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以“明清之际”为视点的文化研究和明遗民研究
1.以“明清之际”为视点的文化研究
20世纪末以来,学界将明清之际的文化研究作为文学外部研究的重头戏,成为一个热点,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哲学思潮、学术思想、审美风尚、士风、诗人人格心态等与文学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此领域的研究在不同维度上向纵深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谢国桢、赵园等学者主要从学术思想文化史的角度考察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潮、社会风尚及明清士人的价值取向。研究专著有: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4]《明末清初的学风》[5]、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6]《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7]、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名家专题精讲》[8]、燕国材《明清心理思想研究》[9]和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10]等。何宗美、朱丽霞等从文人社会关系、社会网络构建的角度来考察文人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11]《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12]、朱丽霞《明清之交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以徐渭、方文、朱彝尊为个案》[13]、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14]等。黄卓越、赵永纪等学者主要从文学角度考察明清士人的诗文词创作,侧重于考察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如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15]、赵永纪《清初诗歌》[16]、李世英《清初诗学思想研究》[17]、黄河《王士禛与清初诗歌思想》[18]、张世斌《明末清初词风研究》[19]。周明初等人着力考察明清之际士人心态,如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20]等。以上列举是从文学外延入手进行的研究,同时也涉及文学本体研究。
2.明遗民研究
明遗民作为明清之际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成为学界又一个研究热点。现阶段关于明遗民的研究成果,有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21]、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遗民卷》[22]、孙静庵《明遗民录》[23]、旅美学者谢正光所纂《明遗民传记索引》[24]《明遗民录汇编》[25]、业师张兵教授《清初遗民诗群研究》(苏州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潘承玉《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26]、周焕卿《清初遗民词人群体研究》[27]等。单篇论文更多,兹不作罗列。就涉及的方面而言,举凡遗民士子的生平、作品版本、作品的思想意蕴、创作手法及艺术成就等,在上述研究成果中都有翔实的论证。
(二)清初扬州文人的文献资料
1.清人著作中的清初扬州文人文献资料
清初扬州文人的有关记载和文献资料既丰富又零散,大略归类如下。
(1)明末清初扬州文人的诗文别集,这是展开研究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此类文献数量很多,难以一一罗列,举其要者有孙枝蔚《溉堂集》、吴嘉纪《陋轩诗》、冒襄《巢民诗集》《巢民文集》、吴绮《林蕙堂全集》、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汪楫《悔斋集》、雷士俊《艾陵诗钞》《艾陵文钞》、杜濬《变雅堂遗集》《变雅堂文集》、方文《嵞山集》、王士禛《渔洋精华录》《感旧集》《居易录》、王士禄《考功集选》、王又旦《黄湄诗选》、宗元鼎《芙蓉集》等。
(2)总集、诗话、诗纪事,如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魏宪辑《百名家诗选》、张应昌辑《清诗铎》、卓尔堪辑《遗民诗》、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阮元辑《淮海英灵集》、李元度辑《国朝先正事略》、郑方坤撰《清朝名家诗钞小传》、张维屏辑《国朝诗人征略》《国朝诗人征略二编》、钱仪吉纂《碑传集》、王夫之著《清诗话》、王士禛著《带经堂诗话》、朱彝尊著《静志居诗话》、杨钟羲著《雪桥诗话、续集、三集、馀集》、钱谦益著《列朝诗集小传》、陈田辑《明诗纪事》等。
