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中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互联网的商业化

从1995年开始,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输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收发邮件、浏览新闻是主要用途。1998年,信息产业部在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的基础上成立,开始大规模改革电信业,除了中国电信之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和中国卫通都取得经营互联网宽带业务的权利,各种的互联网的接入服务商也开始大范围兴起,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化时期开始了。

1998年,全球经济形势严峻,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却在此时获得了风险投资,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迅速兴起。风险投资对新型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说是强有力的推手,成就了诸多民营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乃至繁荣。各种网络应用的技术得以开发、实施,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网上银行、即时通信、网络搜索等。通过免费的商业模式,培养了用户免费共享信息的网络习惯,确立了网络作为寻找和分享信息工具。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所有存活下来的企业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不再一味免费。2002年,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积极探索,寻找新的盈利点,广告、游戏成为突破口,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两种模式。

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寒冬之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盛大、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先后崛起,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分享、展示和交流成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最为突出的表现,网络发挥了渠道的功能,成为诸多有共同兴趣、共同诉求群体的沟通桥梁,中国互联网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格局。

网络广告

所谓网络门户,国际上就是雅虎网站,中国最早是搜狐、网易和新浪三大门户,他们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热潮。门户网站满足了大多数网民的最一般的需求,这些网站分类整理新闻信息并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以及邮件和其他增值服务,这种综合性的信息提供网站整合了各类信息(新闻、财经、旅游、娱乐等),从而迅速产生了用户黏性。诞生初期的门户网站,除了三大门户,北京市政府开通政府门户“首都之窗”、光明日报推出新闻门户“光明网”,另外,也出现了众多区域门户,包括西安古城热线、上海热线、广州视窗等。

在逐渐演化过程中,门户网站逐渐分解为两类,一是专门提供搜索引擎服务公司的网站,比如百度;二是专门提供网络新闻的服务,比如今日头条。它们的盈利方式,都是广告服务。201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2957亿元,在去年基础上增长28.8%,增速较上年有所提高(见图2-3)。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图2-3】

网络游戏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网络游戏功不可没,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网络服务商最大的蛋糕。

回顾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历程,最初主要靠引进日韩的网络游戏,2001年1月1日,北京华义推出的《石器时代》,正式将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带入高速成长期,盛大引入的《传奇》更是盛极一时。IDC(塞尔数据中心)数据表明:200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约为3亿元,2002年便迅速增长到10亿元人民币。网络游戏的盈利潜力、用户范围和未来的成长空间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公司,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继广告之后,网游成为了重要的创收来源。

除了门户网站,一些非游戏行业的上市公司、网络运营公司和电信企业也纷纷参与网络游戏的代理运营,引燃了网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实力强的公司逐渐从代理运营游戏到自己开发。网易推出《大话西游Online》《大话西游II》;2003年7月16日,联邦软件和目标软件共同投资开发运营网络游戏《傲世三国Online》,意味着伴随产业逐渐发展成熟,较为完整的网络游戏产业链也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内网游开发厂商推出原创作品。金山公司在2003年推出耗资1500万的首款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2003年9月,中国首次将网络游戏技术纳入国家863计划,促进中国提升网络游戏自主研发水平。

网络游戏内容形式的逐渐丰富、场景画面设计的更加精良吸引了更多用户,同时网页游戏凭借其操作方便的特性,迅速扩大了传播范围。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加入网页游戏元素后,融合了虚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和网络游戏的休闲趣味性,用户规模迅速增加,2009年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增长率达到高峰。网络游戏规模庞大的用户基础与中国进口游戏使用率高于国产游戏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机遇,需要推动中国游戏生产企业提升专业能力,增加竞争力。2011年后,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率逐渐稳定,进入平台期,游戏生产商也将注意力细分,挖掘细分市场的价值。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手机游戏迅猛发展。2014年手机游戏依旧占据核心地位,这一年出现了大量精致的手机游戏,同时通过网络用户的彼此推荐,这些游戏获得极大关注。

