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及系统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

德鲁克(Drucker,P.F.,1985)认为创新是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的集合。米勒(Miller,W.L.,2008)所认为的创新倾向于研发过程,并涉及新流程的设计开发。贝科维茨(Bercovitz,J., 2006)认为学者们对创新和创新系统的认识是基于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赫比格(Herbig,P.,1994)认为创业通过资本的运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创新起到驱动作用。但黄(Wong,P.K., 2005)认为成功的创业不一定导致有效的创新。戈登(Gedeon,S., 2010)认为创业是风险承担者创新性地建立一个小企业、创造性地打破现有市场平衡并形成新的平衡的行为。赵(Zhao,2005)认为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互为补充的概念,创业的来源是创新,同时又使得创新持续发展,二者贯穿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顺彼得(Schumpete, 1934)在早期的研究中将创业者与创新者同等看待,认为创业者在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等几方面。

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方面,冒澄(2007)认为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为满足国家创新战略的需求,高校应由研究型高校向创业型高校变革,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培养能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是创新战略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李时椿(2008)认为通过正规创业教育的实行、创新精神的凝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曹胜利(2008)认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建设创新型大学,需要形成新时代的教育观念,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机构,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的必要途径,而创新创业教育则能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能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刘桂华(2010)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快速增长促使创业型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高校应在为国家输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同时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陈德人(2012)通过对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的人才需求分析,发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新兴服务业等相关服务学科建设与之相匹配,并从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和产业需求三个方面阐释了进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徐坚成(2012)科学地界定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并提出一系列人才培养环境的优化对策以应对人才发展的挑战。庞鑫培(2013)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创新性省份建设的关系,认为二者具有逻辑因果关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地区进行创新建设的智力支撑,是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文兵(2013)认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由“第一次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过渡,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国一方面要建立多方合作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实行高校教育改革,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下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方面,吴晓等(2010)构建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分子型”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其可行性,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满足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绩效。高常水等(2010)认为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并认为职业教育能实现创新创业精神的有效传播、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创建创新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袁旭东(2010)认为职业教育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等职业院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王永杰等(2011)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应从意识、精神和思维等方面进行设计,并使之创造性地使用工具和方法,应用模拟教学、研讨教学、案例教学、影视教学和体验教学等多种方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殷惠光等(2011)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与执业资格制度相适应,并从目标、体系和课程等多方面探索了土建学科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产学研相结合、创建人才综合培养平台和转变教育观念等多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文丰安(2011)认为高校要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多方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并认为高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从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发展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出发,进行创新教育改革,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赵金华(2011)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其培养特色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改革应以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方案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具有实践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曹明(2011)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并结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特征,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具体路径,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进行产学研合理分工、良性互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充分利用应用型高校贴近产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并打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与国内外高校充分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刘晓阳等(2012)总结概括了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并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提出企业家精神引导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观点,建议进行各方资源的整合以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刘沁玲(2012)在分析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三层面结构关系模型,认为宏观影响因素和微观影响因素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中分别起到了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并认为高校应承担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案例研究方面,李春根等(2009)总结了江西财经大学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的经验,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全面实施创新计划,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努力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渠道。徐建成等(2009)探索了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着重分析了其创业教育的模式和机制,认为该校经营校办企业、推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在创新创业战略实施中推广。蔡袁强等(2010)以温州大学为例,认为研发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温州地区的产业转型,加速了温州地区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温州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认为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培养人才,转科研成果为生产力,这些措施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举措。陈德人(2010)通过对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对该专业知识体系的编制过程、推广应用、背景和特色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这是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次知识化探索。深圳大学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培养经世致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克服高校扩招、人事制度改革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庞鑫培(2012)通过对浙江地区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探讨,为创新创业教育在地方高校中推行提供新思路。冯弋江等(2013)创建了江西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促进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这一体系使得江西省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江西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相结合,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本。

