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动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胡淑珍
一 《经济学动态》概况和创刊35周年庆祝会
《经济学动态》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月刊,1960年11月18日在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所长的倡议和领导下创刊。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纸张质量很差,印装简单,版本页码与出版日期均不固定。1960—1961年出版24期,1962—1964年为内部发行的半月刊。1965—1977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停刊。1977年下半年曾出版两期试刊。1978年1月改为月刊正式复刊,内文分为国内版和国外版两部分。1978—1986年为小16开本,64页,内文双栏排印,版本记录简单,排在封四下边。从1987年开始,内文改为通栏排印,目录排在扉页占两面。1990年《经济学译丛》与该刊合并,新增英文目录。1992年扩版到80页,1993年由自办发行改为邮局发行。1994年版式变化较大,内文改为双栏排印,目录占3页,版本记录分两部分分别排在中文目录两侧,从第4期开始走上了经费自理之路。1996年增添每期的总序号,增加编辑部主任、副主任和杂志社社长、副社长姓名等项目,版本记录齐全、完整、规范。此后,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版本页码不断增加。2001年第9期扩版到96页,2003年改为大16开本,2004年扩版到120页,2008年扩版到136页,2009年扩版到152页,2011年扩版到160页。刊物的学术水平、装帧设计、印制质量更加体现高水平期刊风范。
《经济学动态》自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动态性、学术性、信息性、前沿性、权威性、实用性、综合性吸引着广大读者,并为大批学者展示其学术思想提供了园地,成为理论研究、教学、经济部门工作者的喜读刊物,赢得了经济学界的赞誉。该刊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争鸣,刊登了一系列质量水准和学术价值较高的优秀文章,综合反映了我国工业、农业、财经、商贸等各学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对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对促进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该刊名列全国政治经济学类核心期刊和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第一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历任主编:孙尚清、冒天启、于祖尧、王振中、杨春学;历任编辑部主任:薛永应、徐节文、陈长源、裴俊生、刘永年、郑国绮、胡淑珍、周学。
1964年我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委党校工作,后经“四清”、“文化大革命”、干部下放劳动,1973年分配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课。后因讲课承担的班次多声带受损,1981年11月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经济所从事编辑工作。1989年2月任经济研究所学术资料室副主任,负责编发《经济研究资料》月刊,并创办了《经济问题文摘》(月刊)和《日本市场经济》(季刊)。1990年经济研究所决定,将已经出版发行34年的《经济学译丛》(月刊)与《经济学动态》合并,1991年又将由学术资料室主办的《经济研究资料》和《经济问题文摘》停刊。1991年7月我调到《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负责国内版稿件的组编工作。1996—2000年任《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主任。兹将20世纪90年代我在《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工作期间经历的一些事情回忆如下。
1995年11月2日,经济研究所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和《经济学动态》创刊35周年庆祝会,并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研讨。我院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著名经济学家、两刊的编委和主编、编辑部主任以及新闻出版界的朋友120余人出席了会议,《经济研究》的创始人、第一任主编林里夫和《经济学动态》第一任主编孙尚清到会庆贺。庆祝会由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主持并致开幕词,党委书记、副所长于祖尧汇报了《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和今后打算,副所长、《经济学动态》主编王振中汇报了该刊35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忍之在庆祝会上致词,他充分肯定了两刊的作用,并对两刊提出殷切希望:第一,要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方向。发表的文章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遵循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研究分析问题。只有方向对了,观点明确了,才能够很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第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讨论和不同学术观点的交锋。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使正确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澄清错误的观点,使这种观点的市场越来越小。在大家的切磋和琢磨中,一起来探索,一起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要围绕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高质量的文章。第四,要加强与经济学家、经济部门以及广大读者的联系。
我院特邀顾问刘国光致词,他肯定了两刊的成绩和作用,指出两刊目前面临的困难,呼吁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支持和帮助这块学术净土,祝愿《经济研究》成为一份国际公认的优秀理论刊物,祝愿《经济学动态》成为国内最有权威、信息量最大的反映国内外经济学动态的刊物。副院长王洛林致词,他在肯定两刊成绩的同时,指明了两刊面临的严峻挑战,恳切希望社会各界给予两刊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更多的批评和建议。会上于光远、孙尚清、宋涛、桂世镛、王梦奎、胡代光、谷书堂、江春泽、王珏等先后讲话祝贺。他们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两刊的成绩,同时也对两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为庆贺创刊35周年,《经济学动态》与博瑞琪经济战略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征文活动,并编辑出版了《1960—1995年经济学动态目录分类索引》(1995年10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征文评委会从来自全国的200多篇征文中,经过认真评审,本着“重质择优”原则,遴选出15篇优秀征文,并于11月18日在青岛举行了颁奖仪式,会上王振中主编作了重要讲话。他讲道:从35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经济学动态》曾经发挥了各种有效功能:导向功能、摇篮功能、沟通功能、探索功能,今后还将继续发挥这四大功能。
二 制定规则,严格管理,实行零差错率奖惩办法
参加了《经济学动态》创刊35周年庆典,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讲话,对我们编辑人员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使我加深了对办刊宗旨、方针和办好学术期刊重要性的认识。1996年担任《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主任后,更感肩负责任的重大。我下定决心,要尽心竭力把刊物办得更好。上任后我把全面提高刊物质量和编辑队伍的政治理论与业务素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从1996年初开始我们狠抓了编辑部各项制度的建设。首先从整顿纪律开始,严格考勤,建立了编辑人员值班制度;建立健全了稿件档案制度,采用和不用稿件都妥善保管,登记清楚,便利查找;制定了稿约,申明本刊性质、办刊宗旨和方针,规范来稿要求,从第3期开始在刊物上反复登载;建立了校对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三审定稿制度,还制定了编辑部道德公约等。1996年3月22日,在编辑部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编辑部工作责任制度》,共五章26条,后边还附有编辑加工、校对细则10条。《制度》第一章总则对编辑部全体人员规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为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遵守著作权法和期刊管理规定等法规,加强管理,提高刊物质量,促进刊物达标上等;履行岗位职责,坚守职业道德,努力学习经济理论和编辑业务知识,发扬敬业精神,为办好刊物多作贡献;服从领导,关心集体,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分工合作,团结互助,人人争做“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合格新闻战士。
