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庆自然概况与移民的关系
一 资源环境与移民的关系
重庆地区自然环境优越,从资源条件上具有较大人口承载量的资源基础。而且社会环境方面,也具备长期兼容外地居民迁入的条件。
“人口承载量”(supporting capacity for 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以及一定生活水平下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限度”[122]。重庆地表、地下资源丰富,资源组合条件较好,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正如上述,在各个历史时期,重庆以优越的盐业资源、丹砂资源、渔猎资源、林木资源等为人们的早期经济开发和文明演进提供了良好条件。而在现代,随着新经济生产方式和新资源的开发,重庆资源利用和经济建设正进入发展新时代。例如重庆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全国传统的重要中药材产地。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2000余种,主要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当归等。在现代资源开发和经济生产中,不仅药材整体资源仍然具有优势,而且还培育出区域优势品种。如现在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是著名的“黄连之乡”。
再如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重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查明具有资源储量的矿产54种,开发利用的矿产39种。其中天然气、铝、锰、钡、锶等16种矿产资源的查明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优势矿产除有煤、天然气、锰、汞、铝、盐卤等常见资源外(万州区、忠县及云阳县等地岩盐和盐卤资源探明储量为20亿吨,在全国排第2位。铝土矿主要分布于重庆市南川、武隆、黔江等地,已发现矿产地26处,探明矿石储量6571.28万吨,在全国排第6位)。在锰、钡、锶等稀土资源方面尤其具有极大开发前景。
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丰富,另一方面则是自古以来巴渝大地上的人们对于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创造与利用,使其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不断扩大。重庆平地较少,山林丰茂,农耕面积相对较少。但历史上重庆古代居民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本地资源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对经济生产条件进行改善。如重庆山地垦殖引水不便,人们便利用本地出产的许多大型竹类,内通其节,使其连接不断,建成所谓“连筒”,“连筒,以竹通水也。所居离水泉远,不便汲用。取大竹,令本末连续不断,阁至平地,或架跃涧谷,引水而至。又能激高起数尺注之,池沼及庖厨之间,药畦蔬圃,亦可供用”[123]。根据考古资料研究,重庆人民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技术进行农业生产。[124]这种适宜环境、改善生产条件的技术,成为重庆经济生产中的传统技术,外来人也能积极学习和使用。宋代陆游在《退居》诗中,即记述自己利用“笕水潺潺种药园”。[125]“笕水”,即利用竹笕连筒所引之水(《舆地纪胜·大宁监·官吏注》)。
再如在历史上,重庆地区的劳动人民努力克服山地不利于水稻种植的困难,发展塘堰和水车灌溉,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如前述在巴县(今重庆主城),清代雍正元年兴建有宋家沟南、北堰,灌田约万石。乾隆时期,巴县的水利设施被称为“巴之堰,指不胜屈,巨者一百八十二个,旧塘五百八十七个,新塘一千七百一十九”。[126]在重庆西部的永川县,乾隆初年以前,筑堰三百余,塘数百处,等等。重庆地区有的县在清代因不方便进行塘堰修建,于是架设龙骨车进行灌田,同样也有大规模水稻种植。如定远县(今四川武胜县,清时属重庆府),“定邑无堰,春水稍迟,民皆用龙骨车引水层叠逆上数十丈”灌水田(道光《重庆府志·卷一》)。清代万县甘宁坝东麓的芦管口塘堰,灌溉农田面积可高达数千顷,并且境内还开发冬夏不竭的热水源泉,灌田达数万顷(同治《万县志·地理志·水利》)。夔州府的开县、万县,清代时在峡区水稻种植规模中最大。“夔府产稻之乡首开县,次万县”;“开县沿东溪两岸用筒车灌溉沃田数百顷,万县临大江多溪河,里甲塘堰之数不可胜计。其地大半山田而为腴米之乡,小塘尤多达五千余”(同治《万县志·卷九·地理志》)。峡区江边的临江市(今忠县),有水田数百顷(《三省边防备览·卷九·民食》)。又奉节县在乾嘉年间,里人王天成相度地宜,傍山修堰,引九眼龙洞泉水,逦迤六七里,名七里堰,沿岸开田二千余顷,约出稻谷千余石(光绪《奉节县志·卷八·水利》)。《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记巫山县北的水塘坪一带,“沿途山沟两旁坡下俱辟水田,田随山势之高下如梯级”。三峡支流山区的大宁县野鹿窖,有“泉出山巅,周旋盘折,支流旁达。倚山为田,大不盈丈,重叠而下,俗名梯子田。源泉混混,地亦膏腴。只勤耕耨,不忧歉丰”(民国《云阳县志·卷一三·礼俗中》)。清代中期,就连深处三峡腹地的山区大昌县,也种植有两千多亩稻田(《三省边防备览·卷八·险要下》)。
