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双廊的主要旅游资源

一 双廊概况

(一)双廊镇概况

双廊镇隶属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洱海东北岸,地处东经110°11′,北纬25°33′,东靠佛教名山鸡足山,西临洱海眺望苍山,南接挖色镇,北连上关镇,与鹤庆县黄坪镇接壤。因门迎碧波洱海,远眺苍山十九峰,集苍洱景观之萃,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双廊镇地理位置优越,距下关约有60公里,环洱海沿线19.8公里,有环洱海公路、大丽高速公路、大丽铁路等主要交通设施,南通大理、下关,北至丽江,东至鸡足山,西从水路直达苍山脚下,水陆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双廊镇属于北亚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75天,年日照时间2500个小时。全镇辖七个村民委员会,共4997户,17991人,白族、汉族、彝族、傣族、苗族、傈僳族、纳西族、藏族等多民族杂居,其中白族人口15195人,占85%。

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500万元,比上年增加994万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85万元,比上年增加1423万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866万元,比上年增加237万元,增长38%;完成一般地方预算708万元,比上年增加184万元,增长35%;人均纯收入2385元,比上年增加330元,增长16.06%;完成工业总产值651万元,比上年增加116.2万元,增长21.7%,完成工业增加值170万元,比上年增加29.5万元,增长20.9%;全年粮食总产量4457吨,人均占有粮食247.7公斤。年内共接待中外游人一百多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9100多万元,实现就业1900多人,直接财税收入160多万元。[1]

(二)双廊村概况

双廊村是双廊镇沿湖四个村中最北端的一个村,也是镇政府所在地,由双廊、康海和天生营三个白族自然村组成,人口902户,3578人。双廊村处在洱东九曲[2]的“萝莳曲”、“莲花曲”两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诏风情岛”、“玉几岛”分列其左右,且“双曲”环抱“双岛”故而得名——双廊,又因萝莳曲内田畴肥沃,气候宜人,适于耕作,故曾名良甸村。自古以来,水陆交通便利,昔日为洱东古道,今为环湖公路的必经之地。双廊是大理市重要渔业基地,随着渔业的衰退,一些传统的渔业劳作方式已逐步消失,但仍保留着浓厚的渔文化。

图2-1 双廊地理位置图

双廊村聚落呈带状以组团式分布,民族文化一条街穿村而过,步行巷道呈鱼骨状沿民族文化一条街向两侧延伸,村内古树、古建、古屋保存完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交通日渐改善,村容整洁,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二 双廊的主要旅游资源

双廊村依山傍水,多名山胜水,人文景观丰富,临洱海有南诏风情岛、玉几岛、红山本主庙、正觉寺、飞燕寺、魁星阁、玉几庵、玉波阁等众多旅游景点,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

图2-2 双廊旅游资源分布图

(一)双廊自然风光

在历史上,双廊是一个半山区农业、渔业并重的传统村落,这里既有迤逦的滨海风光,又有秀美的山川草甸。尽管时代变迁,农业不再是双廊的支柱产业,渔业甚至几近消失,但迷人的苍洱风光依然秀丽。

1.苍洱风光

苍山与洱海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标式自然景观,古往今来一直是游客们所神往的旅游胜地。明朝著名的文人杨升庵曾描绘它为“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诗情画意,不禁让人神思遐想。双廊位于洱海东海岸,村落临海而建,远眺苍山,近观洱海,是观赏苍山、洱海风光的最佳地点。近年来,双廊休闲度假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廊苍洱风光尽收眼底的优越地理位置。

2.南诏风情岛

南诏风情岛是著名的大理洱海三岛之一,是苍山洱海国家级旅游名胜区的景观,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精品项目。岛上拥有南诏避暑行宫、白族本主文化艺术广场、沙壹母群雕码头、云南福星一阿嵯耶观音广场、渔家傲别景、海景别墅、海滩综合游乐园以及太湖石景群落等众多旅游景点,自然美、传统文化气息与白族民族风情融为一体,淳朴而恬然,让游客流连忘返。