为加强编辑部人员政治思想素养,1996年和1997年,我们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文件、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及时传达和贯彻了我院期刊工作会议精神,在编辑部大力提倡“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和个人活动,要求大家把政治方向放首位,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努力使刊物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與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制度建立健全了,关键在落实、执行。我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忠实执行者。要求别人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我首先不做。以考勤制度为例,我在任职期间,不仅没有迟到早退,而且是早到迟退,经常加班加点。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严格要求别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编辑部出现了新面貌:制度健全了,编辑流程规范了,刊物质量提高了,社会影响扩大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精神文明突出了。
由于我们狠抓了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使编辑部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刊物的理论水平和学术地位有了很大提高。1997年《经济学动态》发表了著名学者(按发表时间顺序)戴相龙、卫兴华、邱晓华、陈东琪、厉以宁、晓亮、刘方棫、高尚全、刘国光、郑玉歆、刘溶沧、于祖尧、张守一、乌家培、尹世杰、张卓元、杨承训、吴树青、陈征、张维达等人的20余篇关于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重要文章。但是,刊物的差错率超标这一老大难问题仍未解决。
为降低差错率,我们采取过不少办法,但效果不明显。经过摸索和实践,终于想出了一种办法,即1998年和1999年实行的零差错率奖惩办法。该办法是指,在三校过程中达到零差错率的文章给予奖励,一校达到了零差错率,按1万字奖30元的标准乘以文章实际字数发给奖金,二、三校达到零差错率按1万字奖20元的标准乘以文章实际字数发给奖金;同时,也实行惩罚。出刊后发现错误,错1字罚10元,符号错1处罚5元。零差错率获奖文章,出刊后发现错误,获奖者不仅退回奖金,还要按错误规定标准受罚。为执行方便我们设计了零差错率奖惩统计表,由专人负责管理。为了配合零差错率奖惩办法的实行,我们又制定了半年自检一次差错率的规则,如1999年2月23日,布置实施对1999年第2刊物进行自检,国内组的编辑检查国外版面的文章,国外组的编辑检查国内版面的文章。3月2日召开全室会议,公布检查结果:国外版错20处,其中字错14个,符号错6处,罚170元;国内版错5处,其中字错3个,符号错2处,罚40元。罚金分别由造成错误的责任人承担。
实行零差错率奖惩和集中自检差错的办法,尽管花费了一些时间,但却得到了极大的收获。零差错率奖惩办法,奖罚分明,把错误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按责任的大小承担不同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几元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家的责任心增强了。从稿件编辑加工到校勘核对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人人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争取不出、少出错误,使自己编校的文章达到零差错率,这样既能得奖又不受罚。零差错率的文章增多了,刊物的差错率大大下降,实行零差错率的最终目的达到了。实行零差错率奖惩办法不久,很快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绝大多数文章在三校后都能达到零差错率,有不少文章在一二校时,就实现了零差错率,这就保证了每期刊物的差错率都能达标,从而为争创一流期刊奠定了基础。
三 结合经济热点编发专题文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进入了伟大的新时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新篇章。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跨世纪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宏伟目标。在这个政治稳定、思想解放、充满生机和创举的伟大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重大进展。崭新的、宏大的、多姿多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我国经济理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营养,我国学术界异常活跃,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动态》各期的内容充分反映了这个伟大时代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鉴于来稿与日俱增的现状,每月来稿平均170多篇,而每期刊物只能容纳20来篇。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取了将同类稿件摘要集中发表专题的做法,诸如: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启动经济寻找新增长点、扩大内需大家谈、理论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研讨、按生产要素分配等。这样不仅给更多作者提供了园地,同时又使读者集中获得更多信息。下面主要介绍关于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启动经济扩大内需寻找经济新增长点三个专题的情况。
(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上是肯定的。随着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批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不断出现,除了全盘否定者外,在主张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观点也大相径庭。在90年代《经济学动态》的来稿中,有关劳动价值论的文章占很大比例。对这类文章我在审稿中是这样掌握的:第一,区别文章观点的客观效果,是坚持、丰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是否定、歪曲、篡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属于后者一律不予登载;第二,遵循“双百”方针,对于有论据、观点明确的文章,摘其要点集中一组发表;第三,对于坚持、丰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文章,有多少发多少。
《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发表了郑永权、高书生写的《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文章,此文是1995年4月21—23日,由北京经济学会、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首钢研究与发展公司在京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的报道。会上对劳动价值论是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认识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不断增加、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何认识先进技术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七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著名经济学家宋涛、胡钧、卫兴华等出席了会议。他们对会上出现的“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创造只归结为活劳动,这同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很难吻合”和“90年代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难道只有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这两种说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宋涛讲道:“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劳动价值论,‘无人工厂’也不能改变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胡钧讲道:“马克思在给商品经济下定义的时候,是充分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因素的,马克思在论述超额利润、相对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产业后备军、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和绝对地租与相对地租时,从头到尾都贯彻了技术进步。”卫兴华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完全可以用来解释现实。