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社区概况
第一节 村寨建置和历史
一 历史沿革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曾称路南县)[1]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石林巴江两岸出土的用天然石块略加修打而制成的旧石器,以及文笔山、青山口、红土坡、小屯等地相继发现的旧石器时期遗址,证明先民早已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春秋战国时期,石林巴江流域的居民与滇池地区的居民一样,处于“耕田、有邑聚”的农业社会。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在石林设置谈稿县。唐朝天宝末年,居住在石林境内的彝族部落的农牧业发展较快,其酋长撒吕兼并了周边各部,并筑撒吕城进行部落统治。
关于石林境内人口最多的彝族撒尼人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一,撒尼先民土生土长,繁衍而成。其二,撒尼先民从昆明碧鸡关搬迁而来。其三,撒尼先民从大理迁移而来。追溯其渊源,石林的彝族撒尼人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居住于石林境内北部地区,约于宋元时期逐渐迁徙而来,其迁徙路线源于曲靖地区,撒尼语称为“阿着底”,经马龙、马过河、小新街,再经宜良县北部山区渐自迁移到现居之地。另一部分居住于石林境内南部地区及邻近的弥勒县、沪西县、丘北县一带,约于明清改土归流时期逐渐由昆明近郊举族迁徙而来,而根据其《指路经》推断,他们所称的“阿着底”应为现在云南大理的苍洱地区。据撒尼人相传,他们的先祖“杨公”原居大理,被大理“段公”打败后,逃至昆明的碧鸡关,后经宜良的八大河来到石林的路美邑[2]定居下来,之后部分子民又逐渐迁移到现居之地。经考证,这两支移民均自称“尼”,通彝语,识彝文,并保留着彝族先民的古老习俗,而“撒尼”一词则是当地世居的彝族对其的称呼。自称“杨公”后裔的撒尼人,应与南诏时期居住于邛海滨的彝族“尼尾支”有关联。相传南诏景庄王承袭王位前,曾驻守邛都,他逐渐迷恋上那里能歌善舞的尼尾人,继承南诏王位后,他即将其举族迁往大理。所谓“杨公”似为杨干珍,可能系南诏王与尼尾女子所生之子,因非王族婚配,故为段思平所用,称其篡权,武力征服,迫使其逃至昆明,后迁入石林。现从其“撒尼细乐”中,不难聆听到南诏宫廷遗音,可能是二者有渊源的历史明证。上述撒尼人的祭祀活动遵循着古老的彝族礼仪,他们应是古滇人的后裔,随着“六祖分支”,经历了不同的迁徙路线,又先后来到石林境内繁衍、生息、开发。[3]
爨氏是古代南中大姓之首,蜀汉时期开始显露头角,到晋代日臻强盛,称霸南中共400余年。到唐天宝年间,爨氏被南诏蒙氏(皮罗阁)所灭。由于蒙氏畏于爨氏400余年在滇中、滇东、滇南的部族中根深蒂固、威望显赫,担心爨氏东山再起,故以兵胁,从西白蛮强迁20万户到永昌(即今保山、大理)的广大平坝地区,他们从周围山区移居至坝区的“西爨”故地。据《云南简史》绪论中载:“东爨乌蛮以语言不通,多数散居林谷,故得不徙。”今石林、通海、华宁等地的彝族都是来自这时迁入坝区的乌蛮,他们迁入石林后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为“撒尼”,筑撒吕城于小古城,这里有他们播种过的“麻塘地”、“麻地心”,他们是当时石林的主体民族。直到明代,汉族大批迁入石林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撒尼人迁至圭山,这部分撒尼被称为“滇么”(意为坝区来的撒尼人)。[4]彝族撒尼人是石林圭山乡的主体民族。
再据《云南简史》一书中说,“叟人”是东汉时散居于滇中、滇东的一个部族,与昆明族杂居,昆为“大种”,叟为“小种”,属于与古代氐羌族有渊源关系的昆明人。民族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认为,在西汉时期,味县(即今曲靖)是彝族先民“叟人”的主要聚居区,他们曾一度是曲靖的主体民族。他们南下到陆良南部边沿、石林东北、圭山以北的偏僻山区,后被撒尼人融合。因此,撒尼人还具有氐羌族的面部特征和喜好狩猎、身披绵羊皮或山羊皮的特征。这支融合过来的“叟人”后裔被称为“撒么”(意为从山区来的撒尼人)。“滇么”和“撒么”的语言、服饰和性格虽有差异,但都同属撒尼人的一部分。[5]