图2-3 南诏风情岛

3.天生营

玉玑岛,又称玉几岛,古时也叫工玑岛、天生营,直径180米,总面积38.15亩,也是著名的洱海三岛之一,自古有“苍洱第一村”的之美誉,因岛的形状似美丽的圆形茶几而得名。现在的玉玑岛集名胜古迹、渔村风光、白族民居和现代名人居所于一体,引人入胜,让游客目不暇接。在这个不大的洱海小岛上,最为著名的是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妻杨桂仙修行的玉玑庵,还有清末农民起义军杜文秀水师兵营、赵氏宗祠、玉波阁等众多历史遗迹。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渔村风貌与白族民居是玉玑岛的又一特色,民族文化广场、千年古榕树等景点极富渔家文化特色。另外还有现代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气势恢宏的月亮宫与太阳宫、著名画家赵青精巧雅致的青庐,凸显现代时尚气息。

图2-4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月亮宫

(二)双廊文化景观

双廊曾经是大理市渔业重镇,随着渔业的衰退,一些传统的渔业劳作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已逐步消失,但双廊目前仍保留着浓厚的渔文化遗存。双廊镇是云南省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号称苍洱风光第一镇。双廊村又被称为千年古渔村,在村落中遍布着传统文化遗迹,如红山本主庙、正觉寺、飞燕寺、玉矶庵、玉波阁、新娘庙、魁星阁、古牌坊、老戏台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几乎遍布于双廊村的每个角落,彰显着这个号称千年古渔村的白族传统村落丰厚的文化底蕴。

1.红山本主庙

红山本主庙又是这个古老白族村落文化的最突出代表,红山本主庙又称红山景帝祠。红山本主庙位于双廊村北的红山山脚下,紧邻环海公路,面向洱海,本主庙由大殿、东配殿、门楼戏台以及东西厢房组成,始建年代无可考。红山景帝祠的本主庙里供奉的三位本主是王盛、王乐与王乐宽祖孙三代,他们是唐朝天宝年间曾经大胜唐将鲜于仲通与李宓的南诏军事将领,被当地人供奉为本主,号称“赤男灵昭威光景帝”,历代祭祀至今。[3]

图2-5 红山本主庙

2.飞燕寺

大理白族信奉佛教,佛教建筑众多。双廊的飞燕寺始建于明朝初年,集本主崇拜与佛教信仰于一体,同时还兼具民族风情特色与自然风光之胜。飞燕寺所在的康海自然村,是百分之百的白族聚集地,这里是当地白族人开展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重要节日之时,“大本曲”、白族调以及洞经乐等白族特色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寺后有一处古木参天的香樟园,亦颇有自然意境。

图2-6 飞燕寺

(三)双廊民俗风情

1.白族服饰

白族男女都喜爱与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在大理附近,白族男子喜欢戴蓝色或白色的包头,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着黑色领褂,下身穿着宽筒长裤,有些人还喜欢佩戴绣有漂亮图案的挂包。白族女子的服装,更是多姿多彩。在大理附近,女子多穿白色上衣,配红色坎肩,或是穿浅蓝色的上衣,配黑色的坎肩,右边结纽处挂银饰,腰间系一条绣花飘带,上面用黑色软线绣些蝴蝶或蜜蜂的图案,下身穿宽畅的蓝色裤子,脚上穿着绣花的白节鞋,有些人手腕上会带着银手镯。已婚妇女会梳发髻,而未婚的姑娘则是下垂的辫子,或者把辫子盘于头上,有些人还会用红绳缠绕着辫子下的花头巾,而露出侧边飘洒的白色缨穗,展示出白族姑娘头饰和发型的独特的风韵与魅力。