此外,一些学者对特定领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或体系进行了研究,刘敏榕(2008)从竞争情报领域出发,研究了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并结合企业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为相关人才培养机构提供了竞争情报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选择策略。白逸仙等(2010)研究了工程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于对部分创业成功的光电子企业进行访谈,并结合工程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培养情况,对工程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并从培养方向、培养标准和培养路径三个层次,职业意识、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李伯耿等(2011)对化工学科的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分析了国际上该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竞赛训练、实习拓展和特色培训班等方面,认为化工学科的核心发展要素是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发展途径是实行创新创业生态教育、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梁柏榉(2011)认为当前影视传播领域的人才培养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落后、缺乏实践,制约了影视传播的发展,并提出培养创新创业型影视人才,改变影视传播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适应影视传播发展的人才需求。腾跃民等(2013)研究了上海出版印刷领域的职业教育现状,认为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应基于国家创新创业战略,不断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教学机制、发展新的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杨晨等(2013)认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并为高校构建了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促进高校实训基地开放式发展,满足国家创新战略实行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徐孝昶等(2013)认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要依托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所需要的配套设施。

二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在创新创业战略实施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培养问题的研究中。张兄武(2016)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部分,内部培养是高校协调各种创新创业要素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外部培养则是政府、高校、企业等突破各自的边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网络,产生协同效应。

有些研究偏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内部协同,将高校作为培养主体。凯莉(Kelly,2015)根据GEM的年度报告,发现全球一半以上的青年创业者对新技术和新产品非常重视,这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实现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哈柯玛(Harkema,2008)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顾海川等(2016)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对创新创业型人才个人专业素养的培养,更是其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协同创新意识的重构和强化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备内容。教育部的文件指出,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开放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等以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费杰等(2016)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培养体系的构建应以团队为核心。赵波等(2016)认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采用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组织机制、实践平台、指导教师和课程体系的有机协同,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协同和模式创新。

有些研究则将政产学等多组织作为协同培养主体,研究偏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外部协同。贝克尔(Becker,M.C.,2004)将创新创业思想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联系起来,认为创新创业的思想可以用于多个方向。布卢梅尔(Bluemel,2013)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满足市场的需求,应实现市场需求与课堂教学的对接。米银俊等(2015)认为各级政府部门、产业部门、高校等教育机构进行协同创新,为经济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是突破地方高校资源限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张继延等(2016)分析了国内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认为各培养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导致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并导致培养效益低下,企业、政府和高校等组织应加强合作,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联盟,从科学运营、活动实践、文化培育等方面出发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以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董慧(2016)研究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困境,从构建校企协同指导体系、实践体系和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进行校企双方整合资源、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发挥。王红艳(2017)认为高校应协同其他培养主体共同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认为组织协同培养既是高校的使命,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并认为“互联网+教育”为高校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资源,同时提出政府应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有些研究以现实案例为例,解析其中的培养模式和协同机制,从而将其概念化、模型化。符惠明等(2013)探索了江南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三区联动互助型”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基于高校学科专业,依托地方科教产业园和大学科技园,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破除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壁垒,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晓云等(2015)研究了浙江大学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从招生、教学、双博士学位和多元导师组等方面剖析了其培养机制,认为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是基于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式培养,并建议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 全局视角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当下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从系统观角度,主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系统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要进行系统性创新的观点,其研究主要还是以高校为主体。张彦(2010)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需要提升。王秀敏等(2012)着重研究了设计大学生模拟实训系统的方法,并探讨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体系的构建问题。王成华等(2013)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研究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及培养体系的构建。韩天明(2015)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进行改良和再设计,从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课程内容三个角度深入贯彻“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并围绕“业务+沟通”这一内核设计创新创业模拟经营系统,使面向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契合人才的培养需求。吴伟等(2015)对创新创业大背景下高校学科的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对待不同性质的学科,根据创新创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对学科进行优化重组,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动态调整。袁红等(2016)通过对江苏省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的调查发现,该地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和模式与国外一些高校相比,仍有差距,需要从保障体系、实践教学和课程内容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覃睿等(2016)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输出能胜任的人力资本为目标,针对人才培养各个阶段的特点与培养质量的绩效评价相结合,设计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卓泽林等(2016)研究了在创新创业方面做得很成功的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认为构建长期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持续推行创新创业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应从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重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创新创业支持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米银俊等(2016)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过程融合的系统,应分为创业实践、创新实践和理论教育三大块,不断探索创业孵化、科技创新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马永斌等(2016)研究了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系统,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核心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议融合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打造多层次、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卓泽林(2017)对阿尔托大学的形成背景和由该大学构建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创业生态系统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共同构建,自上而下是由高校主导的,自下而上则是由创业社团主导的。

