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学的民间传播与文学观念的更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媒介与时空审美的关联

媒介与文学叙事时空之间关系密切。文学叙事是文学构思和审美趣味的文字表达,文学表达在时间维度中展开,以纸书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主要受制于载体的物质属性以及文学接受感官的生理和文化心理局限,“先后次序”的排列组合源于人们接受外界事物的逻辑次序;人从出生经过童年、青春、中年、老年到死亡后的不复存在,人们体验到的这种主宰人的永恒次序,使外界事物以发生、发展、高潮、走向衰落和灭亡的阶段性、永恒性进入人类感知时间性的心理空间,形成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先在的意识结构。于是,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和生活细节的荒诞性,占据人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的极大精神空间。对生存意义锲而不舍的追问,对永恒人生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歌咏,在生存悲剧性的底色中,衬托出许多生命的隐喻和生活的哲理。纸载文字能自由地颠倒重组或压缩、扩张叙事的时间量度,创造一个或虚幻或真实的感性世界。生命存在的一切逻辑形式在这个由文字构成的虚幻境况中都有存在的可能。生命的有限性影响文学叙事对时间不厌其烦地刻意雕琢,纸载文字使这种雕琢成为可能。叙事空间是文学叙事对空间布局的讲究,空间叙事是人类传媒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传播使人类逐步实现时间精细分割、密集压缩和虚拟穿越后,在逐渐淡化叙事时间制约叙事意义生成的背景下,在文学虚幻世界中对生存空间场景的重塑,以求更加密集地、即时地表达情感和意义。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生命现象认识的空间转型,20世纪末,人文科学开始了空间转型,空间叙事成为文学叙事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叙事时间并驾于文学叙事的艺术之宫,或者可以说文学观念发生了“空间转型”。空间在文学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比如,网络聊天之所以具有极大的诱惑,在于网络另一端那个即时在场的空间给人带来极大的空间间隔产生的陌生感,极大地刺激人们对空间场景的想象:对方是“帅哥”或者是“美女”,与我萍水相逢而又如此情投意合!双方在倾诉的心理满足中,一种虚幻空间不断在空间穿越中被塑造,这种空间陌生感赋予网络聊天一种平凡而又奇妙的诗性特征。同样,网络写作,与纸笔写作相比,看似仅仅是文学媒介的技术替换,但写作能与读者在场交流,能迅速得到读者的阅读反馈,写作本身突破传统写作的空间限制,获得突破空间的自由和方便,可谓极大地解放了文学生产力,使网络小说创作尽管遭到诸多诟病,但其巨大的文学潜力和未来文学景观的预示性,成为有目共睹的现实。通过现代传播技术,超越空间限制获得表达的无限自由,比如聊天可以在家、在办公室、在喧嚣的超市柜台的收银台上,也可以在公交车上、高速路上通过手机QQ实现。同时,网络聊天和写作都接受时间制约,聊天要与对方即时在线,写作要考虑网络阅读的即时反馈,要在意点击率。社会生活空间意义的凸显,必然内在地影响、诱导文学想象对社会空间的模拟、假设和幻想。空间可以随意切割的自由,使文学叙事空间和叙事时间可以随意排列组合,于是,文学想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超越任何时代,人类的想象力有多神奇伟大,文学塑造的空间天地就会有多神奇伟大。情节是文学想象的成果,是文学叙事对事件随时间切割的逻辑呈现,纸载媒介对事件的线性安排容易通过文字阅读,逐次进入叙事时空,然后经过思维逻辑想象出生动的细节。场景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空间呈现,是情节的寄居之地,场景通过视觉感官进入想象,适合照相机以图片媒介传达,以直观感受进入情感世界。由此,传播技术推动文学形态的生成。

语言、声音和图片组成文学审美时空。一般来说,从艺术的存在方式看,文学是时间的艺术,从艺术感知方式看,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从艺术媒介的物质手段看,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是用语言写成的,语言是文学的物质材料,文学既不可能像雕塑、绘画那样占有一定的空间,又不可能像音乐那样有突出的时间感。但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作用以及读者的想象力,使文学具有特殊的时空构成,因为文学时空不可用具体的数量来度量,而时空观念的演变同步于人类的生存本体,文学的时空在艺术构成中就具有本体的地位。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审美倾向性、思想情感特色等,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学塑造的时空形象的特征。作为关涉人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内涵的文学必然具有时间审美性和空间审美性。