大理地区白族少女头饰颇有讲究,被称为“风花雪月”帽,代表着大理的“风花雪月”。大理在地貌特征上有四大特色,是为风花雪月,也是大理景致的最好描述。风是指下关风,大理的下关是一个山口,这是苍山洱海之间的主要风源,风力之强、风期之长极为罕见,人称“下关风”。花是指上关花,大理的上关则是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原,由于大理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花草树木的生长,鲜花遍布,人称“上关花”。大理茶花举世闻名,品种多达四十多个,爱花养花也就成了大理白族的一种生活习惯,家家流水,户户茶花的景象也成白族家居的一大特点。苍山雪则是指苍山上的皑皑白雪,雄伟壮观的苍山横亘在大理境内,苍山一共19峰,每座山峰的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其中最高的马龙峰则高达4122米,由于山峰海拔较高,在高寒的群峰之巅,终年积雪,白雪皑皑,晶莹洁白,银装素裹,蔚为壮观,人称“苍山雪”。月是指洱海月,洱海风光旖旎、秀美,每到夜幕降临,月亮升起,皎洁的月光与碧蓝的洱海水交相辉映,水色如天,月光似水,展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人称“洱海月”。大理白族少女们头饰上垂下的雪白穗子代表着下关的风,环绕帽檐绣着的艳丽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绒线是苍山雪,头饰整个弯弯的造型则是洱海月。“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正是婀娜妩媚、多彩多姿的大理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图2-7 白族服饰

2.白族歌舞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曾将白族的这些民族风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蝴蝶泉边,剧中主人翁金花与阿鹏相会,以动听的白族对歌相互倾诉着爱情,他们委婉动听的歌声依然让我们回味无穷,陶醉于白族民歌的悠扬旋律之中。

图2-8 白族舞蹈

白族能歌善舞,民歌类型多种多样,白族的民歌主要包括“白族调”、“小调”、“对口山歌”、“本子曲”等几个大类,一般会用三弦、四呐或者树叶来伴奏。流传最为广泛的是白族调,最受当地群众喜爱,他们常常在山野、田间吟唱,曲调悠扬动听,节奏自然流畅,风格纯朴自由,有着非常浓郁的山野风味,属于山歌类民歌。白族的民歌具有内容丰富多彩,题材选择广泛,形式生动活泼等特点,诸如历史故事、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婚姻爱情、山川景物等融入歌词之中,这些民歌既可伴随着大理白族人们日常的耕作、放牧、打柴等生产活动,也可用于青年男女恋爱时的相互倾诉爱情。

白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霸王鞭舞”,流传最为普遍,它广泛地出现在白族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之中。在当地居民建房娶嫁,庆祝节日,“绕三灵”,“闹春王正月”以及“田家乐”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存在。白族霸王鞭的套路繁多,打法在不同的白族地区有很多的差别,共计有百余种,其中著名的有:大理地区白族绕三灵中的霸王鞭,舞蹈中还配有八角鼓与“双飞燕”两种舞蹈,洱源白族的闹春王正月与田家乐中的霸王鞭,以及剑川白族的石龙霸王鞭、云龙霸王鞭和宾川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各具特色。

2.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白族民居多为三开间,二层楼房,屋前出廊,筒瓦与板瓦盖顶,向前伸出重檐的格局。在房屋的门头、墙脚、窗头、飞檐等部位使用刻有线条或麻点花纹的石条或石块,墙壁常使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面则用石灰粉刷,青瓦白墙,引人注目。而在山墙、屋角等部位使用水墨山水花草图案进行装饰,典雅大方。同时,木雕艺术也被广泛地用于格子门、吊柱、横批、走廊栏杆等部位,古典装饰气息浓重。

白族民间建筑具有三大特色,处处充满着文化气息。一是独具特色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形式,白族民居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形式,并且大都是双层楼阁建筑。二是雕刻与绘画装饰使用较多,殿阁造型的门楼飞檐串角,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作于粉白墙壁之上,尽显清新雅致。三是园林式庭院,多数人家的天井里都砌有花坛,种植以山茶花为代表的花草果木。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特有的部分,历史久远,广为流行。源于中原的照壁建筑,进入白族民居的建筑体系,在继承了原有中原照壁的基本特点之外,加入了大量大理独有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白族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个性,塑造出具有白族文化特色的照壁,从而成为白族民间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白族民间建筑中的照壁除了造型精致,外观优美之外,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那就是照壁上的题字多与主人姓氏相关,只要看到照壁上的题字,白族人已经告诉了你这家主人的姓氏。

