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与修辞学散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相因义产生后,有的长期保存了下来,有的过一段历史时期就消失了,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决定相因义保存期长短的因素是什么?首先,实用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些为某事物的性质或事物命名而使某词产生的相因义,一般是会保存下来的。如肥皂分香肥皂和一般肥皂。由于一般肥皂没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在汉口话中,便给起了“臭肥皂”的名字。其实,这种肥皂并不臭,这里不过是采用反义相因生义的方法来命名罢了。但由于这个名称很实用,所以它在汉口话中一直保存了下来。相因义产生后能否保存,还要看这个词的相因义用法能否得以传播。而相因义之所以能够传播,是因为它具有“新奇性”。只要它还保持着这种新奇性,它就不会轻易消亡。如“除”在古代汉语中有“任命”义,“除官”即任命官员。此义即是因为受其在“摒除、清除”义上的同义词“辟”的影响而产生的。“辟”除有清除义(如“辟门除道”)外,又假借为“”,有任命义,除相因而有此义。除的相因义在书面语言中一直保存到清代,这是因为它具有新奇性,在拜官授职时,使用一个与现实口语不同的具有新奇性的词,正可以产生一种庄严感。与新奇性相联系的是“可理解性”。有些词的相因义虽然具有新奇性,但由于可理解性很差,所以没有沿用下来。如前举(出/入)例,“入”有未出嫁义,这实在不好理解,因而这个意义在古籍中就非常罕见了。但是,我们这里说的理解,并不一定要是正确的理解。有时,人们在相因义和这个词的其他义项之间,能够凭联想构筑出一些联系来,通常是把相因义看成引申义。这是一种“俗词源”,但这种“俗词源”对相因义的继续保存却有很大的作用。如上文[辟/除]例,“除”有任命义本来是受“辟”的影响。但后来人们渐渐不明白这一点了,《汉书·景帝纪》注引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这种解释认为除的任命义是由除的排除义引申而来。然而通查《史记》、《汉书》,笔者发现有许多无官职之人被任命亦曰“除”,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民间医生仓公上书语曰:“(齐)文王病时,臣意家贫,欲为人治病,诚恐吏以除拘意也。”仓公想靠在民间行医来养家糊口,他害怕政府任命他为官吏,从而使自己受到拘束。“除”也是任命义。但如依如淳注,则民间医生何来故官可除。又如《汉书·魏其武安侯传》:“当是时,丞相入奏事,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既然“起家”也可以称除,则所谓除者,自然不能解释为除故官任新官。其他由布衣而任官曰除者,还见于《汉书·尹翁归传》、《李寻传》、《王嘉传》、《王莽传》。这一切都表明如淳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但这种理解把“除”的相因义融入其引申系列中,从而使除的这一相因义的保存变得“合法”了。

有的相因义很难融化于原词的词义系统。于是,旧的词义系统就发生破裂,这个相因义便游离出来,人们干脆给它另造新字。如“夏”有屋义,后来写作“厦”,读音稍变。有些词的相因义虽然保存下来了,但除在一些凝固词组中得到表现外,一般不单独使用。“舆”本为一种特殊的奴隶。《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这里说的是舆的地位。而“众”泛指各种奴隶,又其字形像许多奴隶在一起劳动,故众又有众多义。舆受众影响,后来也有了众多义。但此义在古代文献中只限于“舆人”这一词组,今只见于“舆论”一词。由此看来,相因义的存废与语言内部的一些矛盾运动有关。不过,尽管个别相因义有存有废,但相因生义作为一种词义演变方式,却是一直存在的。

(原载《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收入本书略有删节)


[1] 相因生义的术语是北京大学蒋绍愚先生最先提出并加以初步研究的。见其《论词的“相因生义”》(1989)。

[2] 许慎:《说文解字·弓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0页。

[3]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本,第536页。

[4] 参见陈宗明《逻辑与语言表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7页。

[5]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0页。

[6] 蒋礼鸿:《义府续貂》“转,便转”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7] 袁宾:《〈五灯会元〉词语释义》,《中国语文》198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