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本书主题框架及其内容安排

经过近年来社会工作对艾滋病防治的介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工作在深入挖掘艾滋病患者生存的社会文化脉络、社会功能状况及其需求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并且已经通过实践发展出具有一定专业优势性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行政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更将服务扩展到艾滋病患者的各个群体,包括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孤儿、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吸毒人群、大学生以及农民工群体等。总体而言,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的必要性、优势性都得以证明,并且通过实务经验总结出具有一定理论层面的介入艾滋病总体防治和不同群体服务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以及具体服务策略。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服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整合性不够,那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又有动态性和操作性,既能从总体框架切入又能从微观方法具体实施,既能从理念价值进行渗透又能从专业方法进行开拓,既能深入理解族群需要又能指导具体介入行动的艾滋病防治模式的研究还没有,尤其是能够突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的服务实践和模式有待开发。只有王君健通过服务重视了艾滋病孤儿抗逆力的挖掘,真正能够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出发去将艾滋病患者作为社会性的个人看待,从其生命的历程中发掘闪光点的研究还非常缺乏。

有鉴于此,本书基于实地调研与社会实践,在考察艾滋病患者的心态与需求、艾滋病防治服务供给体系状况的基础上,针对艾滋病高危群体开展多层次的社会工作服务探讨,从中发展出本土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的价值理念、服务框架、内容体系以及具体的介入策略,构建适合中国艾滋病防治现状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心态及其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侧重在了解当事人所处的社会文化脉络,倾听当事人的声音,理解当事人的生命发展历程。

(2)探索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的价值体系。一方面重在探讨艾滋病防治中的信息公开及其遇到的伦理,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解决这一伦理困境的出路;另一方面侧重在探讨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与理念如何渗透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比如“接纳”、“同感”、“不批判”以及“助人自助”等,以期能够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促进当事人能够积极参与防治工作。

(3)探索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的方法体系。侧重在探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政策方法如何运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以期能够通过专业的方法与技巧实现救治与关怀的目的,并促进社会宣传与教育的效果。

(4)探索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的内容体系。侧重在探讨社会工作针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艾滋病医护人员、艾滋病高危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等不同群体所应该提供的不同服务内容,以满足他们在心理、情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

(5)针对不同群体艾滋病防治的实际需求探讨相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通过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拓展,主要探讨青少年艾滋病防治、艾滋病孤儿的社会工作救助、毒瘾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并对艾滋病防治的全球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1] 袁建华等:《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科学决策》2009年第3期。

[2] 郇建立:《中国艾滋病的社会科学研究20年》,《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3] 李银河:《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科学决策》2009年第3期。

[4] 潘绥铭、黄盈盈等:《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 Joan,Kaufman,Jing,Jun,“China and AIDS”,Science,Vol.296,June 28,2002,pp.23-26.

[6] 庄孔韶、杨洪林等:《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彭现美:《艾滋病的社会学思考》,《南方人口》2004年第2期。

[7] 苏一芳:《艾滋病与社会排斥》,《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向德平、唐莉华:《农村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以湖北农村的调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8] 周晓春:《社会排斥、社会工作与艾滋病防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安民兵:《艾滋病防治:一个社会工作的视角》,《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第10期;王名、刘求实:《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建议》,《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9] 王曙光、张胜康:《亚文化群体行为改变实证研究——关于男—男人群艾滋病教育的行为干预》,《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0] 王金玲、徐嗣荪:《新生卖淫女性构成、身心特征与行为之缘起——389名新生卖淫女性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11] 李楯:《艾滋病问题与人权保护》,《人权》2004年第2期;夏国美、[美]伯雷斯·斯科特:《论中国艾滋病的立法框架》,《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12] 丁贤彬、韩孟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存现状及需求》,《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第6期。

[13] 施钟卿:《艾滋个案管理模式运用及品质管理》,《爱之关怀》2007年第60期。

[14] 邱美珠:《毒瘾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世界》,硕士学位论文,南华大学,2006年。

[15] 吴玉锋:《“双重弱势群体”: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生存状况的描述》,《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6] 杨红梅:《艾滋病流行对家庭的社会经济影响》,《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第2期。

[17] 吴玉锋:《“双重弱势群体”: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生存状况的描述》,《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8] 周晓春:《社会排斥、社会工作与艾滋病防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9] Burnard,P.,“The Psychosocial needs of People with HIV and AIDS:a View from Nurse Educators and Counselor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Vol.18,1993,pp.1779-1786.

[20] Mak,W.W.S.,Cheung,R.Y.M.,Law,R.W.,Woo,J.,Li,P.C.K.& Chung,R.W.Y.,“Examining Attribution Model of Self-stigma o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People with HIV+/AIDS”,Social Science & Medicine,Vol.64,2007,pp.1549-1559.

[21] 陈武宗:《艾滋病病人、带原者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支持网络》,《社区发展季刊》1993年第61期。

[22] 周晓春:《社会排斥、社会工作与艾滋病防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3] 安民兵:《艾滋病防治:一个社会工作的视角》,《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第10期。

[24] 向德平等:《挑战与应对:艾滋病防治专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向德平等:《需求与回应: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向德平等:《困境与出路:艾滋病患者的社会处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陈琦等:《边缘与回归: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张翠娥等:《差异与平等: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程玲:《互助与增权:艾滋病患者的互助小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5] 向德平、李光勇:《社会工作:艾滋病患者救助实践的新路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6] 纪文晓:《社会工作方法在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工作中的应用》,《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年第10期。

[27] 谢启文:《安置模式下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以河南省“阳光家园”为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8] 谢启文:《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阳光家园”安置模式下的心理状况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第3期。

[29] 谢启文:《“小组工作”在艾滋病孤儿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中国德育》2008年第3期。

[30] 王君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1期;王君健:《社会工作介入“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基于河南省ZMD市的循证研究》,《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31] 周丹红:《社会工作介入高危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传承》2009年第22期。

[32] 焦红良、徐选国、吴蒙蒙:《我国社会工作学生介入高校艾滋病教育的实践及模式探索》,《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1期。

[33] 李志坚等:《社会工作机构参与艾滋病病人关怀服务的实践探索》,《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