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包括其继承者在回答时代课题过程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以来,在同各国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曾经有十几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苏东剧变以后,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但这丝毫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毫无价值了!正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所说:“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1]事实也是如此,苏东剧变20多年来,世界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始终不减,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各种研讨会多达几千次,有的研讨会竟然有几千人参加。如在伦敦大学召开的“96马克思主义大会”,与会者多达6000多人。在纽约每年召开一次“世界社会主义大会”(2003年以后改为“世界左翼论坛”),每次与会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此外,还有在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以及在拉丁美洲召开的“世界社会论坛”、“圣保罗论坛”等。许多会议提出的中心口号是“马克思主义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马克思没有死”、“当今世界需要马克思主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千年到来的世纪之交,西方媒体和学界不止一次地评选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开始以后,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又在西方成为畅销书,受到热捧。这一切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求得解放的光明前景。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整,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2]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它提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会过时,就是因为它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
由于马克思主义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立场和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攻击和谩骂。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同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斗争,并努力同他们划清界限,同时又不断地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盛而不衰,理论之树长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也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态势,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日益频繁。因此,怎样严格区分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哪些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用其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划清的“四个重大界限”中,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提高“划界”的自觉性指明了方向。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个重大课题,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分清改革开放以来产生和遇到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划界”史论》一书是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历史与现实研究”的最终成果,它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精神为依据,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及思想战线上存在的种种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采取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的斗争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特别是对当代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对如何与当代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划清界限并进行斗争的途径和措施作了重点阐述。本书既有历史的深度,也有政治的理论高度,相信它的出版必将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宣传起到积极作用。
参与本课题研究以及本书撰写工作的是一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青年学者,具体分工如下:绪论(许门友)、第一章(许旸)、第二章(陈中奇)、第三章(梁丹丹)、第四章(陈中奇)、第五章(孙桂莉、白蕾、郭东敏、黄方圆)、第六章(李覃思、白鹤、郑璐、李楠)、第七章(郭东敏、梁丹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本书的框架结构均由许门友提出,许门友、郭东敏、梁丹丹承担全书的审稿和统修工作。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刘艳女士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深表谢意。
[1] [德]哈贝马斯:《追补的革命》(Die Nachholende Revolution,Suhrkamp,1990)。
[2]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