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借助创新创业系统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弗里曼(Freeman,C.,1987)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这是一个由国家组织机构和生产要素通过科技研发转化成生产力进而商业化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系统。之后学者对这一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不断系统化。在对美国硅谷案例的研究中,埃茨科瓦和劳德斯德(Etzkowitz,Leydesdor,1995)构建了三螺旋结构模型,解析了政、产、学三方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并发现三者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了地区创新创业的发展,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王云涛(2013)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模式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如政府主导模式、双边自由模式和集权牵制模式等,认为政府主导模式能实现高校发展、政府调控以及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应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系统体系。林美貌(2015)对我国台湾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进行了研究,我国台湾地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主体以高校为主导,以社会和政府为支撑,从社会环境、教育理念、创业政策以及高校育人等多角度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赵中建等(2015)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校企合作、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具有借鉴意义。柳欣等(2016)将资源和环境等与教学系统对接的平台和制度等称为“知识接口”,认为其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关键环节,柳欣等结合动态规划和控制论两种方法,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绩效等纳入统一系统内进行量化,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匹配相应的资源,并对其培养系统进行动态调整。文革等(2016)基于系统动力学,对高端创新创业型人才开发效益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反馈回路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开发投入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之间的马太效应,并支持创新创业型人才开发主体由政府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的观点。贺瑛等(2016)以中大创新谷为例,研究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将众创、众筹、众扶和众包的四种概念融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形成完整的闭环,并提出全链条战略和全链条培育等,认为政府、市场和企业是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的主体。田鸣等(2016)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协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的系统协同程度不断增强,但水平不高,认为这是创新创业系统不协调所导致,建议增强创新创业系统的建设力度,同时提高相应政策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武学超(2016)研究了芬兰阿尔托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做法,该校以学生为中心成功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大学领导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方面起到了支持作用,并与外部创客协同开展创业活动,优越的众创文化、卓越的组织管理和完善的国家创业环境是该创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关键。熊毅等(2016)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供需错配的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活动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够,建议构建学科互融的培养体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创业质量、多组织协同创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田贤鹏(2016)提出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概念,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分别对校地联动、校企合作、校内协同及教学等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进行阐述。

卓泽林等(2016)对美国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资源投入的视角,对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剖析,认为该系统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和制度保障等对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就有借鉴意义。张秀娥等(2017)基于三螺旋理论,研究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路径优化问题,认为政府、产业和高校三方应形成“三位一体”的系统,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良性螺旋互动。乜晓燕等(2017)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使不同利益相关者相互支持、加强互动,共同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构建。赵旭梅等(2017)认为日本官产学联合为主的创新体系缺乏自调节能力,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滞后,同时阻碍了日本微电子产业的演进,并认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系统更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

另有一些学者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支持政策等配套系统进行了研究。莫厄里(Mowery,D.C.,2011)认为美国的浓厚的创新文化和成熟的创业体系塑造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其创新创业协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谷丽萍等(2012)研究了我国在扶持青年创业过程中的系统创新,并以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模式为例,分析了其“导师辅导+资金支持”模式,以及大学生村官扶持、灾区扶持、校区扶持、园区扶持等多种青年创业的扶持方式。这些在创业帮扶系统方面做出的创新,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青年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配套服务。洪坚(2013)研究了国内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支持系统,总结了多方协作完善培养环境的经验,并给出了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支持系统的激励机制、设施配套机制以及环境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周勇等(2013)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创新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应积极转换理念、重构系统,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顶层设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进行分类指导。刘润等(2017)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建设要为创业团队提供定制化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从创意、技术、产业、市场出发,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条,政、产、学协同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