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与毛泽东外交思想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以研究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外交实践为基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比较政治学为研究方法,重点论述列宁、毛泽东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实施和对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在广泛收集、阅读中英文原著、论文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等手段,对以往学者们研究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和战略的成果进行阅读、梳理、研究及对比,构建本书的立论和研究框架。利用参加本研究领域各种国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学习学术前辈们研究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经验和理论方法,不断地提高笔者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认真研究当代有关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列宁毛泽东外交与战略思想发展转变过程;另一方面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研究命题、理论假设和变量转换等运用到实证分析、应用对策研究的过程中,在比较研究中探究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部分,着重论述本书的选题目的和依据,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以及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理论的述评,主要分为,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如: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阶级分析理论。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应对国际局势的思想。

第三章论述列宁外交思想与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的对外政策,主要分为:第一,列宁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第二,列宁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帝国主义时代理论;战争性质理论;世界革命理论;和平共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思想。第三,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如:颁布《和平法令》,明确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签订《拉巴洛条约》,两种制度国家和平共处;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开国际政治新局面。

第四章分析毛泽东外交思想和新中国的外交实践,主要分为:第一,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及实践来源。第二,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如: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及“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第三,新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即“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及“一边倒”等。

第五章对列宁、毛泽东外交与国际战略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分为:第一,国际体系演变中的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包括:凡尔赛体系形成后列宁外交思想,雅尔塔体系形成后毛泽东外交思想,两种国际体系下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比较以及列宁毛泽东对国际形势判断的异同。第二,列宁、毛泽东对外战略思想比较,内容有:列宁、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的战略思想,列宁、毛泽东帝国主义观的异同、列宁、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以及列宁、毛泽东对外战略中的国家利益维护等。第三,列宁、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比较,其中包括:列宁、毛泽东时代观比较,列宁、毛泽东和平共处思想比较,列宁、毛泽东反对霸权主义思想比较及“三类国家划分”与“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比较。

第六章论述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国内政治与文化因素,主要分为:第一,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实践比较,内容有:外交决策机制的确立,苏维埃俄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建立,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建立及苏维埃俄国与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异同。第二,影响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民族、宗教及意识形态因素,包括:列宁的民族与殖民地思想,毛泽东的民族与殖民地思想,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宗教因素及意识形态因素等。第三,影响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个人因素,内容有:列宁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个性,毛泽东独特的个性,列宁毛泽东个性的异同。

第七章阐述列宁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比较研究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启示,主要分为:第一,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及和平共处与和谐世界的内在逻辑。第二,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政治遗产,包括: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大国责任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国家利益选择等。

本书的结束语部分,分析、总结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对比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归纳出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中具有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增添新的视角。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决策的指导性价值。


[1]柳瑟青:《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贡献的新视角》,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5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3]同上书,第38页。

[4]Alasdair Blair and Steven Curtis,International Politics:An Introductory Guid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9,p.251.

[5]Hans J.Morgenthau,In Defens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New York:Alfred A.Knopf,1951,p.172.

[6]郭树永、周建平:《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看克林顿对华政策的演变》,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7]李忠杰:《列宁主义论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8]《中共中央给苏共中央的复信》,载《人民日报》1963年6月17日。

[9]《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页。

[10]李忠杰:《列宁主义论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8页。

[11]《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8页。

[12]《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9页。

[13]李忠杰:《列宁主义论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6页。

[1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8页。

[15]同上书。从19世纪末起,侵略中国的各帝国主义国家,按照他们各自在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实力,曾经将中国的某些地区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例如,当时长江流域各省被划分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云南、广西、广东被划分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山东被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福建被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东三省为沙俄的势力范围,1905年日俄战争后,东三省南部又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页。

[17]《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18]同上书,第1435页。

[19]同上书,第1474页。

[20]同上书,第1435页。

[21]李优坤、潘娜娜:《论毛泽东外交中的革命主义》,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26期。

[22]1966年8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发表,《公报》明确肯定了1963年6月14日发表的《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1965年3月发表的《评莫斯科三月会议》和1965年发表的《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等三篇重要文章,认为它们“对当代世界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分析,是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10月25日,毛泽东在《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电》中,再次阐述了“现在正处于世界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时代”。见《人民日报》1966年8月14日,1966年11月4日。

[23]1965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由国防部长林彪署名的长篇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文章提出的“中国革命中心论”思想,在国内外产生强烈的反响。见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页。

[24]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详见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1988年版,第135—140页。

[2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7页。

[26]任杨文:《试论邓小平关于政党外交的思想》,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2期。

[27]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页。

[28]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9]张中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概要与历史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GJ012)成果简介,2011年4月2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http://cpc.people.com.cn/GB/219457/219506/219508/219517/14460900.html,著作见张中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

[30]郭华甫:《列宁苏维埃政权建设思想与当代中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51页。

