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术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作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西方英语世界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依据他的官网上的数据,截至目前,以他的作品为专题的学位论文就多达35篇,关于他的专著有22本(包括对他作品的整体研究及部分作品研究)。相关的评论文章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不仅有英国本土的文章,还有包括法、德、意、日、巴西、荷兰、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塞尔维亚等多国研究者的文章及专著,做出的研究成果相当可观。[10]
1.专著
目前,针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宏观研究的专著主要有以下这些:科南·莱恩的《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94),杰克·斯勒的《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96),大卫·马尔科姆的《理解伊恩·麦克尤恩》(Understanding Ian McEwan,2002),伯尼·C.拜恩斯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心理动力分析方法》(The Work of Ian McEwan:A Psychodynamic Approach,2002),彼得·蔡尔兹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The Fiction of Ian McEwan,2005),林恩·威尔斯的《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2009),帕斯卡·尼古拉斯的《伊恩·麦克尤恩:艺术和政治》(Ian McEwan:Art and Politics,2010)。
其中,科南·莱恩的《伊恩·麦克尤恩》是早期介绍麦克尤恩作品的一本小册子,它对麦克尤恩在《黑狗》之前的作品进行了分章介绍,主要关注麦克尤恩作品中的道德意识与两性主题。杰克·斯勒和大卫·马尔科姆的著作都是对麦克尤恩作品的全面系统的论述,杰克·斯勒的《伊恩·麦克尤恩》是研究麦克尤恩的一本标准读物,它从主题研究的角度对麦克尤恩的作品依次进行文本分析,强调麦克尤恩对于人性的精确把握;大卫·马尔科姆的《理解伊恩·麦克尤恩》把麦克尤恩的作品放在英国文学传统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对他作品中的“异常”、“困扰”主题和碎片化的倾向进行了重点解读。彼得·蔡尔兹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则是对研究麦克尤恩小说的评论文章、著述、访谈的介绍,作者由此向我们展开了探讨麦克尤恩的多重视角,是研究麦克尤恩的重点材料。
与上述从主题全面展开麦克尤恩研究的著述不同,拜恩斯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心理动力分析方法》则是专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展开对麦克尤恩的解读。他对于麦克尤恩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很大成绩,在《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心理动力分析方法》对麦克尤恩在《爱无可忍》之前的作品依次进行了心理层面的文本分析后,又连续出版《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和〈星期六〉》(Ian McEwan’s Atonement &Saturday)和《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Ian McEwan’s On Chesil Beach)对麦克尤恩后面出版的小说进行了补充。另外,还著有《伊恩·麦克尤恩的唯一童年》(Ian McEwan’s Only Childhood)对他此前提出的“元情节”(metaplot)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除了对麦克尤恩的作品进行整体上的宏观研究之外,许多研究者还针对麦克尤恩的单个作品进行了专门著述。这其中以讨论《爱无可忍》和《赎罪》的专著为最多。如彼得·蔡尔兹的《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Ian McEwan’s Enduring Love),罗格·克拉克和安迪·戈登的《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读者指南》(Ian McEwan’s Enduring Love:A Reader’s Guide),朱莉·埃拉姆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Ian McEwan’s Atonement),以及多个针对学生的入门读本,等等。
2.论文
伴随着麦克尤恩知名度的不断上升,国外学界研究他的论文及评论性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本书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学界研究麦克尤恩的关注点及研究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第一,伦理探讨和主题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论文占据了麦克尤恩作品研究中的较大比例。麦克尤恩的作品常常致力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他的早期小说,更常常突破伦理的禁忌区,引起读者的震惊。因此,对麦克尤恩作品的伦理探讨一直是他的研究者们所热衷的一个话题。有的对麦克尤恩作品进行宏观上的伦理主题探讨,如罗纳德·海曼的《伊恩·麦克尤恩的道德混乱》(Ian McEwan’s Moral Anarchy),伯特霍尔德·舍尼的《家庭对抗世界:伊恩·麦克尤恩》(Families Against the World:Ian McEwan);更多的是针对他的单个作品探讨其中的伦理价值和主题意义,这一类文章数量很多,在麦克尤恩的大多数作品研究中都会出现。
第二,女性主义研究角度。两性关系是麦克尤恩作品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自早期的评论文章开始,一直不乏从性别研究角度对麦克尤恩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论述。如安·伯纳斯的《……男人和女人》(…Men &Women),吉姆·麦丘的《性,心理和拯救》(Sex,Psyche and Salvation),琳达·布朗顿的《青年男子主题的画像:“男人”小说中对于男性气质的建构》(Portrait of the Subject As a Young Man: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Ironized in“Male”Fiction),大卫·詹姆斯的《男孩出走:麦克尤恩晚期小说中的迁移,想象和男性气质的绘制》(A Boy Stepped Out:Migrancy,Visuality,and the Mapping of Masculinities in Later Fiction of Ian McEwan),安哥拉·罗格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女性画像》(Ian McEwan’s Portrayal of Women)都从两性的角度对麦克尤恩的小说进行了精彩解读。
