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教化:刘一明的信仰之道与教化之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刘一明“宗师”称谓之意蕴

在对刘一明的生平有所了解之后,仍然有对其评价不一的迷惑,有人称其为全真龙门十一代的“宗师”,而有人则仅称其为全真龙门十一代之传人,似有认为其“宗师”称谓的不当之嫌。“宗师”称谓最初的使用如何?其发展与变化如何?道教“宗师”称谓是如何认定的,认定之后又有何职权?诸如此类与“宗师”相关的问题,均没有专门论述。本节在此对其考释,并在此基础上推测刘一明“宗师”称谓之意蕴。[28]

一 道教“宗”与“师”词源意义之解释

理解“宗师”一词,自然首先应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

(一)“宗”之蕴意

宗,是一个会意词,由“宀”与“示”组成,“ 宀”表示“房屋”,“示”表示“神祇”。“宗”字的意思是“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故其本义指宗庙、祖庙。如《周礼》载:“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29]意即用牲畜祭祀社稷祖先,则要设立神位;《说文解字新订》解释:“宗,尊祖庙也。”[30]又如:宗祧,即远祖之庙;宗守,即宗庙所在;宗邑,即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即宗庙社稷;宗仪,即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即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诸如此类词语之“宗”字,兼取其本义,即“宗庙”。后来,由“宗”之本义引申出“家族”“同一家族的”“祖先”“派别”“主旨,根本”“尊奉,向往”等意。

(二)“师”之蕴意

师,也是一个会意词,古字“师”,由“垖”与“帀”组成,“垖”表示“小土山”,“帀”表示“包围”。“师”字的意思是,“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其本义指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如《周礼》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31]后来由“师”之本义引申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或泛指军队”之意。《说文解字新订》载:“师,二千五百人为师。”[32]再后来,引申出“掌握与传授知识或技能的人”“学习的榜样”等常用意义。

二 道教“宗师”称谓的多种意蕴

由“宗”与“师”组合成“宗师”一词,在其后的使用中,一方面,遵循“宗”与“师”之本身意义;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扩充其意蕴。由于“宗”之本义与“祭祀”有关,所以,“宗师”一词,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便皆具神圣与世俗两个层面的意蕴。

“宗师”最初见于《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一文的题目中,正文之“师”字,借许由领略意而子之意,称“道”为“师”,“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文中对题目“大宗师”的注为:“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释文为:“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33]庄子认为,“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知之者惟有真人。也就是说,“道”是产生宇宙的绝对本原,是天地之间的最高主宰,万物万众都必须绝对地以它为宗,以它为师,为“大宗师”。据此解释,此处“宗师”是一个合成词,也就是说,“宗”与“师”两字有各自的意义,且意义相近,表示了对“道”的尊敬,即“以道为宗”“以道为师”“以道为大宗师”。

道教,因其以“道”为基本信仰,自然以“道”为宗师,或以“道之化身”为宗师之旨意不在少数。然而,随着“宗师”一词意蕴之发展、变化,道教“宗师”之意蕴也不可避免地复杂化,既受世俗社会“宗师”称谓的影响,也与佛教“宗师”称谓相互影响,而渐致“宗师”意蕴多元化。现分析如下:

(一)以道为宗师

承《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以道为宗师”之意,道教“宗师”之指意为“道”,或“道之化身”,此意易于人们接受。比如,《云笈七签》卷一一载:“师父师母丹玄乡,道为宗师,阴阳之主也,丹玄乡,谓存丹田法。”[34]《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卷下)载:“盖《素问》之书,先于五经,论天文、地理、人事、五行要妙,为阴阳之宗师,作医术之渊薮,义造精微,文演敷畅。”[35]这里,是以《素问》所载之“妙道”为宗师。

(二)以人为宗师

道教“宗师”指意为“道”,意义单一。当道教“宗师”意指为“人”时,情况变得极为复杂。就其称谓来源来看,既有皇帝赐封的,也有上代宗师委任的;既有自称的,也有他人尊称的,导致世俗称谓与神圣称谓混称的局面。下面分别做一分析。