[32]张中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概要与历史发展》。

[33]姚有志、陈宇主编:《毛泽东大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第369页。在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时,毛泽东特别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在毛泽东眼里,任何国家、任何政治集团无论其性质如何都不得破坏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中国领土的任何侵犯与威胁,毛泽东都坚决予以还击。他认为,党与党之间,国与国之间,都要平等相处。对遭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欺压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毛泽东总是表示出极大的关注、支持和同情。他说,国有大小,党也有大小,都要平等相处,不能不协商就强加于人。参见李淑铮《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光辉思想积极开展党的对外工作》,见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34][苏]И.A.基里林主编:《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45)》,邢书纲、周兴泉、朱瑞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35]张中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概要与历史发展》。

[36]顾海良等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姜毅:《是战略性的措施还是策略性的手段——评列宁的和平共处政策》,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0年第2期。

[38]曾益武:《论列宁的和平外交思想及外交实践》,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9]孙景峰、刘会强:《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及当代意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布成良《全球化与帝国主义:批判及辩护——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6期;刘勇:《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当代价值》,《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费利群:《列宁全球化理论遗产及其当代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丰子义:《全球化与时代问题——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独特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40]王昌英:《列宁时代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6页,王文学:《列宁的时代观与现时代》,《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良月:《列宁的时代观与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第3期;宋涛:《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并未过时》,《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仇启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没有过时》,《当代思潮》1990年第2期;任玉秋:《列宁主义与现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郭华甫:《列宁苏维埃政权建设思想与当代中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胡若卿:《论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第3期。

[43]姚有志、陈宇主编:《毛泽东大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

[44]胡若卿:《论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第3期。

[45]同上。

[46]胡若卿:《论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第3期。

[47]宫力:《试论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48]同上。

[49]姜安:《“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50]寇从俊:《毛泽东开拓外交新领域的若干思考》,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6期。

[51]李优坤、潘娜娜:《论毛泽东外交中的革命主义》,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26期。

[52]杨晓萍:《新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参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6—67页。

[5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0页。

[54]同上书,第668—669页。毛泽东在文中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为当时一切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们所赞成的。这种‘世界革命’,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

[5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1032页。

[56]参见《美国学者布劳特撰文捍卫的帝国主义理论》,载《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4期。

[57]参见《美国学者布劳特撰文捍卫的帝国主义理论》,载《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4期。

[58]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59]参见《美国学者布劳特撰文捍卫的帝国主义理论》,载《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4期。

[60][英]安东尼·布鲁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求是出版社1984年版,转引自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61][英]安东尼·布鲁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求是出版社1984年版。

[62][美]罗纳德·奇尔科特:《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1997年第1期,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64]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65]Michael Yahuda,Kremlinology and Chinese Strategic Debate,China Quarterly,no.49,January 1972;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Asia Pacific:since 1945,New York:Routledge,2006;Melin Gurtov and Harry Harding,The Purge of Lo Jui-ching:The Politics of Chinese Strategic Planning,RAND Cooperation 1971;Pacific Asia?Prospects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Rowman &Littlefield,2002;Uri Raanan,“Pekings Foreign Policy Debate,1965-1966”,pp.23-71,in Tang Tsou(ed.)China in Crisis Vol.2,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Donald S.Zagoria,Vietnam Triangle-Moscow,Peking,Hanoi,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67;Breaking the China-Taiwan Impasse,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2003.

[66]Thomas Gottlieb,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t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Strategic Triangle,Santa Monica,Calif:The RAND Corporation 1977;John W.Graver,Chinas Decision for Rapproch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1968-1971,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82;The Protracted Contest:India-Chinese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1.

[67]Carl L.Hamrin,“Competing‘Policy Package’in Post Mao China”Asia Survey,May,1984,“China Reassesses the Superpowers”Pacific Affairs,Vol.56,No.2,Summer 1983;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and China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90.

[68]Greg OLeary,The Shaping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80.

[69]Alastair Iain Johnston,“Trends in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pp.13-14,中文见[美]江忆恩《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陈坚认为,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向所有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挑战,意味着它要质疑和否认“国际关系准则”的合法性,因为在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领导人看来,这些都是西方提出来的、对中国有敌意的。见Chen Jian,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Chen Jian,“A Response:How to pursue a critical history of Maos foreign policy.”China Journal 49,January 2003,p.138.:金淳基认为,毛泽东世界秩序的思想和中国加入联合国的行为,使联合国得到了合法性,支持规则重新分配的声音也更为强大,至少在初期。见Samuel S.Kim,China,the United Nations,and World Ord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70]秦治来:《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学转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8期。

[71]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72]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3页。

[73]秦治来:《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学转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8期。

[74]钟杨:《从比较政治学逻辑看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载《中国政治科学杂志》2009年第4期。

[75]James N.Rosenau,“Private Preferences and Political Responsibilities,The Relative Potency of Individual and Role Variables in the Behavior of U.S.Senators”in Singer,ed.,Quantitative International Politics,pp.17-50,p.19.

[76]Barney G.Glazer and Anselm L.Strauss,“Discovery of Substantive Theory:A Basic Strategy Underlying Qualitative Research”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8,(February,1965),pp.5-12.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60页。

[78]张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创新》,《云南财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79]姚有志、陈宇主编:《毛泽东大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