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企业生态学理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其生态环境中竞争以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的发展对策应在它赖以生存的企业生态环境中去寻找。资深科普作家大卫·布林尼在其著作《生态学》中指出,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往往是同样的课题,如资源的可利用度、供求关系、竞争以及为了获得某些利润而投入的成本等。在自然界,付出的成本是能量和资源;而在人类世界里,要用金钱来偿付。企业生态学为研究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Oikos意为house,即居住地、栖息场所等,logos意为研究。从字义上来讲,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厄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使用了德文Oekologie,并首次定义了生态学,他提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Odum于1963年在其Foudamentals of Ecology一书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并提出人类属于自然结构的一部分,生态学适合于研究所有生命形式。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1980)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生态学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归纳各方观点,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学研究范畴
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异常广泛,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异常复杂,使生态学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生态学可以从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四个不同层次来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
1.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个体生态学以生物的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环境所产生的反应。自然环境包括非生物因子(阳光、温度、气候、土壤等)和生物因子(包括同种以及不同种的生物)。
2.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种群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组合。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存活率和种群增长规律及其调节等。
3.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所谓群落是指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组成的统一的整体。群落生态学研究群落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揭示群落中各个物种的关系、群落的自我调节和演替等。
4.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生活环境间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然系统。生物群落从环境中取得能量和营养,形成自身的物质,这些物质由一个有机体通过食物链转移到另一个有机体,最后又返回到环境中去,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又转化成可以重新被植物利用的营养物。这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各个环节都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除此之外,在更高层次上还有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和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二 企业生态学
(一)企业生态学研究对象
企业作为企业生态中的一个生命有机体,与生物个体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它们同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欲望,会新陈代谢,会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会遗传和变异、会有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种内和种间斗争和接受环境的选择。企业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从系统视角来看,首先,企业是一个物质载体,企业组织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占有进行经营活动的一切物质要素,包括人力、资本、设备和设施、原料和所生产的产品;其次,企业还是一个能量载体,在经典物理学中,能量与物质是并列的,物质包含了能量,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时刻进行着能量的消耗和传递;再次,企业组织也是一个信息载体,其形态、特性的现状以及变化均可以表达为一组信息,信息的表达是对特定的物质体及其运动过程的反映。然而企业与生物个体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根本特征,企业行为对其生存环境有着强烈的自觉目的性,生态环境与企业间存在着相互推动与制约的强相互作用。研究企业生态就是研究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就是研究企业以及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规律。
与一般生态学类似,企业生态学(Business Ecology)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分支学科:
1.企业个体生态学
企业个体生态学(Enterprise Ecology)是以单个企业为考察对象,研究企业与其所在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对环境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这里环境系统指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等。
2.企业种群生态学
企业种群生态学(Enterprise-race Ecology)是以同行业企业或产品具有替代功能的企业为考察对象,研究企业种群中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及其变化对企业种群的影响以及企业种群对环境因子变化所产生的反应。
3.企业群落生态学
企业群落生态学(Enterprise-colony Ecology)是以不同行业的企业或产品具有替代性、互补性、独立性功能的企业为考察对象,研究企业群落中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群落对环境因子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揭示群落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和演替规律。
4.商业生态系统生态学
商业生态系统生态学(Business Ecosystem Ecology),是以所有企业和所有消费者为考察对象,研究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环境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的调节、稳定性和进化,探讨环境因子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同时研究商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商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生态位
生态位(niche)是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1910年美国学者R.H.约翰逊第一次在生态学论述中使用“生态位”一词。1917年Grinnel从生物空间分布的角度解释了生态位概念,后人称之为空间生态位。1927年Elton所著《动物生态学》一书,首次把生态位概念的重点移到生物群落中来,认为动物的生态位是指它在群落中的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即他强调的是功能生态位。1957年,Hutchinson建议用多维空间来描述生态位。一般说来,一个物种取食的种类多,生态位加宽;取食的种类少,生态位变窄,多个物种取食相同的食物,生态位重叠,如图2-1所示。
Gause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竞争排斥原理的Gause假说:具有生态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物种不能占据同一个生态位,或者不能共存;如果两个物种占据同一个生态位,最终一个物种将会被另一个物种所取代。相同或相近的生态位排斥也说明其对物种的相似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因而Gause假说也被称作限制相似性原理(Principle of Limiting Similarity)。
图2-1 (b)生态位分离
图2-1 (a)生态位重叠
任何一个企业在商业生态环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这就是企业生态位(Enterprise Ecology Niche)。企业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企业生态位则是由主动选择和竞争策略性行为决定的,经常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动。企业生态位是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竞争排斥原理同样适用于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在整个企业群落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在各个资源维度上占有一定的生态位。企业的组织越相近、目标市场越一致、资源需求越相似、产品和服务越是同质化,企业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竞争就越激烈。伯川德悖论的假设情况就是企业陷入无差别的竞争。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差异化战略来拓展可利用的资源,弥补生态位空缺,从而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生态链