图2-9 白族民居布局

比如:“清白传家”为杨姓;

“琴鹤家声”为赵姓;

“百忍家声”为张姓;

“青莲遗风”“邺架流香”为李姓;

“水部家声”为何姓;

“工部家声”为杜姓;

“南诏宰辅”“三策生辉”为董姓;

“明道家风”为程姓;

“渭钓家风”为姜姓;

“眉山挺秀”为苏姓;

“绛帐家声”为马姓;

“濂溪世第”为周姓;

“瑞雪三槐”为王姓,

等等。

图2-10 白族民居影墙

3.白族礼俗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招待尊贵客人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也是白族人重要的待客礼仪,属于茶文化的范畴,以其独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特点,远近闻名。白族人热情好客,每当贵客光临的时候,必以“三道茶”敬之,第一道茶是苦茶,主人在家中火塘上先使用小陶罐烧烤,再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茶水浓酽,苦凉清香,寓意做人做事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是甜茶,主人重新使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同时在茶盅之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配料进行冲泡,茶水甜而不腻,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第三道是回味茶,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若干粒花椒、少许炒米花、一撮核桃仁或者姜、桂皮等,此道茶甜蜜中带有着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代表的是人生的淡泊平静,宠辱不惊,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事情,有顺利,有坎坷,有甘甜,也有苦涩,要坦然处之。

4.白族传统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包括春节、火把节、绕三灵、耍海会、本主会、石宝山歌会等各种节庆活动,其中最有民族特色、最负盛名的要数三月街了。三月街已有上千年历史,古代又称为观音会或观音市,是大理白族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1991年,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定名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相传在南诏国时期,恶魔罗刹盘踞在大理,残害百姓,民不聊生,西天派来观音大士制服了恶魔罗刹,观音大士怕罗刹会卷土重来,于是每年的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到大理传经,每年此时,远近的善男信女们便来到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中和峰麓搭棚诵经祭拜观音,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统的赛马、民族歌舞、赛龙舟、对歌等。最初它带有浓重的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集宗教、经济文化交流与白族民俗活动为一体。

5.白族宗教信仰

在白族的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佛教与本主信仰,其中本主信仰又是独具白族特色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在白族的每个村子里,一般都会供奉着一个村的社神,因为白族人认为他是保护本境之主,故被称之为本主神。本主像是用泥塑或者是用香木雕刻而成,被供奉在村子的本主庙内。而本主一般不会是单独的一个人,还会包括本主夫人、侍从子孙,少则20多个,多则达80余个。据调查,大理各村里供奉的本主共有60神,其中女性本主21位,男性本主39位,加上最高之神与神后,共为62神。

6.红山本主会

红山本主会又称红山庙会,是双廊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因大本主王盛的殉难时间是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的农历四月,前人就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定为红山本主庙会,来悼念与祭祀王盛。在白族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红山本主经常会显灵,保护当地居民,以及洱海上船只的行驶安全,故得到洱海岸边居民的信奉。在庙会期间,周边各地的善男信女们来红山祭祀、祈祷,逾十万余人,在庙外海滩上年长的女性设坛焚香诵经,庙内则开台唱戏,场面非常热闹,红山本主庙会的香火旺盛,是洱海两岸最大的庙会。

图2-11 本主庙诵经

(四)地方特产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特产众多,诸如海东雪梨、漾濞核桃、高河菜、洱海海菜、洱源雕梅、炖梅、刺菱角等地方特产,远近闻名,是游客馈赠好友与家人的上好礼物。另外,大理的美食、小吃众多,独具特色,著名的如乳扇、奇妙的饵块、香酥的喜洲粑粑、生皮、滑嫩的凉鸡米线、米酒、白族土八碗等,都能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图2-12 大理名吃烤乳扇

图2-13 乳扇制作的晾晒工艺

图2-14 大理名吃生皮

图2-15 双廊街头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