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循环经济起源及进展
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思想在旅游行业的实际运用。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与20世纪环境问题的凸显密切相关。1962年,随着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的问世,人类的发展眼光逐步转向发展与环境并重的议题上来。随着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产生,人类开始了痛定思痛地反思——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人类协同发展的途径被提上日程,循环经济正是这一背景的响应。
最初循环经济主要被应用于隶属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工农业生产,随着旅游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及各类负面影响的产生,学者开始注意到循环经济对第三产业之下的旅游业发展的要义,旅游循环经济由此产生。
一 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一)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1966年所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思想;尤金·奥德姆(Eugene Odum)和霍华德·奥德姆(Howard Odum)兄弟创立的系统生态学理论及其生态系统演化的思想。
1966年肯尼斯·鲍尔丁在《即将到来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一文中引入了热力学、开放系统等自然科学理论,对于生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产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鲍尔丁认为,对于生活于物质上封闭、能量来源上有限的地球系统中的经济系统而言,未来人类经济系统必然在物质流动、利用方式上类似于宇宙飞船的状态。也就是说,未来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能否在自我维持的基础上成功地组织和管理地球宇宙飞船上的物质流动,并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在外来能量——太阳能的推动下,以循环的方式实现系统内有限物质的无限利用。因此鲍尔丁明确提出,未来的人类经济系统需要采取一种与生态系统相类似的物质循环战略。
尤金·奥德姆则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目标就是达到一个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体内平衡”(可以将其理解为内部系统物质、能量等要素之间的平衡)。他引入“成熟生态系统”来描述生态系统演替的这一“顶极”阶段。“成熟生态系统”具备四个特征,为现代生态经济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赫尔曼·戴利(Herman.E.Daly)的“稳态经济”(steady-state economy)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四个特征分别是:第一,互惠共生与协同合作。它是系统健康保持的基础,系统各有机物经过最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后向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第二,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即更多的物种在一起生存,形成复杂多样的生物群落;第三,稳定性。当生态系统达到体内稳定点时,更多的能量用来保护系统免受外界变化的冲击,而不是用于增加生产,即维持一种零增长或低增长稳定的系统现状;第四,系统内物质的充分利用。在成熟生态系统内,没有营养物质流失出系统,氮、磷、钙等各种物质要素全都在生态系统内永远循环,而不是排出系统。无论是鲍尔丁的物质循环战略还是奥德姆成熟生态系统的四个特征,均可以看出循环这一特征贯穿其中,因此同样成为循环经济思想的重要来源,产业生态学从一开始就与循环经济密不可分。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从此人类走上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
(二)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循环经济思想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此阶段的研究主要以罗伯特·艾尔斯(Robert.U.Ayres)的“产业代谢”理论、罗伯特·弗罗什(R.A.Frosch)和尼古拉斯·盖洛普(N.Gallopoulos)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及格里戴尔(T.E.Graedel)和阿伦比(Braden R.Allenby)于1993年提出的“产业系统演化阶段论”为代表。也可看出,在循环经济思想的大发展背景之下,产业生态学初见端倪。
1989年,罗伯特·艾尔斯(Robert.U.Ayres)提出了“产业代谢”理论。他指出,“产业代谢”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原料和能量通过劳动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的一系列物质过程。通过对产业系统的代谢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代谢过程的对比分析,艾尔斯发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的重大差异——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谢过程是封闭的,而产业代谢是开放的。他进一步指出,产业系统总体上没有对进入该系统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循环利用,而是一个以开采来自地球的高质量的物质(化石燃料、矿石)为开端,最后以退化了的形式把这些物质返回到自然界的线性过程,所以产业系统从长远看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成为产业系统发展必须向生态化方向转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产业代谢理论还带来了产业系统研究方法上的革新。产业代谢研究的方法通过建立物质结算表、估算物质流动与储存的数量、描绘其行进的路线和复杂的动力学机制,指出它们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状态来分析和描述不同层次的产业系统与其所在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的规模和数量关系,而且最重要的是构建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产业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网络,这为后来的产业生态学提出的通过构建不同产业流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梯次利用网络,来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分析工具。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物质流分析工具,产业代谢理论受到各个层面上的物质流分析的广泛运用。
同年,罗伯特·弗罗什(R.A.Frosch)和尼古拉斯·盖洛普(N. Gallopoulos)在发表的《制造业的战略》(“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一文中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the industrial ecosystem)概念。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产业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简化的“原料—产品—废弃物”线性生产模式,即产业生态系统。在产业生态系统当中,能源和材料的消费是最优的,废物产生达到了最小化。任何一个简单线性生产过程的排放物都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可以看出,佛罗什和盖洛普在艾尔斯比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的差异后,将生态系统理念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明确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这一在理想状态下可以解决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新的产业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因而被认为是以产业生态学为代表的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开端。但可以看出,产业生态系统的理念与鲍尔丁的物质循环战略和奥德姆的成熟生态系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艾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也是其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格里戴尔(T.E.Graedel)和阿伦比(Braden R.Allenby)于1993年提出了产业系统演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设想。即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大致经历了从线性流动、不完全循环和完全循环三个阶段的进化历程,才成为今天比较完善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产业系统的出现相对较晚,它既是自然生态系演化的产物,又与自然生态系统在性质上和对物质、能量的利用方式上具有本质的不同,总体而言处于线性流动阶段。而要实现理想状态的完全循环,未来的产业系统也要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建立起包括生产者、加工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在内的四个基本功能单元这样一个思路和途径。艾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已经意识到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差异,并总结出现阶段的产业代谢是线性的流动过程,是不可持续的,却未提出理想的产业发展模式。格里戴尔和阿伦比的产业系统发展理论以艾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为基础,是对其的进一步深化和补充。
(三)循环经济思想的传播与应用阶段(20世纪末至今)
20世纪90年代,随着循环经济思想的传播与可持续理念的深入人心,人类环境意识进一步强化,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全世界所接受,通过了《21世纪议程》。2002年8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人类对污染控制和资源最优利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循环经济日益为各国各地政府、企业和有识之士所重视。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立有《循环经济法》,要求工商业者应该从“摇篮到坟墓”照管其生产的产品,在新产品开发研制等源头环节就考虑废物的清除问题,而且生产者的废物担保必须在经济上可行、在技术上可操作。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循环经济发展的浪潮传到了中国,立即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界的关注。中国政府逐步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几个国家之一。1999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积极试点,稳步推广,在宣传、技术研究、理论探索、政府引导和试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循环经济理念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10月16日全球环境基金会第二届成员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朱镕基同志在2002年11月25日会见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中外委员时说:“中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增强了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温家宝同志2004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曾培炎同志2003年7月2日在全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会议上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环境经济效益,是减少污染排放、减轻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二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
