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的技术路径
本书对不动产准征收的分析和论证,都将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不动产财产权的合理限制与利益平衡。以此为指导,积极探索政府公权力对公民私有不动产财产权合理限制的边界,并通过具体制度的构建弥补公民因其不动产财产权遭受政府准征收行为的过度限制或侵占而遭受的损失,保障和维持公民之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相对平衡。具体研究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1]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59页。
[2]金俭:《不动产财产权自由与限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199页。
[3]张泰煌:《从美国法论财产准征收之救济》,转引自李蕊《国外土地征收制度考察研究——以德、美两国为重点考察对象》,《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金俭:《不动产财产权自由与限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197页;王义杰:《七问征收补偿,我们离合理还有多远》,《方圆法治》2007年第9期;《收枪》,《南方周末》2003年6月26日;孙凌:《论财产权的“变相夺取”及其救济——以〈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第26条为分析原型》,《法治研究》2007年第8期;许德风:《住房租赁合同的社会控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张鹏:《论因财产权的过度限制而引起的公用征收》,载房绍坤、王洪平主编《不动产征收法律制度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92—100页;房绍坤、王洪平:《私有财产权之保障、限制与公益征收——一个比较法的视角》,载房绍坤、王洪平主编《不动产征收法律制度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463页;吴真:《反向征收确认中权利冲突的化解——以公民生存权与环境权为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叶芳、刘畅:《管制性征收研究》,《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陈波:《管制性征收理论初探》,《科技信息》2007年第32期;胡建淼、吴亮:《美国管理性征收中公共利益标准的最新发展——以林戈尔案的判决为中心的考察》,《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6期;赵世义:《财产征用及其宪法约束》,《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
[4]Pennsylvania Coal Co.v.Mahon,260U.5.393,43S.Ct.158.67L.Ed.322(1922).
[5]Ibid..
[6]参见龙文懋《西方财产权哲学的演进》,《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7]相关文献参见Wikse,John R.,About possession:the self as private property,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Richard A.Epstein,Takings: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power of eminent domai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Harvey M.Jacobs,Who owns America?social conflict over property right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8;Schultze,C.L.The public use of private interest,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77;Richard A.Epstein,Supreme neglect:how to reviv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for private prop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John D.Echeverria and Raymond Booth Eby,Let the people judge:wise use and the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movement,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5;Richard A.Epstein,Liberty,property,and the law:a collection of essays,New York:Garland Pub,2000;Richard Schlatter,Private property:the history of an idea,London:Allen&Unwin,1951;Nedelsky,Jennifer,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the Madisonian framework and its leg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Robin Paul Malloy,Private property,community development,and eminent domain,Burlington,VT:Ashgate,2008;Gallagher E.F.,“Breaking New Ground:Using Eminent Domai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Fordham Law Review,2005;[美]查尔斯·K.罗利编:《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度》,刘晓峰译,商务
[8]详情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增订新版·上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75—503页;李建良:《损失补偿》,载翁岳生编《行政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3—1678页,有关不动产准征收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Fischel,William A,Regulatory takings:law,economics,and polit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Joseph William Singer,Property law:rules,policies,and practices,NY:Aspen Publishers,2006;Daniel P.Selmi,James A.Kushner,Edward H.Ziegler,Land use regulation:cases and materials,New York:Aspen Publishers,2008;Alfred M.Olivetti,Jr.,and Jeff Worsham,This land is your land,this land is my land:the property rights movement and regulatory takings,New York:LFB Scholarly Publishing LLC,2003;Kris W.Kobach,“Origins of Regulatory Takings: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Utah L.Rev.1211,1996;John F.Hart,“Land Use Law in The early Republic and The Origingal Meaning of The Takings Clause”,94 Nw.U.L.Rev.1099,Summer,2000;Andrew S.Gold,“Regulatory Takings and Original Intent:The Direct,Physical Takings Thesis‘Goes Too far’”,49 Am.U.L.Rev.181,October,1999;David A.Dana,Thomas W.Merrill,Turing Point Series:Property Takings,Foundation Press,2002;Laura M.Young,Marc R.Leavitt,Inverse Condemnation Statute of Limitations,http:// www.deanmead.com/CM/Articles/o0416655.Pdf,2011.6.30;John