撒尼人的祖先来自大理的传说比较普遍,19世纪末法国神甫保禄·维亚尔在其调查文章中记述了这个传闻。楚图南先生寓居石林时写成的杂文《路南杂记》,是有关路南彝族自治县的学术专题杂记,路南即今石林。其中第七篇 《记倮夷李姓与王姓宗谱碑记》论述了在石林可见的两块彝文与汉文的家谱碑碑记,一块是李姓的,地点在维则村;另一块是王姓的,地点在大糯黑村。两碑皆有汉文小序,其后则是谱表,碑式相同,唯前者碑头还有四个字,人形的浮雕各执刀、镰、锄、斧等物,并有头个祖先的名字;后者除了彝文与汉文文字并列外,几乎全是汉人的碑式。两碑皆记述着大约是倮夷民族中的撒尼人共有的关于祖先的传说,两块碑记皆提及原先祖先居住于云南西部的大理,然后东移南下到了石林。在这两块碑记里,虽到一两代人以后,姓氏名字都已汉化,但父子连名的痕迹在最初几代人的名字中仍可看出,从父子连名到姓连名字的汉化反映出同一倾向,即越到近代撒尼人的姓氏名字越完全汉化,父子连名的传统习惯也越彻底消失。虽然在姓氏名字开始汉化的一两代人中仍然保留着父子连名的习惯,但后来很可能是受到汉人的影响,因此渐渐不严格,乃至于变成纯然如汉人一样的父子同姓而完全异名。据王碑记载及大糯黑村的长者王有志口述,王氏鼻祖原籍大理,移居云南府东门外,后移居宜良宝宏寺,继后移居路南牂龙后,移居盘西东区大寨后,又移居路南南区亩竹箐。[6]
据临近大糯黑村的石林县北大村乡月湖村的普震有家的家谱记载,其祖先是从大理搬迁而来,迁徙路线为:大理→昆明车家壁(碧鸡关)→豆黑、蓑衣山一带→糯衣、舍波一带→尾渚渣→月湖村。石林县寨黑村彝族毕摩毕华玉口述其祖先从大理搬迁的路线为:大理(下关)→碧鸡关→陆良→碧鸡关→西街口(西街口村→寨黑)。[7]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后,大糯黑村所在地属路南境内,而当时路南属于陆良落蒙部。元宪宗六年(1256),元朝在今石林一带的落蒙部辖区置落蒙万户府。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落蒙万户府改为路南州。自汉唐以来至元朝郡县的设立,伴随着汉族不断进入石林境内并向东南迁移,一些汉族“变服从其俗”,融合于当地少数民族之中。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族与当地民族通婚称“遑耶”,“与夷至厚者谓之百世遑耶”、“恩若骨肉”。[8]
自明朝时期迁入石林的汉族则较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社区和文化。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中央在今昆明、石林一带置前卫,推行卫所屯田制度。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陆良城往北迁,设四门相望,明朝在当地设“四门十二哨”,大糯黑村位于距离路南81里的藤子哨,属曲靖府陆良州。自1398年,明朝兴藤子哨,该村经历了由哨设关的过程,被称为糯黑,当时人烟稀少。
清咸丰十年(1860),糯黑为“社仓”,糯黑村民开始建城,并在太平天国时期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反清运动,在当时是陆良和圭山地区反清力量的退守之地,隶属于陆良州管辖。1911年辛亥革命时,陆良和路南地区开展反清斗争,支持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进入民国时期,糯黑隶属陆良州南区圭山乡管辖。1927年,军阀唐继尧倒台,龙云[9]与胡若愚争斗,张冲[10]将胡若愚欲献给国民政府的105驮共计21万两白银藏到大糯黑村村民家中,挫败了胡若愚靠拢国民党当局的阴谋。当时大糯黑村隶属于陆良县奉化乡管辖。1930年,中共第一任云南省省委书记王德三策动陆良暴动,糯黑小学的第一届学生在此革命背景熏陶下成长,许多毕业生后来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大糯黑村成为当时陆良中共地下党联络点,同时也是圭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45年,陆良县县长宣传抗日,主张武装斗争,被国民党特务谋害,大糯黑村成为圭山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基地。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进入大糯黑村。1949年,边纵指挥所驻扎在大糯黑村老学校,指挥当地县、乡、区的革命工作。大糯黑村组织情报小组和民兵小组,协助边纵开展革命斗争。当时该村村民白天劳动,晚上帮助传递情报、救治伤员,参军人数达40—50人。在国民党26军481团、57团及保卫团围剿圭山时,大糯黑村成为边纵的后勤供应点,军民鱼水相依。有不少大糯黑村撒尼村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英勇献出了宝贵生命。由此,大糯黑村经历了在明代为哨,清代为城,民国时期为革命中心,解放战争时期为边纵指挥所的历史过程,孕育了许多革命英烈。
