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收入差距趋势理论
关于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问题,经济学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热烈的争论,不同理论对收入差距是趋同还是趋异持不同观点。新古典(Neo-classical)收入分配理论依据要素边际报酬递减假说,得出收入差距在空间上平等能自动实现的结论;以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为代表的倒“U”形理论认为收入差距从长期看遵循先扩大后缩小的发展趋势。
一 新古典的收入分配理论
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为基石,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函数Y=ALαKβ[1]中,Y、L、K分别为产出、劳动和资本,A、α、β为待估参数,劳动的边际产品为MPL=∂Y/∂,L=AαLα-1Kβ,资本的边际产品为MPK=∂Y/∂,K=AβLαKβ-1,那么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为(MPL•L)/Y=AαLα-1Kβ•L/Y=α,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为(MPK•K)/Y=AβLαKβ-1•K/Y=β,从收入分配看α和β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值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本产出比、替代弹性、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类型等。新古典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劳动和资本的逆向运动能够实现最优效率组合,空间上的平等能够自动实现。如果区域间是相互开放的,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下,要素在区域间流动能够自动修复区域间收入不平衡,使区域收入趋于均衡。Barro(1991)认为,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收入起始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收入水平最终会趋于相同。
然而,也有许多学者并不赞同收入分配会趋同,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推导,认为经济增长加剧了收入分配关系失衡,引起收入分配趋异,只有通过调节工资与利润,实现均等化分配才能缓和收入差距。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发达地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并不会因为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而降低发展速度,所以收入差距不会出现“趋同”现象。非均衡增长理论也认为在市场机制下,区域间差异必然会自我强化,导致区域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二 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
库兹涅茨(1955)提出了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变化关系的倒“U”形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将发生倒“U”形趋势性变化,即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趋于不平等,然后经历收入差距暂时稳定阶段,到经济发达时期,收入差距逐渐趋于平等。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了收入极化效应;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非农产业拥有较高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非农部门处于支配地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总体变化趋势呈现出倒“U”形,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抵消,使收入差距状况由恶化向缓和转变,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干预,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等;二是富人阶层中人口比重的减少,富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三是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总体收入水平。
关于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阿瑟•刘易斯(W.A.Lewis)在二元结构理论中关于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得出与库兹涅茨基本一致的结论。刘易斯用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供求关系变化分析了要素的收入分配,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现代部门工人工资高于传统部门农村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得到不断扩大,随着现代部门不断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社会收入差距可能静止或者不变,当经济进入高阶段发展时,劳动力要素变得越来越稀缺,传统部门收益上升,现代部门收益下降,社会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威廉姆森(J.G.Williamson)将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引入区域空间研究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形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初期,差距在区域间不是很大,伴随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差距在区域间持续扩大,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区域间差距先出现静止,继而不断缩小。威廉姆森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差距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阶段,区域差距会经历出现、扩大、缩小和消失的周期性规律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成熟,区域差距最终会消失。
倒“U”形理论考察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化趋势,对研究地区收入差距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引发了国内外对收入差距趋势问题的研究。一些学者对倒“U”形现象持肯定态度,如S.Robinson(1976)在二元经济框架下,用一个简单模型证明了倒“U”形现象已经成为收入差距的一条经济法则或“铁的规律”;郭熙保(2002)认为,中国收入差距也遵循库兹涅茨假说,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经济不平衡发展引起的,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必经阶段;乔榛(2003)和王韧(2004)等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总体上符合倒“U”形趋势,这种变动趋势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从长期看收入差距将趋于收敛。马霄鹏(2013)认为,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在中国二元经济背景下是适用的,但经济增长水平还没有达到引起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也有些学者从具体制度和体制出发,研究中国收入分配的倒“U”形现象,如黄泰岩(2001)认为,中国收入差距变动是制度变迁型倒“U”形,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不能单纯地用库兹涅茨假说来解释,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只能对倒“U”形前半段进行检验;陈宗胜(1991)认为,公有经济中收入差别将呈现倒“U”形趋势,但不同于私有经济下的库兹涅茨曲线,在大多数时点上私有经济的倒“U”形曲线都高于公有制经济中的倒“U”形曲线。还有些学者对倒“U”形持否定的态度,蔡昉(2000)认为,中国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存在普遍的收入趋同现象,但形成了东、中部和西部三个趋同俱乐部,存在条件趋同,只有做到政策趋同才能带来地区经济趋同;王检贵(2000)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可能出现持续恶化、持续好转或者倒“U”形走势三种现象,从经验和计量上看,倒“U”形假说都受到极大挑战。
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发展趋势,大部分学者认为差距在持续扩大,如魏后凯(1997)认为,中国省际和“三大地带”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异都出现明显扩大趋势,从动态角度看,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是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的结果,各地区现有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过去历史时期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同的结果;白雪艳(2001)认为,在农村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农村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随着农村工业化的起步,农村省际间收入差距拉大,经济发达地区内部省际间收入差距程度比欠发达地区内部省际差距程度要大得多,东、中、西三大地带间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王弘(2013)认为,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在财产收入、收入渠道和来源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比贫穷地区都要优越,导致了区域农村居民收入的极化效应即区域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此外,陈英乾(2004)、张车伟(2004)和张藕香(2007)等认为,由于地区间农民收入起点差别,经济增长不但没有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反而造成地区间农民收入长期扩大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有可能继续扩大。万广华(1998)和王洪亮(2006)考察了农村居民收入省际间差距,认为省际间农民收入高低的先后次序稳定性越来越强,高低收入省份之间农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也有些学者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发展趋势持不同观点,如张琦和范丽娜(2008)认为,中国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差继续拉大,而相对差呈现波动态收敛趋势;赵晓峰和霍学喜(2007)认为,中国农村内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前呈倒“U”形,之后呈典型的“U”形分布,说明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收入区域差距扩大了。
新古典收入分配趋同理论和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对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趋势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证明,需要结合不同空间、时间和制度等分别进行考察。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发展趋势的研究,由于采用的方法和时间段的差异以及地域划分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相差很多甚至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