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构思
一 研究现状述评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同道德教育、经史之学教育一样,文学教育也是中国书院教育的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书院的日益重视,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的有关问题逐渐被一些学者所关注并加以研究,总括起来,目前学者对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的研究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收获。
第一,李才栋的《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胡青的《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韩国学者金相根的《儒家教育在韩国——实践儒教之实例》(载朱汉民主编的《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美国学者罗伯特·海姆斯的《陆九渊、书院与乡村社团问题》(载朱汉民主编的《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王炳照的《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陈雯怡的《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与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台湾联经出版社2004年版)、李兵的《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劲松的《论科举与古代书院的起源——以唐代江西家族书院为例》(《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应方淦的《明代书院举业化探析》(《晋阳学刊》2006年第4期)、邓洪波的《明代书院的科举之会与科举之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7期]、刘海峰的《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等论著,对中国书院是否反对科举、历代书院如何对待科举文教育以及中国书院科举文教育对国外书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第二,盛朗西的《中国书院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丁钢与刘琪的《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国钧的《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美国学者秦博理的《长江下游书院的日记教学法》(载朱汉民主编的《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陈谷嘉与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詹杭伦的《杜甫诗与清代书院诗赋试题》(《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李兵的《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徐雁平的《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张巍与戴伟华的《〈唐人赋钞〉与粤秀书院》(《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许结的《论清代书院与辞赋创作》[《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宋巧燕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两书院的文学教育研究》(齐鲁书社2012年版)等论著,对清代书院课试活动、课艺及课艺评点与清代书院文学教育进行了研究。
第三,魏际昌与吴占良的《桐城古文学派与莲池书院》(《文物春秋》1996年第3期)、张维与梁扬的《岭西五大家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曾光光的《桐城派的传承与传统教育》(《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徐雁平的《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柳春蕊的《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王达敏的《姚鼐与乾嘉学派》(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刘玉才的《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曹虹的《清代常州书院与骈文流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陈春华的《论莲池书院与桐城文派在河北的兴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刘小莉与熊贤勇的《论清代科举及书院与姚鼐的为文》(《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江小角与朱杨的《姚鼐主讲安徽书院述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等论著,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与桐城派古文发展以及与常州派骈文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此外,陈志扬的《阮元骈文观嬗变及历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刘玉才的《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於梅舫的《阮元文笔说的发轫与用意》(《学术研究》2010年第7期)、宋巧燕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两书院的文学教育研究》(齐鲁书社2012年版)等论著,对清代书院尤其是学海堂中的文笔之辨进行了研究。徐雁平的《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张永刚的《东林书院中诗社活动考》(《阴山学刊》2009年第4期)、翁筱曼的《苏轼与岭南文学——由清代学海堂之文学教学谈起》[《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宋巧燕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两书院的文学教育研究》(齐鲁书社2012年版)等论著,对明清时期一些书院的雅集创作活动进行了研究。
已有研究既有对历代或某代书院文学教育所作的宏观描绘,又有对某一书院文学教育所作的微观分析,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的面貌,如对诗赋、古文、骈文等各类文学教育所作的研究,对雅集创作活动、课试活动等一些活动所作的研究,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与地方文学流派的发展所作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书院文学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有着不少可取之处。学者们在研究中也得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如李兵指出,在科举制度尚未改革前,清末书院改革只是在实学与科举之间进行调和,各种变通书院的设想难以最终实现,科举制度是影响书院改制进程和改制效果的最大阻碍[1]。徐雁平指出,桐城派古文与科考时文有着紧密的联系,桐城派作家主讲的一些书院都很重视时文教育,于是作为提高时文写作水准的古文就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2]。陈志扬指出,阮元在学海堂中倡导骈文教育,为争夺骈文的正统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骈文与汉学遥相呼应,因此骈文正统论成为挽救当时汉学颓势的一种手段[3]。许结指出,清代有些书院赋作课艺重视基础训练与才学培养,游离于科考律赋之外,对途径狭窄的科考律赋做了重要补救[4]。宋巧燕指出,诂经精舍与学海堂的文学教育受到学术主旨的影响,有着注重学问的学术性倾向,染上浓厚的考据学色彩[5]。这些观点为今后的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今后的研究者应该不会绕开这些观点。
在已有研究中,徐雁平的《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以及宋巧燕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两书院的文学教育研究》(齐鲁书社2012年版)两部著作值得关注。徐雁平的《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是研究清代时期东南一带书院学术教育以及文学教育的著作,对文学教育着墨不少。该作包括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分为清代无锡与徽州书院及其会讲,书院与桐城派传衍,一时学术与一地风教:李兆洛与暨阳书院,诂经精舍的学术与文学:从阮元到俞樾,道光以来金陵书院与文人活动五章;中编分为清代东南书院与文士风气,东南书院与地方人文的营建,课作中的文学与学术三章;下编分为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提要,东南重要书院山长考,东南书院文士活动年表三章。宋巧燕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两书院的文学教育研究》是目前唯一一部以书院文学教育为专题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作选择对清代时期浙江诂经精舍与广东学海堂两所汉学书院的文学教育展开研究,内容分为两书院的创建与沿革、两书院文学教育概述、阮元的骈文理论与两书院的骈文教育、俞樾掌教时期诂经精舍的文学教育、两书院文学教育对外部世界的现实关注、两书院文学教育中的科举色彩、两书院文学教育对肄业弟子文学活动的影响、清代各类型书院文学教育的地位与影响八章。两位作者在研究途中都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如文笔之辨、汉学书院文学教育与科举、书院文学教育与文派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论证翔实,创获良多。
