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与景气动态的调研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调研报告

创业生态系统是孕育创业创新的“土壤”、“雨水”和“阳光”,它的构建对激活万众创业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支撑。浙江省李强省长明确指出,要着力打造政务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等“四大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是重中之重。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经验,提出了加快构建浙江省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系统化集成与配套支持体系

纵观国内外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都有如下特点:

一 系统化的集成

创业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显著。美国硅谷形成了由大学与科研机构、风险资本机构、综合服务机构、人才库、创业精神和创业板市场构成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巴黎大区创新中心将区域内的大学、科研中心、大型集团和中小型工业企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效互补的创新生态系统;北京中关村也形成了包括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科技资本、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文化等六要素构成的创业生态系统。

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成熟的风险投资。美国硅谷集中了近1.5万个天使投资人。以色列特拉维夫集中了大量的风险投资,相当一部分属于“纯风险投资”,其中39%属于种子阶段和早期阶段的资金注入。二是创业创新繁荣,创新驱动效应显著。上海张江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园区集聚了中芯国际、辉瑞等近2000家科技型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56家,复旦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一批国家级、省市级的公共研发机构和评测平台。三是同类型或互补型产业的集聚。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园、布里斯班科技园和墨尔本拉筹伯大学R&D Park等,聚集了一大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互补产业。

二 全方位的支撑

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高质量配套支持体系,对于创业生态系统的高速运转是必要条件。包括:一是激励创业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完备。美国硅谷为创业创新构建了技术流动、技术许可、知识产权保护法、员工流动的劳动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等完善的法律保障环境;深圳市实施普惠式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并通过创业孵化园,提供创业社保补贴、场租补贴、税费补贴、首次创业补贴、带动就业奖励等一揽子资助政策。二是创业创新基础设施齐全。芬兰Jyvaskyla产业生态系统,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一致,系统内的能源实现了以Rauhalhti电厂为源头的四层级式能源梯级利用系统;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Asns电厂和卡伦堡市政两个核心企业,为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和能源供应。三是创业配套服务完善。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等创业孵化设施众多。北京中关村拥有联想之星、创业邦、创业家、3W咖啡等众多创业孵化和服务机构,开展各类创业服务。加拿大达特默思市伯恩赛德工业园设置了工业效率中心,统一发布园区内物资流及企业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培训教育等综合性服务。

第二节 网络化组织与持久性动力

一 网络化的组织

创业生态系统内部创业主体之间的呈现出网络化、生态化的自组织特征。一是开放式的网络连接结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创新型经济正在崛起,亚马逊的Amazon Web Service(AWS)云服务是云计算领域的领军型企业,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连接“线上”和“线下”的创业生态系统。其为创业企业提供虚拟机、计算、存储、网络、快速建立商业化应用、数据管理和拓展服务等。二是创业组织呈现产业链式连接。Facebook生态系统内的创业企业呈现出产业链式的疯狂成长。其衍生的创业公司包括:社交游戏公司Zynga、广告公司Wildfire、求职服务的公司BranchOut、以及商务网站Payvment,这些企业都迅速在其生态系统中呈产业链式的扩张,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是准IPO级企业。三是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阿里巴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在线电子商务企业。其通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将金融资源、信息资源、实体制造业的商品资源、物流供应商和独立软件提供商服务资源有机融通在一个系统内。四是创新要素重组和价值创新。谷歌(Google)的创新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包括谷歌、第三方创新者、广告商和用户,通过谷歌平台,共同开发出融合了谷歌功能元素的新型应有产品,并向用户测试和营销其产品。

二 持久性的动力

一是青年创业人才集聚。硅谷、纽约、巴黎、新加坡四地的创业者平均年龄低于35岁,加拿大温哥华、圣地亚哥、巴西圣保罗、伦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五地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也仅为36岁。二是受到创新辐射效应影响显著。美国西雅图不仅拥有亚马逊、微软、Avalara、Zillow等世界级企业巨头。同时,它毗邻硅谷,拥有地理位置优势,并在住房、教育、医疗、商业配套和娱乐等方面具有低生活成本的比较优势;日本筑波科技产业城,由筑波大学城为中心和外围六个技术园区组成。筑波大学城实施资源共享工程,设立科研机构的资讯交换中心,提供最新科研成果信息及知识产权交易等。三是形成了有型的创业创新文化。美国硅谷精神包含着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价值观,其核心是宽容失败。北京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积淀和传承,形成了“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创业文化。四是创业创新培训、教育体系完善。新加坡自20世纪70年代,其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就实施了青年海外培训计划即“职业化”创业教育。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了“国大开创网”和国大创业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直接服务于生产。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因地制宜提出以下构建浙江省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一 构建“区域核心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

一是建立基于“大区域内协同”的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以“中心城市+周边县市区”为格局的大区域内协同的创业生态系统;以“专业镇区”为要素单元,在大区域内合理布局构建创业企业群落、科研院所、产业共性技术平台、人才、风险资本、创业服务机构等产业生态系统的要素模块。继续深化完善“杭州上城区基金小镇”、“西湖区云计算小镇”、“桐乡天使投资小镇”、“富阳硅谷”、“青山湖科技城”等以“专业镇区”为行政单位的创业生态系统要素模块的构建。

二是加强系统内“创新核心”要素的构建。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参与国家和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针对电子、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汽车、金属制品等产业领域,搭建基础材料、关键设备、核心元器件及软件工具等公共技术和产业服务平台,增强创业生态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完善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式配套服务体系。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引进科技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重点是引进科技银行、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技术转移、天使投资人、风投公司、创投基金、信用中介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

二 增强创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

一是建设“法制营商”环境。构建全方位、多角度、有效、协同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以“三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的网上政务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建设“阳光、公平”的营商环境,促进创业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二是深化“财税政策”改革。设立“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匹配杠杆资金。建立商业化模式运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政府加强监管,明确“支持”和“导向”的职能,细化投资原则:投资对象、投资方式、基金运行规则,引导基金健康运行。

三是加强“科技政策”创新。重点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政策。通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收益分配方式改革、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等方式,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服务业整体服务效率。搭建企业和中介机构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规则相容、流程对接。

三 促进创业创新要素集聚流动

一是重点突破“六维度”的信息技术领域,促进创业创新要素的网络聚集和流动。重点加强“物联网、智慧城市、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产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六个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应用推广。改变创业创新企业的空间(实体)集聚模式为虚拟集聚,通过互联网(虚拟)集聚创业创新企业。

二是依托“云平台”和“大数据”,建立“互通互联”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加快互联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升级,将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终端和人等创新要素有效连接起来,整合、汇聚、流通、衍生和创新信息资源。以阿里云等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建设“公共商业数据服务中心”、“工业经济信息网络平台”。

三是构建和谐的“大平台+中小微网商”网络生态系统,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重组。着重建立中小微网商促进中心,为中小微网商提供融资、法律、技术服务和政务服务等综合性服务,推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方式的创新。

四 “内孵”“外引”持续推动创业孵化

一是加强引导,建立市场化的创业孵化机制。在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创业孵化载体,鼓励平台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成功企业家等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创业孵化器。引导各类孵化机构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创业项目孵化机制和优秀初创企业发掘培养机制,重点开展创业孵化、产业链孵化、早期投资、创业教育、创业社区、创业媒体等环节的创业服务业。

二是优化城市综合创业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建设“创业社区”,提高浙江省集聚创新的人才的吸引力。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配套低成本的居住、教育、医疗、娱乐、交通、办公服务,低价甚至免费的互联网接口,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创业。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江创业,特别是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