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权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全球性的金融债务危机加重了报业的生存压力。报业要走出困境,需要雄厚的资金做后盾,而坚强的经济后盾源自报纸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依赖于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闻人才队伍。人力资源和创造成果只是保证报业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最终需要健全的法律为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版权法,也就是著作权法,在鼓励报纸创新以及对报纸创造性成果的保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第一章的主旨所在。

研究报纸版权问题,应该从报纸的版权哲学为切入点,为报纸版权提供合理性依据。在第二章里,从公众的知情权与新闻自由以及版权之间的关系开始,引出报纸新闻产品的版权问题;提出了报纸版权的“人格理论”、“劳动理论”、“财产理论”,最终将报纸版权定性为“复合版权”,完成对报纸版权哲学的研究。

报纸版权纠纷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转载和摘编,第三章则集中讨论这两个方面的版权问题。转载与摘编涉及“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从哲理的角度讨论“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再从法理和伦理的角度研究报纸之间及其他类型媒体转载、摘编报纸作品的版权问题。

图片侵权现象在当前的报纸版权问题中比较突出,第四章对此加以讨论。图片越是受到报纸的青睐,图片版权侵权现象就越容易发生。分析图片版权的哲理,谈论图片版权的授权与审查,是避免图片版权侵权的重要环节。授权次数的约定与版权侵权密切相关。图片版权的侵权除精神权利的侵权外,还涉及破坏作品的完整权。图片版权的伦理主要包括选题的伦理、图片编辑的伦理以及不雅图片的伦理。此外,报纸图片的版权问题还涉及商业使用。

报纸广告是报纸生存的前提。广告是报纸创意最突出的部分,在实践中因广告作品发生版权纠纷的诉讼较多,而报纸广告的版权研究相对薄弱。在第五章中,我们专门就报纸广告的版权问题进行讨论。第五章内容先从哲理角度分析报纸广告的版权,接着从创意侵权、内容侵权、版式侵权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报纸广告版权的侵权问题;在报纸广告版权的伦理方面,主要从广告图片版权的伦理、政绩广告的版权与伦理、广告版权与政治伦理以及公益广告的版权与伦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版权是智慧创造的成果,所有的版权内容均由作者创造。报纸内容是编辑记者和社会成员共同缔造的产物,他们都是广义上的报纸作者。第六章研究报纸作者的版权问题。报纸作者包括报社记者、编辑,报社以外的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报社内部作者涉及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两大部分。无论是职务作品还是非职务作品的版权,都将涉及相应的伦理问题。报纸版权涉及为报纸供稿的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的版权保护问题,涉及作者的创作与伦理,如剽窃作品的版权问题、一稿多投与版权、作者被侵权后索赔的伦理问题。

版权保护虽然是外部的,但版权保护离不开全民版权保护意识的提高。第七章研究报纸的版权意识。报纸的版权意识包括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其中,权利意识又包括权利的规范意识、权利的保护意识和报纸版权的诉讼。品牌意识包括了从报名、报头设计、商标、标徽等内容的版权保护。这些是报纸的无形资产,也是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只有具备了这三大基本版权保护意识,才可以推动报纸版权问题的解决。

报纸版权问题的普遍存在,与报纸版权管理的缺失直接相关。版权管理主要采取集体管理及其组织的形式来完成。第八章研究版权集体管理及其组织。从版权与管理入手,讨论了版权与制度、集体组织与版权管理,接着分别从作者版权的自主管理、报纸版权的集体管理和报纸版权的统一管理与伦理三个方面讨论了报纸版权的管理问题。

本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最终讨论解决我国报纸版权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版权法的完善、报纸版权的创新和作者素养的提高三个方面,这是保证报纸以及报业健康发展的三个关键环节。


[1] 《去年全球报纸发行量减少2%》,《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第36页。

[2] Steven Mufson:Washington Post Co. posts $6.2 million loss in third quarter,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4 2011,(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economy/washington-post-co-posts-62m-loss-in-third-quarter/2011/11/04/gIQA7S7glM_story.html).

[3] 崔保国、张晓群:《中国报纸产业发展概况》,见崔保国主编《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4] 该内容参见台湾学者章忠信的《报童失业之后》,由章先生提供。参见著作权笔记http://www.copyrightnote.org/。

[5] [美]罗伯特·G.皮卡特、杰弗里·H.布罗迪:《美国报纸产业》,周黎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4页。

[6] 同上书,第3页。

[7] Philip Meyer,“The Elite Newspaper of the future.”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Oct/Nov.2008):32.