1.皇帝赐封

宋元清皆有皇帝赐封宗师的记载。《茅山志》中记载:“于宋代崇宁五年十月十二日敕刘混康:省累上表,具悉。卿道高二许,德贯三茅,为教法之宗师。”[36]这里指出,刘混康因道高德贯而被敕封为教法宗师。《钦定续文献通考》载:“谨按元典章延祐七年……十一年十二月赐太一真人李居寿第一区,仍臣赐额曰太一广福万寿宫,命居寿领祠事,且禋祀六丁,以继太保刘秉忠之术,十三年赐太一掌教宗师印。”[37]这里,皇帝赐李居寿“太一掌教宗师印”,以此证明“宗师”掌教之权力。元代玄教创始人张留孙,据传其能请祷止雨、疗疾,世祖命为上卿,铸宝剑。至元十五年,赐号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后上升到玄教大宗师。其后,玄教掌教逐渐形成了一套传承制度。一是其后的几代掌教皆由前任掌教选定,推荐给皇帝,由皇帝降“玺书”加以任命;二是继任掌教在接任时,须以张留孙遗下的大宗师印和宝剑相承传,作为内部凭证。据袁桷《玄教大宗师家传》记载,宝剑为至元十四年由元世祖所赐,上刻“大元赐张上卿”;印则是皇庆二年(1313年)仁宗所赐,上刻“玄教大宗师”,手授曰:“以是传教俾永远”。由此可看出,“宗师”张留孙权力之大。宗师有大有小,大宗师位在宗师之上,可以独立自主地行使对该教派的管理权,无论该教派所辖区域道官的任命、宫观的建立,以及道士的吸收等,都是由玄教历任掌教独自处理,下设的玄教嗣师、崇真万寿宫提点、江淮荆襄道教都提点等职,仅以辅助大宗师工作。[38]

对于全真教“宗师”之称谓,张广保先生在《尹志平学案》中有所提及,他认为,“宗师”只不过是入元之后的朝廷的一种追赠,恰当的称呼应该是掌教。[39]具体到全真教龙门派,他认为丘处机“只有大宗师之实,而无其名”。于此,《元诗选·丘真人处机》中记载:“己卯,元太祖遣近侍刘仲禄持手诏致聘,迎至雪山之阳,延问至道,答以节欲保躬,天道好生恶杀,治尚无为清净之理,太祖然之。癸未,乞东还,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居燕太极宫,改名曰长春。”[40]这里,记载了丘处机有“爵大宗师”的封赐。同样的记载还出现在闵一得《金盖心灯》的《道谱源流图》中,丘处机应元世祖皇帝三聘出山,一言止杀,天下初定,复遣其十八大弟子十八路以招抚天下流民全生安堵,皇帝乃追封其传道师五代皆加崇帝君号,敕封长春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称以儒仙,命主全真道教,开龙门正宗派并封其同学者六人,其十八大弟子皆以招抚功赐封号,爵大宗师。[41]当然,这种“爵大宗师”的记载,也不排除全真龙门弟子因对祖师丘处机的过分尊崇而产生的追认,但似乎也不能因现存元代官方文书中没有此记载而将“爵大宗师”的真实性一笔勾销。

然而,毋庸置疑,元代道教“宗师”与“大宗师”称谓皆为皇帝赐封的一种爵位,且“大宗师”的爵位与职权高于“宗师”,具有掌教的权力。

在清代,掌教宗师有权委任某路道教都提点来协助宗师管理道教。据《白云仙表·冲和潘宗师》记载:“太和宗师遂委师为河东两路道教都提点,乃居永乐营造九峰山纯阳上宫并及下院”,[42]而在明代,教门都提点,是朝旨指定的。可见,清代掌教宗师之权大。

这种由皇帝所赐的“宗师”封号,虽不是一种官职,却对道教本宗内的教务有管辖的权利。这与汉代开始设置“宗师”官职没有多大差别,差别在于“宗师”管理的对象不同而已。《汉书》卷十二有这样的记载:“其为宗室,自太上皇帝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二千石选有德义者以为宗师,考察不从教令有冤失职者,宗师得因邮亭书言宗伯,请以闻。常以岁正月赐宗师帛各十匹。”[43]此处“宗师”指为皇族宗室子弟之师,掌管散处郡国的宗室子弟的训导。此官职,西汉平帝时置,属宗伯(即宗正),其具有“德义”,从两千石中选拔,职责是“考察不从教令、有失职者”且“致教训”。《后汉书》中记载:“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44]此处“宗师”不仅为人尊崇,而且是从当时“博士官”中选出,以传授孔圣之言的人。可见,“宗师”之位高。