重庆大部分山区自古以难行著称,但不同历史时期,各区域内居民对交通环境也曾进行过努力改造,使区域内居住和交通环境逐渐适合人们的迁徙和人口大融合。如宋代范成大曾作《麻线堆》一诗,记述了宋代僧人在峡州雇工修建山路:“随山刊古木……舆梁捷飞度……天险固自若,当令略成蹊。”[127]这就使重庆优越的资源环境,在勤劳、团结的各族人民努力下,为人口的发展与繁衍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为重庆历史上人口迁徙准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以现今重庆为中心的巴渝大地,成为中国西南、西北部,以及联系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区域的人口频繁迁徙之地。不论是秦汉、隋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的避乱迁徙,还是明清时期大战乱之后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古代巴渝地区,始终是人口频繁迁徙与流动的目的地或居留地。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庆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创造与利用,使其达到一定的人口承载力,显然为这种人口的迁徙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 经济地理与移民的关系
经济地理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生产组合类型及其发展过程等方面反映着区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经济地理条件如何,也决定着区域内人口的迁徙和流动。
历史上,重庆地区的经济地理一直凸显出开发移民的特点。重庆以山区地貌为主,在早期历史上毕竟是人口较少的地区。所以历史上移民的总体趋势是以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对资源开发为主。宋代时,夔州《泮宫达泉铭》刻记“夔拥山椒,云顶厘郛”:厘,治也;郛,城也[128]。史料记载人口的移入,发生了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农作物、治理居址的情况。在清代早期时,重庆地区也还保存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所以康熙、乾隆年间,大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的农民移入重庆地区。朝廷当时对这一现象也实行鼓励政策,乾隆曾谕令“山头地角宜种者听垦,免其升科”,外来移民的迁入,对重庆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等都带来了很大改变[129],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重庆地区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环境对人口承载能力的加大。例如,玉米、甘薯等农作物在明代中、后期已传入中国,首先在我国沿海和东南地区传播。但由于重庆地处内陆,因此一直至清代早、中期大量移民迁入后,才实现了这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外来优良农作物适宜重庆山区生长,耐寒、耐旱、耐贫瘠,为人口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区扩散和移居提供了物产条件。由此而形成了清代早中期中国最大的农业开发热点——秦巴山区的移民开发潮。[130]至清代晚期时,重庆山区不仅“低山尽村庄,沟壑无余土”。[131]而且“凡深林幽莽、峻岭悬崖,但有微土者悉皆树艺”。[132]所以清代晚期(道光)《重庆府志·物产》中说:“渝郡土宇由狭而广,开辟尽也。人民则由寡而重,滋生繁也。”