[8] Post-ochInrikes Tidningar的意思是:“邮递及本地消息。”关于该报停出印刷版的信息,参见杨海峰《世界最古老报纸只剩网络版》,杨海峰的科技生活(新浪博客),2007年2月17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0fa9f010007u6.html)。

[9] 李欣:《法国经济大报〈论坛报〉因融资失败宣布挂牌出售》,国际在线专稿,2011年11月25日,(http://gb.cri.cn/27824/2011/11/25/5411s3450044.htm)。

[10] 郜书锴:《〈经济学家〉眼中的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3月13日第3版。

[11] [美]罗伯特·G.皮卡特、杰弗里·H.布罗迪:《美国报纸产业》,周黎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12] 崔保国、张晓群:《中国报纸产业发展概况》,见崔保国主编《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13] 宋桂芳:《报纸版权引关注 纸媒不能永远是网络的免费奶妈》,《中国青年报》2009年4月16日第3版。

[14] 京东:《新闻集团默多克称报业需收费》,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6月8日,(http://msn.chinabyte.com/a/8889758.shtml)。

[15] 《美国百年大报关闭印刷版转型网络流量收入攀升》,新浪传媒,2012年5月7日,(http://news.sina.com.cn/m/2012-05-07/163624379636.shtml)。

[16] 杨美萍:《美国多家报网络版收费见成效:“付费墙”,报业重生的希望?》,《新闻晚报》2012年3月18日(B叠08版)。

[17] 国内学者并非完全赞同报纸消亡的观点。2008年11月下旬,清华大学王君超副教授对话“报纸消亡论”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发现不少美国学者和媒体曲解了他的观点,以至于以讹传讹。参见王君超《如何解读和应对“报纸消亡论”?——对话“报纸消亡论”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期,第31—33页。

[18] 陈中原:《08年世界报纸发行量上升了1.3%》,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年5月31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9384168.html)。

[19] 1983年7586.2万元的广告收入,系根据“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中国内地报业广告收入近110亿元,比1983年增长逾145倍”推断出来的。相关报道参见《我国报业广告去年收入逾百亿》,《长江日报》1999年4月2日。

[20] 《去年我国报业广告收入135亿》,《军事记者》2001年第3期。

[21] 崔保国、张晓群:《中国报纸产业发展概况》,见崔保国主编《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22] 同上书,第83页。

[23] 2009年6月2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小会议室和部分博士生交流时做了上述表示。

[24] 林江主编,冯玉明副主编《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代序,第1页。代序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同志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的讲话。

[25] 崔保国、张晓群:《中国报纸产业发展概况》,见崔保国主编《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26] 范以锦:《应届多媒体共荣共存的春天》,林江主编,冯玉明副主编《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27] 蔡蕴琦、马燕:《龙永图昨晚在东南大学演讲发出冷思考:精英都愿到中国留学,才叫影响力》,《扬子晚报》2012年5月27日A2版。

[28] 欧洲专利局编著《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郭民生、杜建慧、刘卫红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29] [美]罗伯特·G.皮卡特、杰弗里·H.布罗迪:《美国报纸产业》,周黎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30] 郜书锴:《〈经济学家〉眼中的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3月13日第3版。

[31] 范以锦:《迎接多媒体共荣共存的春天》,引自林江主编,冯玉明副主编《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32] 同上书,第176页。

[33] 新闻出版总署财务司:《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7月21日第3版。

[34]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5页。

[3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36] [德]黑格尔:《小逻辑》,李智谋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页。

[37] “哲学的方法”之说比较常用。哲学分析贯穿本论文,而论文副标题没有使用“哲学”而选用“哲理”,主要考虑到与“伦理”相匹配。再者,伦理学一般被纳入哲学学科,“哲学”与“伦理”并列,缺乏应有的严谨性。

[38]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罗素《导言》,第7页。

[39] 王海明:《新伦理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0—81页。

[40] 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6页。

[41] [意]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页。

[42] [法]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43]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44]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06页。

[45]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46] 目前,访谈的方法往往被冠以“深度访谈”的名义,似乎不加上“深度”就不足以证明访谈的效果。这应该是对访谈方法的误解。访谈必然是有准备的,访谈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被访问对象提问,互相交换看法。因而学术研究方面的访谈本身就具有某种深度的性质。而“深度”则是个相对概念。有时,被访谈对象的一句话,可能对访谈者启迪很大;有时,访谈多时,收效并不理想。可见,“深度访谈”之说未必科学。有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中采用“访谈的方法”而没有沿用当下流行的“深度访谈”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