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是Edge系列的第二本,关注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本书共包含17篇来自Edge网站的原创文章,包含编辑访谈、特约文章和谈话。谈话中有许多是通过在线流媒体视频完成的。在线演示的价值是毫无疑问的,但纸质书(无论是否有电子版)仍然是向读者提供重要观点的重要方式。这是我们出版本系列书籍的主要原因。

在本书中,先锋艺术家、投资人、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预言家、哲学家和未来学家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文化”的新思考。

针对文化发展的根本,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Dennett)在《文化的进化》中,利用音乐的进化阐述了文化的传统性与进化性可以结合的方式。

进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为什么一些社会做出了灾难性的决策?》中描绘了一幅解决群体决策失败问题的路线图。首先,群体可能在问题实际发生之前没能预见问题的存在。其次,当问题发生时,群体可能没有察觉到问题的发生。再次,在发现问题后,群体可能没有试着去解决问题。最后,群体可能试着去解决问题,但经过多次尝试却没能成功。一方面,关于失败原因和社会崩溃的问题似乎很悲观,但另一方面是积极的,也就是成功的决策制定。也许如果我们理解了集体做出不良决策的原因,就可以以此为依据让群体做出良好决策。

美国艺术哲学家丹尼斯·达顿(Denis Dutton)主张对人类的人格进行达尔文式的解释。在《艺术与人类现实》中,他为达尔文式的美学进行了辩护,宣称它“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教条,目的也不在于用同样沉重的理论取代沉重的后结构主义。真正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人们对于将达尔文的思想应用到心理学中的抵触,其实只是一种高声叫嚷的漠视,他们甚至不愿去好好考虑一下达尔文的想法”。

著名艺术家、颇具创新精神的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在《文化大理论》中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文化价值?它是怎么产生的?他说道:

 

几乎所有的艺术史都是在试着找出文化客体中的价值源泉。色彩理论、维度理论、黄金分割法等所有这些理念,都假设一些事物天生比另一些事物更加美丽、更有意义。新的文化思维并不是这样的。新的文化思维认为是我们给事物赋予了价值,是我们在事物中创造出了价值。是“赋予”这个行动让事物有了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甚至可以说全部的基本理念,都是建构在认为有一些事物具有天然内在的价值、共鸣和意义这个假设之上的。同时,所有实用主义作品都从另一假设出发:不,是我们,是我们创造了意义。

 

环保人士、富有远见的斯图尔特·布兰德在《吾众为神,须善为之》写道:

 

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成为毁灭文明的巨大灾难,它迫使我们必须好好表现。灾难过后,地球会没事,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恢复平静。但是,如果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我们就会失去大量的物种,很可能还会失去热带雨林。因此,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不仅仅是发生在局部地区的小问题。俯瞰地球全景的视角现在已经不只是关乎美学的问题了,也不单纯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角了。

 

实际上,它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性的问题,需要世界规模的解决方案,而且需要采用人类从未有过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我们使用初现曙光的科学技术,启动生态学家们所谓的生态工程。海狸在做生态工程,蚯蚓也在做。它们可不会经常发动遍及整个星球这样大规模的生态工程,而人类则必须给整个地球动工。

 

美国非小说作家、历史学家乔治·戴森在《图灵的大教堂》一文中描述了他访问谷歌总部的见闻:“我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座14世纪的大教堂——不是14世纪,而是12世纪。”戴森想到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在1938年做出的预言:“每个人都将有权使用全人类的知识储备,这甚至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戴森还表明:“威尔斯不仅预见到了万维网的分布式智能,还预见到了这种智能进行聚合的必然性,以及权力与知识终将受其辖制的趋势。”

计算机科学家戴维·盖勒特(David Gelernter)在《是时候认真对待互联网了》中写道:

 

互联网是一个大话题,不是手机或视频游戏平台或人工智能可以与之同日而语的,它堪比教育,作用不可小觑。因此要小心:成了一名教师,就要精通一些你能教授的主题;就读教育学校,就要掌握一些知识;在互联网上工作,就要熟悉互联网的某个领域,如工程、软件、计算机科学、通信理论、经济或商业、文学或设计。不要在网络学校中一无所得。互联网学院中精英荟萃,不乏令人钦佩的高人。但是,如果这些学院之于互联网与学校之于教育一样,发挥着相同的效果,那么它们的出现就是一场灾难。

 

数学家卡尔·西格蒙德(Karl Sigmund)在《间接互惠、评估硬连线与声誉》中写道:

 

目前,在电子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经济学家们对此观点也乐此不疲、兴趣浓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同样拥有许多匿名状态下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固定在两人之间,而是在大范围的复杂群体中。因此,你几乎不可能再次遇到同一人。于是我们就有了信任、名誉,这些尤为重要。谷歌浏览器独占鳌头、易贝(eBay)卖家与买家信誉良好、亚马逊读者评论颇多,这些都是基于信任。但是,这些互动交流中也存在一些固有的道德危险。