现代重庆地区的移民,也进一步进行着对该地经济地理的改变。重庆现代移民,已不再着重于对动植物资源获取、垦殖面积增加等原始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改变,而是本着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等原则,从高海拔资源贫乏区向低海拔适宜居住区迁移。现代移民在经济地理方面的改变,较多进行了旅游经济的开发、药材深加工的开发、矿产品资源开发等,逐渐使该地区在经济地理形成新的特色。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有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武隆岩溶地质公园的建立。该资源项目中有世界最优美的天然溶洞之一芙蓉洞,有中国最深的竖井洞汽坑洞(深达920米)、有世界最大的天坑(large collapse doline)小寨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natural bridge)天生三桥等岩溶地质景观。其中芙蓉洞在1993年5月开发后,仅运行两年经营额就达2000万元、利税500万元,从根本改变了当地乡镇的经济面貌。[133]重庆丰富的药材资源,在现代通过药物资源学的科学研究后,发现了重要的资源深加工价值以及良好的前景。如重庆野生药材资源中的獐牙菜(龙胆科Gentianaceac、獐牙菜属Swertia),以前中医使用仅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健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流感、扁桃体炎、骨髓炎等疾病。但现在在药物学的进一步研究中,从该属药物中分离出100多个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类型的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齐墩果酸除了具有消炎抑菌、降低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外,又发现该药物具有抗癌活性,是非常难得的抗癌药物。[134]在药材特色项目和深加工原则下,重庆很多区县都逐渐开发出自身的优势药物资源。如石柱的黄连,巫山的党参,巫溪的款冬,奉节的贝母,云阳的小茴,开县的木香,江津的枳壳等都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重庆产黄连、杜仲、黄柏、厚朴四种药材资源的深加工开发,已形成为重庆市著名的四大药材资源。[135]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重庆经济地理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首推稀土矿产资源,市内锶、锰、钡等稀有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在全国位居第一。[136]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以来,重庆地区开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库区移民。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治理自然灾害、协调人地关系的原则下,重庆库区移民的特点已形成了“生态移民”的特色。[137]在现代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中,优质柑橘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已对重庆东部经济地理形成极大的面貌改观。移民在土地使用和管理实践上,已经由历史上的分散型、兼用型转为集约型和专业精细型[138]。
三 交通位置与移民的关系
由于重庆地区处于我国南北部和中西部的交界区,“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北和东西古居民的交流通道,亦为我国古代居民迁徙、混杂的主要地区。
重庆水道纵横,在先秦时期,为本地区和外地人口的迁徙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夏商时期从重庆峡江地区走出的巴人鱼凫部,沿江西上在川西建立了鱼凫蜀国;从峡江走出的巴族弓鱼部,则在城口县沿任河北上进入汉水,在陕西汉中盆地建立了古国。从先秦至近代,虽然重庆地区被群山环绕,但人们为了开发该地区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开创出了四通八达的秦巴古道:比如荔枝道、子午道、米仓道、褒斜道、金牛道、陈仓道等。各个古道相互连通,在大巴山、秦岭山地之间纵横交错,北上关中平原(到达现西安、眉县等地),中通汉中盆地(勉县、汉中、西乡等地),南下成都、恩阳(今四川巴中市)、涪陵,构建起我国翻越大巴山、秦岭山系,连通长江、黄河上游的交通网。[139]这一交通网络,是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文明的交流网,也是两大流域上游居民迁徙往来的移民网。北方居民很早就有迁移到重庆的,重庆居民也在很早就有向北方迁徙者。古文献中,关于北方诸夏迁居重庆地区的史料记载有“巴夏居城郭,蛮夷居山谷”等。[140]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反映出先秦时期秦巴地区的政治与经济交流。重庆北部大巴山、秦岭间连通关中地区与长江流域的古道,在建立关中平原与长江流域的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如秦惠王时,三次占领巴地都是取道秦巴山地的古道,从而完成占领巴地而攻下楚国,最后统一全国的谋局的。故重庆北部山地古道又称“秦巴锁钥”。由于重庆地区处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交界地,所以在历史上屡次发生的移民迁徙中,一直是交通要道。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南阳、三辅流民数万家入蜀即取道三峡。西晋以后,因北方民族战争不已,大量流民入蜀,后又取道重庆东迁或南下,曾发生“益州流民移荆湘及越雋、阳柯”的局面。[141]《汉书·陈胜项籍传》“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之”,则是因为重庆山地多的地形特性充分而发生的外来人口的迁入。
