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训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简介

一 朱熹的生平简介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遯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州病叟,别称紫阳,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省南平市)尤溪县,公元1200年(宋宁宗庆元六年)卒于福建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因朱熹长期寄居福建,他的学派被称为“闽学”。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期,由于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江南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整个南宋王朝由于内外矛盾交加和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社会危机深重。北宋王朝为金贵族所灭,南宋统治者只能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半壁江山,即使如此,金人仍然不断发起战争,步步紧逼,赖民族英雄李纲、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抗金斗争,南宋才得以偏安江南。但是南宋政治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却昏庸无能、腐败不堪。对外,他们委屈就全,满足于偏安一隅,为了维持统治政权,他们极力主张议和,甚至不惜向金贵族屈膝称臣,每年缴纳贡银。对内,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行政费、向金纳贡费并维持统治阶级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腐朽寄生生活,统治者巧立名目,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不仅赋税十分苛重,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而且还严重地兼并土地,使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各地纷纷发动了农民起义。“据不完全统计,南宋一百五十二年间,农民起义,包括‘兵变’在内,前后达二百余次。特别是南宋初年,钟相、杨幺在湖南举行的农民起义,坚持了五六年之久,明确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革命纲领,给反动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1]

朱熹家庭的兴衰,是同当时的政治风云息息相关的。朱熹的远祖朱环,讳古寮,唐末奉歙州刺史命率兵戍守歙州的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遂在婺源万安乡松严里安家,成为朱家在婺源的开基祖先。朱环以下第七代为朱熹的祖父朱森,号良材,他随子赴闽,死于政和县并葬于政和县的护国寺旁,被赠为承事郎。朱熹的父亲朱松,字乔年,号韦斋,进士出身,历任建州政和县尉、南建州尤溪县尉、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可司勋吏部郎等官。朱松性情刚直,《宋史·朱熹传》记载,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秦桧决策议和,松与同列上章,极言其不可。桧怒,风御史论松怀异自贤,出知饶州”。朱松在宣和末年到福建的政和县做官时,因睦州爆发方腊起义,危及他的家乡歙州,遂举家寓居政和,后调任尤溪尉,又迁居尤溪,于建炎四年(1130年)在尤溪生下朱熹。

朱熹的启蒙教育深受家庭的影响。旧史说朱熹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2],即朱家在社会上具有显赫的地位,且笃信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朱熹的父亲朱松是二程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又是当时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李侗的同学,据《朱子年谱》记载:“初,韦斋(按:即朱松)师事罗豫章(按:即罗从彦),与李延平(按:即李侗)为同门友。闻杨龟山所传伊洛之学,独得古先圣贤不传之遗意,于是益自刻厉,痛刮浮华,以趋本实,日诵《大学》《中庸》之书,以用力于致知诚意之地。自谓卞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义,名其斋曰韦斋,以自警焉。”[3]这对朱熹的思想和学术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朱熹自幼聪颖过人,好读书,善思考,《宋史·朱熹传》记载: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朱熹从幼年起就在深受理学熏陶的父亲的直接教育下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开始接触二程理学。朱熹十四岁时父亲朱松病逝,临终时要求朱熹师事当时的道学先生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人,继续学习儒家思想。朱松遗言:“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惟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4]朱熹遵照父亲遗嘱受教于此三人。

朱熹师事的“一胡二刘”分别为:胡宪,字原仲,自号“籍溪先生”,建州崇安人。少时从胡安国学二程之学,对二程理学十分崇拜,是理学由二程发展至朱熹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学者之一,朱熹师事他的时间最久。胡原仲受佛教的影响甚深,“质本恬澹而培养深固,平居危坐植立,时然后言。望之枵然如槁木之枝,而即之温然,虽当仓促,不见其有疾言遽色。人或犯之,未尝较也。”[5]在学术方面,“其读书不务多,为训说,独尝纂《论语》说数十家,复抄取其要,附以己说。”[6]刘勉之,字致中,号草堂,时称聘君,学界称之为白水先生。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崇安五夫白水(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乡)人,少以乡举入太学。当时蔡京严禁元佑书,伊洛之学不传,故刘勉之“阴访伊洛程氏之书,藏于箧底,深夜下帷燃膏,潜抄而默诵之。学《易》于谯天授定。已而厌科举业,南归见刘元城、杨龟山,皆请业焉”[7]。后来辞离太学,筑草堂于故乡,耕耘自给,淡泊功名,与胡宪、刘子翚讲学论道,研究理学。“其友朱韦斋卒,属以后事,且戒子受学焉,故文公之得道,自先生始。”[8]刘子翚,字彦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忠显公img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以父死靖康之难,痛愤,庐墓三年。服除通判兴化军。以执丧致羸疾,不堪吏事,辞归武夷山。”[9]筑室故乡屏山下潭溪边,讲学论道以终,号“病翁”,人称“屏山先生”。“所与游皆海内名士,韦斋朱先生且以子文公托之。先生少喜佛,归而读《易》,涣然有得。以为学《易》莫先于复,而初九乃其工夫之要。文公尝请益,先生曰:‘吾于《易》,得入道之门焉。所谓“不远复”者,吾之三字符也,佩服周旋,罔敢失坠。汝尚勉哉!’”[10]