就空间来说,空间有哲学空间、物理空间、审美空间。哲学空间表达了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其广延性,物理空间则是指物质的长、宽、高三维所限定的可实际测量的范围。审美空间是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感悟力和想象力等对审美对象产生的空间想象,在想象中重构出的一种精神空间。日常生活中,空间及空间美是以实体的形式出现的,而审美中的空间美则是以审美形象的形式出现。因此,形象美仍然是空间美的基本特征。文学重视以语言塑造鲜明的形象,形象可以是一幅幅生活的图画,也可以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意象,既可以自由描绘具体、生动的人生图画,刻画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姿态,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也可以勾勒出事物运动变化的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再现出事物运动的完整过程,把内心的情感活动形象地反映出来。由于文学形象的空间美要以时间的序列呈现,形象的塑造服从语言线性进入意识的制约,人类生存和感知都基于时间的限度,所以文学空间形象的审美性往往被一个审美的过程性遮蔽,当下的审美感受的因果分析服从于线性思维逻辑,空间重构似乎在时间序列中完成,空间审美性在艺术欣赏中长期被忽略了。

同时,日常生活中长、宽、高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具有可见可触的实体性,文学空间形象的立体性不在于所塑造的实体形象的三维空间立体性,而在于把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或是几个方面的事物放在一起,在结构上形成浑然的广延性和层次的对称性,在一个无限广阔于实体空间的意识空间里形成一种三维混溶的空间立体美,文学空间的立体美具有生存意义的永恒性和无限性。

就时间来说,时间的线性流动成就文学的线性美。文学以稳定的语言材料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固定下来,阅读时随时间和视角接受的先后依次展开,使这种固定的语音材料不断浮现和延伸,进入意识重构,审美情感就像是一条线性的链条,由许多感情点组成富有舒缓疏密的节奏,文字是语言的物质载体,语言是有声音的思维工具,那么语言的声音与人类情感思想的表达天然密切依存,而音乐是章节构成,乐章的音节伴随听觉感官依次进入情感空间。尽管声音的线性没有物质材料呈现,转瞬逝去,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才能进入意识重构,而传媒技术能达到高保真的效果,能使声音和文字同步得到保存,并且人眼的视觉和听觉在生理上线性同步接受感知。完全可以任意择取两者中的任意片段进行艺术的同步组合,达到新的视听感官刺激。所以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与声音的艺术关系更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极大拓展了两者的审美内涵,文字得到音乐抑扬顿挫的韵律调节,意蕴得到更深广的开掘,触及人的心理领域和灵魂世界,产生震撼的情感效果;音乐也能借助文字的同步解说,在发挥文字音色功能的基础上,赋予人的想象境界更为开阔,音乐的韵味美感和意蕴更为丰沛。这是在线性时间规约下,文字与声音线性进入审美感官的最佳组合。媒介技术虽然也能高保真物象、图片,但由于人眼的生理局限,图片和文字不能同步进入感官刺激,图像艺术与文学的联合就没有音乐与文学的联合自由。然而,由于文学重视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图片在视觉线性接受刺激的限制下,逐次进入文字构造的心理空间,媒介技术也能最大限度突破限制,达到让图文即时结合、近乎同步的地步,如作品中的插图和精美的照片,在当前传媒日益发展的电子技术背景下广泛与文字作品结合,在比例上有时达到了主次不分的地步。

文学的审美时空之中,时间的节奏是由文学作品的声音、画面和情感的运动形式共同构成的一个彼此连贯和有序起伏流转的动态系统,不仅包括语音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的规律性运动形式,也包括形象画面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转换,更包括着情感意蕴的起伏变化和强弱转折。在时间的流动中,系统中的声、景、情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有张有弛,形成了酣畅淋漓的节奏美。审美情感节奏美在抒情性作品中尤为重要,情感节奏既构成诗的外在形式,也是诗的内在生命的律动,情动于内而形于外,内在的情绪节奏要谐和于语言音节的节奏。《三字经》、《百家姓》和童谣歌诀依据内在的情感意蕴和表达节奏,来判定其文学空间审美性的有无和多少。那么如何使文字、声音和图片突破时间的线性限制,以立体呈现的方式同步进入审美视野和情感共鸣,文学媒介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停止在这方面的探索,都以提供最为便捷的途径和在单位时空内最为丰富的审美材料为宗旨,来满足人们不知餍足的审美需求。