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不能解释现实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和在方法上过分重视现象,而没有像马克思那样深入到问题的本质造成的”。许新亚说,“劳动价值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它既能用来分析资本主义,也能用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问题”。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好,的确是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宗旨,对争议问题以百家争鸣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4期发表了蒋学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学说》一文。文章开头指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遭到严重挑战,其中至关紧要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经济规律,是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又是以其劳动价值学说为前提的,如果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站不住脚,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便难以维系。事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生死存亡,不可不察,不可不辨。文章第一部分针对谷书堂、柳欣的文章《新劳动价值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中的观点:“应该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加进某些新的因素,比如非生产性劳动和非劳动生产因素,这样就能对现实问题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和钱伯海的《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经济学家》1994年第2期)的观点说道:上述两种观点的内涵一样,都是说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应该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发展,不能凝固化,一成不变。不应把劳动价值论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的直接劳动,而应把传统观念中那些非生产性劳动也纳入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范畴中来,这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补充。接下来文章对马克思论自动化机器体系及其对劳动价值学说的影响、关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问题、关于社会服务劳动的二重性和商业劳动价值创造问题、关于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解释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价值量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精辟见解。此文是一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捍卫、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优秀文章。
1997年11月14日,在经济研究所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我作了关于劳动价值论研讨观点简评的主题发言。发言第一部分先讲了劳动价值论研讨的意义,接着简述了本人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从分析其细胞商品入手,发现了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使马克思在完成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同时,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从而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成为科学。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包括: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表现形式和价值规律四部分内容。价值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必需有用、有价值。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出各种不同用处的产品,这些产品必须卖到需要它的人手中,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得到实现。可见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是由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生产者从个体看他是为自己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但同时也是为社会生产,他的私人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实现其价值,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这就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依据是商品价值,价值是同质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所以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反映。价值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它必需表现出来,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它的量的比例是以商品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的量来计量,即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数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不是人为计算、规定的,而是在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当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交换价值为价格,价格只是价值的一定表现,它不是价值,更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量,而不是价值的质。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依据所包含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价格表现形式围绕价值轴心上下波动,但从总体上长远看与价值保持一致,这就是价值规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和精髓是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只是改变使用价值的形态,其价值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可变资本不仅保留了自身旧价值和转移了不变资本的价值,同时创造了新价值。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形成平均利润率,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的表现,决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第二部分对近年来学术界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同的观点:华定谟的“物力增殖论”、刘解龙的“物化劳动多功能论”、丁建中的“三元价值论”、钱伯海的“物化劳动二重性”、樊纲的“效用论”等进行了点评。
《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2期发表了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的文章《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说明。怎样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出现了不同的见解和争论。这不仅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基础性的基本经济理论的理解和发展,也涉及有关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应从两个方面来深化:一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与把握;二是从国内外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出发,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深化认识与研究。