胡宪、刘勉之和刘子翚三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朱熹分别就学于此三人,他在《籍溪先生胡公行状》中称:“先生所与同志,唯白水先生,既与俱隐,又得屏山刘公彦冲先生而与之游,更相切磋,以就其学。而熹之先君子,亦晚而定交焉,既病且没,遂因以属其子,故熹于三君子之门皆尝得供洒扫之役,而其事先生为最久。”[11]他们对朱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三人都信奉理学,都醉心于二程理学的研究且学问渊博;其次,三人都主张抗金,坚持操守,不满于秦桧之流的妥协态度;第三,三人除治儒家经典外,都喜好佛教禅学。这些都对朱熹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熹十九岁进士及第,二十二岁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待次。此时的朱熹求学心切,二十四岁在赴同安上任的途中,执父礼拜见了父亲的同门好友李侗。李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今福建省南平市)人,学者称为“延平先生”,与朱熹的父亲朱松一同拜罗从彦为师,学习二程之学。罗从彦是杨时的学生,杨时是二程的弟子,故李侗是二程的三传弟子。初见李侗,朱熹向李侗介绍了这些年他在“一胡二刘”处的学习情况,李侗以长辈的身份对朱熹过去的学习表示出“莫之许”的态度,并指出他所学的是一些禅道。对于李侗的批评,朱熹当时接受不了,但是后来经过反复的思考,才觉得李侗的话有道理。朱熹曾回忆说:

“始见李先生与他说,李先生只是说不是,某却倒疑李先生理会此未得,再三质问。李先生为人简重,却是不甚会说,只教看圣贤言语。某遂将那禅权倚阁起,意中禅道亦自在,且将圣人书来读,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却回头看释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12]

于是朱熹三十一岁时正式拜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李侗是笃信孔孟派儒学的思想家,对《春秋》《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都有较深的造诣。朱熹得到李侗多年的教诲,在学术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儒家根底越来越扎实,特别是对《论语》《孟子》的造诣更深,从而树立了对儒家思想的坚定信念,成为继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一生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武学博士、知南康军、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江南西路提典刑狱公事、漳州太守、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待制、侍讲。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治绩显赫。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韩侂胄擅权,攻击道学为“伪学”,排斥赵汝愚,朱熹也因此被革职回家,于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朱熹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以明堂恩加通议大夫。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改徽国公。

朱熹仕途坎坷,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他的宏愿,但在教育和学术上却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他长期从事书院教育,订立《学规》,著书立说,编纂教材,讲学授徒。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朱熹建立了白鹿洞书院,并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另外还先后创办了考亭书院、武夷精舍、紫阳书院、晦庵书院、建安书院等。朱熹讲学的内容“以理学和儒家经学为主,以‘四书’学为基础,在‘四书’学的基础上,以儒学‘六经’作为经学教育的提高阶段,把理学教育与经学教育相结合”[13]。朱熹还创立了在中国学术史上举足轻重的“闽学学派”,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他又与同时代著名的理学家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开展学术交流和辩难,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这些都成了文化史上的美谈。

二 朱熹的著作简介

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哲学、史学、文学、乐律、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宋史·朱熹传》记载:“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礼记中庸、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辨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亦在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14]

朱熹的著述远比《宋史》记载的要多,只是有的已经亡佚了。现根据考证,按《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分别略述于下[15]

(一)经部

1.《易》类:《周易本义》十二卷,《易学启蒙》四卷(与蔡元定合著),《蓍卦考误》一卷,《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易传》十二卷(已佚),《古易音训》二卷(已佚),《损益象说》一卷(已佚),《易问答》二卷(已佚) ;

2.《书》类:《书传辑说》七卷(已佚),《文公书说》三十卷(已佚),《书经问答》一卷(已佚) ;

3.《诗》类:《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文公诗传遗说》六卷,《毛诗集解》(又称《诗集解》) (已佚),《晦翁诗谱》(已佚) ;

4.《礼》类:《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仪礼释宫》一卷,《家礼》五卷,《仪礼经传图解》(已佚),《礼记解》一卷(已佚),《祭仪》(已佚),《二十家古今家祭礼》二十卷(已佚),《四书礼范》五卷(已佚) ;

5.《孝经》类:《孝经刊误》一卷,《孝经存异》一卷(已佚) ;

6.五经总义类:《新定易书诗春秋古经》(已佚),《经说》三十卷(已佚),《五经问答》(已佚) ;

