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林北平
摘要: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以中国特色为其基础和核心。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是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表征中国特色的中国精神;同时,它也应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再者,它必须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把理论与实践创新作为其生命线。
关键词:社会现实 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丰富的学术内涵。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应该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创造性地从事理论研究,生成具有“时代精神”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具有原创思想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能否真正切入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考量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性的重要标尺。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应该是深刻地表征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换言之,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建构的根基,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是时代的重大课题和学者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
应该说,任何真正的学术都是扎根于社会现实之中,是从思想的高度切入社会现实。马克思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2]物质优先于理论,任何理论创造都是根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唯心史观之所以不能真正揭示社会现实,是因为它不是从社会的物质条件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因而,唯心史观视阈中的学术,只能在观念的王国中自娱自乐,根本不可能推动社会的重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它从时代的物质条件出发,引申出时代的重大问题,从而推动时代前进。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学术内涵就是把解决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作为自己的理论旨趣。兼具思想家与革命家为一体的马克思,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刻的理论洞察力,表征时代精神。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3]
无疑,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切地切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在今天,对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精辟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不仅如此,资本不可遏制地追求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4]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本质是资本及其他的哲学架构,资本既有文明的一面,同时又有不文明的一面,所以,我们既要利用资本,又要驾驭资本,也就是说,在经济领域必须发展资本,让资本的涌流激发;在社会领域,必须限制资本,防止生活世界殖民化。也就是说,在整个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如果以资本为本,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异化,换言之,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在当代中国,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可以给我们借鉴,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我们既要借鉴它们的成功之处,又要克服它们的负面作用。做到这点,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之路。显而易见,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真实地反映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表征,也就是说,它的理论特质、表现形态、价值指向、丰富内涵,都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相对于经济发展,我们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学术还未能取得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成就,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尽管,从表面上看,我们每年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真正有创造、有思想,切入我们时代脉搏的传世之作并不多见。我们缺乏从思想上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原创,社会充满浮躁,功利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过于繁忙,无暇于哲学思考;我们缺乏责任和激情,缺乏为学术而献身的自我超越精神。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实用理性是社会主导的价值坐标,缺乏为学术而学术的献身精神。客观地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强大,而且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物质上强大,思想上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我们应该真正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这部“经典”,这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的根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50多次。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理论研讨班上,反复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道路自觉和制度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再次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无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应该是以学术的维度深刻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深刻地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深刻佐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深刻地蕴含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深刻地体悟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一言以蔽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应该深刻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内涵。学术的本质在于坚持真理,真理的探讨应该合乎真理本身,合乎真理本身是拓展真理的内涵,拓展真理的内涵是真理发展的内在规律,真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以思想的深刻性把握时代的重大问题。因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就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就是真正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同时,这也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前提。事实上,从根本上讲,当代中国社会科学,越是学术的,就越具有中国特色,也就越具有世界性;反之亦然,它们之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割裂都是对中国特色的错误理解。
总之,理论工作者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不能仅仅在书斋中把握,也不能仅仅在社会的经验层面把握,而是不断地深入社会实践之中,又从社会实践中走向书斋,也就是说,既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要进行艰辛的、扎实的理论创造,并且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理论工作者把握社会现实的重要方法论。
二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历史不可断,只有不断地书写自己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才能绵延不断。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因。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花费了很大气力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学术,西学东渐呈现规模大、势头强、范围广、程度深的特点。应该说,这是完全必要的,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从而为自己的文化发展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是一个民族文化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源泉。同时,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也是观照自己问题的一面镜子。与此同时,中国的学术建构,乃至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不是按照西方的学术理念来规制中国的学术建制,也不是依照西方的学术规范和话语体系整合中国的学术,更不是用西方的学术范畴来建构中国的学术形态。中国的学术应是对中国问题的解决,它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论特质乃至话语体系是中国具有的,它深深根植于中国特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中国特色。我们的学术只有栽在我们民族历程的“土壤”中,才能生长出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学术。如果中国的学术完全变成了与西方的学术没有任何差别,或者完全变成西方的学术附庸,那么,就没有必要强调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不是消解中国特色,恰恰相反,中国学术只有保持中国特色,创造性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才能面向世界。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马克思说,哲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之,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分割。
