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召唤:文学启示与主题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由“主题词模式”看“理论批评”与“实用批评”

纵观20世纪欧美学界对文学研究的探讨和总结,大致经历了三种模式为主要手段的演变,在此值得一提。

首先,是20世纪上半叶流行的“本质主义模式”,其特点在于,由一个先在的前提出发,对文学的本质采取某种理论上的设定,继而在此前提设定下进行述论和演绎,编者或著者的基本思路贯穿始终,表现出维度较为集中的板块论证形式[43]。前文提及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一书,又如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的《文学批评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44]等,当属此类。

而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逐渐出现了冠以“导论/引论”(Introduction)或“指南”(Guide)等为标志的另外两种新型模式[45]。其一,可称作“流派理论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侧重各个理论派别的演变发展,在历时性梳理过程中,陈设各类文学问题,像我们引用的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此外,还有塞尔登(Roman Selden)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46]、莱恩(Michael Ryan,1951—)的《文学理论:实用性的导论》(Literary Theor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47]、布雷斯勒(Charles E.Bressler)的《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导论》(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48]等。其二,是选择多个重大的辩题,展开项目讨论,介绍关于这些题目的论辩以及从中可以学到的东西,此类可归为“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模式”,代表作品有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的《文学理论入门》 (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49]、韦伯斯特(Roger Webster,1950—)的《研究性的文学理论导论》(Studying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50]、本尼特(Andrew Bennett,1960—)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Criticism and Theory)[51]等。这种模式与一般理论、批评类的术语辞典、百科全书或工具书的最大区别,莫过于注重主题词(或关键词)的能动作用而非传统含义,换言之,这些书不是要为所录的词汇下可靠定义,而是要与具体文学现象和文本相结合,所以,在这些书中可以看到数量颇丰的实际例证与作家作品。

“流派理论史模式”与“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模式”的共同之处,均主张撤销对文学的先入意见,于各家各派的学说平等交代,关注和重视理论的阐释功能以及文学知识生成的历史条件和特殊面貌,因而允许容纳多种成分与不同元素,通常以链接互补、多维交错的开放式书写为撰述策略[52]。我们认为,就提示性而言,这两种模式更具拓展潜力,尤其“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模式”,更多地给本书带来取法依恃。一方面,此模式有望真正实现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对立统一,在打破三者传统意义上明显分野的同时,又可于某一特殊主题词之下,涵盖文学研究三大领域所涉及的共同议题,因而是最佳的切入“节点”。另一方面,不可否认今时今日的文学批评正在走出文学,走向更为广阔的人文研究领域而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理论等达成有机契合,文学批评从文艺批判之根上已然长出了各种跨学科思考的参天大树。对此现况之利弊双刃,主题词模式可以确保我们的文学批评于众声喧哗的年代,在借鉴其他学科特长、走出文学的路途上,不至走得离文学太远[53]。2000年至今,中文学界除了译介西方此类著作,亦相继出版了多种主题词模式的学术专书,例如,廖炳惠(1954—)编写的《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54];柯思仁(1964—)、陈乐的《文学批评关键词:概念•理论•中文文本解读》[55]等,均堪称范例[56]

“主题词模式”于本书而言,恰符合我们确立以文学批评为基本定位的初衷,作为一部批评文集,本书各章节在处理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时,将尝试选择“理论批评” (theoretical criticism)与“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相结合的复调式或嵌套式撰写策略。

所谓“理论批评”,或“理论化文学批评”,是就一般批评原则层面而言的。根据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1912—)的定义,“理论批评”之目的,在于确定一套统一的批评术语、区分标准、归类依据、评价方法等,以研究和解释作家作品[57]。而理论批评的结果,是形成“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y),好的批评理论能够首尾一致地、合适地、相对充分地解释一整套文学现象,因此“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行之有效的理论则绝非仅有一种,而是多种,这也体现出理论的多样性[58]。且注意,把“批评理论”与“批评本身”加以区隔,是福勒(Roger Fowler,1939—1999)一贯坚持的看法。福勒认为,“批评理论”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活动,与其说与作品有关,毋宁说与概念的分析评判有关,它“应成为批评的基础”,但“不应该视为批评的一部分”[59]。不难看出,福勒对“批评本身”的理解,更贴近于“实用批评”,或“应用批评”(applied criticism)。