第二部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问题。生产要素是指生产物质财富所需要的各种必要条件,它包含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增添新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是撇开生产关系来考察生产要素,“简单”二字表明随着生产的发展有新的生产要素加进来,从而生产要素的具体内容会相应增加。马克思批判“三位一体的公式”揭示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资本家的利润、利息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利息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对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产权。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用以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的经济关系的,并不意味着只有参与价值的创造,才有参与分配的权利。要把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区分开来。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实行的按劳分配理论没有任何内在联系,马克思从来没有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那种认为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其理论基础的观点是一种误解。马克思设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商品生产消亡了,劳动不再形成价值,按劳分配只是个人消费的实物分配,不再存在价值分配。即使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存在着商品经济和价值关系,也应把价值的生产与价值的分配区分开来,不能简单地说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
至于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简单地用按生产要素分配来否定劳动价值论、肯定要素价值论,在理论方法上是一种误区。马克思正是在资本主义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社会中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需要有新的研究与探索,但这种研究与探索应是在肯定而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文章第三部分是深化对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劳动的认识问题,第四部分是怎样认识私营企业家的管理工作和其他有关问题。在这两部分作者同前边一样,是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形势、新问题,精辟阐述了符合劳动价值论的独到见解。作者的独到见解给予了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修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种种观点以有力驳斥。此文不同凡响,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优秀作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给世界范围内近一个世纪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画了句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作出的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不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新航向,也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经济学动态》紧跟中央精神,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992年第6期发表了付廷臣的《计划经济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一文,第10期发表了陈建刚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一文。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不久,《经济学动态》第11期头篇发表了何建章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体会文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体制改革》,第12期头篇发表了杨圣明学习十四大报告体会文章《学习新理论,创立新体制》和赵一江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部分专家学者座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章。1993年第1期头篇发表了宋养琰的《市场经济的功能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文,第2期头篇组发了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王仕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还有左中海、和春雷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讨会观点综述》,第4期宋醒民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明智选择》等文章。
党的十四大前后,我国学术界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文章和专著层出不穷,我跟踪研读了大量有关资料,撰写了《也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文,载于《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3期。文章第一部分讲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传统理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彻底革命,是在新形势下用新思想、新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必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是深化改革、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现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时代要求。第二部分讲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第三部分是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文章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紧精神文明建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端正党风,坚决清除腐败,严明党纪国法,把党建设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根本保证。
在写作上文的过程中,我感到关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各种不同观点的论争很有参考价值,为将这些不同观点及时提供给读者,我整理出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观点综述》文章,载于《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6期。后来又增添了许多新材料,特别是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于光远的市场经济观、吴敬琏的市场取向改革观点等,使综述内容更加丰富,收入《十四大以来经济理论热点争鸣》一书中。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大潮,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经济学动态》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方面面的文章举不胜举。特别提出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他对我国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有系统研究。《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2期,发表了他写的《改革20年来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回顾与评析——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一文。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我国20年经济成就在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走出短缺经济转向买方市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三方面的表现。
