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改革家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变法的历史背景

(1)封建制逐渐代替奴隶制。春秋战国之际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建立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法的使用,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土地变成私田出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制土地私有制代替,出现了新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2)秦国落后于东方六国。秦国是很落后的国家,到春秋时才立国,又地处偏远的西陲,原为戎、狄少数民族居住地,尚保留落后民族的习俗。中原各国皆鄙视秦国,不让它参加“会盟”。秦国长期内乱,魏国乘虚而入,夺取肥沃的河西之地。秦国若不改变落后状态,则难以生存。周室衰微,诸侯之间不断发生吞并战争,争当霸主。秦孝公在位时政局不稳,社会经济落后于东方六大强国—齐、楚、魏、燕、韩、赵。秦国“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产生,都比各国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强大起来,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在政治上要求改革。当时的形势,瞬息万变。魏国于公元前422年出现李悝变法,楚国于公元前403年有吴起变法,当别国大踏步前进时,秦国也要在短期内有强国之策。这就要与秦孝公统一思想,商鞅的想法正合孝公之意,两人“语数日不厌”。经过几天的长谈,孝公信任商鞅,实行变法,以图富强。公元前384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3)与旧势力甘龙、杜挚的辩论获胜。正准备变法时,遇到阻力,当时旧势力的代表甘龙、杜挚反对变法,强调用旧法治国,并说“官吏熟悉,人民习惯”,即“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杜挚甚至说:“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面对这种情况,商鞅看清形势,针锋相对地指出:商汤、周武不循古法而兴盛,夏桀、殷纣不改变旧礼而灭亡。他的话,打动了秦孝公,因而商鞅的主张,得到他的肯定与支持。商鞅也因这次辩论,做到了变法前级别最高的舆论宣传。

(4)树立令出必信的威信。变法改革要取信于民,还要以法治为辅助。由于变法的受众是广大民众,取信于民有利于获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变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保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改革取得成果,法治的确保是关键,人治只会带来人亡政息的后果。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在国都的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信将疑将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于是商鞅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搬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从此树立了千金难买的威信。在准备工作考虑周全后,变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