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毋庸置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存在方式,同时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方式。如果说古典艺术崇尚高雅、首创是艺术创造,现代艺术导向消费、制造是艺术生产的话,那么后现代艺术追求类像、互文则是艺术再生产。艺术创造的神圣性、唯一性,造就了艺术欣赏的膜拜性、光韵性;艺术生产的复制性、批量性,成就了艺术消费的大众化、平面化;艺术再生产的拼贴性、互文性,生就了艺术观感的无源性、仿真性。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相融相生、相得益彰。之所以三者有分有别,是由于人类的现实需求以及艺术的形态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之所以三者血脉相连,是由于人类的理想愿望以及艺术的本质是相对稳定与一致的。可以说,研究各个时代艺术创作的方式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正经历着从艺术生产到艺术再生产的转型,当前这种转型已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声势渐次展开,它必将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转型,艺术界既欣喜若狂,也忧心忡忡。欣喜若狂的是,从艺术生产到艺术再生产毕竟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必将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忧心忡忡的是,从艺术生产到艺术再生产毕竟暗含着两种不同艺术观念的斗争,这不仅会带来艺术自身的动荡,而且也会引发艺术界无休无止的争论。针对当前中国艺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何去何从确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认清两个基本事实:一个是中国艺术实践的事实,即中国从艺术生产到艺术再生产的事实;另一个是中国艺术理论的事实,即中国艺术理论本土化的事实。对前者而言,艺术再生产研究需要名正言顺,所以我们需要廓清艺术创造、艺术生产和艺术再生产等诸多概念;对后者而言,要想建构中国本土化的艺术理论,既要有本土化的概念、范畴,又要有本土化的观念形态与理论资源。在戏仿、拼贴等艺术再生产方式的冲击下,艺术的存在方式、构成方式以及运作方式正发生历史性的转换。面对这种转换,传统的艺术理论已很难全面地解释艺术再生产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如果理论对实践失去了有效的解释,那么实践就会失去方向和秩序。当下中国艺术再生产的一些负面反应以及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多是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艺术理论支持造成的。为此,我们必须深植本土转换传统的艺术观念,重建具有中国气派的艺术理论才能有效地防止艺术再生产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的艺术再生产健康、生态、有序地进行。

在中国当下艺术再生产相对不稳定的初期阶段,我们有必要建构中国本土化艺术理论以适应中国艺术再生产向着纵深发展的急切需要。不可否认,理论与实践是双向互进的关系。或者说,实践都是理论的实践,同样理论也都是实践的理论。也就是说,理论都是实践的结果;实践都是理论的展开。抛离实践的理论,尽管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终究是无根的理论,必将是昙花一现的结局。因此,中国本土理论的建构不能无视中国的现实语境与实践基础。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当然也应遵循这一法则,并且二者相互推动、相互生成,艺术才能真正和谐地发展。以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相对忽视中国自身的艺术实践问题而过多地引入西方艺术理论,这不仅造成了中国艺术理论的过剩和危机,而且也丧失了理论对实践的有效阐释。

与理论的建构相比,认清当前的艺术事实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知之者易,而行之者难。我们认为,建构中国本土的艺术理论至少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现实;二是中国的传统。可以说,本事迁移理论是基于中国当下经典再生产的实际而建构的一种极具本土化的原创性理论。为了使这种原创性理论更能适应国学回归的时代需要以及实现本事迁移理论自身的实践价值,即本事迁移理论不仅对当下经典再生产具有解释效应,而且对中国古代的经典创造乃至整个艺术领域都具有解释权限,我们对本事迁移理论的研究视域将进一步扩大,即从后现代语境转向中国本土语境,从经典再生产转向艺术再生产。我们认为,本事迁移理论就是基于人类历事生存实际而生成的一种艺术理论,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与人类生存经验、生命体验之间的审美关系和运作方式,进而提供有关艺术创作以及再创作或再生产的原则与方法。无疑本事迁移理论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现代转化的理论,又是中国艺术再生产的艺术理论。它不仅极具本土特色,而且也极具实践精神和问题意识。因此,研究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也有实践意义。

