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书法

曹丕于公元220年在洛阳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国号蜀。又次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帝,国号吴。自此汉朝被三国鼎立的局面所取代。后来,司马炎先后于263年灭蜀,265年灭魏,280年灭吴,天下统一于晋朝。220年至280年这一段时间,大体上称为三国时期。三国之中,曹魏占据长江以北半壁江山,地域既广,人才亦众,文化艺术发展颇为繁盛;东吴偏安江左,也聚集了不少人才,但文化艺术发展远远不及曹魏繁盛;蜀国西据巴蜀,地域狭小而荒蛮,文化虽自有传承,但就书法艺术而言,这一时期几无可谈。但三国时期的书法,与东汉时期相比较,却有一变,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下令禁止树碑立传,亦禁石人、石兽雕刻,其目的是反对厚葬,俭省人力。曹丕代汉之后一直贯彻这一禁令。延续到西晋,晋武帝也曾下过类似的禁令,虽然树碑的风气并没有完全禁止,从这一时期开始,碑刻文字大大减少了,像东汉时期那样的华美碑文已不多见。而刻石记功、树碑立传,本来与儒家的思想观念有关系,一旦有了寄托于碑刻这种方式,要想禁绝,就大为不易。于是有人就又想出了另一种方式,不让刻碑,就刻“墓志”,即制作一方形的石板,将死者的功德用传记的方式刻在上面,或立于棺前,或放在棺木之上,同棺椁一起埋于地下。这种想法本来很可笑,埋于地下,就没有人能够看见,根本就起不到为死者表功的作用,只有在墓葬被发掘或盗窃的时候,墓志才会为人所知。岂不是造坟的时候就已经想到有人要掘墓了?可是,这种“墓志”却一直通行于后世。果然,这些“墓志”有不少被后世发掘出来,作为历史与书法艺术研究的资料而颇受重视。于此,不得不钦佩古人看待此事的通透与远见。据说,东汉延平元年(106)的《贾武仲妻马姜墓记》是最早的墓志。但墓志刻石成为一种风气则是在南北朝以后。关于墓志书法,放在后面介绍,这里先谈三国时期的书法。

三国时禁碑刻,正是所谓“不许百姓点灯”,但“州官放火”则属正常。堂而皇之的大碑还是有的,以下略举数种。

一 曹魏时期的碑刻巨作

曹魏时期的碑刻巨作,最显赫者当属《公卿上尊号碑》和《受禅碑》,这两通石碑,立石于河南许昌。两碑的规制完全相同,共刻字32行,行49字,碑阳刻字22行,碑阴刻字10行。前者碑额刻“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篆书八字,后者碑额刻“受禅表”篆书三字。前者是魏王曹丕下属的公卿将军等劝曹丕即皇帝位的奏章。后者则是记载曹丕由汉献帝受禅而即皇帝位的具体内容。曹魏代汉,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是以儒家的无德让有德的禅让说为其思想基础的。所以,这两通大碑所记载的是同一件大事,即美化禅让,歌颂曹魏得天下为正统。既然是盛事,自然要由圣手书写,但两碑均未留下书写者的名字。以理而论,此碑必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钟繇所书无疑。钟繇享年79岁(151—230),前69年在汉,后10年属魏,因其一生的大部分岁月在东汉后期度过,故在前面已作介绍。史书记载,他擅长三种书体:铭石之书、章程书和行押书。铭石之书,即是指自东汉以来通行的用于碑版的隶书。曹丕称帝,他官至太傅,“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中有他的名字,此两碑非他所写更待何人?《受禅碑》在许昌之繁城(今属河南漯河),很久以来,当地人贯称此碑为“三绝碑”。传说碑文由王朗撰写,为“文绝”;书法由钟繇书写,为“书绝”,镌刻精到也另称一绝。这两碑均是由钟繇书写,字体近于汉代之《史晨碑》与《熹平石经》,虽是隶书,却与汉代的隶书风格有明显不同,结体方正,笔画劲健,端方有余而活泼不足,更少天然灵动之机趣。之所以如此,大概由于钟繇晚年其书法的兴趣全在于楷书的创造与创作之上,对汉隶之风格已有所不满,不自觉地在其隶书铭石之作中也加入了楷书的方正与端严,而事关朝代更替,又不敢不以庄重之情对待之,才造成这一效果。凡作书,有意求“好”,往往难以得到真正的“好”,而“无意于佳乃佳”则是至理。但有人认为此二碑所显示的是隶书的衰退现象,则未必。亦有人认为《受禅碑》是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大书法家卫觊所书,史无明证,后人讹传不足为凭,故存而不论。