对此,西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因宗室殷盛,无官统摄,乃置一人,总领宗室事,训导观察,有不遵礼法,小者自行处理,大者随事奏闻。各郡国不置,多以太宰、三公领之。东晋称大宗师,地位甚重,在宗正之上。北魏亦以宗师掌宗室,职如中正,辨别姓族、门第、谱系、品举人才。均以诸王领之,地位甚崇。西魏称大宗师。北齐设,其制不详。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于春官大宗伯卿外,隶天官府内,依北魏原制,设宗师中大夫、小宗师下大夫、上士、中士,宗正上士、中士、下士等。隋代废罢。[45]唐每州置宗师一人,以相统摄。[46]

从汉到唐,宗师之设置及其主要的职责不断发生变化,由汉代的主要职责是对宗室子弟的训导发展到以总领宗室事为主,兼及训导、统摄。

宋代的《古今源流至论·中庸大学》也记载了此种意义上的“宗师”,其中写道:君师的职责在于表章圣经,尊崇正学,使天下享至治之泽;而宗师的职责则在于讲明正学,继续绝学演析奥义,使天下闻大道之要。这里,作者将“宗师”与“君师”天子相提并论,从治国的角度,强调为学的重要性,强调立师道之重要性,足见“宗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这是基于当时不重视立学、立师的现实所提出的。当然,这里的“正学”是指帝王立治之根本,即中庸大学之书。在此,文中说道:“古者有君师司主张吾道之权,故人才有曲成之善,后世有宗师任维持吾道之责,故人才亦无偏尚之习,又其后也上无君师以司其权,下无宗师以任其责而世之人才不流于懦弱,则流于高亢耳。”[47]这也基本上显示出了上古三代至宋代“宗师”设置的变化历程。

明、清时期,“宗师”作为一种官职,是对各省提督学道、提督学政的一种尊称,也被称为“大宗师”,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明代《牡丹亭》与清代《儒林外史》皆有此记载。

总之,道教中皇帝赐封“宗师”,不是官职,却胜似官职,拥有对道教本宗派极大的管辖之权,犹如官职“宗师”之翻版。

2.自称

约出于东晋末北魏初的《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书中记载:“帝舜时出为师,号曰君寿子,作《通玄真一经》七十卷,《道德经》千二百卷,自称太宗师。世人能念太宗师者,苦痛自止,所愿从心。”[48]这里,君寿子自称“太宗师”,实际上,也即自称“宗师”,“太”,或意即“大”,或为“宗师”的尊称。

南宋《上清灵宝大法》中也有“自称宗师”的记载:“天台法中乃称领教嗣师,或自称宗师,复立玉陛仙卿太极真宰,取以系衔,大可惊畏。”[49]《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中记载:

道法三千余年,掌教于宗坛者,亦以箓为阶,而法为职次称。天台乃偕称上清领教嗣师,既非佑你之阶,又非法之职。天下之大,四海之广,洞玄之道,悉总之矣,斯为领教也。自三皇五帝,以至今日三洞真典,四辅灵文,未尝有此。汉天师正一真人,名高玉籍,师表天人。至第二代则张胧西也,深究天文,博通经史,考周天分度,垂万世典,则实希世之奇才,乃称嗣师。至第三代则张镇南也,功业亦盛,巳降称系师矣。自兹而下,垂二千年,阅三十余代,悉称制教天师。言嗣传其教,继袭其师位而已,已不敢比张胧西,直称嗣师也。洞真洞玄宗坛,非本姓而以弟子传教,故称宗师。以时君许其传录,身居宗坛,主领传度天下学士,亦以宗坛为重,故得称而人不议。此外不拘在家出家,受录行法者,纷纷不一,宗师嗣师岂可常称。渐西近多有偕称宗师者矣,皆教门之罪人也。允中不敢立奇说,不敢为高论,编一法则从古科,行事则从经典,受职于自己者则从退逊,施用于斋验者则惧天宪,一符一咒出处未详者不敢用,一阶一职名位稍重者不敢当,期天下行持之人,早成正道,愿天下修真之士,早遂飞升,无他意也。[50]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南宋道教界(至少是正一道),领教称谓的混乱状况,有他人称谓的嗣师,也有自称宗师的,虽然,也有基于以宗坛为重,主领传度天下学士而称为“宗师”者,但对于“渐西近多有偕称宗师者”,道门中人金允中还是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其“皆教门之罪人”。为此,他“编一法则从古科,行事则从经典,受职于自己者则从退逊,施用于斋验者则惧天宪,一符一咒出处未详者不敢用,一阶一职名位稍重者不敢当,期天下行持之人,早成正道,愿天下修真之士,早遂飞升”。

