孔子,但没理他。等孔子从 恍若仙境般的感觉中 醒过来的时候,老人已经不见了。
第二天,他在砍柴的时候又听到了琴声,尽管他告诉自己不要打搅老人,但实在忍不住又找到了那里。像昨天一样,当他睁开眼睛时,弹琴的老人又不见了,孔子心里很惭愧,觉得自己打搅了人家。第三天的时候,孔子没敢出来,悄 悄 藏在树后屏住呼吸听。老人这次弹琴后没走,他把孔子从树后叫了出来。孔子很不安地对老人说:“我每天听您弹琴真的是打搅您了,但您弹得实在太好了。请您原 谅我的莽 撞,如果您不希望我出现,我以后就不来了。”老人见孩子很诚实,笑着问他的来历。孔子说:“我姓 孔 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3岁丧父,哥哥的腿有毛 病,我们靠砍柴度日。”
老人想考考孔子,就问了史书上的一些事,结果孔子对答如流。老人很满意,就问他:“你很喜欢琴吗?”孔子回答:“母亲对我说,‘六艺’是立身的根本,琴为乐,是‘六艺’之一。”老人问孔子:“你愿意学琴吗?”聪明的孔子马上拜倒在地,声音洪亮地说:“孔丘愿意拜您为师。”就这样,孔子跟随老人学琴。为了能学好,他刻苦地练习,无论冬夏都坚持不懈。因为白天要砍柴,他晚 上很晚才能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他的琴技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形容他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百鸟齐鸣,风听了不吹,鸟听了不飞,绕梁三日不退”。他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鼓琴大师。
十六岁时,孔子的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孔子不得不学各种手艺来维持生活。贫穷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发愤学习的志向。孔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他向名人学习,也向平民百姓学习,他曾 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据说,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觉得人家唱得好时,一定要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着人家唱。
孔子称自己“三十而立”,就是说三十岁时他已经确立了一套立身处世的原则思想。他会的东西已经远 远 超过了古代的“六艺”范畴,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孔子要向天下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他的学生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学生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贤德君子。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他想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道德君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希望国家的政 权 掌握在高素质的文化人手 中。他将教育普及于平民,培养出了许多出身下层 平民的人才,被天下人尊为“圣人”。
孔子要复兴周代文化,志在行道,虽曾一度为鲁国司寇(司法部长),政绩卓著,可惜不久就被免职。于是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十四年,历经磨难,仍无结果,只得返回鲁国。这时他已68岁了。
孔子周游列国图
公 元 前479年的初春,孔子病逝。孔子的一些弟子为他守丧,在他墓旁建房的有一百多人,并各植树一棵,因此后人称这个地方为“孔林”。
他的学生分散各国游说诸侯,宣 扬 孔子学说,到了战国时代,孟子更 将 孔学发扬 光大,奠 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也奠 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