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走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直在探索增长与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把生态文明融入“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第八次全国生态环保大会进一步总结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圳立足建市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再次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率先回应党在十八大首次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 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背景
中华民族独特的“中”“和”“容”文化体系,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儒释道三家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讲求“仁民爱物”,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其本质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其价值观在现实中的体现具体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是一种节制合适的平衡,是一种协调共生的和谐,“度”不仅是中国人生活智慧、政治智慧,更是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根据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初步可以判断“生态文明”概念在中国出现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光明日报》在国人爱研究动态栏目中,简明介绍了苏联《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篇署名文章,篇名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个词组。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地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
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文明”词语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全国绿化委员会上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1]。此后,有较大突破意义的,是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材《法理学》(2003年修订后第二版)中增加了一章“法与生态文明”。2007年4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在《生态文明论》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作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启动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主要走人权生活化、新型城镇化、产业自优化的发展道路。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它体现了我党在理论思想战线的重大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贡献,体现了继物质文明(1978年)、精神文明(1979年)、政治文明(2002年)到生态文明(2007年)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历程。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大国情怀。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习总书记在这次十九大报告里再次重申、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公布,建议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新的时代,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既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揭示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形势,又满怀信心地描绘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
从新变革来看,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作为过去五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大方面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工作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从新理念来看,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新论断,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
从新要求来看,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统领当前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从新目标来看,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从新部署来看,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
这“五个新”,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三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一般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状态。另有人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对于“生态文明”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见解,这有助于更深层次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四点:
广义的角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的观点,认为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在这一时期,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历时上百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在这一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历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这一时期开启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人类盲目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一阶段历时三百年。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就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变革目标。
狭义的角度。从实际工作中,更为狭义的角度则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发展理念的角度。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该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制度属性的角度。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潘岳在《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更大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态文明的发展提示人类生态文明不仅是伦理价值观的根本改变,而且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潘岳在《生态文明知识读本》中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消费模式为内容,引导人们走科学、和谐发展道路为目标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1.环境伦理学思想
环境伦理学研究和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中人类的伦理道德,是人类如何保持地球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来对待自然和保护生物,从而更好地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两个方面,前者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
2.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从而为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对策和出路。
3.循环经济学的理论
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按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将地球当作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资源—产品—废弃”为表现形式,是线性的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物质代谢或/和共生的关系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人类生态学理论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人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它以人类—社会—经济复合的人类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其核心任务就是以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目标,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制建设、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产业建设,研究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它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1.理论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以及生态制度保障。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指引,构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人居体系;以人与人和谐为内涵,培育平和友善的生态文明意识;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宗旨,通过转变认识、革新执政理念、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方式、优化人居环境,推动深圳市生态文明进程。
(1)生态经济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不仅是理性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自然生态环境出了问题,应当从经济发展方式上找原因,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类型,它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与实施。其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可以说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它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观,坚持清洁生产、环保生产,既要节约资源,又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经济观,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经济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经济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要利用资源,而且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既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又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生态经济是一种新的系统观。生态经济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要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2)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基础,清澈的河流、洁净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是市民生活、工作开展的基本基础,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建设成果。一方面要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作为制造环境压力的污染者,同时又是环境建设者,处理好两种角色的平衡,才能创造和谐的人—自然—经济平衡,从而在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3)生态人居(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人居系统是充分贯彻了生态人居要求的人类聚集区的生态与社会的复合系统。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是宜人居住概念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生态宜居模式。生态人居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强调居住的概念,而且要求为人性而打造的居住环境。生态人居含三个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居住环境。要求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这个综合的生态人居环境中,人的生态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都达到最佳。我们将人类居住中三个尺度的划分,区分为三个层面的生态系统,即:整个区域环境、社区环境和住宅环境;形成区域生态人居环境,社区生态人居环境,住宅生态人居环境。三个尺度的生态人居系统中,包括水环境、植物环境、动物环境、建筑环境、景观、交通等作为一体化的结构,形成最宜于居住的生态居住系统。“生态人居系统”,是一个人性化的合理、节约、高效、和谐的居住环境的综合系统。
(4)生态文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态意识文明的培育和建立立足于两点:一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感知程度,这些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状况、环境污染原因、环境污染后果、环境保护措施、周围人群环境保护的行为等;二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当前公众在生态环境问题关注程度主要集中在眼前的环境问题和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
生态意识的培育只是前提,在生态意识形成的前提下,形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习惯,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氛围。
(5)生态制度
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制度、法规和条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生态制度文明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制定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规范是较为完善的,从本质上看,所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实际水平,既不滞后于实际,又不是盲目地脱离现实的超前;从立法技术看,制度规范含义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准确而无歧义。二是这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了较为普遍的遵守,人们的环境伦理道德水平较高,人们熟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人们主动执行这些制度规范,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做斗争。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贯彻执行。
2.实践内涵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内涵看,主要包括先进的生态文化、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适度的生态生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先进的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和保护自然,给生态环境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要结合制度创新,把环境公平与正义贯穿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发达的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要以发展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同时以建立体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市场机制实现生态的经济化,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适度的生态生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要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改造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立足点,只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树立以“和谐”为宗旨的生态伦理观念,建立以“协同”为基础的生态制度框架,推进以“循环”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营造以“适度”为准则的生态生活氛围,构筑以“优先”为前提的生态环境安全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政治制度方面,生态文明要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从制度和法律上确认生态文明;在经济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不断创新生态技术,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和发达的生态经济,如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治理受污染环境、优化生态功能,着力构建自然主导型还原体系,保障优良的生态环境系统;在精神文化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理论等,培育节约友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识。这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将成为前四大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破解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塑造新兴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建设;通过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加深上层建筑与群众需求的紧密联系,推动政治建设;通过弘扬生态文明、提高环境意识推动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环境质量,维护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软肋,也将成为前四大建设的重大约束。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生态环境的破坏必将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侵蚀伦理价值,甚至波及政治安危。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上的生态发展意识、观念上的和谐生态发展、战略上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环境管理上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 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进程与成效
深圳市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动力。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深圳”的战略部署,深圳环保人充分认识到推进环保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一直持续推动特区人居环境工作“转型、转变、转身”。早在2007年,深圳市下发“一号文件”——《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市的决定》,环境保护在深圳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08年,深圳市被列为环保部首批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之一,同年在赴新加坡“跨海取经”的基础上广泛调研,颁布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及9个配套文件和80 个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等系列文件,简称“1980文件”,是全国首个专题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而提出的地方政府文件。深圳作为试点城市,2010年承担了探索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任务,2012年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工作,两项研究均获得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2014年4月,《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颁布,同年10月,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实施方案》,并实施。
虽然深圳空间狭小、资源禀赋不足、环境容量小,存在先天不足,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三十年如一日,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践行“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产业规模、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同时,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环境保护全球500佳”、联合国“人居荣誉奖”和“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深圳的万元GDP能耗、PM 2.5 浓度等重点生态指标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均处最好水平,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为全国生态环保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习总书记要求深圳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创造新业绩。深圳作为全国改革的实验区,承担着在改革迈进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阶段先行一步,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绿色发展品质的天然使命,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探索,既是打破影响发展的空间、资源和容量制约,构建发展新动力、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又是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措施,新时期的改革使命为深圳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