3.起源意义上的尊称

由“宗”之本义“祖先”引申出来的“宗师”具有起源意义上的意蕴,比如,《道法会元》卷二十一《玉宸经炼返魂仪》中记载:“恭闻灵宝谈经,广演度人之法;宗师立教,弘推济世之心。”[51]这里的“宗师”指的便是创教之人。《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中记载:“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中之祖,为真师,救苦天尊十天尊为玄师。”[52]此处“宗师”是对“道君”的尊称。《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十四中记载:“伏望祖师玉清上帝,宗师上清上帝,真师太清大帝,圣师白天玉皇上帝,玄师东极青玄大帝,灵宝经师真君,灵宝籍师真君,灵宝度师真君,灵宝诸师天君,三天上圣高真玉陆下。”[53]唐代《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三中记载:“凡事师门,外称弟子,内称名不称姓。师之师,准祖师;祖师之师,准曾师;曾祖之师,准高祖;高祖之师,一号宗师。宗师至弟子身,是为五代。问讯时,诸师并在,先拜宗师,次问讯祖师,次问讯籍师,度师也。”[54]这里五代指弟子、祖师、曾师、高祖、宗师,从问讯的顺序可看出,唐代道教界“宗师”之位高于高祖、曾师与祖师。但明初传世的《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中记载:“宗师,修斋行道,奉请祖师,降临坛所。”[55]在此,阐述了“宗师”在“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中的职责,很明显,祖师之位高于宗师。

可见,不同时代,“宗师”之位高低程度不一。尊称中,有对人的尊称,也有对人格化神灵的尊称。

4.承传宗派宗旨之人

虽然,皇帝赐封之“宗师”、自称之“宗师”与起源意义上之“宗师”也多有承传宗派宗旨之意,但每种意义的侧重点各有所不同。据《道统源流志》记载:全真龙门派从第四代周大拙传张无我与沈顿空,始有律师与宗师之分,张无我,即张宗仁承受戒法,称为“律师”;沈顿空承传周大拙玄派宗旨,称为“宗师”。[56]可见,此处“宗师”既不是皇帝赐封,也不一定是掌教,像沈顿空承传周大拙玄派宗旨后,不知所终,也就谈不上掌教了;比如,第七代沈太和宗师,受卫平阳太上宗旨,后隐茅山。

对于道教“宗师”之“起源意义上的尊称”与“承传宗派宗旨之人”意蕴,佛教“宗师”与此同义。佛教中,一指体得经、律、论三藏之宗旨,学德兼备,堪为万人师范之高僧;二专指传佛心宗之师,即体得心宗宗旨,能善巧方便接化弟子。另外,还借用“宗师”一词称各宗派之开山者。据《释氏要览》记载:“宗师,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人开空法道,为众所尊故。”