2017年1—11月,网络游戏(包括客户端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等)业务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22.1%。相较于2016年11.0%~23.8%的增速,2017年1—11月,网络游戏发展迈上新台阶,其收入增速提升到21.2%~48.5%的水平(见图2-4)。2017年网络游戏产业呈现移动化、国际化、竞技化发展态势。移动网络游戏发展迅速,在行业的营收中占据90%以上的比例,成为网络游戏产业中新的驱动力量。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移动网络游戏市场竞争演化为游戏作品、用户资源、知识产权(IP)、渠道等产业链整合综合竞争。与此同时,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布局从东南亚市场拓展到欧美、日韩、俄罗斯等一线消费市场,品牌和产品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此外,相较于其他文娱产业,游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电子竞技首次列入2022年中国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网络游戏收入增长情况【图2-4】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子商务

在1999年的时候,中国的电商企业就开始起航,确立了商业模式。但在电商的发展历程中,2003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真正体现了电商独特的价值。2003年,中国发生了“非典”,但是因祸得福,电子商务远距离、非接触特性被充分使用,电商网站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从2003年4月29日到5月4日,当时风头正劲的卓越网销售额在短短几日内便突破1500万元;当当网的访问量出现大幅增长,防止非典的书籍更是成为销售热点。非典时期,达成交易的企业占总数42%,业绩逆势上升的企业达52%。

“非典”期间,人们足不出户,正常的交易活动被打乱,电子商务成为网民购物的重要渠道。后来大名鼎鼎的京东,就是在非典期间才决定把中关村的门店销售放到网上,并迅速确立了3C电商的主导地位。阿里集团也开始了电商领域布局,为了保护B2B客户不受eBay攻击,模仿其模式进军C2C市场,成立淘宝网,经过3年发展,已经在规模上超越了eBay易趣和日本雅虎,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市场。在此期间,还推出了旺旺即时通信工具和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非典催生了电子商务春天的到来,风险投资的焦点也重新关注到电商企业,在获得大量融资后,各类电商网站蓬勃兴起。

根据Pew Research Center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网民中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为22.1%,美国2006年的网购比例已经达到71%。2008年到2010年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保持45%以上的增长率,一方面传统企业开始重视网络营销,通过入驻电商平台促进服务升级,同时网购也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凭借其便捷性等特点取得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经济活动进入网络。中国网民的在线购物总量超过美国,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商大国。2010年,政府出台的鼓励和规范文件促进了网购的应用。此外,随着团购的兴起,B2C企业的上市,网络购物更加深入人心。在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社会消费的大环境下,网上购物网站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共同促进了网络购物应用的快速普及。

从2011年开始,中国网购用户规模增长率回落,增速放缓,主要由于新网民总量减少和老网民转化乏力。中国中老年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需要提高,消费模式的转变也存在障碍,同时,与网购配套的物流业也面临地区间服务水平的差异。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网络购物的应用逐渐广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指尖购物”。物流体系和支付手段的完善、网购消费体验的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纳入网购相关内容等共同造就了2012年至2013年的用户规模增长率。2014年跨境B2C业务彰显中国网络零售全球化发展趋势。伴随着几大电商巨头的上市,中国电商产业格局逐渐稳定。

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图2-5】国家统计局

2017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约7.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增长情况【图2-6】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11月电子商务平台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43.4%。相较于2016年逐月累计收入的增速放缓,2017年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增速波动幅度较大,平台总体收入在快速增长。

网上支付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网上支付也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机会。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发展为用户网购创造条件,而网购的普及也会促进支付手段多样化。网上支付领域扩大到B2B、B2C和C2C,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的发展也促进了网上支付的应用。除了网上支付服务提供商,银行和运营商也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如手机支付的投入,基金公司、保险也开始布局网络支付。2009年是网上支付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率高达80.88%。2010年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给予第三方支付合法地位。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向三批服务企业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行业地位得到充分认可。

支付牌照为支付企业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快捷支付得到发展、支付方式不断创新,加之团购等的助力,支付业务稳步发展。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冲击,春节“红包”、打车应用等助力互联网巨头占领移动支付市场,各大银行也积极转型升级并推出手机银行。网上支付成为独立于电商之外的商业模式。

2016年底,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约4.75亿,支付场景和服务更加丰富。网上支付既是独立的商业模式,也成为互联网进入发展的基础。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信用等8家机构获得央行的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完善了网上信用消费的支付环境。

2008—2016年网上支付使用情况【图2-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5.31亿,较2016年底增加5661万人,年增长率为11.9%,使用率达68.8%。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5.27亿,较2016年底增加5783万人,年增长率为12.3%,使用比例达70.0%。

总体来看,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再加上网上支付,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红利的主力军,成为各种免费的支撑基础,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