第二部分为引导我国走向兴旺昌盛的两大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付出了沉重代价才取得的理论成果,是在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判断。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只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是我国的国情。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政策,都不能脱离这个根本国情。只强调社会主义而忽视和忘记处于初级阶段,就会干超越阶段的错事;只强调初级阶段而忽视或淡化社会主义,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和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左”的一套理论和实践,提出要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弄清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得失成败、发展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这个问题不首先解决,社会主义的其他问题都会搁浅,难以解决。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首要的本质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把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的和最本质的目的,也是搞社会主义的归宿点。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是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基础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正是邓小平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明确和重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才会提出和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也才会要求搞市场化的改革和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
文章第三部分为市场化改革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的任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改革大潮逐渐席卷全国。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改革的推进过程就是逐步弱化和缩小指令性计划的功能,强化和扩大市场的功能。市场取向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经过了曲折的、复杂的发展过程。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对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起了根本性的变革作用,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化改革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突破传统对市场经济界定的束缚,把市场经济视为只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界定,即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这样就超脱了以往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相连接的界定。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有自己特点的市场经济,目的是为了有效配置资源,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文章第四部分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性质问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十五大报告明确肯定的,也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混合型的,包括作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私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目标,即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障,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为了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的需要,是从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出发的长期的至少100年不动摇的制度、方针、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性内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和作用与它们各自的社会经济性质不是一回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其内涵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职工主人翁地位、没有剥削为达到共同富裕而生产以及其他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从所有制来看,单指公有制经济,不包括私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是非社会主义经济。外资企业和私营经济其社会经济性质是由其内部经济关系决定的。它以私有制为基础,存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个体经济存在多个社会形态,作为小商品经济,不会构成一种单独的社会形态,不存在姓“资”姓“社”问题。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断定为社会主义经济。有公有制才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1期刊登了卫兴华的《五十年来我国重要经济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析》,此文主要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经济理论发展与某些失误的评析,同上文一起构成姊妹篇。此后,作者又将自己长期跟踪研究形成的思想观点写成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载于《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文章由10部分组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论;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统一与并重论;三条“是否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论;坚持独立自主同扩大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论;改革、开放、稳定三者关系统一论。文章在正面阐述十大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的同时,对偏离十大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明辨是非的评析,力求准确、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作者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写出的一篇篇理论文章和一部部著作,为繁荣和发展经济科学作出了极大贡献。
(三)启动经济,扩大内需,寻找经济新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1996年实现“软着陆”后,1997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趋势,尽管采取了以降息为主的货币政策和以中央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但均未起到启动效果。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理论工作者挥笔撰写出大量启动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书籍和文章,学术界频频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献计献策。仅《经济学动态》报道的学术会议就有很多次。
1998年3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在京联合召开“世纪末的中国经济增长”研讨会,100余人出席了会议,对世纪末我国经济持续在高速增长区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各增长支持因素的发展趋势和所要求的政策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常兴华写的该会报道载于《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6期。
1998年4月18—19日,湖南经管学院与《消费经济》编辑部联合举办了我国当前消费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50余人出席会议,对消费热点问题的意义、我国将会出现哪些消费热点、消费热点的培育与引导进行了热烈讨论。邓国用写的该会报道载于《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6期。