(三国)公卿上尊号碑

(三国)《受禅碑》

(三国)魏《孔羡碑》

曹魏时期的另一名碑是《封宗圣侯孔羡碑》,该碑魏黄初二年(221)立石于山东曲阜。是年,魏文帝曹丕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命其修复孔庙,故立此碑以纪其事。

(三国)魏《庐江太守范式碑》

碑额为篆书“鲁孔子庙之碑”六字,碑文隶书,22行,行40字,不知书写者为何人,但字体更显方正,且笔法更为开张,显然亦是受到楷书的影响,不再完全恪守汉隶原有风格,亦可谓开风气之先,不得不尔。

魏青龙三年(235)立于山东济宁的《庐江太守范式碑》,出土于清乾隆年间,隶书,上部残存11行,行15字,残存的这些文字笔力劲健,落落大方,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此外,还有《曹真残碑》和王基碑》等,虽是隶书,但都带有楷书的意味,所以,干脆有人将这一时期的曹魏的隶书称为“魏隶”,以区别于汉代隶书。那么,如果说这种“魏隶”有特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虽然还是隶书,却已经加入了楷书的一些元素,亦即字体显得方正,笔画中楷书勾挑的意味也多了一些。

(三国)魏《王基碑》

( 三国)《曹真残碑》

二 曹魏时期书法工程——书写镌刻《三体石经》

三国时期,曹魏最大的书法工程,要数《三体石经》的书写刻石。《三体石经》相传是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刻写而成,内容为儒家经文,包括《尚书》《春秋》和《左传》,用古文(大篆)、小篆和汉隶三种书体刊刻在同一石版上,分为上、中、下三排。上排刻古文(大篆),中排刻小篆,下排刻隶书,三种字体依次往下排列。史籍中称为“三字石经”或“魏石经”,也称之为“正始三体石经”。原石立于河南洛阳太学门前《熹平石经》旁边(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内)。关于石碑的数量历代著述说法不一:《水经注·谷水注》说有48碑,《西征记》说有35碑,《洛阳伽蓝记》说有25碑……王国维依据所出土的残石行款排比推断,认为35碑的说法更为确切。《三体石经》毁于西晋“永嘉之乱”,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太学旧址和汉魏石经旧物尚存,且有补刻立石,后来北朝佛教盛行,这些经文碑石竟被拆去用作建寺院的石材使用。

宋代以来,《三体石经》残石在洛阳太学遗址时有出土。1922年,还在洛阳城东30里的地方发掘出《三体石经》残石一块。石版两面刻字。碑阳34行,刻《尚书·无逸》篇,碑阴32行,刻《春秋·僖公·文公》的部分内容。出土时,拓工赵道传拓了12本,不幸的是,这块宝贵的经文石刻,次日即被村民砸成两块,损毁了25字,其中一块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块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三国 魏)《三体石经》

《三体石经》是当时钦定的儒家经典定本,其目的是“以弘儒训”。石经使用三种字体,说明当时从朝廷到学子有一种共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是不同时期使用的字体,彼此之间有传承关系,应当规范地使用,《三体石经》为规范地使用文字立下一个标准,这是我国校勘史上的一大创举。传说《三体石经》刻成后,全国各地的学子纷纷前来观碑校书,其盛况不亚于《熹平石经》落成之时。

衮雪

碑文的书写者究竟为何人?历来说法不一,几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都被提到了,如邯郸淳、卫觊、张揖、嵇康、韦诞等。但如此规模宏大的写经作品,又有三种不同的字体,实非一人所能毕其役,理应由多名书法家共同书写完成。

《三体石经》中的古文(大篆)字体与《说文》所收相符,笔画首尾出锋,结字以丰上锐下,丰中锐末,随体诘诎。近似诅楚、籀文和蝌蚪文。小篆却与秦代小篆不同,字体则略呈方形。隶书基本上仍属汉隶风格,但过于规矩严谨,不免少了一些书法创作应有的生气和情趣。但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仍不失为学习大篆、小篆和隶书字体的优秀范本。作为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项文字书写的伟大工程,更值得后人为之行注目礼。

附带说明,曹操应属东汉后期人物,因曹丕追谥其为“武帝”,故亦可放在此处略作分说。他曾有“衮雪”二字被人称道,此二字据说是他亲自率军队攻打蜀汉时,在阳平关所写。以情理而论,曹孟德与戎马征战之间隙,未尝不可能有此清赏山水美景之雅兴,也必然有相当的书法水平,但此两字虽是隶书,但显然无汉隶意味,且落款“魏王”(曹操当时实为“魏公”,尚未封王)乃后人附会之所作,岂可当真?