关于东部楚地居民迁居重庆地区的记载,则有“白帝夔州各异域,蜀江楚峡混殊名”说法(杜甫《夔州歌》)。[142]《史记·西南夷列传》记:“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华阳国志·巴志》中对巴、楚民族的交流也有珍贵的追述:“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扞关、阳关及沔关。”但在实际的民族交流中,巴楚关系较为密切,人称“巴楚通关”。如《蜀中广记·风俗记》所载,“江州(今重庆)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以及《益部耆旧传》所载“昔楚威王灭巴子,封废子于濮江之南,号铜梁侯”等史料,充分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楚地与重庆地区巴地之间古代居民的迁徙和流动。《明一统志·夔州府》记:“古楚宫,在巫山县治西,楚襄王所游之地,遗址尚存。宋黄庭坚石刻所谓细腰宫是也。”史料所反映的重庆不仅是楚地一般平民经常迁徙、居留之地,而且也是楚地贵族的迁徙、活动场所。根据古文献中的各种资料,可以看出重庆地区古代是“巴楚通关”的主要地区,也表明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北方居民和长江中下游居民的迁入。
唐宋时期,重庆地区虽为山区,但实际上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与北方和东南区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重庆北上的线路由嘉陵道、米仓道、荔枝道出四川盆地至汉中。其中“荔枝道”(杨贵妃所食鲜荔进京路线)由梁山经高都驿至通州,翻大巴山取子午道至长安,是西南地区通达长安的最捷路线。东路出长江三峡通于荆湘,南路循乌江、綦江至贵州达于交、桂。许多移民正是从这些连接东西南北的水路与陆路完成了长途跋涉,实现了定居地的转移。
[1] 武仙竹、裴树文、邹厚曦等:《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考古》2009年第3期。
[2] 李禹阶、管维良:《三峡文明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3] 杨达源:《长江地貌过程》,地质出版社2006年版,第86-88页。
[4] 武仙竹、裴树文、邹厚曦等:《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发现与研究》,《考古》2009年第3期。
[5] 刘东生、施雅风、王汝建等:《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第四纪研究》2000年第20卷第2期。
[6] 张玉芬、李长安、王秋良等:《江汉平原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第5期。
[7] 程捷、郑绍华、高振纪等:《鄂西地区早期人类和巨猿生存环境研究》,《地质学报》2006年第80卷第4期。
[8] 黄万波、方其仁:《巫山猿人遗址》,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2页。
[9] 郑绍华:《川黔地区第四纪啮齿类》,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17页。
[10] 刘武、高星、裴树文、武仙竹、黄万波等:《鄂西——三峡地区的古人类资源及相关研究进展》,《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第4期。
[11] 张忠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
[12] 赵志中、何培元:《神农架第四纪冰期与环境》,地质出版社1997年版,第66-89页。
[13] 李长安:《三峡地区滑坡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的关系》,《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第16卷第3期。
[14] Young C.C.and P.T.Liu,On the mammalian fauna of Koloshan near Chungking,Szechuan.Bull.Geol.Soc.China,1950.30:413-490.