1998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合作主办的“过剩经济:形势与对策课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百余人出席会议。会上2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分析了我国当前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形势,并对我国目前是否处于过剩经济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见解。古箴写的会议报道载于《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9期。
1998年9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京联合举办了“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理论研讨会”,50余人出席会议。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刘迎秋博士首先发言,他向大家介绍了由他和王建等人合著的《中国经济成长:格局与机理》一书,该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8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发生的三个方面的新变化,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总体上提高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效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增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发言,他具体分析了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对策。会上中国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建、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卫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副所长刘树成博士、经济研究所张曙光研究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魏礼群、数技经所副所长汪同三、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李晓西研究员先后发言。古箴写的该会报道载于《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0期。
1999年5月8日,“中国发展论坛”(CDF)在京召开了“扩大内需与消费政策研讨会”,来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内贸局、建设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者就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五》时期我国消费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新影响以及调整消费政策、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玉双写的该会报道载《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7期。
1999年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参考报社联合举办了“启动经济研讨会”,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主持,他讲了会议召开的背景和这一轮启动经济的特点与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海通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金晓斌和经济参考报社总编辑王海征也讲了话。接着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张曙光、钱津、董志凯、袁钢明、剧锦文、王利民、王诚、胡淑珍、杨帆、周学、赵志君分别作了关于形势、财政政策、国债现状、工资与分配体制改革、收入扩张政策、刺激消费需求与股市成长、铸币税与流动性陷阱、社会再生产规律与扩大居民消费、降低成本启动需求、消费信贷、治理通货紧缩等方面的发言,发言观点见1999年6月23日《经济参考报》。
1999年8月16—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国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研讨会”在京召开,80余人出席会议。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布置了会议议程,副所长王振中主持会议,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于祖尧研究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与会学者围绕当前经济形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症结、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对策进行了研讨。陈建华写的会议报道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学术界发表的关于经济新增长点的文章不胜枚举,对新增长点的确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纵观会议、文章中提出的经济新增长点,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行业。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经济新增长点,从某种角度、某些方面、某些地区来看,也有一些道理,但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不可能都成为经济新增长点。我感到对经济新增长点的确定,还缺乏经济理论和社会实践依据,于是我与许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合作写出了《社会再生产的三级循环圈与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一文,载《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3期。该文认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直接相关。寻找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路径,在当前我国经济已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经济发展已从资源约束为主转为市场约束为主的情况下,应该在占绝大比重(80%)的居民消费领域做文章。我们依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史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社会再生产循环差异,提出了社会再生产存在着三级循环圈的观点:第一级是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第二级是以住房和汽车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第三级是以信息生产和服务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吃穿和一般生活用品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第一级再生产循环。但是第一级再生产循环的消费总量是有限的,从而其所容纳的生产也是有限度的。为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再上新台阶,应该创造条件适时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从第一级再生产循环向第二、三级再生产循环的过渡,即把住房建设、汽车生产和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当前发展住房建设、汽车生产和信息产业的可能性、现实性与迫切性,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提出的我国经济新增长点,是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从国民经济的全局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的,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再致力于第一级再生产循环内的经济增长,而只是说在当今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应该机械地重蹈历史进程,而应该根据本国和世界已经具备的经济和科技条件,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把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从第一级再生产循环转向第二、三级再生产循环,在第二和第三级再生产循环圈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几大经济发展高潮必将在我国相继出现。