7.《四书》类:《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包括《礼记大学》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礼记中庸》一卷),《四书或问》三十九卷(包括《大学或问》二卷,《论语或问》二十卷,《孟子或问》十四卷,《中庸或问》三卷),《论孟精义》三十四卷(包括《论语精义》二十卷,《孟子精义》十四卷),《论语评说》八卷,《孟子问辨》十卷,《中庸辑略》二卷,《大学集解》(已佚),《论语训蒙口义》八卷(已佚),《论语集解》(已佚),《孟子集解》(已佚),《孟子要略》(已佚),《中庸详说》(已佚),《中庸集解记辨》(已佚),《新定大学》(已佚),《新定中庸》(已佚),《四书音训》(已佚),《四书集义》(已佚) ;

8.小学类:《校定急就篇》一卷(已佚),《校定说文解字》一卷(已佚)。

(二)史部

1.编年类:《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资治通鉴纲目提要》五十九卷(已佚) ;

2.传记类:《伊洛渊源录》十四卷(未完稿),《八朝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曾南丰年谱》一卷(已佚),《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一卷(已佚) ;

3.地理类:《台寓录》三卷(已佚) ;

4.政书类:《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一卷,《田说注》(已佚)。

(三)子部

1.儒家类:《延平答问》一卷、《附录》一卷,《西铭解》一卷,《太极图说解》一卷,《通书解》一卷,《杂学辨》一卷、附《记疑》一卷,《小学》六卷,《经济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近思录》十四卷(与吕祖谦合编),《续近思录》十四卷(已佚),《训蒙绝句》(已佚),《困学恐闻》(已佚),《中和旧说》(已佚),《论性答稿》(已佚),《程子微言》(已佚),《朱子读书法》(已佚) ;

2.数术类:《潜虚考异》(已佚) ;

3.艺术类:《琴律说》一卷,《家藏石刻集》(已佚) ;

4.杂家类;《校正裨正书》三卷(已佚) ;

5.道书类:《阴符经考异》一卷,《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

(四)集部

1.《楚辞》类:《楚辞集注》八卷,《楚辞辩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楚辞协韵》一卷(已佚),《楚辞音考》一卷(已佚) ;

2.别集类:《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韩文考异》十卷,《昌黎文粹》(已佚),《牧斋净稿》(朱熹自订之早年诗集,未刊刻),《东归乱稿》(未刊刻),《文公文集》八十八卷(朱熹子朱在编) (已佚),《朱文公文集类编》一百五十卷(黄士毅编) (已佚),《晦庵文集》一百卷(王埜编),《文公文集续集》十卷(王遂编)(已佚),《朱文公文集》(《正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正集》一百卷为王埜所编,《续集》十一卷为徐几所编,乃由王遂编《续集》十卷再增一卷,《别集》十卷为徐师鲁所编),《朱子前集》四十卷、《后集》九十一卷、《续集》十卷、《别集》二十四卷(已佚),《朱子大同集》十三卷(朱熹门人陈利用辑,明·林希元复加增辑) ;

3.总集类:《南岳唱酬集》一卷、《附录》一卷,《欧曾文粹》六卷(已佚) ;

4.诗文评类:《晦庵诗话》一卷(朱熹门人陈文蔚辑),《朱文公游艺至论》二卷(明·余佑辑)。

此外,朱熹编校的书有:《二程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二程外书》十二卷,《校正程氏易传》四卷,《谢上蔡先生语录》三卷,《张南轩文集》四十四卷,《韦斋集》十二卷,《玉澜集》一卷,《二程文集校》十二卷(已佚),《程氏经说校》七卷(已佚),《横渠集校补》(已佚),《步天歌校》一卷(已佚)。

朱熹的弟子记录其师谈经、论事、明理之言,汇集编订成书,也反映了朱熹在教育和学术上的显著成绩,主要有:《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黄士毅、李性传、王佖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黎靖德编),《朱子语略》二十卷(杨与立编),《朱子语录类要》十八卷(叶士龙编),《语录类编》(img渊编) (已佚),《四书类编》(img渊编) (已佚),《易问答语要》(img渊编) (已佚),《文公进学善言》(img渊编) (已佚),《朱子别录》十卷(李道传编) (已佚),《朱子语粹》十卷(程永奇编)(已佚),《语录汇编》十卷(胡常编) (已佚),《晦庵语类》二十七卷(潘墀编) (已佚),《疑义问答》(严世文记) (已佚),《师友问答》(刘刚中记) (已佚),《问答》十卷(李闳祖记) (已佚),《师说》十卷(郑可学记) (已佚),《师诲》三卷、《附录》一卷(吴必大记) (已佚),《文说》一卷(包扬录) (已佚),《文公语录》(周耜录) (已佚)。

关于朱熹的著作,后人还多所辑佚、补订,主要有:《紫阳遗文》(明·张逵编) (已佚),《文公大全集补遗》八卷(明·朱培辑),《朱子大全集补遗》二卷(清·朱启昆编),《朱子文集大全类编补遗》(清·朱玉辑),《朱子文集补遗》(清·陈敬章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