Martinez,“Wrongful Convictions as Rightful Takings:Protecting‘LibertyProperty’”,59 Hastings L.J.515,2008;Anne-Marie C.Carstens,“Luring in the Shadows of Judicial Process:Special Masters in the Supreme Court's Original Jurisdiction Cases”,86 Minn.L.Rev.625,2002;Gideon Kanner,“Hunting the Snark,Not the Quatk:Has the U.S.Supreme Count Been Competent in Its Effort to Formulate Coherent Regulatory Takings Law?”30 Urb.Law.307,308,1998;Jeffery W.Stempel,“Two Cheers for Specialization”,61 Brook.L.Rev.67.88-89,1995;John Martinez,“Reconstructing Takings Doctrine by Redefining Property and Sovereignty”,16 Fordham Urb.L.J..157,1988;[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美]约翰·G.斯普兰克林:《美国财产法精解》(第二版),钟书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美]约翰·E.克里贝特、科温·W.约翰逊、罗杰·W.芬德利、欧内斯特·E.史密斯:《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齐东祥、陈刚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李建良:《行政法上损失补偿制度之基本体系》,《东吴法律学报》1999年第2期;吴珮瑛、陈瑞主:《农地管制下对农地财产权之保障与侵害》,《经社法制论丛》2004年第1期;陈明灿:《从财产权保障观点论土地之使用限制与损失补偿:兼论我国既成道路与公共设施保留地相关问题》,《中兴法学》1999年第9期;谢哲胜:《不动产财产权的自由与限制——以台湾地区的法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增订新版·上、下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翁岳生编:《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0]参见我国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释字第336号、释字第400号、释字第425号、释字第440号、释字第516号。
[11]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仰文:《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唐清利、何真:《财产权与宪法的演进》,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沈开举:《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李累:《论法律对财产权的限制——兼论我国宪法财产权规范体系的缺陷及其克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赵世义:《财产征用及其宪法约束》,《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梁慧星:《谈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的规定》,《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石佑启:《征收、征用与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李春燕:《行政征收的法律规制论纲》,《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沈开举:《论征收征用权》,《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石佑启:《论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之价值取向》,《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张千帆:《“公正补偿”与征收权的宪法限制》,《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徐信贵、陈伯礼、成竹:《我国不动产征收制度之反思与重构》,《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12]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梁慧星:《关于征收和征用》,《光明日报》2004年2月20日;王利明:《进一步强化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法学家》2004年第1期等。
[13]代表性的成果有王静:《美国财产征收中的公共利益——从柯罗诉新伦敦市政府案说起》,《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林彦、姚佐莲:《美国土地征收中公共用途的司法判定——财产权地位降格背景下的思考兼对我国的启示》,载《交大法学》第1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汪庆华:《土地征收、公共使用与公平补偿——评Kelo.City of New London一案判决》,《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李蕊:《国外土地征收制度考察研究——以德、美两国为重点考察对象》,《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房绍坤、王洪平:《从美、德法上的征收类型看我国的征收立法选择——以“公益征收”概念的界定为核心》,《清华法学》2010年第1期;许中缘、陈珍妮:《法中两国不动产征收制度的比较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许中缘:《论公共利益的程序控制——以法国不动产征收作为比较对象》,《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3期。
[14]梁咏:《间接征收的研究起点和路径——投资者权益与东道国治安权之衡平》,《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梁咏《间接征收与中国海外投资利益保障——以厄瓜多尔征收99%石油特别收益金为视角》,《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蔡从燕:《效果标准与目的标准之争:间接征收认定的新发展》,《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曹晴:《浅析间接征收与非补偿性政府管制措施的界限》,《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6期;彭岳:《国际投资中的间接征收及其认定》,《复旦学报》2009年第2期。
[15]肖顺武:《公共利益研究:一种分析范式及其在土地征收中的运用》,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吴高盛:《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邢益精:《宪法征收条款中公共利益要件之界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楼利明:《法律对公共利益判断的控制:一种原则与规则并重的程序控制方法》,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王洪平、房绍坤:《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的验证标准与司法审查》,《法学论坛》2006年第5期;张千帆:《“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张千帆:《“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刘连泰:《“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文史哲》2006年第2期;黄文艺、范振国:《公共利益内涵的法哲学界定》,《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褚江丽:《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探析》,《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房绍坤:《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法学家》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