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潘纪平自选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面向21世纪的语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由于它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因而已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中引起共鸣,达成共识。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语文素质教育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明确和认识。比如,语文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特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处于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

依据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与语文大纲基本精神,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涵盖如下方面:一是语言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言习得、文化传承等。二是思想素质,包括政治、道德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识等。三是智能素质,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观察、想象、思维、创造等能力。四是审美素质,包括初步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每一种素质都包含不同层面的内容,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为用,互相促进,其中语言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语文素质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

语文素质教育有其显著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1.基础性。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它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础构成,是人的素质的发展前提和条件。语文素质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叶老在批判旧式教育时尖锐地指出,它“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1],从而提出培养“普通公民”的教育主张。越是基础性,就越具有广泛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语文基础性这一特征也是最为突出的。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其他学科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而语文学科可以说是这一奠基工程的基石,是“基础的基础”。

2.训练性。语文学科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构建,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语文素质的获得与形成也必须依靠训练这种方法。什么叫训练?训练是人为了改变自身的自然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教育,就是对人施加影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人成为合乎一定目的的人。但对“训练”的理解,有些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偏误,把训练理解为知识训练,用大量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训练取代读写能力的训练,这实际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训练”与讲求素质教育的语文训练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大相径庭的。语文素质教育的训练主要表现在:(1)训练语感。语感,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是把握语言文学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敏锐的语感是基于丰富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离开了语感,听、说、读、写就无法进行。人的语文素质从根本上说是个实践问题,是一种语言行为方式的习得。语文教育就是通过训练,促使这种语言行为方式的习得而形成语文能力。除此之外,别无他途。(2)训练思维。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直接现实”。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它还是思维的产生方式,构成思维的操作手段。但是由语言到思维,不是自然形成的,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过程。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时,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这时的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但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具有能动和积极的特点。语言具有概括性,思维的抽象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产生思想。此外,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也是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3)训练习惯。语文习惯问题实质是运用文明行为规范问题。良好的语文习惯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形成的,吕叔湘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主要的有两点。其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这两点认识不清。”[2]可见,语文素质教育应着力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习惯一经养成,则终生受用无穷。义务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目的提出,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中列举不少语文学习的习惯,这是对学习语文规律认识的深化,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把习惯的培养纳入训练轨道。

3.发展性。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全面兼顾、协调发展的个性,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极为关键的。个性可包括心理活动特征、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对现实环境和行为习惯方式的特征,以及在社会环境中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等心理与智力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整体人格的动态进程,可融会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步骤中,可同语文教学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协调学生各种心理因素的参与,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资源,才有可能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应试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静态式学习,而创造性学习则是在动态中学习语言,注意理解和寻求意义,从而提高人的发现、吸收、创造能力。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看作培养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并在教学中作整体思考。如果我们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能自觉抵制“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功能。

4.开放性。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与语言相应,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丰富。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的发展、进步会不断对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从语言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多次修订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这一特征。学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不保持同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不可能不保持与社会现实的沟通和联系。正因为如此,语文素质教育将会有效地改变以往“应试教育”那种单一、僵化的封闭教育的格局,而代之以开放的教育内容、过程、结构、方法和教育形式。

语文教学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突破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肩负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大军的双重任务。人才应该是能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因此,语文教育要考虑大多数学生,考虑他们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考虑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实践工作的需要,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自觉而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自觉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

2.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这是语文学科的本体属性。对此,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曾多次反复强调过。这也是“五四”以来语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只有牢实地树立这种语文观,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标坚定,不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失去了自己的思考、盲信盲崇,在教学中左右摇摆、漂浮不定。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课堂教学从宏观上说应是学生学习语言过程的一种“进行顺序”,而只有当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学生才能得到实际的效益,有效地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启发、诱导、点拨,总结规律,启示方法,使规律和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课内搭桥,课外走路,课内举“一”,课外反“三”,从课内迁移到课外。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有限的时间与范围内,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语文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让学生个个张口,人人动笔。单靠课堂这一教学形式,要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要树立大语文观,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迁移,把学生的语言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把语言、思维、人文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网络式的而不是单线式的强而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填塞知识的“容器”。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它能制约个性的发展方向并对个性发展进行适当的调节。我们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能使自我意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而且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生发,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在语文教育中,如果学生缺乏主体意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凡是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师,其教育理论的构建都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如于漪一再强调教师要“目中有人”的“学生是主人”说,钱梦龙老师的“主体主导说”,以及魏书生明确提出的“语文教学的民主化”口号,都为当代语文教坛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丰碑。教师的民主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最为有效的教学形式。也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时,语文教学才会冲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樊篱,走向新的天地。

4.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应试教育”把教材看作学生学习的唯一教本。各级各类考试均以此为据,在教材中挖空心思地设计一些测试题,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的知识内容,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用不大。于漪老师尖锐地指出:“形成了一个怪圈,拽着许多师生往里钻,令人触目惊心。不从中解脱出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语文教学不可能有勃勃生机。”教本既包括教科书,也包括其他各种读物,甚至包括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仅仅靠课堂上的几百篇文章是断然学不好语文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其深刻性就在于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从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建立教本与生活、教本与现实相联系的动态体系,以便与社会生活实际、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同步,使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现代社会同步。这是语文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从教学内容上看,有些教师花大量时间讲各类知识,而很少考虑对学生的语言习惯、语言素质的培养,很少考虑加强语言实践活动,这种做法无异于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这是对教学内容认识不清的表现,也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知识学习无法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语文素质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知识的学习只是素质形成的一种条件,而语文实践才是素质形成的必由之路。

要全面贯彻、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还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否则,素质教育是很难形成一种相应的运行机制的,到头来,还是不能落到实处。虽然这些问题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改变观念,采取有力的措施,但作为教师也应从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语文评估观,做到真实而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语言、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作如下界定:学习语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塑造语文人格(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适应心理、创造心理等品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站在新旧世纪的交轨处,极目前瞻,我们可以预测面向21世纪以及21世纪初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向:(1)重视语文人格的塑造,发展学生的个性;(2)重视语文本体的研究,加强对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3)重视语文科学实验,探寻言语习得的规律和新的模式体系;(4)重视语文整体改革,教学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将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突破。我们相信:只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1世纪的语文教改大潮定会波涛汹涌、蔚然壮观,语文教学将不负历史和时代的重托,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原载《中学语文》1997年第7期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8页。

[2]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