第三,心理分析方法。基于麦克尤恩的作品中对于人性的深刻解读,心理分析方法也是研究者们热衷的一个角度。前面已经提到,关于这方面,C.拜恩斯已经出版了多部专著,成为这一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另外,在零散的评论文章中,对麦克尤恩作品的心理分析也经常被采用,并且时常与女性主义研究的方法互相交叉。
第四,叙述手法研究。关于麦克尤恩的叙述手法,不少国外学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自己的探讨。有些学者对麦克尤恩的单个小说进行了叙述策略方面的解读,如威廉斯的《伊恩·麦克尤恩的〈水泥花园〉和儿童/未成年人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传统》(Ian McEwan’s The Cement Garden and the Tradition of The Child/adolescent as“I-narrator”),培安德的《无处不在的暴力:对麦克尤恩〈黑狗〉的叙述学解读》(The Universal Pandemic of Violence:A Narratological Reading of Ian McEwan’s Black Dogs),西戴尔戈的《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记忆和故事讲述》(Memory and Storytelling in Ian McEwan’s Atonement)。也有的文章不只针对麦克尤恩的个别作品,而是对麦克尤恩的叙述手法进行了宏观上的探索,如戴乐谷的《“该死的发生”:麦克尤恩小说叙述中的荒诞真实》(“Shit Happens”:Grotesque-Reality in the Narrative Fictions of Ian McEwan),塞维柯的《历史化的不可靠叙述:小说叙述中的不可靠性与文化演说》(Historicizing Unreliable Narration:Unreliability and Cultural Discourse in Narrative Fiction),探讨了不可靠叙述在历史文化中的演变,将麦克尤恩的小说作为现代文学中不可靠叙述的典型,说明不可靠叙述已成为现代小说一种重要的叙述策略。
第五,影视改编、生态研究及其他。除上述几方面之外,对于麦克尤恩在其他研究领域方面的文章也有不少。例如,麦克尤恩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比例非常高,这催生了对他的小说与电影之间关联领域的研究。万德利普的《文学和电影中的威尼斯之死:六个二十世纪剧本》(Death in Venice in Literature and Film:Six 20th-Century Versions)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对于麦克尤恩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生态主题,杰拉德发表了《伊恩·麦克尤恩的新小说和生态批评的未来》(Ian McEwan’s Next Novel and the Future of Ecocriticism);针对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德莱兹发表了《逃入无辜:伊恩·麦克尤恩和历史的噩梦》(Escape into Innocence:Ian McEwan and the Nightmare of History),从历史批评的角度分析了《无辜者》。
随着麦克尤恩作品的不断问世,国外学界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各个方面探讨麦克尤恩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作家自身的丰富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目前尚有许多未尽的方面等待我们去开垦。
(二)国内研究
相对于国外研究的如火如荼,国内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还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早期介绍麦克尤恩的文章并不多,20世纪90年代只有蓝纯、瞿世镜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麦克尤恩的文章,关于他的作品的译介也很少。
麦克尤恩在中国的关注度提升始于近两年,这与他的小说《赎罪》及其改编电影的大受欢迎有关,仅2008年一年就产生了十几篇关于他的作品的评论和介绍,并同时带领了翻译他的小说的高潮。在本书开始写作之时,中国大陆翻译的麦克尤恩的小说有六本,包括:《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阿姆斯特丹》、《赎罪》、《星期六》和《在切瑟尔海滩上》,另外还有一本他的儿童文学读物《梦想家彼得》;而在本书写作过程中,《陌生人的慰藉》(中译本译为《只爱陌生人》)、《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无辜者》、《黑狗》、《床笫之间》的中译本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可以看出,麦克尤恩正悄然在国内掀起一股旋风,对于他的作品集的全部译介指日可待。
与麦克尤恩的作品近两年在国内迅速落地开花的情况不同,学术界对他的相关研究和评论尚显不足。迄今为止,对麦克尤恩相关作品的研究还大多集中于《赎罪》、《时间中的孩子》和《水泥花园》,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作品主题阐述、思想构成分析与艺术特色探讨等。如张和龙将《水泥花园》解读为一部反成长小说,张敏用寓言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龙江研究了《时间中的孩子》中的孩子的意象和时间,而郑彩霞则探讨了这部小说中对于自我的寻求;丁健宁追问《赎罪》中赎罪的可能性,陈榕分析了它独特的艺术结构和对于历史小说的本质探讨,黄一畅探讨了小说的解构叙事效应,等等。
概观国内对麦克尤恩作品的研究,数量不多,仅有二三十篇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五篇硕士论文,都是针对他的某一作品的单独研究;一篇博士论文《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选择他的三部作品《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赎罪》为研究对象,阐述麦克尤恩创作中的伦理主题。除此之外,在一些文学史类的著作中有所提及,介绍了他的作品、文学价值和他在英国小说发展现状中的地位;关于他的研究专著还没有出现。
总体而言,国内的麦克尤恩研究涉及的范围较窄,对于麦克尤恩的几部热门作品(较早在国内得到翻译的作品)研究热情较高,尤其是《赎罪》,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多方面评述,是麦克尤恩的作品中研究力度最大的一部。而对于他的大多数作品,国内学界还少有问津。在研究角度上,主要集中于主题内涵层面,通过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等理论手段,解读麦克尤恩作品的意义构造。也有一部分研究者,从他的单一作品的叙述策略出发,分析麦克尤恩的叙述表现手法。这一类文章也同样多集中于赎罪,对它的元小说构造、陌生化手段、解构叙事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麦克尤恩全部作品的宏观研究,迄今还没有出现。
可以展望的是,随着麦克尤恩的作品在最近一两年中的大量译介,必然会引起国内学界对他的更大关注和思考。近期出现的评论文章已经开始冒出这样的势头,或许研究麦克尤恩的一股潮流的来临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