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位著名学者纵论毛泽东思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确定了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原则,奠定了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关系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告中,多次提出要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方国家追随美国,遏制中国,毛泽东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目的是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同时由于西方国家追随美国,遏制中国,只能暂时搁置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朝鲜战争结束后,英法等国态度发生变化,毛泽东对我国外交政策及时作了调整,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和平通商,做生意,做朋友,共同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不仅在经济上合作,而且在政治上也合作。在会见法国共产党代表团时,提出希望他们做工作,让法国资本家替中国搞设计,供应设备。[34]1953年,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建交原则,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针。1959年,赫鲁晓夫推行“三和一少”的修正主义路线,干涉中国内政,毛泽东给予有力还击,揭露了其真面目,打掉了其“老子党”的气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针,确立了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受到世界的尊重,孤立了敌人,赢得朋友遍天下。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正确的。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我国与美国、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扩大了对外贸易,并投资160多亿元,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成套设备。包括从美国、法国、荷兰、西德和日本引进了13套大化肥设备,从西德、意大利、法国、美国和日本引进了7套大型化工原材料生产设备,从法国、瑞士等国引进了4套30—11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从日本、西德引进了在武钢兴建的1.7轧钢设备,从意大利引进了在南京兴建的烷基苯设备等,对提高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满足农业生产和原材料、能源的需要,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引进利用外资的前奏。

毛泽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教育建设、科技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建设等,也作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细说了。总之,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全面的,客观存在的;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没有毛泽东及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广大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和建设,我们就不可能有中国的今天。

毛泽东是一个近代少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和大国领袖。读读毛选五卷,文集八卷,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批注两卷,读读他的大量内部报告、批件及与斯诺、蒙格马利、苏加诺等外宾的谈话,与黄炎培等内宾的谈话,那剖析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度和厚度,那坚持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着眼于大局,切中要害,坚持真理,鞭辟入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的观点和方法;那知识丰富,机智幽默,举重若轻,风趣横生,大气磅礴,该坚持的坚持,寸步不让,可商量研究的留有余地的风度,处处闪烁着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的风范和彻底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那些话,只有毛泽东才能说得出;那些思想,那凛然正气,澎湃大气,机智幽默、举重若轻的风格,只有毛泽东才能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永远学习运用的理论指南。它过去指引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今天和今后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思想理论武器。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必须引以为戒,但无法掩盖他巨大的贡献和思想的光辉。那种否定毛泽东贡献的种种言论是站不住脚的,往毛泽东身上泼脏水,更不得人心,只能表现自己无能无知和低下!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2]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448页。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4]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51页。

[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433页。

[6] 《陈云文选》笫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7页。

[7]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8] 同上书,第11页。

[9]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2页。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0—801页。

[11] 《邓小平文选》笫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12] 同上书,第136页。

[13] 《邓小平文选》笫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86页。

[14] 《江泽民文选》笫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1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16]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17] 《邓小平文选》笫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69页。

[18] 《邓小平文选》笫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19]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0]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0页。

[21] 《毛泽东文集》笫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387页。

[22]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325页。

[23]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24]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97—798页。

[25] 同上书,第816—817页。

[26] 同上书,第798页。

[27] 《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28]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29] 同上书,第131页。

[30] 同上书,第132页。

[31] 同上书,第135页。

[32]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33]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34]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