本事迁移理论是基于当下中国艺术创作的现实,并依据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诗学理论等诸多古代的思想而建构的一种极具本土化的艺术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中的再创作、再生产与本事迁移的内在运作关系。本事迁移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本事”,其核心观点就是艺术再创作、再生产之所以展开就是由于本事迁移的结果,即艺术的“本事”情境转变,艺术品性和风格自然也会随之转变。准确来说,“本事”就是艺术原初发生的事件。即艺术的产生都有一个原初的“本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事”就是艺术内在的基因,它决定着艺术的本质特性、样貌品格、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艺术的核心要素。更进一步来说,不仅艺术的产生有“本事”的存在,艺术的发展更有“事”的萦绕。换句话说,艺术内外都有“事”存在,艺术就是以事件的方式存在的。更具体来说,“事”不仅于外推动艺术发展和变化,而且也于内构成艺术的品性和特质。艺术之外的事是艺术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它推动艺术前进。艺术之内的事是外部事件融入艺术内部的事件。艺术时代性以及艺术的个性就是由于艺术内外都有事形成的。如果说,艺术之外的事主要是艺术的动力因,而艺术之内的事则主要是艺术的质料因。从时间性上看,本事迁移是本事的“延异”;从空间性上看,本事迁移是本事的“散播”。在中国古代,“郢书燕说”就是本事迁移的一种范例。本事迁移既反映了话语形式的变化,也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变迁。研究艺术本事的迁移对揭示人类文化的变迁意义重大。

本事迁移理论不仅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而且也有坚实的生存论基础和成熟的中国本土化历史经验与思想特色。如果说生存论体现了本事迁移理论的普遍性(抽象化)的话,那么历史经验与思想特色则是本事迁移理论的特殊性(本土化)。前者是本事迁移理论作为理论的应有之义;后者则是本事迁移理论作为实践的该有之义。

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看,人类是以历事的方式存在的。或者说,人类作为历时性存在是在不断制造、言说事件中生存的,无怪巴特把人视为“叙事的动物”。当代美国批评家费伦又把叙事视为“修辞的叙事”即“某人在特定场合出于特定目的向某人讲述某事的发生”[1]。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也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人的存在理解成历事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生存的行运不是现成事物的运动。生存的行运是从此在伸展着的途程得以规定的。这种伸展开来的自身伸展所特有的行运我们称之为此在的历事。此在‘联系’的问题是其历事的存在论问题”[2]。可以说,“事”既是真理的问题,也是伦理的问题,同时也是美学的问题。遇事实事求是,这是“真”;行事取善避恶,这是“善”;记事言之有文,这是“美”。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人以历事的方式存在,大凡感于事而有所兴咏,然后指事造形,用事类义,发乎情理,游乎事境,而后形于艺术。

从历史经验与思想内涵来看,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艺术观念幽妙深邃。在不同的历事生存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道、释三家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观念。这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观念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形态与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儒家“敏事慎言”,是有为之学,从而形成了极具人文性和实用性的艺术体式;道家“为无为,事无事”,是无为之学,从而形成了极具自然性和审美性的艺术样式;释家“除事障、息人事”,是执空之学,从而形成了极具空灵性和超越性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妙悟品评多与此有关。儒家重事,但述而不作,道家和释家隐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又共同铸就了中国艺术理论较少推理、不成体系的品格。如果说儒家入世而重事使得中国艺术理论成为实用的艺术理论,那么道家和释家出世而隐事则使得中国艺术理论成为审美的艺术理论。然而不管是显,还是隐,对本事迷恋是中国古代艺术以及艺术理论的生命源泉。可以说,这些有关“事”的哲学、诗学的观念都是本事迁移理论的思想基础。