(3)清代史料笔记、杂纂,如王晫《今世说》、余怀《板桥杂记》、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谈迁《北游录》、徐珂《清稗类钞》、王士禛《池北偶谈》《香祖笔记》、法式善《清秘述闻三种》等,偶有相关记载散见其中。
(4)扬州地方文献,其中绝大部分知名著述为清代著作,如李斗《扬州画舫录》《扬州名胜录》、王秀楚《扬州十日记》、阮元《广陵诗事》、焦循《邗记》《扬州足征录》《北湖小志》、阮先辑《北湖续志》《北湖续志补遗》、汪中《广陵通典》、姚文田《广陵事略》、汪应庚《平山揽胜志》、赵之璧《平山堂图志》、顾銮《广陵览古》、林浦《扬州西山小志》、杜召棠《惜余春轶事》《扬州访旧录》、林苏门《邗江三百吟》、董伟业《扬州竹枝词》等,因其作者主要是扬州籍学者,亦包括部分外籍寓扬先贤,故材料真切可信,是考察清初扬州历史文化、风俗地理、人物掌故、文献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上述资料由于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作者的立场观点、学识水平轩轾有别,就文化生成背景来说则是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和大兴文字狱,因此,在使用这些资料时需注意相关问题:首先,要区别原始材料和派生材料,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在二者有出入的情况下以原始材料为准。其次,内容相近而各有侧重的材料应取他说作为补充,尽量全面加以观照。
2.今人著作中的清初扬州文化、文学的文献资料
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三部重要的扬州地方文献:
王振世《扬州览胜录》[28],是民国年间扬州风景名胜的可靠记录,堪称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之续笔,这本书通过再现“史可法墓”、“文丞相祠”“天宁寺”“三贤祠”“虹桥”“平山堂”等自然景观及散见于各卷附录中的清人相关文章诗词,展示了清初扬州激荡难平的风云际会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徐谦芳《扬州风土记略》[29],是记述扬州概况的专著,对扬州的历史沿革、地势气候、河流交通、学术文化、风俗物产均作了扼要介绍,体裁类似笔记,可补正史之阙。
董玉书《芜城怀旧录》[30],是载述清代以来直至民国年间扬州掌故逸事的专著。此书以人物为经,信笔贯穿相关故实,蕴含了丰富的史料:忠贞节义之士的壮烈事迹,通儒巨子的业绩风范,名宦循吏的惠政遗爱,骚人逸士的珍闻逸事,对研究扬州历史文化大有裨益。
这三部书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或中期,时值中华半壁河山为日寇占领、国家和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非常时期,著者的撰述是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进行的,崇拜英雄、宣扬忠义志节、激励志士是这些书中共有的思想内核和政治倾向,这与清初扬州诗群信守的“夷夏之辨”在价值取向上是非常契合的。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扬州卷)》[31]是影响较大的地方艺文志,收录上古至清末(1911)本省籍及定居本省文士的全部著作,清人著述占绝对优势。该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全面。凡本省籍人士著、编、注、评、校勘、增补、翻译,以及重要的校刻之书,无论存佚,均加收录。二是确实。材料信而有征,表述有度,适于检索查备。
李坦等编《扬州历代诗词》(共四册)[32],其中第四册按作者为序,收录清初至雍正朝有关扬州的大量诗词作品,是文人语境诠释下的扬州历史、文化、民情、风物的荟萃集聚。孙枝蔚、吴嘉纪、吴绮、冒襄、汪懋麟等清初扬州诗群主体的作品占很大分量,可谓地域文学创作活跃的表征之一。
张慧剑著《明清江苏文人年表》[33],记录了自明洪武元年(1368)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间江苏地区的文人活动,以文学性的活动为主,包括生卒、著述等,其独特价值在于确定这些人物的生卒年、文事交游、唱和活动的具体时间及著述名称等方面,是重要的研究、稽考资料。
此外,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34],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35],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36],郭绍虞、富寿荪编选《清诗话续编》[37]等著作中也偶有清初扬州诗群的相关资料。
(三)清初扬州地区文化、文学的地域性研究