三 皇象书法及东吴碑刻

三国时期,东吴一带书法最有造诣、最为后世所称颂者唯皇象一人。皇象,字休明,生卒年不详,三国时吴国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任青州刺史。书法以章草著名,章草学杜度,后自成一家,名冠当时,篆、隶兼擅,亦为世人所称道。当时人将皇象的草书、严武的棋艺、曹不兴的画等并称“八绝”。他写的《急就章》是目前能见到的较早的章草范本之一,颇为精到。 相传《急就章》是西汉元帝时人史游编写的识字启蒙教材,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多有书写,多已不存。今所得见者,相传即皇象所书,真迹在宋代亡佚,今有明朝时根据宋人摹本(一说据唐人摹本)翻刻的“松江本”最为著名,刻石现收藏于上海市松江县博物馆。刻石上的文字包括正书和章草两种字体,是后代学习章草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皇象的章草书作品传世者还有《文武将队帖》,其字体风格与他写的《急就章》几乎没有区别,兹不多述。

(三国 吴)《文武将队帖》

皇象的另一件不朽之作是《天发神谶碑》,此碑又称《天玺纪功碑》或《吴孙皓纪功碑》,东吴天玺元年(276)刻石。宋代时,碑石已断裂为三段,故亦称《三段碑》;《天发神谶碑》现存南京夫子庙,原碑立于南郊的凤凰山。东吴天玺元年,孙皓弄虚作假,命人刻成此碑抛于荒郊,再派人找到此碑,以说明他做皇帝乃是天意。这通碑分三段,共21行,212个字,内容荒诞,但在书法艺术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传统的篆书用圆笔,隶书用方笔,此碑文字,横、横折、点、竖等笔画的起笔都用方笔,竖画的收笔大多是尖锐的悬针形,显得劲利爽快。结构笔法皆有创新,古人赞之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佳迹”,皇象当此应无愧色。

(三国 吴)《天发神谶碑》

三国孙吴碑刻传世的仅四块,数量虽少,其书法价值和地位却很高。人们将这四块碑谓之“吴碑四种”,即《国山碑》《天发神谶碑》《谷朗碑》和《葛祚碑》。其中《葛祚碑》在我国碑刻、书法史上更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现存第一块楷书碑。碑高177厘米、宽74 厘米,中间有穿,穿下刻“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 3行12 字。今藏南京博物院。《葛祚碑》书体为标准楷书,三国时期,钟繇虽然已经创出楷书一体,但楷书碑刻尚不多见。而同一时期出现的“吴碑四种”的另三种碑书体,或篆或隶,或隶中带楷,唯独《葛祚碑》已经完全脱离隶书窠臼,用楷书书写。清代康有为称为“正书鼻祖”,或可当之。可惜的是,此碑下半段文字已漫漶磨灭,空给后人留下许多想象,但《葛祚碑》作为标准楷书的最早碑刻,颇值得珍视。

三国时东吴另有《谷朗碑》拓本传世,此碑全称《吴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不知书者为何人。宋欧阳修、赵明诚二家曾著录此碑。谷朗碑书法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字体,结构方整,笔画不用隶书蚕头雁尾的写法,书风古雅,颇显雄浑之气,历来被视为楷书入碑较早的碑刻。故宫博物院所藏有明拓本。

(三国)吴《国山碑》篆书

(三国)吴《谷朗碑》

东吴书法家不少。晋人葛洪《抱朴子·外篇》云:“吴之善书者,则有皇象、刘纂、岑伯然、朱季平、皆一代圣手。”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20世纪后半叶,有不少原东吴地区的简牍出土,其中,最集中的是1996年在长沙市古井里出土的一万多枚竹简。这一批竹简中有隶书,也有行书和楷书,虽然大多数都是民间书手所写,但足以见证三国时期东吴地区书法艺术由隶书向楷书、由章草向今草过渡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