与寻求一般原理或普遍原则的“理论批评”相对,“实用批评”旨在讨论具体的作家和作品,那些支配分析、评价活动的理论性原则,通常是含而不显的,或者只有在需要时才予以适度的引入、说明[60]。在艾布拉姆斯看来,“实用批评”可以包含多种形式,例如,“印象式批评”(impressionistic criticism),其特点是试图表现一部文学作品的直接特征,或该作品给评论家造成的直接反应和印象;又如“评判式批评”(judicial criticism),以分析解释和其他佐证为基础,力求得出客观一致的判断。艾布拉姆斯认为,这两种主要形式在实际运用中,很少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性质(当然也不乏偏重一方的实例)[61]。然而,亦有不同意见述称,由于评价标准无论清楚或模糊,在各类批评中都存在,甚至最个人化的批评也不例外,所以“评判式批评”才应被视为“批评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凝缩了“对文学作品清晰、全面的理解”[62]。福勒亦不赞成把“印象式批评”和“评判式批评”都归入“实用批评”,而主张将前者与后两者区分开来[63]

“理论批评”与“实用批评”的界定,以及个别术语的运用,或许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我们无意纠缠于此,如果尚未忘记前文曾谈到关于普通读者与文学行家的那则“进退两难的窘境”,这些争议便不足为奇[64]。在此,我们仅希望强调两点。第一,就“实用批评”而言,须谨记并非每一部作品都同样贴切地适用于某一套批评理论或批评方法,因此有必要为一部既定的文学作品选择最合适的批评方法(一种或是多种)[65]。第二,就“理论批评”来说,不应带有“立法教条主义者”的痼习,尤其对文学批评解读方法所做的讨论。诚如马格廖拉(Robert R.Magliola,1940—)所说,绝大多数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其实都是相当“灵巧的人”,他们在精细阅读与入微评论时,“借用哲学的一些理论,随顺自己的目的,或显或隐地凑合成自己的基本理论”[66]

综上所述,本书主体拟由三个专辑组成,分别是:“辑一:身体思辨”、“辑二:嗅觉书写”、“辑三:孤独心态”。这三个专辑各自围绕相对独立的核心关键词展开“理论批评”与“实用批评”,以期在双轨并进的探求中对我们所选择的批评主题进行发掘探微。涉及的具体作家作品主要有洛夫(莫洛夫,1928—)、余光中(1928—)、郑愁予(郑文韬,1933—)、闻一多(闻家骅,1899—1946)的新诗和朱天文(1956—)、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陈染(1962—)的小说等。各辑的主题关键词可以说就是该专辑的阐述“经线”,而根据不同作家作品的殊异特色,我们在“理论批评”之主轴“经线”上,亦会延展多条“纬线”,即“实用批评”所谓的相对隐而不露的指导原则,这些理论性原则在本书包括“元素诗论”、“想象的动力学言说”、“神话原型批评”、“空间诗学”、“迷宫论”、“疾病隐喻”、“女性主义”等,凡此种种,随行文需要也将穿插不同程度的介绍和论述。本书最后一个部分“附辑”,主要收录了笔者对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1924—)和香港青年作家杜若鸿(1976—)的作品研读,以及书评二则。特别强调一句,本书无论是哪一个部分,都从未尝试完成那种面面俱到的文学史学研究,显然,我们的撰写意图在于立足“批评”二字,部署一部思辨性质的著作,而基本的取径就是对文学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主题思索。


[1][美]爱德蒙森(Mark Edmundson,1952—):《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为诗一辩》(Literature Against Philosophy,Plato to Derrida:A Defence of Poetry),王柏华、马晓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2]戴望舒(戴朝安,1905—1950)1937年翻译的《比较文学论》,是该书最早的中文译本。按照戴氏原始译法,作者译名为“提格亨”,而鉴于现今中文学界大多译为“梵第根”,故我们亦使用“梵第根”加以重新标注。对重要参考资料的外文人名,若有不同中译的情况,本书皆以当下学术界的约定俗成进行统一,特此说明。

[3][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Littérature Comparée),戴望舒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页。

[4]同上书,第2页。

[5]同上书,第2—3页。

[6][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第3—4页。

[7]“一般文学”是保留戴望舒的译法,即当今比较文学领域较通用的“总体文学”概念。与此相对的是“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戴译为“各本国文学”。就中国本土文学发展脉络而言,不论中国古典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学的发展总是在无可逃避地接受外域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影响下脉动着”。吕超、孟昭毅(1946—):《梵第根〈比较文学论〉导读》,《比较文学论》,第3页。杨乃乔(1955—):《比较文学:一种无可回避的国际学术研究现象》,载《求是学刊》2006年第2期,第106—108页。

[8][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第141页。

[9]吕超、孟昭毅:《梵第根〈比较文学论〉导读》,第10页。庞希云(1958—):《“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理论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梵第根到基亚》,载《广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61—65页。