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并不是孤芳自赏,孤立于世界之外。中国问题不只是在中国的问题,而是具有世界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恐怖主义问题、生态问题、核威慑问题、粮食问题、气候问题,等等,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应该给这些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也要把世界问题作为其关注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应该说,任何具有特殊性的东西,都具有普遍性,反之,任何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也具有特殊性,它们之间始终存在内在的张力,这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内涵之一。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必须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出发,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努力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5]
三
自然科学是以“事实”为其生命力,社会科学是以“价值”为其方向。应该说,任何社会科学理论背后都蕴含着价值指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哲的追求,成为激励我们的动力。今天,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从事我们的理论研究。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否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升华为重大的理论问题,是考量理论研究学术内涵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民利益的理论,是从学术的维度把握人民所关心的根本问题,又把人民的根本问题上升为学术中的重大问题,二者始终保持内在的张力。直言之,只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价值指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学术内涵。[6]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精神,如果把人民的利益抽象掉,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
历史与实践证明,任何打着学术的名义,为个别特权利益服务,为特殊利益集团辩护,为权势集团纳言,都是虚假的学术,不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为了真理和知识而热爱真理和知识的公众,是善于同那些不学无术、卑躬屈节、毫无节操和卖身求荣的文丐来较量智力和德行的。”[7]打着人民的旗号,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服务的学术,最终会被人民所唾弃。无数事实启发我们,只有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理论的源泉,才能真正激发和保持理论的活力,它的学术思想才能在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恩格斯说,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在这里,对职位、牟利,对上司的恩典,没有任何考虑。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为人民立言,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其理论逻辑的主线,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无数事实表明,无论标榜自己是真理的化身,还是时代的救世主,离开了广大人民的实践,都是自欺欺人的;只有立足于人民的沃土之中,深刻地表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的价值,这也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前提之一。
四
揭示社会的矛盾,捍卫真理,在批判旧世界中建构新世界,从而真实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考量我们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尺。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8]历史与实践一再启示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才能纠正错误的或教条的认识,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重大变革。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批判是澄清前提,划清界限。马克思继承了康德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批判不仅是理论批判,而且是实践批判和自我批判,并且三者的批判是有机地统一的。甚至马克思大部分著作的标题都直接用“批判”二字。无疑,马克思批判的观念拜物教在当代中国还根深蒂固,彻底地根除旧的落后观念,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显而易见,真正地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并用于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这不仅需要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理论勇气,也就是说,敢于揭示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并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指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这是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的。
应该说,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真问题,无疑是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因为,“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的共同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每个时代的谜语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语都是该时代的迫切问题。”[9]
无疑,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从根基上摧毁落后的、腐朽的观念,真正完成这一重大的使命,就要真实地坚持马克思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建构新世界”。比如,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但封建制度的“毒瘤”等级观念至今还在纠缠我们。现实生活中,等级意识、特权意识、保守意识,等等,这些旧的观念在支配我们。摧毁等级和特权观念这个“毒瘤”,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意识改革不是教条,而是靠分析那种神秘的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以宗教的形式或是以政治的形式出现。”[10]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摧毁等级观念所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所以,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应该在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指导下,以捍卫真理为自己的使命,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只唯真理,真实地表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品格。这不仅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力,更需要我们做出实践上的巨大努力。
五
创新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原则。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澄清理论创新的真实内涵及其前提。阿伦特说,极权主义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独裁专制相比,都是创新的。创新本身需要对其前提批判。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创新,应该立足于: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使之成为真正中国问题的理论表征;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其所蕴含的理论体系中,提炼具有解决“中国问题”的普适性的学术思想;第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上,以宽广的理论视野,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和世界话语的理论成果。
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创新在坚持马克思本质精神的前提下,立足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充分吸收当今世界的一切理论成果,创造性地生发出面向中国问题的理论。前些年,张岱年推出的综合创新,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邓正来提出的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建构,都是强调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理性最不纯洁,它只具有不完备的见解,每走一步都要遇到新的待解决的问题。”[11]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总而言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理想。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精神”,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学术,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且也是对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任重而道远,这是真正的希望工程!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前提。换言之,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它必须以民族性的语言表征时代的本质内涵,深刻地揭示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而且,它也必将拥有世界的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也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作者林北平,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57115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394页。
[5] 参见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86页。
[6] 参见孙民《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从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0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3页。
[8]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03页。
[10] 同上书,第418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