二 行政建制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云南石林圭山地区为路南州的富安乡。
1934年,废除原来的联保制,实行乡保制,成立圭山乡公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糯黑村属于陆良县圭山乡。
1950年3月,原属陆良县的大糯黑、小糯黑等共9个村子被划入路南县圭山,成立路南县圭山区人民政府,糯黑属该区所辖8个乡之一。
1951年4月,圭山区改称第一区公所,仍辖糯黑等8个乡。
1952年土地改革时,路南全县调整为8区1镇102个乡,第一区辖糯黑等15个乡。
1953年3月土地改革结束后,路南全县划为7区1镇,第一区辖糯黑等10个乡。
1953—1954年,实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助组。
1954—1955年,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1956年,创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该村为宜良县圭山区石峰管理区大糯黑村。
1958年12月,成立人民公社,设公社书记、社长和文书,在“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指导下,改为路南彝族自治县圭山人民公社糯黑大队大糯黑村,设公社书记、大队长和文书,在此期间糯黑大队包括大糯黑、小糯黑两个村子。
1960—1968年,该村为路南县圭山区糯黑公社大糯黑村。在此期间的1961年,圭山地区设糯黑等共18个小公社。
1963年,撤销较大的公社,改大队为小公社,扩大小公社辖区,原路南行政区划境内设5个区,辖82个小公社,其中圭山区辖糯黑等18个公社。从1968年年底开始,该村为路南县圭山区革命委员会糯黑大队大糯黑村。1969年5月,撤区镇,扩大公社规模,圭山区被撤销,划为海邑等3个人民公社,海邑公社辖糯黑等7个生产大队。
1970年,海邑公社与亩竹箐公社合并为圭山人民公社,辖糯黑等12个生产大队。1972年12月31日,原圭山人民公社中的亩竹箐和圭山分开设立公社,新圭山人民公社辖糯黑等7个生产大队。1973年,圭山公社辖糯黑等11个生产大队。
1982年12月,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大糯黑村平均分组,组长由各家各户轮流担任一个月,并把原来的生产队分为两个小队。
1984年2月,农村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成立区、乡政权组织,改生产队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即以公社辖区为单位成立区公所、镇,生产大队改为乡。圭山区人民政府驻海邑,辖糯黑乡等9个乡和1个镇,该村为路南县圭山区糯黑乡大糯黑村。
1987年年底至次年初,区乡体制改革,区被撤销,成立相应的乡,同时撤销原区辖乡人民政府,成立办事处,圭山乡人民政府驻海邑,圭山乡辖糯黑等10个办事处,糯黑办事处驻大糯黑村,该村遂成为路南县圭山乡糯黑办事处大糯黑村。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路南彝族自治县正式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随着国家新一轮村级体制改革的开展,自2000年8月15日开始,该村改为石林县圭山乡糯黑村民委员会大糯黑村民小组,糯黑村委会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文书(兼副主任)三职干部(下表的任职时间在本段内容涉及的时间之前。)
表1—1 糯黑村领导更迭
三 大事记
民国三年(1914)3月29日,云南石林圭山大糯黑村村民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石料、草木,立大糯黑封山碑。该碑现用砖砌于村中原老学校的围墙上。
民国七年(1918),开办大糯黑小学。