[10][美]韦勒克(René Wellek,1903—1995)、[美]沃伦(Austin Warren,1899—1986):《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刘象愚(1942—)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4页。吴锡民(1954—):《“关系”探究图式的现实价值:重温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3—127页。

[11]关于“东西方语境下的文学概念”、“比较文学如何定义”、“文学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大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别”等宏观课题之探讨,并非本书撰述题旨下所要解决的问题,故而在此暂不展开讨论。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6页。

[12][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第4—5页。

[13][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第5—6页。张汉良(1943—):《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东大图书公司2004年版,第3—12页。

[14][美]韦勒克、[美]沃伦:《文学理论》,第3页。赵炎秋(1953—):《应当重视文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载《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3—5页。

[15]同上书,第3—8页。

[16][美]韦勒克、[美]沃伦:《文学理论》,第3页。

[17]同上书,第8页。

[18][美]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Literary Theory,Criticism,and History”),载《批评的概念》(Concepts of Criticism),张今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杨冬(1951—):《西方文学批评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19][美]韦勒克、[美]沃伦:《文学理论》,第7—8页。[美]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第1—3页。

[20][美]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第1页。

[21]有必要说明,“批评”(criticism)是一个目前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词汇,从“最平常”到“最抽象”的用法,从评论“一个词或一个行为”到评论“政治、社会、历史、音乐、艺术、哲学”等,甚至被“过分滥用到一个危险的程度”。从词源学上讲,“to criticize”最初是“分析”(to analyse)之意,后演变出“评判”(to judge)的意思,本书基本在这两个意义范围内使用“批评”一词,以便确立我们审视的界限。[美]韦勒克:《文学批评:名词与概念》(“The Term and Concept of Literary Criticism”),载《批评的概念》,第19—20页。[英]福勒(Roger Fowler,1939—1999):《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Modern Critical Terms),周永明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164页。

[22]现代批评领域,“文本”(text)是一个常常出现却十分复杂的术语,在语言学、符号学、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等范畴的用法和观点均有所不同。本书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文学文本”(literary text)概念,即“文学的、书写下的文本”,由通常所谓的作品(work)引申而成,是作家创作的结果,是需要通过读者阅读体验而获得存在价值的文学实体,因而特指处于作者、读者、作品三方关系讨论中的“作品本身”。与“text”相对的另一个术语是“document”,主要指一些相互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材料,或译为“本文”。中文学界对这两个术语的翻译有时并不统一,往往互用,为方便讨论,我们所谓“文本”,皆指前者而言,特此说明。王先霈(1939—)、王又平(1949—):《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15页。[英]詹克斯(Charles Jencks,1939—):《解构:不在场的愉悦》(“Deconstruction:The Pleasure of Absence”),陈同滨译,载《建筑师》编辑部编《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路上(II)》,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23][美]古尔灵(Wilfred L.Guerin)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姚锦清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W ilfred L.Guerin,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6th ed.New York:Oxford U P,2011 1-2.

[24]王逢振(1945—):《意识与批评:现象学、阐释学和文学的意思》,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iii—iv页。

[25][美]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9—10、23页。

[26]同上书,第1—3、4—7页。

[27][美]桑塔格(Susan Stontag,1933—2004):《反对阐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载《反对阐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程巍(1966—)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10页。

[28]John Ciardi(1916—1986),How Does a Poem Mean?(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5)xix-xxi.[美]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9页。

[29][美]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12—13页。

[30]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曾把现代文学理论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研究作者[浪漫主义(Romanticism)和19世纪]阶段;专注于文本[新批评(New Criticism)]阶段;以及朝向读者的转向阶段。[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83页。[美]拉比诺维兹(Peter J.Rabinowitz,1944—):《无尽的回旋:读者取向的批评》(“Whirl Without End:Audience—oriented Criticism”),王金凌(1949—)、廖栋梁译,《当代文学理论》(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美]阿特金斯(George Douglas Atkins,1943—)、[美]莫洛(Laurd Morrow,1953—)编,张双英(1951—)、黄景进(1945—)中译主编,合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41—143页。

[31][美]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11页。赵炎秋:《文学活动中作家与批评家的自由与不自由》,载《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6—21页。

[32]朱立元(194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陈海艳(1979—)、詹艾斌(1971—):《文学批评实践的意识要求与方法论特征》,载《前沿》2010年第5期,第173—176页。

[33]童庆炳(1936—):《走向新境:中国当代文学理论60年》,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第6—30页。阎嘉(1956—):《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2—9页。

[34]杨乃乔:《第三文化空间,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命脉》,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11期,第43—50页。阎嘉:《21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与问题》,载《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90—96页。