 

计算机科学家、在数据方面充满远见的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在《新网络集体主义的危害》中向我们警示了新网络集体主义带来的威胁。他在这篇文章中认为: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看待和使用维基百科的方式,以及维基百科是如何迅速变得如此重要的。这还是新网络集体主义更大规模诉求的一种体现。这种网络集体主义认为集体是万能的,并试图将权力集中于某种瓶颈,从而对集体产生强大的影响。这不同于代议制民主或精英政治(meritocracy)。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当强加给人们极左或极右的倾向时,这种观念将产生灾难性后果。事实是,杰出的技术专家和未来学家(许多还是我认识和喜欢的),让这种观念重见天日,但威胁丝毫没有减少。

 

在社交软件方面富有远见的研究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对杰伦·拉尼尔新网络集体主义的评论》中驳斥了拉尼尔的观点。他认为:

 

维基百科适应新环境新挑战的能力强大,但我们只看到了其表面现象。接下来,批判又指向了人们将维基百科视为黄金时代集体主义意识化身这一行为。我们认为,这些使用蜂巢思维来讨论维基百科和一些社交软件的人总是太过轻信,他们的言论往往显得夸张与讽刺。事实上,维基百科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那般,这是新网络集体主义有失偏颇之处。

 

社会科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Christakis)在《社会网络就像眼睛一样》中阐述了网络形成的原因,以及网络的运行机制。文中写道:

 

社会网络不像神经元网络、基因网络、天体网络、计算机网络或其他一些可以想见的网络一样有趣,其惊人之处在于社会网络的节点(实体、组件)是有感知的,网络中的个体可以对网络做出回应,从而通过自己的力量形成一种网络。

 

在《下一次文艺复兴》中,美国媒体理论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表明互联网不是通过写作向我们提供“个人”民主。他说道:

 

写作完全不是这些工具提供给我们的能力。新技术提供的能力是编程,而我们中间几乎没什么人真正懂得怎样编程。我们只是简单地使用已经编好的现成程序,将文字输入屏幕上设定好的文本框内。博主和记者们流畅地操作,发表文章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只要点击发表,一切就大功告成。

 

在《数字权力及其不满》中,政治评论员耶夫根尼·莫洛佐夫(Evgeny Morozov)和克莱·舍基展开了辩论。

复杂性系统研究专家布莱恩·阿瑟(W.Brian Arthur)在《技术会进化吗?》中写道:

 

关于技术进化理论的两个因素并不全是达尔文主义。它们截然不同:一是某些原有成分的不断重组;二是某些技术习惯性地捕捉新现象,随后这些技术也会转而成为未来技术的发展基础。许多新技术的发明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需求,并不是为将来技术的进化做铺垫。不过,有些技术并非如此。

 

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丹尼尔·希利斯(W.Daniel Hillis)在《亚里士多德》中建议:

 

借助知识网,人类积累的信息存储将更为便捷,更容易管理,也更加有用。任何人想要学习,都可以找到最佳以及最有意义的讲解。任何人想要教授知识,也都有传播的途径。教师们将超越现今信息分配者的角色,成为导师、辅助人员以及作者。知识网将使我们所有人都变得更聪明。它的时代已然到来。

 

导演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eman)在《煎饼人》中向Edge提出了一个观点和一个问题。观点出现于他的剧本《诸神敲打我头》(The Gods Are Pounding My Head),问题则是未来的开端。乔治·戴森在《哥德尔到谷歌网》中以另一个问题对此做出了回应:

 

正如理查德·福尔曼如此美妙的描述,我们已被碾压成了可以立即食用的煎饼,成了整个哥德尔到谷歌的网络中,不可预知却又具有重要统计学意义的突触。由此产生的头脑(正如理查德·福尔曼将会拥有的)属于我们吗?或者属于其他人?

 

在《信息人时代》中,杰出的德国作家、记者弗兰克·施尔马赫(Frank Schirrmacher)写道:

 

很显然,我们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中:现代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记忆方式。不仅仅只是理论上如此,当你遇见一些人,当人们突然开始遗忘某些东西时,或突然依赖他们的小工具和其他东西来记住某些事情时,你都会感觉到这种变化。这只是一个开始,只是一种体验。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想想自己的行为,就会突然意识到,一些本质的东西正在发生变化。这是Edge中的一个我很喜欢的评论,是丹尼尔·丹尼特为回应2007年的年度问题而写的,他说:“我们的思想经历着人口爆炸式的发展,但我们却没有足够的头脑来容纳这些思想。”

想知道这些伟大的头脑都在思考些什么吗?

扫码获取“湛庐阅读”APP,搜索“文化”,

让大伽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