1929年10月—1930年年初,中共第一任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到大糯黑等村做社会调查,了解彝族撒尼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
1946年5月23日,中共党员王松声、毕恒光[11]、侯澄组织圭山彝族音乐舞蹈队到昆明演出,扩大圭山彝族对外的影响。5月24日—6月3日,包括大糯黑村的彝族撒尼姑娘王兰英、王兰珍等在内的圭山彝族音乐舞蹈队成员30多人,在国民党云南省党部礼堂演出30余场,观众达3万多人次,震动昆明文艺界。
1948年12月底,圭山地下党根据云南省工委的指示,由张贞、杨文光、杨炳忠在大糯黑等村发动了300多名彝族撒尼青年,于1949年1月组建了圭山游击大队,消灭圭山东面的土匪史小法。1949年4月,圭山游击大队全体指战员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2支队14团第1营。
1948年圭山地区组织武装斗争时期,大糯黑等周边各村成立了农会,开展宣传活动。
1949年2月14日—3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司令部驻扎在大糯黑村。
1949年6月中旬,在大糯黑村成立中共圭山区委员会,书记普震有。
1950年2月,圭山乡农会正式成立,由黄文彬担任主席,下辖糯黑等14个农村农会组织。
1950年3月,圭山区临时人民政府改为圭山区人民政府,区政府驻海邑,下辖8个乡,区政府设立了民政机构,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圭山区委员会,设委员5人。同年4月,圭山区人民政府在大糯黑村召开了圭山区首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圭山区妇联领导班子。
1956年,糯黑、海邑、普拉河等村的村民修筑海邑至普拉河的乡村公路。
1958年,因痧子、百日咳流行,大糯黑村83人染病去世。
1961年8月,圭山公社改为圭山区,原小板田公社划分为亩竹箐公社、小板田公社、糯黑公社。同年10月,成立圭山区公所,区公所驻海邑,辖5个公社。
1967年,修筑海邑至糯黑的乡村公路,群众投工投劳。
1969年4月,撤销圭山区,成立圭山人民公社,辖7个生产大队。
1970年2月—1973年6月,圭山全乡各村寨相继通电。
1979年,兴建圭山水库。
1981年11月,路南县人民政府派出林业“三定”工作组开始在圭山公社的海邑、海宜、大糯黑等村进行林业“三定”的试点工作。
1984年2月,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设区、乡财政组织,生产队改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社改称区,成立中共圭山区委、圭山区公所。
1985年1月,成立圭山乡烤烟收购站。
1985年,建立圭山(海邑)35千伏输变电站,容量为2×1000千伏安。同年,圭山水库坝埂加高15米。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圭山兴建供水工程,进一步解决了圭山区大部分自然村的人畜饮水困难。
1987年年底,进行区乡体制改革,撤区建乡,原圭山区委、区公所改称圭山乡党委、圭山乡人民政府;原乡改称办事处。圭山乡人民政府辖10个办事处、38个村民委员会、5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8年3月,圭山乡举行规模盛大的“三通”(通水、通电、通路)庆典,历时3天,开展了篮球比赛、象棋比赛,以及文艺表演、拔河、斗牛、摔跤等彝族撒尼传统活动。
1988年年底,圭山水库饮水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基本上解决了全圭山乡的人畜饮水困难。糯黑支管从主管4公里处接出,安装4寸管至大糯黑、小糯黑两个调节池,长2公里,从水池安装1—2寸管,长4公里,供水至各用水点,解决了大、小糯黑两个村子的人畜饮水困难。
1990年12月,圭山乡人民政府拨款45000元,在乡政府驻地海邑新建了一个50W的电视差转台,解决了圭山部分地区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困难的问题。
1998年,路南彝族自治县正式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县名与石林景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