(一)国际背景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体现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广泛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诉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与循环经济思想提出的同期,人们就很关注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旅游研究的一个较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旅游影响研究。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响应,人们日益重视旅游发展、资源环境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的关系。1995年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5月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世界旅游组织、地球理事会(Earth Council)联合制定并公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在第三章的优先领域中专门论述了“废弃物的最小化、能源的保护与管理、净水资源的管理以及为可持续性而设计”等,其中也部分体现了旅游循环经济的思想。1998年亚太议员环境发展会议第六届年会发表了《桂林宣言》、1999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了《关于旅游政策主张的声明》、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发表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2002年世界生态旅游峰会发表了《魁北克声明》等,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更加为旅游业界和业界外的有识人士所重视,旅游循环经济的一些理念也渐渐浮出水面。
(二)国内背景
1.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旅游大国之一。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温家宝同志在世界旅游组织(WTO)北京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产业。在国家旅游局编制的“十五”、“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均在不断攀升(详见图1—1和图1—2),旅游业发展势头可见一斑。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我国旅游业无论是从政府发展战略还是从客观实践来看,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行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亟须科学的理论导向。
图1—1 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次[1]
图1—2 近年来我国年国内旅游收入[2]
2.旅游负面影响尤其是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逐步凸显
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规模日渐扩大,这一产业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加强。旅游的负面影响也逐步凸显。无论是行业内部问题还是旅游依托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很早以前,就有专家呼吁:“无烟工业”冒烟了,以引起人们对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旅游行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资源—利用—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模式产生大量的旅游废弃物污染。
这些废弃物包括主要包括传统的“三废”:旅游垃圾、污水、废气等,在旅游住宿业、旅游景区表现尤为明显。有调查显示,我国一家中型酒店每日经营所需能耗和废气的排放量,竟与同规模的工矿企业相当。酒店的一次性用品与反复的清洗工作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再者,由于旅游者素质不尽相同,以致大众旅游带来的垃圾随意丢弃与景观的直接或间接破坏问题也不容小觑。
第二,对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或旅游景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西部旅游开发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也在经历旅游者与开发商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一些景区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开山修路,在生态脆弱区更易招致山体滑坡或泥石流;为强化旅游者体验或增强旅游者感受的舒适性而不惜砍树凿石兴建索道,索道甚至可达雪山草甸,有专家曾指出,旅游者进入带去的热量会加速雪山融化,玉龙雪山积雪越来越少;随着旅游者的“无孔不入”,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被被动挤压或压缩,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惊吓……可见旅游活动对整个生态环境影响的广泛性。虽然不应让旅游活动成为所有经济开发活动负面影响的替罪羔羊,但旅游行业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三)旅游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循环经济理念不谋而合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就有学者关注旅游经济、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旅游业是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取更切实的措施保护自身赖以存在的旅游资源与环境,这与循环经济的内涵不谋而合。且旅游业涉及人数多,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推进社会公众环境伦理道德、旅游者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有助于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就成为重要一环。同时,基于旅游业负面影响的减轻或消除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旅游界内的学者也在反思及寻求旅游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渠道,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健康生态的发展模式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
三 旅游循环经济的正式提出
虽然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西方,旅游循环经济的正式提出却是在我国。国内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4年,首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的举办,推动了国内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深入研究。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和旅游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采用了概念性、描述性、建构模式等方法对循环经济进行研究。张琼霓(2005)注意到循环经济是顺应时代潮流,协调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指出循环经济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杨美霞(2006)从开发前期注重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到开发后期绿色消费的主张构建了旅游循环经济的体系。但并未说明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与要义。同年,云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亦在关注旅游循环经济,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并以丽江旅游区为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对旅游区的管理体系构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指出,旅游循环经济是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旅游活动六大要素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并应用各种新型的技术作为支持,用法律法规作保障,实现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再修复五原则的旅游发展模式。他们进一步指出,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开发和开展,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旅游重在体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绿色认证、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然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大自然环境,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自此,旅游循环经济从循环经济的简单套用转为旅游业的实际运用。
2007年,明庆忠、舒小林在《人文地理》上发表了题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运行体系》的文章,进一步指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树立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价值观、新生产观和新消费观,构建起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动力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参与层面系统等,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系统良性发展,达到旅游循环经济的目标系统。同年,明庆忠、李庆雷出版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旅游循环经济学》、《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研究》等专著,将旅游循环经济推向了新的系统化的高度。谢朝武认为,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观、伦理观与产业范式,此后,不断有学者投入到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