清初扬州地区文化、文学的地域性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现阶段关于清代扬州历史、文化、文人的研究成果,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对扬州历史、文化、俗文学的研究
对扬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有:[澳大利亚]安东篱著、李霞译《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38],[美]梅尔清著、朱修春译《清初扬州文化》[39],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40]等。对扬州俗文学的研究有:戴健《清初至中叶扬州娱乐文化与文学》[41]、柯玲《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42]、苏保华《扬州文学镜像研究》[43]等。
2.对扬州(广陵)词人的整体性关注较多
著作如严迪昌先生《清词史》之第二章第三节“广陵词坛和毗邻词人群”[44],陈水云《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第三章“广陵词坛与毗邻词坛的词学思想”[45]、朱丽霞《辛稼轩接受史》之第五章“广陵总持——王渔洋的词体期待与稼轩接受”[46]、李丹《顺康之际广陵词坛研究》[47]、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之第五章“广陵词人群与明清之际词学思想的嬗变”[48]。研究论文有刘扬忠《清初广陵词人群体考论》[49]、刘赛男《顺康之际广陵词坛扬州词研究》(内蒙古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刘纯斌《清初扬州遗民词人及其作品研究》(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相比之下,学界对广陵诗人的整体关注尚付阙如,研究相对冷落。尽管很多词人亦是诗人,诗词俱佳,但细究起来,他们作诗或填词的成就总有大小、显隐之别,正如严迪昌先生指出的:“文学史毕竟不同于思想史或社会发展史,文学自有其本身演变的轨迹。至于各类文体之间更有难以用同一框架所能划一界限的差异,它们各自具有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是不可能互相取代的。”[50]基于这一认识,涉及亦诗亦词的文人群体,其诗学成就不能简单机械地和其词学成就等量齐观。
3.对顺治十七年(1660)至康熙四年(1665)任扬州推官、引领广陵文坛风习的王士禛的研究颇为密集,呈现出“显学”的分布态势
限于篇幅,仅举几例:如蒋寅《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51]《王士禛与江南遗民诗人群》[52]、张宏生《王士禛扬州词事与清初词坛风会》[53]、张宇声《王渔洋扬州文学活动评述》[54]、裴世俊《王士禛五载扬州的文学活动与成绩》[55]、李圣华《王士禛与明遗民交游事迹考论》[56]、李才朝和秦跃宇《论王士禛与遗民交往的功利性》[57]、顾启《冒襄王士禛交游考》[58]、李有强《王士禛主导下的广陵词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等。
4.微观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主要表现在具体作家的个案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与本书关系密切的研究对象孙枝蔚、吴嘉纪、冒襄、吴绮、汪懋麟、孙默、杜濬、方文等人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日渐受到关注。
(1)孙枝蔚研究
孙枝蔚,是清初流寓扬州的一位“名噪海内”[59]的重要诗人。明亡时他二十多岁,为避乱迁至扬州经商,累致千金,后陷于困顿,折节读书,结交四方名士,遂以诗名世。尽管是关中诗人,但他自寓居广陵后再未回乡,可以说是更多地受到了江南文化的熏陶,其诗文化活动是在扬州诗群中展开的,可以扬州诗人目之。关于孙枝蔚的研究,集中在这几方面。
研究孙枝蔚诗歌创作成就的:张兵先生《清初关中遗民诗人孙枝蔚的交游与创作》[60]澄清了历史造成的“溉堂不是遗民”的误解,肯定“溉堂当为遗民”,通过解读其代表性作品,透辟地分析了溉堂诗的认识价值和诗风的主导倾向,使孙枝蔚其人其诗研究的基本面貌明朗化。陈昭凌《孙枝蔚及其诗歌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以孙枝蔚及其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独特的人生道路选择、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遗民心态、士商观念进行了阐述,兼论了地域文化对其诗风的影响。
研究孙枝蔚词作的有: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61]第二章第一节“‘稼轩、东坡之间’的关陇词人——孙枝蔚”,指出溉堂词风激劲豪迈,深具稼轩遗风。