媒介对时空审美具有构建作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区别的显著标识之一是人类生存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人们面对的时空是自然的可用物理的量度量的时空,可触可感,真切自然。人们仰望天空或者稼穑耕作,能从自然界中获得一种出于生存渴求的人生图景。人们面对外在自身的事物产生的情感是天然的审美情感:真挚纯朴,寄予生存终极的想象。工业社会,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对自然的改变日益深刻,人工物质日益丰富,为了方便与快捷,生存空间日益充满再造的人工物品堆积,时空被精细分割。面对生存的想象与自然神性和诗性间隔越来越远。于是人类可以借助各类艺术,构成想象性生存空间。现代文化艺术和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就在农业生存方式向工业化方式转变过程中形成。当个体完全无法再通过自身直接去认识自然和社会,传播媒介就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自然及社会的重要手段。传播媒介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交流的愿望基于生存的精神渴求,技术的发展直接向远方的自然继续索取,人类感触自然和社会的肢体得以延伸了,媒介延伸了人的生存能力。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怎样逐步离开自然和如何彼此架通交往的桥梁,如何逐步把生存迁移到一个非实体的、由各类文化符号构成的数字化虚拟空间之中。在这个超越实体自然的图景中,人们依据信息理解和媒介手段,极富幻想地构建自己心中的世界,形成一幅符合自己理解的生存景象。

这个生存景象是一个时空可以任意错位、时间可以压缩空间、空间可以延展时间的媒介世界,是一个审美感知的世界。电视使我们实现了文字、图片和音乐的同步,数码摄影把地球另一端的真实图景和声音在瞬间传递到我们眼前,时间消逝了空间的万里阻隔,同时各种信息复原技术又把过去时空的景象复制再现。时空以一种令人震惊的虚幻感进入日常生活的审美领域。

媒介已经使个体构建理想生存图景的方式主要依据传播技术提供的各种媒介手段,来对媒介篡改过的艺术化、虚幻化的时空进行直接接受或者加以重组。生存的时间意识不再以线性序列去度量,主要靠媒介制造的标识性事件去界定。人们的时间开始受到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制定,人们的生活内容开始按照媒体提供的日程来更新,人们的联系也依靠媒介互通信息,甚至人们的起床睡觉不是根据生理的需要而是依据影视剧播出的时间来安排。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媒介规定好的时空中。媒介信息日益同化和分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媒介以信息传播的无限可能性和高度自由性及可整合、可分离的灵活性,使一段时间内的信息发布达到世界趋同,形成了每一代人之间特有的媒介经验和审美形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有影视剧《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东京爱情故事》等伴其成长,有金庸武侠小说构成想象的生活事件;当今的90后接受的是日本动漫传奇和玄幻时空穿越。特定时空的媒介内容会成为个人生命中重要的审美经验。时空感知被传媒化,媒介时空内化为人们的自我时空,生活事件以媒介制造的标志性事件为参照,这种标志事件已经成为个体成长过程的重要元素和自我认同的重要参照物。[1]

网络对经典文本传播的消解和对新的审美经验的创造,集中表现在网络对时空感知的开拓上。网络代表着迄今为止人类对时空审美体验的最高成就。网络很好地实现了文字、图片和声音同步感知,并通过对实在图景的模拟,以逼真的时空效果创造了一个人类审美生存空间,并通过审美主体与对象的互动日益丰富着人们的审美经验。

无论人们对审美如何认识,审美感知对个体人的自由精神的憧憬都不失为美感的基本要素。网络带给人的自由,从网络普及初级阶段就被广泛认知。网络的自由首先体现在一种时空感受的自由。这种自由充分体现在任何时候,不分时间,人们都可以在网络上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以时空虚拟状态进入任何时代人类的精神文化时空。声音、图片、文字,随意调度和组合,主体处在整个虚拟时空的中心,可以打破一切常规、等级和经典,人们日常被遮蔽的精神压抑都可以通过这个无限的时空得以释放。人的审美经验也从被遮蔽的蒙昧状态中开发出来,进入一种诗意盎然的理想审美状态。在面对网络扩大自身无限可能性中实现着审美的自由无限性,在各个感官动态交互地接受声、图、文集于一体的虚拟时空对象中,挑战着人们感受美的生理极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