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自我的再建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自我认同”与互联网的关系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9],任何一个时代,探求人的主体本质、追寻自我的结构变化都是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目标。而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媒体和人格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在改变所有的传播媒体之后,仍然维持昔日的自我,媒体革命必然导致精神革命。符号不仅是人认识自我的通道,也是人际交往时身份确认的中介。传播媒介作为构建人类符号环境的重要工具,其形态的变迁必然影响自我的再建构。

“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历史地变革自己和重塑自己的存在。任何一个可以称之为‘时代性’的变换,从根本上说,都是人对自己的变革与重塑,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10]人们之所以把如今的时代称为“网络时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网络”已经并且正在深刻地重塑人本身,即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的存在方式。“具体地说,‘网络’变革了人的世界图景、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因而从总体上变革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11]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网络上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多,由其传递的经验,已长久地影响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基本组织。网络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转型,而且也影响到日常社会生活的实质,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中最为个人化的方面,甚至个人的潜在思维方式、人格结构、认知结构、意识结构、行为方式等或隐或显的方面。网络引起的社会个体自我结构的嬗变,从微观方面折射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研究网络对自我的建构影响,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后现代生活中特有的自我建构与再建构,网际网路已成为一座重要的社会实验室。我们透过网路的虚拟实境可以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创造。”[12]

当网络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结构和状态时,当我们徜徉在虚拟的空间中时,其虚拟性正满足了我们的精神的虚拟性需求,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是否可以弥补现实空间中存在的不足?是否可以给自我构成一个新的机会?虚拟与实在交错,带来的多种角色扮演是加剧了精神的分裂危机,还是分裂本身才是健康的自我人格?在网络空间里,自我包含的身体认同、社会认同、个人认同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究竟有什么不同?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必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中的自我结构与发展假说和哲学中关于“人”的研究以及传播理论研究联系起来,探究网络媒体如何塑造现代个体的自我这一命题。


[1]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2] 《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3] 全国13所高等院校联合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4] 徐瑞青:《国外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理论的发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5] 谢俊:《虚拟自我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95页。

[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7]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8] [苏]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3、44页。

[9]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0] 孙玉祥:《“网络时代”与人的存在方式变革》,载《求是》2001年1月。

[11] 同上。

[12] [美]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