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的本科专业是声乐,主修美声,按理说日后应该成为一名从事艺术表演或教学活动的人员,却阴差阳错地走上了研究的道路。在与老师沟通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时,我执拗地选择了不脱离艺术的研究范畴,一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与不舍,二是由于所修博士专业方向为社会学与民俗学,这样既可以站在圈外冷静客观地看着圈里,又能借鉴社会学与民俗学的理论视角解读艺术,我自以为是一件无上幸福的事情。但毕竟理论功底有限,研究过程也没有持续太久,匆匆拿出一点鄙陋的意见,意在抛砖引玉,向各位专家老师讨教。
艺术村是当代中国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文化现象。艺术村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在当代则形成了以北京798、宋庄艺术村为主,中小型艺术村散布全国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既是我国当代艺术与当代民俗开枝散叶的结果,也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艺术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艺术村是国民艺术品位发展中的排头兵,先锋艺术能够泛化为普遍艺术,普遍艺术能够泛化为日常民俗,从而实现艺术向都市民俗的演变。
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分析艺术村现今展现的新形式——一种结合了都市民俗的新的社会文化聚落。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它更适合的发展模式、它在整个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它如何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渗透到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中……分析这些艺术村存在的理由与当前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同等重要,我选取了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艺术村——武汉市武昌区昙花林艺术村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宏观与微观两条平行的主线上开展研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后,我关注的重点落到了艺术村如何向都市民俗村转型的问题的探讨上,在艺术村中找寻传统民俗蜕变为新的都市民俗的过程印迹,提炼艺术村中新的都市民俗存在的影像与其产生的深远意义,为都市民俗在城市中如何产生、展现、变化、流传的过程提供理论借鉴。
宏观上,以星星画会、圆明园画家村、798地区与新兴的艺术区为例,本书分析了我国艺术村发展的四个具体阶段:萌芽时代、地下时代、破冰时代与繁惑时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具体分析了我国的34个主要的艺术村,并对其历程与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艺术村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要求、人才需求、初始动力、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以及卡里斯马型的领袖人物。针对我国当代艺术村发展上的不均衡,笔者提出艺术村发展所面临的两大困境:来自外部的拆迁顽症和来自内部的商业性渗入。为解决这些艺术村发展中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市场化经营、计划性管理的艺术村发展方略。笔者认为我国艺术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主要特征为先锋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共存、高雅艺术与市民生活的融合,艺术村的发展呈现出艺术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的新的时代特征。
微观上,笔者对特殊对象——武汉昙华林这个我国第四代艺术村中的一隅进行了剖析:首先尽量用民俗学的语言对这条历史老街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发展进行分析,也重点强调了这条老街的精神传统。昙华林首先是一条历史老街,拥有璀璨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着兼包并蓄的精神传统。在这条老街中建设的艺术村,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本书对昙华林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昙华林现状的评价:从总体上说,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艺术家的人数、艺术品的销售水平、艺术村内的产业结构与产业链都还远远未能达到一定规模。在对昙华林发展现状进行深度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昙华林目前面临着发育不良、艺术正义、艺术变质与未老先衰四个困境,这四个困境需要在对全国艺术村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后才能得到解释与解决。其次,分析昙华林艺术村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昙华林所表现出的问题,事实上也是我国艺术村发展中所存在的共通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市场性经营、计划性管理是解决这四大困境的主要方法。最后,笔者分析了昙华林的发展路在何方。笔者认为,从我国艺术村的总体发展状况来说,昙华林艺术村属于我国第四代艺术村,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前景是一种传统与现代交汇、生活与艺术共融的双重空间,昙华林的发展方向是走向一种更为和谐的文化交融的都市民俗区。
为了探索艺术村为何以及如何走向都市民俗区,笔者对都市民俗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笔者经过总结,试图提出都市民俗的内涵、要素与意义;然后在时间维度上,从城市文化的视角和中国城市民俗演变的基本脉络中窥探都市民俗的本质、特征及嬗变。为了应对城市化对都市民俗的冲击,笔者从几个较积极的研究案例中观察和总结了都市民俗继承、发展和传播的经验,包括有效利用现代社会的优势条件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获得政府在资金和制度上的支持促进其传承和传播等等,积极推动具有竞争力的民俗参与市场活动,使新产生的都市民俗融入城市社会的文化情境。同时,对于那些外来的城市新移民带来的民俗,应予以充分展示的机会,促进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俗种子生根于城市的土壤中,实现都市民俗生态的多样性,使得城市文化纷繁多姿,以新型文化形态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但是笔者仍然认为仅仅继承传统的都市民俗遗产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这些传统都市民俗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的破坏,城市规划大大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环境,使诸多传统都市民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壤;另一方面,大量的本国和外国人口带来的外来文化进入某一特定城市,形成了对原生态的都市民俗的竞争和对抗,威胁了原有传统都市民俗的生存。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发展对于都市民俗的形成、保留和积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传统社会规范的解体,也使得现代社会成为精神价值荒漠,而传统民俗的消解更是加重了这一恶劣情势。因此,现代都市民俗的再生产,为现代都市民众提供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都市民俗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城市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多变,现代都市民俗的形成需要一种积极的引导。笔者认为,作为城市核心文化内容的艺术,应该成为现代都市民俗发展的重要源泉,尤其是高雅艺术,在经过长期的提炼与升华后其内在充满了直面社会和人生的人文精神,饱含忧患意识和批判主义态度,这些精神内涵无疑可以成为指导现代都市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原则。未来都市民俗生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是艺术的俗化,这种俗化有待于艺术家、社会大众和公共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对昙华林所存在问题的解答中,笔者首先研究了都市民俗区的具体内容,以及在昙华林建立都市民俗区的具体的合理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十个战略的昙华林艺术村发展规划。笔者认为,昙华林艺术村的明天也正是我国艺术村发展的明天,这种发展的趋势不仅符合艺术自身的逻辑,也同样遵循了我国政府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文化强国的理念。
在篇章安排上,本文总共分为六个大章,其中第一章是研究绪论,提出了研究目标、研究计划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研究对象昙华林艺术村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宏观上分析我国艺术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提出我国艺术村发展的四个阶段与我国艺术村的发展方向;第四章对都市民俗展开了深入研究,包括都市民俗的内涵、要素与意义,在历史语境中探讨城市民俗的文化本质和中国城市民俗的特征及其演变,并探讨了都市民俗现代发展的可能模式;第五章对都市民俗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艺术与民俗的关系,其次寻求艺术与都市民俗相互促进发展的道路,最后探讨了艺术民俗村发展的可能形式,具体讨论艺术民俗村的功能、要素与结构,并简要讨论了艺术民俗村的都市文化意义。在对我国艺术村发展进行现实考察和对都市民俗区发展路径进行讨论之后,第六章分析昙华林从现代艺术村向都市民俗区发展的前景、合理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昙华林都市民俗基础和现状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昙华林发展的困境及解决的建议,提出昙华林艺术村的双重空间发展道路,探寻昙华林如何最终实现由艺术村向都市民俗区的转型。
希望本人的研究能够为中国艺术村的发展提供些微的帮助,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点滴灵感,以及为艺术村研究者或都市民俗的研究学者提供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