已有研究对于推动今后的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已有研究不够全面,中国书院文学教育中的很多内容,如道德教化与书院文学教育,义利之辨与书院科举文教育,藏书活动与书院文学教育,刻书活动与书院文学教育,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朱阳书院、信江书院的雅集创作活动,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比较,清真雅正与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清代书院词曲教育,学海堂中的论诗绝句、论词绝句、论古文绝句,虞山书院与江苏地区文学发展,古代书院文学教育对当今学校文学教育的影响,等等,目前学者鲜有问津。由于以文学教育为切入点来对中国书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因此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第二,已有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或拓展,如有些学者虽对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做过论述,但忽视从文学的角度加以解释;有少数学者虽对明清书院歌诗活动做过论述,但对歌谱与歌声、歌诗内容、歌诗渊源等诸多内容未作深入挖掘;很多学者在论述书院文学教育的有关问题时,忽视结合教育学观点尤其是西方教育学观点来进行分析,研究视野有待拓展。
二 研究构思
从事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第一,中国书院文学教育是中国书院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展开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书院教育的完整性。第二,中国书院历史悠久,类型多样,文学教育问题驳杂,对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行解释,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第三,对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展开研究,会给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以及当今学校文学教育提供重要参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6]。尽管从事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研究过程困难重重,主要困难在于:一是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涉及面广,牵扯到多门学科,要想把它做好,需要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二是资料分布很不均匀,虽然明清书院文学教育的资料丰富,但是宋元书院文学教育的资料匮乏,因此要想对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做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有些棘手。
由于完成本研究需要有着丰厚的学养,因此笔者阅读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资料,具体研究时,结合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以及古代音乐学等多门学科,多视觉、多方位地对中国书院文学教育进行立体展现。为了避免泛泛而谈,研究时重视点面结合,在宏观研究中有个案探讨,在微观研究中有背景揭示或系联分析,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使宏论而不泛、微论而不拘。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同道德、科举密切联系[7],针对这一重要现象,本研究不再局限于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的价值本身考察,而是以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同道德、科举的纠葛为线索,围绕着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同道德、科举之间的纠葛问题展开论述。既然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具体论述时就要顾及历代书院文学教育,可以说,如果研究内容不覆盖历代书院文学教育,所作的研究就会名不副实,不过研究途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调整,既能全面覆盖,又能重点突出。由于明清书院文学教育的资料丰富,因此本研究在全面论述历代书院文学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明清书院文学教育。依据这样的思路,将本研究内容划分为五个部分:道德之学与中国书院文学教育、中国书院科举文教育、中国书院活动与文学教育、清代书院文学教育探微、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影响,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五部分的内容都会涉及历代书院文学教育(对明清书院文学教育有所偏重)。鉴于清代书院文学教育生机勃勃,加之清代书院文学教育的资料翔实,因此安排第四部分内容专门探讨清代书院文学教育。本研究五个部分内容的详细情况如下。
道德之学与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包括书院崇道德的教育理念、书院文学教育的道德烙印、由文道关系观书院文学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书院崇道德的教育理念是从书院学规、祭祀、藏书、命名中的道德教化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书院文学教育的道德烙印是从书院崇道德抑文学的思想意识、书院文学教育的道德体现、文学教育的道德烙印在书院楹联中的凸显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由文道关系观书院文学教育是通过梳理中西方文学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来对道德教化主宰书院文学教育的原因进行解释。
中国书院科举文教育包括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是从书院科举文教育中的批判意识、义利之辨与书院科举文教育、书院科举文教育中的有关问题探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是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盛况、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矫枉、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中国书院活动与文学教育包括藏书活动、刻书活动、雅集创作活动、歌诗活动、课试活动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藏书活动是从书院集部著作的收藏特点、由图书著录分类观书院施教者的文学认识、社会捐助图书对书院文学教育的重要贡献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刻书活动是分析书院集部著作的刊刻情况以及总结书院集部著作的刊刻特点,雅集创作活动是对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朱阳书院、信江书院等四所书院的雅集创作活动展开论述,歌诗活动是从书院歌谱与歌声透视、书院歌诗内容剖析、书院歌诗中的布道思想探究、书院歌诗活动溯源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课试活动是从书院课试种类、课试禁忌、奖惩措施、课艺评点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清代书院文学教育探微包括清代书院诗赋教育、古文教育、八股文教育、词曲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清代书院诗赋教育是从科举背景下的诗赋教育、汉学书院(这类书院重视汉代学者训诂考证的学术理念)诗赋教育、学海堂论诗绝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清代书院古文教育是从以古文为时文教育、学海堂论古文绝句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是从清真雅正与八股文教育、章学诚与八股文教育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清代书院词曲教育是从词曲教育中的抑曲倾向、学海堂论词绝句、词曲教育与道德教化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影响包括促进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推动地方文学的发展、助长文派思想的传播、惠泽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促进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是从白鹿洞书院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嵩阳书院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推动地方文学的发展是从虞山书院与江苏地区文学发展、学海堂与广东地区文学发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助长文派思想的传播是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与桐城派古文思想的传播问题加以论述,惠泽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是从素质培养融入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以及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方法多元化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为了不让研究脱缰而逸,就要在资料的选择上大加斟酌,只有所选的资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论证结果才会令人信服。笔者认为,书院教育的研究者必须紧紧把握如下两种资料,所作的论述方为不失:一是书院学规、章程以及书院记。书院学规、章程以及书院记对书院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书院教育的研究者若对这些资料置若罔闻,所作的研究只会舍本逐末。二是书院课艺以及课艺评点。课艺及评点是书院文学教育的重要体现,只有重视这些原生态的教育资料,所作的研究方中肯綮。有鉴于此,笔者在具体研究时充分利用这两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