从历史文献补苴、传播角度考察的:赵逵夫先生的论文《孙枝蔚的一篇逸文与清初寓居江南的秦地诗人》[62],通过检览甘肃诗人张晋的《戒庵诗草》,发现前有孙枝蔚序一篇,比照现存的《溉堂集》,并未收录,故这篇逸文查漏补缺,对于考察孙枝蔚的交游、创作及当时寓居江南的秦地诗人的情况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另有郎菁《四库禁毁书目中的三部清初陕西诗文集——〈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63],三部诗文集的作者分别是遗民诗人孙枝蔚、李柏和具遗民情怀的屈复,同出一脉的反清思想是三部诗集遭禁毁的根本原因,此文可佐证张兵先生“溉堂当为遗民”的论断确信无疑。
编撰孙枝蔚年谱的有:段莹《孙枝蔚年谱》(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考察了孙枝蔚的生平、行年事迹、著述,侧重孙枝蔚和江南文人、关中文人及京师文人的交游整理方面。将文士之间的赋诗酬唱、宴饮出游、切磋诗艺以及孙枝蔚的重要作品和文学活动做大致的系年,为本书中孙枝蔚的社会关系的铺展做了一些材料准备。不过该文中穿插的一些重要时事有牵强之嫌,和谱主社会活动的结合显然不够紧密。
冉耀斌《三秦诗派及其文化品格》[64]《三秦诗派的作家构成及特征》[65]的研究对象是三秦诗派,因孙枝蔚本为秦人,故将之纳入论述范围,孙枝蔚在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点”而分布在三秦诗派的“面”上,可看出秦风之朴质刚健对他的心性及创作的影响。
(2)吴嘉纪研究。
吴嘉纪,扬州府泰州人,是清初著名遗民诗人,与顾炎武并称为“遗民诗界的双子星座”,是名副其实的处于寒芦野水之间的布衣寒士,在他44岁时因受到一代文坛领袖王士禛的揄扬而声名大噪。有关吴嘉纪研究的资料最众,包括这几个方面。
编撰吴嘉纪年谱的,有蔡观明《吴嘉纪年谱》[66]。
从作品版本入手考察的,有孙荣《吴嘉纪〈陋轩诗〉版本考》[67]等。
探讨吴嘉纪本人及其文学活动的,有乐进《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研究》(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王鑫《遗民诗人吴嘉纪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叶珏《明遗民个案分析:吴嘉纪扬州文学活动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叶珏的硕士论文与本书的论述角度切近,通过考述吴嘉纪扬州交游,探讨其诗歌创作,深入探究诗人特定的生存状态,最终给予吴嘉纪一个较为合理的价值评价。
从总体上探讨吴嘉纪诗歌创作成就的论文,有张兵先生《论吴嘉纪诗的文化构成与创作特征》[68]、赵永纪《略论吴嘉纪的诗》[69]、张克伟《论泰州王门学派诗人吴嘉纪及其诗作》[70]、华世鑫《一字一成泪诗到乱离真——论吴嘉纪诗》[71]、吴艳玲《苦吟:从杜甫、吴嘉纪到臧克家——检讨中国诗歌发展的一条道路》[72],以及2009年产生的两篇硕士论文:周颖《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及其诗歌创作研究》(苏州大学)、赵娜《吴嘉纪诗歌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张兵先生《论吴嘉纪诗的文化构成与创作特征》高屋建瓴,细致而精微地分析了吴嘉纪悲苦凄凉的人生际遇、以“严冷”为基调的独特诗风、多用并善用白描的艺术表达手法,并剖析形成其独具的心路历程及诗风的影响因子,即王学左派思想的浸染、盐民与盐商文化及泰州一带的结社风气、吴嘉纪的遗民身份与泰州遗民的文化人格等因素。
具体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方面探讨吴嘉纪诗歌创作成就的,有张永芳《论吴嘉纪的妇女诗》[73],谢婕《〈陋轩诗〉与清初灶户的社会生活》[74],李忠明、朱秋娟《气候灾异与吴嘉纪诗歌风格的形成》[75]等,研究者较多关注《陋轩诗》中有关河患、军输、民生疾苦这类思想性较强的类型,而对占其诗歌很大比例的有关题图、山水登临、应酬赠答之作较少涉及,这类作品大多正值吴嘉纪频繁往来扬、泰时所作,文学成就甚高,故本书还可在这些领域加以挖掘。
(3)汪懋麟研究。
汪懋麟是王士禛的弟子,被称为“王门高足”,二人关系殊密,故从这种衣钵承继的角度来审视的不乏其人,如从毛湛玉《论广陵词坛宗主王士禛对汪懋麟词的影响》[76]可看出清初广陵词坛将王士禛奉为圭臬,汪懋麟即以“神韵”论词,具有典型意义。又如[日]大平桂一著、清风译《扬州时代的王渔洋——从汪懋麟的作品谈起》[77]通过对汪懋麟作品的鉴赏,指出扬州时代的王渔洋创作上自我反复、其追随者如影模拟的诗学现象。潘务正《论汪懋麟与施闰章、徐乾学唐宋诗之争》[78]一文,论证了汪懋麟诗风受王士禛影响而由宗唐变为宗宋,后入翰林供职亦推崇直抒胸臆的宋诗,由此引发了他与施闰章、徐乾学之间的唐宋诗之争,这是清初诗坛广受关注的事件,诗学之争看似是清初翰林院内外诗风的差异,实则反映了人生际遇殊途而致的士人文化价值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王春燕《汪懋麟诗文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以汪懋麟诗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学风格和特色,挖掘作品深厚的感情内涵,展示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和矛盾挣扎的心路历程。论文涉及扬州文化对汪懋麟性格和创作的影响,从地域文学角度而言,可谓冰山之一角。