[35]六部专著包括:查普曼(Raymond Chapman,1891—1920)的《语言学与文学:文学本体学导论》(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ylistics);马格廖拉(Robert R.Magliola,1940—)的《现象学与文学》(Phenomenology and Literature);霍伊(David Couzens Hoy)的《阐释学与文学》(The Critical Circle: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肖尔斯(Robert E.Scholes,1937—2010)的《符号学与文学》(Semiotics and Interpretation)、《结构主义与文学》(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麦克罗伊(Davis Dunbar McElroy,1917—)的《存在主义与文学》(Existentialism and Modern Literature:An Essay in Existential Criticism)。

[36]编者:“出版说明”,《语言学与文学:文学本体学导论》,[英]查普曼著,王士跃、于晶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7]编者:“出版说明”。

[38]汪正龙(1965—):《文艺学研究三十年》,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11期,第51—58页。黄念然(1967—):《论中国文学批评观念的现代转型》,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142—150页。

[39]赵炎秋:《绝对、相对与多元:对建国后文论发展的反思》,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91—95页。赵炎秋:“前言”,《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0]汪正龙:《2009年文学理论研究扫描》,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3期,第143—146页。

[41]王一川(1959—):《通向询构批评:当前文学批评的一种取向》,载《当代文坛》2009年第1期,第4—8页。赵惠平:《对于文学批评困境的一种判断》,载《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3期,第74—77页。梁海:《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载《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7日,第2009版。

[42]赵炎秋:“前言”,第1页。吴志峰(1977—):《文学批评的实践意识》,载《艺术广角》2010年第6期,第28—33页。

[43]汪正龙:《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现状与走向管窥:兼谈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改革的启示》,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6期,第101—105页。

[44][英]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文学批评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杨自伍(1955—)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5]胡亚敏(1954—):《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研究》,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期,第58—62页。

[46][英]塞尔登(Raman Selden)、[英]威德森(Peter W iddowson)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Michael Ryan(1951—),Literary Theor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alden,MA:Blackwell Publication,2007).

[48]Charles E.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 Prentice Hall,2007).

[49][美]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文学理论入门》(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50]Roger Webster(1950—),Studying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London:Arnold,1996).

[51][英]本尼特(Andrew Bennett,1960—)、 [英]罗伊尔(Nicholas Royle,1957—):《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Criticism and Theory),汪正龙、李永新(1978—)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汪正龙:《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现状与走向管窥:兼谈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改革的启示》,第101—105页。张法(1954—):《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回望与补遗》,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第31—38页。

[53]近年来“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领域亦不乏“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模式”的力作,并且与文学范畴多有交叠,尤其自霍加尔(Richard Hoggart,1918—)将文学批评导入文化研究之后,文学更成为与文化研究相关的主要学科之一。但囿于题旨所限,在此暂不介绍和列举文化研究类的主题词模式著作。罗岗(1967—):《读出文本和读入文本:对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关系的思考》,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85—86页。王逢振:《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关系》,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95—97页。

[54]廖炳惠(1954—):《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5]柯思仁(1964—)、陈乐:《文学批评关键词:概念•理论•中文文本解读》,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八方文化创作室,2008年。

[56]在此,有必要说明,尽管“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模式”给本书带来启发,但仍须强调我们看重的,是其提示性和导引性意义。如前文所言,此模式之助益,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结合理论与批评的有效平台。“核心范畴、问题或主题词模式”的出现,本身最主要的目的,其实并非完全出于具体实践的考虑,而是文学理论或批评的总结性研讨和教学上的示范,因而更多地表现为“导论”、“引论”与“指南”的辅助参考样貌,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色,也造成论题过宽、论证简略的弊端,深度不足往往成为这一模式难以避免的局限。

[57][美]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1912—):《欧美文学术语辞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58][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郦稚牛、张照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59][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第163页。

[60][美]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第64页。

[61]同上书,第64—65页。

[62]Joseph Twadell Shipley(1893—1988),Dictionary of World Literature:Criticism,Forms,Technique(Totowa,New Jersey:Littlefield Adams,1968)87-88.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190—191页。

[63][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第165—166页。

[64]例如,刘若愚(1926—1986)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开篇,曾将“文学批评的研究”与“文学研究”加以区分,并质疑以“文学批评”这一术语概括“理论探讨”和“实用批评”的做法,主张“保持二者的区别,而把它们都看作是文学批评的再划分”。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赵帆声、王振铎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65][美]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iii-v页。

[66][美]马格廖拉(Robert R.Magliola,1940—): 《螽斯翼上之釉:现象学的批评》(“Like the Glaze on a Katydid-wing: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李正治(1952—)译,《当代文学理论》,第173—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