本事迁移理论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坚实的生存论基础的和成熟的中国本土化历史经验与思想历练,具有很强的原创性、本土性和生命的活力。不可否认,理论的普遍性是理论作为理论最本我化的追求。也就是说,理论如果没有普遍的意义,也就不能称为理论。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理论在现实意义上又都是有限度的。一个理论如果偏离自己的限度,就会陷入本质主义的狂想而成为独断专行的理论。我们将本事迁移理论普遍化处理既有自己的理由,当然也有自己的限度。我们的理由是,艺术的二度创作即在艺术成品基础上的再度创作不是当下艺术再生产所专有的创作形式,而是自艺术产生之时就具有的一种创作现象。可以说,这是本事迁移理论普遍化的实践基础。当然本事迁移理论也有着自己的限度,其限度就在于艺术再创作与艺术再生产尽管有本质性的关联,但在创作的方式、目的、旨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可以说,这是本事迁移理论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提防理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缺陷。

本事迁移理论的建构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个是现实的原则,即本事迁移理论最大的目的与功能在于解释当下艺术再生产的实践问题;另一个是本土化的原则,即本事迁移理论的建构可以借鉴西方某些思想、观念,但自身的建设应该立足于本土化以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精华为己任。基于这两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在建构本事迁移理论时特别注重概念的本土化阐释、实践的本土化运用这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我们将着力于本土概念的梳理与考证、文本与理论相互照应的实践方法。即特别注重在文本中发现理论,在理论中有效地阐释文本。尽量避免和谨防为了理论而理论以及为了理论而扭曲文本的现象发生。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立足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着重探讨了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运作机制、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元素等诸多艺术理论问题,从而深入揭示了中国当下艺术再生产、再经典的类型、特征和规律。本研究一共分为八章,分别是“本事与艺术生产”“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与价值”“本事迁移理论的艺术方法论”“本事迁移理论的艺术批评论”“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文本再生产”“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艺术再生产”“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经典再生产”。

第一章,本事与艺术生产。主要厘清“本事”和“艺术生产”这两个概念,从而得出“艺术作为事件生产”的观点。“本事”是中国古代本土化的概念,最早在汉代刘歆《六艺略》中提出,后在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艺术生产”是西方现代舶来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在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这一概念之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做了进一步补充。进入20世纪,艺术生产思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和运用。经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甚至会对什么是艺术以及什么不是艺术的本质问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是以事件的方式存在和生产的。

第二章,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主要阐释“本事迁移”和“艺术再生产”这两个概念,从而廓清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运作关系。所谓本事迁移就是指原初事件随着文化观念、时代风貌以及价值取向的变化而有所迁变的现象。本事与艺术的关联主要是,艺术的本事情境发生转变,艺术的品性和风格也会随之转变。这是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的基本关系。后现代语境下的戏仿、拼贴、改编、重写以及跨媒介艺术再生产等诸多艺术问题都与本事迁移密切相关。不同于艺术生产的方式,艺术再生产不是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大批量地生产,而是以拼贴、戏仿、转化、重组、续编、改写等方式进行海量式的再生产。如果说艺术生产还有源本复制或者素材创造的成分,那么艺术再生产则主要是在源本的基础上再创作,甚至很难再区分哪个是源本,哪个又是仿本。

第三章,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与价值。主要研究本事迁移理论存在依据、体系构成、价值、意义,从而进一步理解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运作方式和规律。本事迁移理论就是基于人类历事生存实际而生成的一种艺术理论,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与人类生存经验、生命体验之间的审美关系和运作方式,进而提供有关艺术创作以及再创作的原则与方法。我们尝试提出本事迁移理论的发生论、生产论、通变论、方法论和批评论五部分的构想。本事迁移理论既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又有切实的现实背景。可以说,本事迁移理论的提出不仅具有理论的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本事迁移理论的艺术方法论。主要研究序事、用事、事对等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是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要想厘清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的关系还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法。序事是中国人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时所形成的一种极具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性的言事方式,其本质就是时间空间化地述事。用事是中国古典艺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一种创作手法。用事手法由于将“事”融入到艺术之中,从而使得中国艺术既有了历史深度感,又有了形式审美感。事对是“并举人验”即两件事对偶相叠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序事、用事、事对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法不仅在诗歌领域,而且也在音乐、绘画、舞蹈等诸多艺术门类中也有充分地体现。