[15] 朱诚、马春梅、王慧麟等:《长江三峡库区玉溪遗址T0403探方古洪水沉积特征研究》,《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
[16] 郑朝贵、朱诚、钟亦顺等:《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
[17] 王祥荣、蒋勇等:《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生态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8] Mark B.Bush:《生态学——关于变化中的地球》,刘雪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19]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20] 谢明:《长江三峡地区的黄土状堆积物》,《地球化学》1991年第3期。
[21] 裴树文、高星、冯兴无等:《三峡地区人类适应生存方式》,《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第4期。
[22] 马继贤:《关于长江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几个特点》,《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
[23] 吴耀利、丛德新:《试论魏家梁子文化》,《考古》1996年第8期。
[24] 孙智彬:《中坝遗址的性质与环境关系研究》,《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
[25] 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农业考古》2005年第4期。
[26] 刘济民:《三峡诗歌与民俗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7] (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卷6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 孙智彬:《中坝遗址的性质与环境关系研究》,《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
[29] 管维良:《三峡巴文化考古》,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30] 西北大学考古队、万州文物管理所:《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31]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69,清光绪二十五年慎记书庄版。
[32] 都贻杰:《遗落的中国古代器具文明》,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19页。
[33] 《杜工部集》卷14,(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34] 同上。
[35] 《杜工部集》卷6,(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36] 《宋本方舆胜览》卷5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线装版。
[37] 郝相松:《古代重庆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8] 民国《巴县志》卷2。
[39] (清)乾隆《巴县志》卷2。
[40] (清)道光《永川县志》卷2。
[41] (清)同治《宜昌府志·风俗》。
[42] 《杜工部集》卷6,(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43] (清)《广群芳谱·蔬谱》,民国锦章图书局印行出版。
[44] 黄德民、赵国华、陈宗道等:《我国花椒的饮食文化探源》,《中国调味品》2006年第1期。
[45] 黄得时:《孝经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出版社1990年版,第52-71页。
[46]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第55页。
[47] 《杜工部集》卷14,(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48] 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森林资源分布变迁》,《中国农史》1993年第4期。
[49] 胡昌健:《蜀碑著录述评》,《成都文物》1998年第1期。
[50] 《大明一统志》卷70,明天启五年万寿堂刊本。
[51] (明)正德《夔州府志》卷4。
[52] (明)嘉靖《云阳县志·食货》。
[53]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山货》,清道光十年来鹿堂刊本。
[54] 管维良、李禹阶:《三峡学》,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页。
[55] 武仙竹:《长江三峡动物考古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77-378页。
[56] 李禹阶、管维良主编:《三峡文明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319页。
[57] 刘少英、冉江洪、林强等:《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四川林业科技》2002年第23卷第4期。
[58] 武仙竹:《北方哺乳动物与长江三峡的特殊关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9] 付罗文、袁靖:《重庆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研究》,《考古》2006年第1期。
[60] 武仙竹:《巴人与鸬鹚渔业》,《农业考古》2004年第1期。
[61] 武仙竹:《长江三峡动物考古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
[62] 武仙竹:《考古学所见长江三峡夏商周时期的渔业生产》,《江汉考古》2002年第3期。
[63] (清)曹寅等编撰:《全唐诗》卷355,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刻本。
[64] 《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65] 曹文宣、常剑波、乔晔等:《长江鱼类早期资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2页。
[66] 武仙竹:《考古学所见长江三峡夏商周时期的渔业生产》,《江汉考古》2002年第3期。
[67] 武仙竹:《长江三峡动物考古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68] 刘殊、吴金清、张志祥等:《三峡库区植物资源调查初报》,《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年第3期。
[69] 李禹阶、管维良主编:《三峡文明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70] (清)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148,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 (清)乐史撰:《四库全书》卷152,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 (南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清光绪年浙江书局本。
[73] (明)《大明一统志》卷62,明天启五年万寿堂刊本。
[74] (清)光绪《大宁县志·物产》。
[75]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山货》,清道光十年来鹿堂刊本。
[76] (清)光绪《大宁县志·物产》。
[77]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78]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盐业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4页。
[79] 李水成:《近年来中国盐业考古领域的新进展》,《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1期。
[80] 王青、朱继平、史本恒:《山东北部全新世的人地关系演变:以海岸变迁和海盐生产为例》,《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第4期。
[81] (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盐务考》,1949年云南省政府铅印,1989年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翻印。
[82] 朱诚、姜逢清、马春梅等:《重庆中坝遗址地层Na-Ca元素含量揭示的制盐业兴衰史》,《地理学报》2008年第5期。