生物生态是靠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来维持其循环运转的。生态链,也称作食物链(Food Chain),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的链式关系,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生态链中,一般是由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传递的能量逐渐减少,生物数量也逐渐减少。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同时居于数条食物链,这样使得食物链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即形成食物网(Food Web)。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联的制约关系,各生物种群之间正是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投入和产出关系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形成了企业的生态链和生态网。在一个行业内也存在生态链关系,按上、下游的顺序分为供应商、企业、中间商和顾客,后者为前者的消费者。相对生态链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企业生态链是价值、产品、信息流动的有机链条。
(四)企业Logistic成长模型
Logistic成长模型是比利时人Verhulst (1883)提出,以后被Pearl Reed (1920)发现,被称为Verhulst-Pearl方程,是用来描述生物种群在有限空间和稀缺资源条件下成长的经典模型。将这个模型用于企业成长首先作以下假设:①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上限为1,即产品的市场预期容量有限;②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其增长速度下降,这成为“拥挤效应”,并设增长速度的下降为市场占有率的线性关系;③当t=0时,市场占有率为R0,其增长速度为0;当t→∞时,市场占有率为1,其增长速度为0。于是给出:
定义2-1:定义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速度为
其中,R=R(t),为连续时间市场占有率函数。
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下,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微分方程为
将式(2.2)变形为:
两边积分:
得到:
即
当t=0时,R=R0,于是故求得
式(2.6)被称为Logistic growth model,其成长曲线为“S”形。并且可以验证:
式(2.6)所给出的方程只与时间有关,并未涉及投入要素的数量及其他环境变量的影响。
(五)企业适应与进化
进化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认为进化是指物质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向过程。生物的适应性进化是生物适应度提高和复杂适应特征产生的过程,而这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企业进化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他最早提出经济学的进化论,他指出生物学发现了“适者生存”原则,因此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组织特别是工业组织时,应把它与高等动物机体上所发现的许多奥妙进行对比,从而获得启示。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借鉴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强调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日本明治大学藤芳诚一教授提出了企业蜕变理论,指出企业与生物一样,不进行蜕变就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与生物的进化类似,企业是一个进化系统,它在外界环境变化和内部调整的相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进化。企业进化是指企业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中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从无序到有序或从简单有序到复杂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企业的进化同样以适应性为前提,企业在进化中提高了适应能力。与生命体相比,企业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企业可以通过自觉活动改变自身。
企业进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稳定性进步、演化、变革、创新集合而成;企业进化意味着一个阶段性成果的获得,用系统论来说,就是系统沿着结构复杂型和组织性阶梯攀登并趋向于最大自由能和最小熵状态。
企业进化不是达尔文式的,而是接近拉马克式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的,而拉马克进化论认为动物的进化是回应他们的需要,是动物的自动行为。
企业的进化是由于企业竞争的压力、市场选择与市场需求的诱导和反诱导而产生主动行为的结果,形成强烈的正反馈循环。
三 商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y首先提出的,是指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整体,其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与生态系统类似,对于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BES)。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是于1996年由美国企业战略专家James F.Moore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现代企业竞争问题时提出的。所谓商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通过市场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货币流通、信息传递、知识交流、技术扩散等交换活动,进而相互作用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自然环境组成。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基本构成是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作为消费者的企业和家庭,作为还原者的企业和自然还原者,以及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所以商业系统中的企业具有三重角色:生产、消费和还原(见图2-2)。
图2-2 商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商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指企业和市场分布于不同的地域,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有空间的不均匀性;企业与外界通过物质流动、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相互作用是经过空间有序进行的;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成为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生存链和企业生存网是空间链和空间网。因此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有序的空间结构。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存链上的不同部位的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有不同的价值水平。从初级企业到最终消费者方向流动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值不断提高,物质每经过一个企业即产生一个正的附加值,这便形成了物质流向的价值结构。系统中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处在价值链某个环节两端的单位是共生关系,多个共生关系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链网式集成形成了系统存在的基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每个成员仅是价值网中的一个节点,执行着某一功能,某一节点的缺失将对整个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成员之间的协同进化会使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商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状态是随时间而动态变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时间结构(time structure),表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阶段性。
(三)商业生态系统的性质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下,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组成单元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运动中。商业生态系统的边界并不拘泥于系统规模的大小和所处的地域,它可能存在于常规的行业界限内,也可能横跨若干行业;系统内成员企业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供应链式、转包式、插入兼容式及虚拟合作式等合作形式,通过信息交互参与动态联盟;它还致力于同质企业群体间及与周边非生物环境间的建设性关系的构建。这表明商业系统具有以下性质:①具有空间结构,边界的随机微分性;②复杂有序的大系统;③有明确功能的单元;④开放系统,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⑤具有自组织和自稳定功能;⑥动态性和生命周期性。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英国生物学家J.E.Lovelock于1979年提出生态系统进化的Gaia假设,根据这一假设,地球上适于人类生存的条件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逐渐发展和相互作用下共同创造的。J.E.Lovelock将生态系统的进化分成为原始生态系统的形成到初级生态系统、次级生态系统、人工模拟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是企业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构。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不断进化。企业的进化反过来又作用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使得环境发生变化,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条件是外部环境发生迁移性变化,促使企业进行适应性的变异。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也经历着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进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