第五章,本事迁移理论的艺术批评论。主要研究本事迁移理论的两种类型的本事批评,即传统的本事批评论和现代的本事批评论两种理论形态。前者注重整体性、建设性,后者强调零散性、解构性。本事批评源起于对本事敬畏、迷恋而产生的一种溯源性的批判。传统本事批评具有重实际、不穷究、伦理政治化、以诗论诗的特性。现代的本事批评是一种有诸多内在矛盾的批评。这种本事批评思想既是对传统的本事批评论的继承,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断裂。

第六章,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文本再生产。主要以“嫦娥奔月”(神话故事)、《本事诗》(诗文评)、《论语》(经典著述)三个文本为研究对象,展开文本的本事迁移以及本事观念迁变的研究。嫦娥奔月本事迁移不仅是诗性的叙事迁移,而且还是文化表征的迁移。从诗选、小说、诗评考论来看,《本事诗》应是体兼说部和选集的诗评。这种诗评与“不平则鸣”的批评不同,而是不着声色“旁采故实”的本事批评。《论语》中“事”可谓是继“仁”“礼”之后,最重要的关键词。研究“敬事而信”“敏事慎言”“吾从周”等本事生存观念及其审美思想,对于理解中华民族如何做事与言事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运作机制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七章,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艺术再生产。主要针对跨媒介文学艺术的再生产、后现代戏仿艺术的再生产、艺术终结下的文学再生产三个问题展开本事迁移理论的当下实践研究。媒介技术的变革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再生产的方式。戏仿作为一种艺术再生产方式是源本与仿本二元对待、通变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戏仿在能指的游戏中创造了快乐文本,解放了主体,具有积极的颠覆意义;另一方面,戏仿的幻象生产的知识匮乏、一次性消费、本质无佐证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文学存在形态是在本事的延异与迁移中发展变化的,文学再生产经历了本质与反本质的双重洗礼后理应走向合题。

第八章,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经典再生产。主要在艺术再生产的视域下研究经典的应有之义、经典本有的特性以及如何经典再生产等诸多问题,从而实现经典深度、和谐的再生产。在当下“去权威”“去中心”“平面化”“娱乐化”的大众消费文化的浪潮声中,“去经典”“大话经典”“颠覆经典”的声音愈演愈烈,从而在文学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思想上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研究经典再生产不仅可以防止经典的妖魔化,而且也可以满足经典时代发展的需求。

人既是有情感的动物,也是有记忆的动物。以情还是以事界定艺术,似乎成为中西艺术理论及其艺术批评差异的根本原因。一般认为,中国艺术“情志为本”,艺术理论多以“表现”为其旨归;西方艺术“模仿为趣”,艺术理论则多以“再现”为其要务。细而察之,其实这只是文化隔膜的一种幻想和误读。中国古代乃至现在都有浓郁的本事观念。可以说,“本事”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诗性的历史记忆。或者说,“本事”是人类求真、向善、趋美的一种共同愿望。人类对“本事”的迷恋、想象,甚至幻想,在现实的土壤中都是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迁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就是由于此才发生的。研究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的内在运作规律、方式和方法,也就显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运作规律、方式和方法。这对我们清醒地认识与反观我们文化的优与劣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尽管“事”就在我们身边,但越是熟悉的“事”越容易被我们忽略。“事”得不到反省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本事”作为一种永远流逝的时间性存在到底能不能找到?我们寻到的只是“本事”的痕迹,还是“本事”的自身?这是一个真理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一个民族相信不相信真理即“本事”的存在是一个问题,但如何探寻“本事”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用什么文化精神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曾经的本事对于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有“事有合于己者,而未始有是”的认识。尤其是以“情”为中心建构起的文化体系,在现实操作层面,做事和言事多是“感情用事”,而不是“实事求是”的。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应避免合己者取之,不合己者弃之的“感情用事”做法,而是大胆想象,小心考证,力求“实事求是”。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指出:“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今之学者,凡遇古人独断之著述,于意有不惬,嚣然纷起而攻之,亦见其好议论而不求成功矣。”[3]研究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我们虽才、胆、识、力均有限,但力求有考索之功。我们不敢妄称高明,但希求有本土化的艺术理论出现。万事知之者易,而行之者难。也许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不是什么著作,而只是一条通往本土化的道路而已。


[1][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1页。

[3](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李春伶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