此外,官方对民间宗教教主也以“宗师”来称谓。这可能缘于官方对佛教、道教掌教称呼,进而类推,也以此称呼民间宗教的掌教。事实上,民间宗教是否如此称呼,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这里,仅就白莲教而言。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记载:“臣往在江西见其所谓食菜事魔者,弥乡亘里,诵经焚香,夜则閧然而来,旦则寂然而亡,其号令之所从出,而语言之所从授则有宗师,宗师之中有小有大,而又有甚小者,其徒大者或数千人,其小者或千人,其甚小者亦数百人,其术有双修……以为诚可以有利而无害,有福而无祸,故其宗师之御其徒,如君之于臣,父之于子,而其徒之奉其宗师,凛然如天地神明之不可犯,较然如春夏秋冬之不可违也,虽使之蹈白刃赴汤火可也。由是言之,莫若擒宗师则其徒不解而自散。”[57]这里的“食菜事魔者”即指白莲教,其中的“宗师”是官方对白莲教领袖的称呼,不包含“敬仰”之意。在此,据从宗师之徒数量,宗师有小有大,具有层级性,其可以发号施令,对从其之徒有很强的控制性。可见,“宗师”的职权是极大的,犹如皇帝赐封道教“宗师”的职权。

5.对道成之后,显神通之人的尊称

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据人秉气与所学自然的不同,而成就不同的人,分为宗师、天官真人与飞仙,“利根之人,学大自然,守虚无,变化生死,为世世宗师。宗师者,圣人也。平根之人,学中自然,守神炼形,飞为天官真人,钝根之人,学小自然,守阴阳气,生毛羽,飞仙也。”[58]这里将人分为利根之人、平根之人与钝根之人,而所谓的“圣人”便是“利根之人,学大自然,守虚无,变化生死”,因而被尊为“宗师”,或称为“大宗师”。《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六《超宗》中记载:“道成之后,潜抵番禹,吐风幡之语,以显神通,为大宗师,”[59]即是“道成之后”,能显神通之人。

6.玉堂法阶之一

据《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玉堂法阶》记载:“初品,人称玉堂制教典者同干天师门下事,玉堂执法仙士嗣天师门下事。七品,人称玉堂制教真官,东华南极西灵北真中黄五使,同佥三天曹事。九品,人称玉堂嗣教真宫,都天大法王,太清上清玉清等使。二十四品,人称玉堂领教嗣师,玉堂掌教制师,玉常掌制教宗师,玉堂总教宗师,次转玉堂金阙侍辰。玉堂总教宗师已上并嗣师,所称观明应道真人、冲妙虚澄高玄真人、洞明真一目然真人。已上制教,三纪无过犯,形同神仙者,方许称。”[60]这里,玉堂法阶,指据神仙所从之事与执法情况所定阶位,分为初品、七品、九品与二十四品,玉常掌制教宗师与玉堂总教宗师属二十四品。

7.众人尊崇,并奉为师表的人

道教“宗师”,不仅具有上述种种特称意义,还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尊称。这就使得道教“宗师”称谓更具复杂性。此种意义上的“宗师”,使用极为普遍,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世俗界,还是神圣界;也不论是道教界,还是佛教界。为“宗师”者,或以“自身道德”,或以“某方面的学识、专长、道法、职责等”而获得人们的尊崇,并以之为学习的榜样。当然,唐代道教界仍有以“当愿一切履行道德”之贤人为“宗师”。[61]

综述,道教中各派有各派之宗师,如上清宗师、灵宝宗师、茅山宗师、清微宗师、雷法宗师、神霄宗师、玄教宗师、全真龙门派宗师等,还有几派总教宗师。具体到某派,依所从之事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宗师。比如,有雷帝宗师(可符告雷君,请降雨泽)、启教宗师、授度宗师、演教宗师、开度宗师(经籍度三师)、章醮宗师、演法宗师、制教宗师、掌教宗师(职在传教),《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二六中记载:“为教宗师,阐扬大道,济拔幽显,利及群生,得为后圣种民,获与天地相守。”[62]由此可推知,宗师不一定主教,有可能是他法宗师任主教。

可见,宗师的称谓,既存在于世俗界,也存在于宗教界;既非所有的“宗师”称谓皆是皇帝赐封,又非所有的“宗师”称谓皆是教派内认定,也非所有的宗师兼有掌教的权力。据刘一明的经历及与他同是全真道龙门派十一代传人的闵一得对其“先生”的称呼 [63]可以推测,刘一明的“宗师”称谓仅是其弟子对其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