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徐家屯村概况
徐家屯村是位于东北辽河平原中部一个普通村落,隶属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乌伯牛乡。北距沈环公路3公里,西北距辽中镇4公里,距省会沈阳市77公里。东南13公里处是素以商贸集市闻名的茨于坨镇。西距辽河30公里,距其支系蒲河2.5公里。
辽中县由于地势低洼,素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之称。但是,辽河平原上辽阔的沃野一直吸引着关内破产的农民。县内的许多村落都是清代初年关内汉族移民形成的。徐家屯村就是其中之一。据徐姓村民讲,他们老徐家是村里最早的定居者,从山东登州府搬来的。[1]如今,他们的支脉已经繁衍到第16代了,是村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徐家屯村大概有25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村耕地1900多亩,230户,700人,共43个姓(包括2000年从本省北镇市政府组织的移民100余人、20来个姓)。其中,最早的开发者徐姓人口是村里唯一的大姓,占全村人口的65%以上,此外,还有刘、张、闵、崔、陈、举等10多个姓氏也是村里的老户。
徐家屯村的经济形式是种养相结合的多元经济。农民们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同时发展各种养殖业。其中,近10年发展起来的棚菜生产成为村里农业的主要支柱,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50%。尽管近年来外出打工的人们增多(多是年轻人在附近的城乡当临时工,为家里增加额外的收入),而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仍是农业耕作,副业养殖。
如今,村落地理环境和居住格局在原来基础上向外扩大,基本保持着70年代以来的状态:房基地周围是沙岗和水泡,再外面是耕地。只是多数沙岗变成耕地,水泡改成鱼池。2000年,20户北镇移民被村委安排在村落的北部边缘,占了大片村民叫做“北岗子”的耕地。此外,近几年随着棚菜的发展,村里的有些农民也在村外棚菜地垫基建房。不过,棚菜的销售依赖便利的运输条件,因此,这些住户都散居在乌老公路和通村公路的两侧。
徐家屯村的历史文化具有东北历史文化的普遍特征,民风粗朴豪爽,地域特色浓厚。然而,地域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又赋予其民俗文化一种地方色彩。这些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故事讲述习俗当中自然而然地透露出来。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目前只能局限于村落自身的情况,不能做社区的比较研究,但是,从搜集的资料来看,该村和已知的故事村不同。徐家屯村不像河北耿村那样集市贸易发达、内外人际互动频繁的开放性村落;也不像湖北伍家沟那样交通不便、十分封闭的山村。它的开放程度基本在两者之间,属于东北文化区域。它的宗教气氛也不如上述两者那样浓厚,没有耿村那样香火旺盛的庙会,也不具备伍家沟那种临近道教圣地武当山的信仰中心。因此,它属于各种民间信仰和人为宗教自由杂处的状态。其民间故事的储备量也不如上述两个村庄丰富,优秀的、具有创造力的故事家也不多见。但是,从类型学意义上来讲,这种村落是东北农村,乃至是中国广大农村的一种类型的代表。而且,其是一个没有经历普查活动的村落,人们对于民间故事的意识仍然处于原生状态,他们不会因为故事讲述可能带来某种社会声誉或者经济利益而夸大自己的表演。这些特点都使得这个村落的故事讲述的研究和观察具有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