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得到许多学者的称赞和认同。有学者评论:此文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互动关系出发,考察了产业革命后市场经济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历史实证分析发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存在着由低到高的三级循环圈式的梯度性演变规律,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消费需求变化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点演变的轨迹,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动态化。文章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资料丰富,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有创新见解、理论分析有深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作品。此文观点有的学者在文章中摘用,有的教师在讲课中吸取,很多报刊转载或作不同篇幅的摘登。在学术会议上,也有学者不同意把汽车产业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认为中国不具备发展汽车产业的条件,特别是小轿车进入家庭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进入21世纪后不久,住房、汽车和信息产业,在华夏大地很快发展起来,对中国经济增长起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四 编研结合,撰写出版书籍
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的人员撰写出版了三部书:《十四大以来经济理论热点争鸣》、《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1》、《中外经济理论40年》,共计110多万字。
在我任编辑部主任期间,始终提倡编辑人员要编研结合。因为要提高刊物质量,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编辑队伍。过硬的编辑队伍,除了具备娴熟的编辑业务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科研能力。在1996年制定的编辑部工作责任制度中明文规定:提倡编研结合,责任编辑要掌握分管稿件专业的学术动态和作者队伍,每人每年组约三四篇有分量的稿件,完成与本人职称相应的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撰写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报道和学术资料综述二三篇。1998年底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签订了全方位合作出书计划,决定从1999年起出版《经济研究文库》、《皮书系列》等四大丛书。《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1》即为《皮书系列》之一,分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负责完成。与此同时,我们编辑部也与审计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十四大以来经济理论热点争鸣》一书的合同。这两部书都需要在1999年完成撰写任务。这两部书出版合同的签订,给我们实现编研结合提供了极好机遇。我抓紧时间组织落实,先拟好写作提纲与要求,于1999年1月22日召开编辑部会议,讨论这两部书的编写。会上我着重讲了写好这两部书的意义、写作要求及有利条件。强调指出,文章要采用综述题材,一定要忠于原文,绝不能歪曲作者观点,资料一定要收集齐全,书、刊、报发表的都应收入。文章要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语句流畅,言简意赅,脚注要准确、规范。审计社出版的书要于1999年8月完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书要于1999年底完稿。会上大家热情很高,纷纷自报了承担的选题。此后,我多次检查、督促、指导,有的多次修改才定稿。1999年底,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两部书的撰写任务。
199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战胜了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和困难,继续全面贯彻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和脱困工作,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显著成绩,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一年对于《经济学动态》编辑部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大家发奋图强,夜以继日苦干实干,高质量完成了刊物按时出版和两部书的撰写任务,切实做到了编研结合,获得了编辑和研究成果双丰收。
《十四大以来经济理论热点争鸣》一书,于2000年1月由审计出版社出版,主编胡淑珍、于渝生。该书内容涵盖了1992—1998年我国经济理论界研讨的主要热点问题争鸣。第一部分是关于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讨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产权理论四个问题的观点争鸣;第二部分是关于宏观调控理论研讨观点,包括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股票市场、财政理论发展动态三个问题的观点争鸣;第三部分是关于国企改革、农业产业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四个问题的观点争鸣;第四部分是对外经贸发展与改革观点争鸣。该书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逻辑性强,使人读后有收获,受启迪。该书从宏观到微观综合反映了我国学术界研讨的热点问题,读者一书在手,便知多学科的理论热点问题。各专题的研讨观点编排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读者阅后有收获受启迪。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读者看后首先获得丰富的史料,同时可以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沿着这样的轨迹进行的:先是学术界各种观点争鸣,理论争鸣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领袖人物果断决策,倡导、支持并形成正确论断,反复经受实践检验;最后,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战略和纲领,以此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这种辩证关系,也是一切真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第二,信息量大,观点简明扼要,读者一目了然,比读者从一篇篇原文中搜索观点省时省力。第三,该书具有显著的检索、存史价值。全书每个专题、每个观点均有出处来源,全书引文注释逾千条,读者手持一书,胜于存储千卷书刊。
《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1》一书,于2000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主编胡淑珍,副主编周学、于渝生。该书以综述体裁汇集了学术界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改革、西部大开发研究、按生产要素分配研究、公共财政理论研究、通货紧缩与治理、人口问题研究、就业问题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对外经贸发展与改革研究,共计13个专题的研讨观点,大体上反映了1999年中国经济理论热点研究发展的动态。该书特点是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资料翔实,观点明确,文字简练,是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部门工作者以及高校师生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使用和存史价值。
1999年为迎接《经济学动态》创刊40周年,编辑部还为王振中任主编、周学任副主编的《中外经济理论40年》一书,从遴选文章篇目、校对到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书于2000年9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个仅有六七个人的编辑部,一年之内完成了三部书的撰写出版任务,《经济学动态》12期月刊不仅按时出版,而且刊物的理论水平、编辑加工水平、印制装帧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优秀期刊规定的标准。近几年在社会上还举办了多次重大学术会议,《经济学动态》在社会上和学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000年11月18日,值《经济学动态》创刊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中共中央委员兼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桂世镛,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刘国光、陶大镛、胡代光、卫兴华、刘诗白为《经济学动态》题词(载于1999年第11期)。兹将诸位的题词组成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经济学动态》4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理论创新,突出质量,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争鸣,沟通中外学术信息和及时传播国内外经济理论动态功德无量,为繁荣经济科学作出了贡献,对促进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学人爱看的优秀期刊,祝愿越办越好,好上加好。
(胡淑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