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殖民主义宏大叙事
在“太空小说”里,莱辛采用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叙事形态,进行一系列宏大叙事,既塑造了光辉的殖民史,也塑造了伟大的殖民者,更重要的是,还塑造了理想国(乌托邦帝国)。“太空小说”的宏大叙事,具殖民文学的独有特色。因为文学写作并不只是作家个人的文字游戏,它不仅呈现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及其桥梁,而且还具有一种定义及诠释的特权(即使读者并不认可这些定义及诠释,但是必须先接受这些文字,方才行使否决与批判权)。在这种特权的支配下,文字叙事可以从作家个人的立场出发对事件及历史进行合目的的改写与腾挪,在涉及第三方时也完全不考虑其权利。因此,在解殖民后,(后)殖民文学或殖民主义文学就变成人们夺取重构历史权与解释历史权的重要武器。莱辛通过“太空小说”重新阐释了殖民活动。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典型塑造,寄托了作家的理想,表达了作家的政治诉求与文学追求,同时也暴露了作家的殖民者身份。无论是作家的真实身份,还是小说中叙述者的身份,都是殖民者。从殖民者的角度进行的宏大叙事,视角完全是殖民者的,观点也完全是殖民主义的,更重要的是,这一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正好配合了作家想要表达一个无所不能的殖民帝国的写作目的,也为她创造一个上帝般的殖民者形象提供了最好的写作条件:
一个殖民国家何以能纺织一张阐释的网络,并将它覆盖住全球绝大部分的面积?种种关于民族优越和文化优越的理论显然在帝国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在对殖民再现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殖民势力进行自我投射而形成的各种文本,已为我们提供了反映它的动机和价值观的聚焦点。可这些动机和价值观又如何进行解释呢?帝国主义的动因和它合理性的证明,最好看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由诸多层次构成,且层次与层次之间相互关联的原型组织。在这个原型组织中,对合理性的证明——例如使土著人“文明化”的需要,或对西方技术优势的需求等——均会转化成动因。[1]
这一章将从四个方面对莱辛宏大叙事中的殖民主义思想进行解读与批判。首先,莱辛把一个殖民帝国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理想国。从科幻小说的发展史看,乌托邦主题是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母题,自托马斯·莫尔的幻想小说《乌托邦》开始,一直连绵不断。但是与以往的乌托邦小说不同的是,莱辛小说中的乌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殖民帝国,它占领了宇宙里的绝大多数星球,殖民地遍布银河系,依靠强大的武力维持着殖民统治。在叙述者的眼里,这个殖民帝国是宇宙里最伟大的国家,它担负着传播文明、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其次,莱辛笔下的老人星帝国之所以伟大,最主要体现在它的殖民史中。在叙述者的眼里,老人星帝国的殖民史就是一部传播文明与拯救人类的伟大的英雄史诗。为了传播文明,殖民者不辞辛劳,鞠躬尽瘁。为了拯救人类,殖民者九死一生,默默奉献。在这部歌颂殖民主义的英雄史诗里,作者既不关注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也不考虑殖民地人民的意愿。从殖民者的视角看去,一切殖民行径都是伟大的。再次,历史已经翻过了旧殖民主义那一页,莱辛的宏大叙事也赶上了“后”时代潮流。小说中的新殖民主义已经成为殖民统治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它受到作者的极力维护与推崇。然而,新殖民主义无论多“新”,其殖民本质不会改变。新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统治和管理手段有所翻新,更加注重营造一种“公平正义”的假象,因而更具有欺骗性,其力量也是旧殖民主义无法比拟的。因此,“太空小说”中,代表旧殖民主义的天狼星帝国尽管曾经辉煌一时,终究逃脱不了被新殖民主义老人星取代的命运。在表达新殖民主义这一理想时,莱辛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作为旧殖民主义帝国的一员,她的叙述语气充满了无奈与酸楚,对旧殖民主义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唱出了悠长的挽歌;另一方面,作为生活于“后”时代的知识分子,清楚地表达历史的进程,又被她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没落的旧殖民主义的遗老遗少的复杂心情,也在小说里显露无遗。最后,写作“太空小说”的时代,正是结构主义哲学在西方大行其道之时,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深受其影响,文学也反映了它无往不胜的战绩。因此,在莱辛的殖民主义宏大叙事中,留下了结构主义的深深印痕,结构主义在“太空小说”的宏大叙事中,起了重要的维护与支持作用。从结构主义哲学来分析,任何事件、任何个人都只是千丝万缕的宇宙网络一个渺小的结,单独的事件和单个的人不能为任何事情的发生与结果承担责任。一切的果皆是因,一切的因也皆是果。因此,所有殖民行为的发生都不是孤立事件:被侵略者与侵略者的共谋才使侵略行为最终实现,受殖者与殖民者的合作是殖民统治实现的根本基础。从殖民者的立场出发,结构主义哲学无疑是为殖民侵略与殖民统治进行辩护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