[83] 黄健:《川东盐区考察初步报告》,《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2期。
[84] 管维良:《三峡巴文化考古》,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3页。
[85] 《杜工部集》卷12,(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86] (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16,民国涵芬楼影印本。
[87] (明)杨慎:《升庵先生文集》卷34,明万历十年吴勉学刻本。
[88] 《杜工部集》卷25,(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89] (清)《御选明诗》卷12,《竹枝词十首》,康熙四十八年内府刻本。
[90] 李小波:《盐铁经济与汉末巴郡分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91] 黄国信:《食盐专卖与盐枭略论》,《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1期。
[92] (宋)洪咨夔:《平斋文集·杨伯雨除夔州路转运判官制》,民国中华学艺社影印本。
[93] 李小波:《川东古代盐业开发对行政区划和城市分布的影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
[94] 孙智彬:《中坝遗址的性质与环境关系研究》,《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
[95] 何光岳:《汉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7-179页。
[96] (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清同治年金陵书局刻本。
[97] (清)曹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30,清扬州诗局刻本。
[98] 《宋史》卷89,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99] 罗国钧等:《巴县志》卷11,民国三十二年印本。
[100] 尹启后、何劲耘:《四川省涪陵市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20卷第5期。
[101] 武仙竹、罗玲:《三峡地区的家畜起源与传播》,《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102] 田晓四、朱诚、许信旺等:《牙釉质层和氧同位素在重建中坝遗址哺乳类过去生存模式中的应用》,《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
[103] 《杜工部集》卷14,(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104] 《文选·蜀都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
[105] 武仙竹:《长江三峡动物考古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366页。
[106] 高华中、朱诚等:《三峡库区中坝遗址考古地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土壤学报》2005年第42卷第3期。
[107] (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108] (宋)欧阳修、宋祁、范镇等:《新唐书·地理志》,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109] 《杜工部集》卷14,(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110] 《杜工部集》卷6,(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111]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148,清光绪年金陵书局刻本。
[112] 《杜工部集》卷17,(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
[113] (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16,民国涵芬楼影印本。
[114] (宋)李昉、吕文仲、赵邻几等撰:《太平广记》卷410,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5] (清)恩成等修:《夔州府志·物产志》,道光七年刻本。
[116]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等:《三峡库区优质柑橘产业带农户收益与土地管理实践的关系》,《资源科学》2007年第29卷第3期。
[117] 李禹阶、管维良主编:《三峡文明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147页。
[118] 杨怀仁:《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化及海面升降的研究》,杨怀仁主编:《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论文集》(二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版,第31-43页。
[119] (清)《广群芳谱·蔬谱》,民国锦章图书局印行出版。
[120]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136,清光绪年金陵书局刻本。
[121] (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629,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2] 孟旭光、吕宾、安翠娟:《应重视和加强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23]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7,民国十九年商务印书馆影印版。
[124] 管维良:《三峡巴文化考古》,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125] (宋)《陆游诗集》卷16,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6] (清)乾隆《巴县志》卷2。
[127] (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16,民国涵芬楼影印本。
[128] (清)光绪《奉节县志》卷2。
[129] 陈印军:《三峡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策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1期。
[130] 王向红:《清代秦岭、大巴山区的农业开发与生态变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31]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清道光十年来鹿堂刊本。
[132] (清)同治《万县志》卷9。
[133] 陈伟海、朱德浩、黄保健等:《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特征形成与评价》,地质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134] 赵李剑、邹洪波、刘俊:《川东獐牙菜主要成分齐墩果酸的提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湖南中医杂志》2006年第4期。
[135] 谢宗强、陈伟烈:《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及其保护对策》,《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3期。
[136] 曹树刚、邱道持:《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137] 李孝坤:《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建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第16卷第2期。
[138]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等:《三峡库区优质柑橘产业带农户收益与土地管理实践的关系》,《资源科学》2007年第29卷第3期。
[139] 明安生:《秦巴古盐道》,长江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140] (南宋)王象之编撰:《舆地纪胜》卷174,清道光年岑氏刻印本。
[141] (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8,清嘉庆十八年题襟馆本。
[142] 《杜工部集》卷17,(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