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青海的民族民俗——包容性与互融性
汉代,青海开始接受中央王朝的统治。西汉汉武帝曾开辟古湟中地区,设立郡县。汉代以后,中原文化和鲜卑文化等进入青海地区,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开通,以及其后吐蕃东进、唐蕃间的密切交往与联系,汉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及印度文化在这里与传统的羌人文化会聚融合,出现了多元艺术文化并存和相互吸纳的特点。
隋、唐两代佛教文化在青海迅速勃兴,佛雕、泥塑、石刻、砖雕等艺术品应运而生。元、明以后,寺院周边一时出现了许多以塑造佛像、绘制壁画、装饰寺院为主要职业的民间艺术家,寺院中也出现了专门从艺的僧人。
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喇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信仰佛教、道教及基督教(部分信仰藏传佛教)。河湟地区是儒家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处。河湟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以各自先民的文化为基础,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因素而形成的。留存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和喇家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各民族相互包容和融合的灿烂历史。如当代土族文化是在其先民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藏汉两族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后建构的一种农业文化,是一代一代土族先民对原有的牧业文化重构的产物。显然,土族文化的这个“重构”是由于周邻民族即主要是与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所促成的,是土族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文化互动的结果。和土族一样,撒拉族共同体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多种民族也即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文化互动在各民族文化的建构过程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汉、藏、蒙、回这些大民族的文化是上述各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重要资源所在。青海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汇聚分布的地区,同时也是多种文化传播的交汇地带和焦点地区。这里作为多种文化的中转、过渡地带,成为中、西民族文化交汇、融和的“熔炉”,使青海民族民间石刻艺术显示出典型的互融性特征。
青海省境内以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六个世居民族为主体的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有神话与传说、青海方言、谚语、禁忌、音乐舞蹈、戏曲曲艺、风俗、民居、饮食、服饰、民族体育等,这一切恰是青海文化的精神所在,是青海民族的标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民族之魂。它深厚但也脆弱,部分内容已逐步消失。因此,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民族文物的层面上看,既需要保护有形的文物,也需要保护与之相关的无形文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看,既需要保护无形的文化,也需要保护相关的有形的工艺品。石刻,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文化,但就其制作工艺流程来看则是非物质文化的展示。如果就单独一个或一组去认识,价值不大,但完整地一组一组地制作,并且是将其有关的制作工艺、使用情况等无形文化一起研究挖掘,自然就增加了石刻的文化价值,同样具有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