(4)冒襄研究。
冒襄(1611—1693)是清初扬州的重要文人,他交游遍天下,毕生频繁地举行、参加各种文人活动,然而由于冒襄之妾、“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芳名远播,出于猎奇心理,世人津津乐道于冒、董之情缘,而冒襄本身的文学成就、文学活动反而被遮盖。关于冒襄的研究,研究者大致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冒襄的基本经历。顾启的系列论文如《清初文学家冒襄评传》[79]《冒襄阮大铖斗争事迹考评》[80]等,考证翔实,对了解冒襄的人生轨迹大有裨益。二是冒襄的交游。顾启对冒襄与谭友夏、李清、余怀、吴国对、孔尚任、陈维崧、王士禛、吴伟业、张潮的交谊都有专文论述,限于一对一的个案性描述。三是关于冒氏家乐。有刘水云《明末清初文人结社与演剧活动》[81],指出文人结社和结社活动中演剧的紧密关系,从娱乐性的角度来阐发演剧是社集活动的重要环节;黄语《冒襄文人雅集对家乐戏曲的影响》[82],点明冒氏家乐表演是冒襄归隐如皋后多次文人雅集中的常见节目,文人对家乐的评点有利于加深对戏曲寓意的理解,并促进其传播,也有利于伶人技艺的提高及影响力的扩大,文人品位对戏曲的审美倾向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四是关于冒襄的文学创作。顾启《冒广生与〈冒氏丛书〉》[83]全面介绍了冒氏家族的著述情况,其中介绍冒襄创作的部分对全面把握冒襄作品的分布有指导作用;顾启《论冒襄〈朴巢诗选〉》对冒襄早期诗集选的主要内容予以归纳,包括关注民生、抨击统治者、故国之思、秀丽山水、坚贞感情等方面,并总结出其主要风格是悲愤感慨;顾启、姜光斗《读冒辟疆〈卖字五狼偶成绝句〉》[84]通过冒襄晚年作品《卖字五狼偶成绝句》的分析,描述了其晚年穷困潦倒的处境,并对冒襄由富跌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5)吴绮研究。
吴绮(1619—1694)是清初扬州诗坛非常活跃的文人,他交游广泛,积极参加文人聚会,是扬州诗群唱和宴集的中坚分子。杨燕《吴绮湖州为官时期文学活动考论》(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虽截取吴绮为官湖州时期的文学活动为考察对象,但他其时频繁地来往穿梭于扬州和湖州任上,在扬州与众文友诗文相会,赓酬唱和,故该文在考察吴绮的扬州文事活动方面可资参证。杨蓓蕾《吴绮及其词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立足于吴绮的词作,论析了吴绮“主情”、“尊体”、“重音律”的词学思想,透视其功名意识和隐逸意识交织碰撞的复杂人格特征,并从文化角度即山水江南和人文江南为切入点对其词作以解读。其中第四章第二节“吴绮词中的人文江南”论及文人雅集,与本书论题在论述角度上有契合之处。
(6)方文研究。
编撰方文年谱的,有李圣华专著《方文年谱》[85],以诗证史,考稽方文的社会活动、交游唱和,提供了较丰富的文史研究资料和线索;探讨方文其人的,有赵永纪《清初遗民诗人方文》[86]、贾峰《浅析清初遗民诗人方文》[87]等;考证方文交游、行迹的,有田维昶《邢昉、方文交游考略》[88]、谢正光的专著《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89]中《读方文〈嵞山集〉——清初桐城方氏行实小议》一文,详细考察了方文先世的荣显及家风、方氏族人的仕隐殊途,较具史料价值;朱丽霞《明清之交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以徐渭、方文、朱彝尊为个案》[90]之第二章《方文谋生与文学创作》从其避难、医卜问生、寄游觅食的辛酸特异人生经历中探求其交游、谋生方式与其创作之间的内在因缘,视角独特,给人以启发。探讨其诗歌成就的,有胡金望《论方文的遗民情结与诗风》[91]、朱则杰《方文〈四壬子图〉考论》[92]、程伟《明遗民方文咏物诗浅析》[93]、吴小如《说方文〈舟中有感〉》[94]及朱小利《方文及其〈嵞山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总之,清初扬州诗群的研究,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论述,在整体把握上还有欠缺,对这一诗群所处的清初社会文化背景具体分析不够,对作家之间的关联性缺少细致剖析,对其在清诗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未能做出深刻阐发,尚缺乏准确的文学史定位,因而,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进一步开拓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