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民族旅游

第一节 关于民族旅游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富足,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活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种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风光不再,新型旅游形式不断涌现,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访学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等,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的旅游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展现出多样化和新奇化的态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标新立异,旅游逐步走向成熟和深入。其中尤以探访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旅游形式,最受人们的喜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本书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也就是民族旅游,以及民族旅游情境中呈现出来的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情况。

一 民族旅游

(一)民族旅游的概念

在旅游专业术语中,民族旅游亦可称之为民族风情旅游,是指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旅游活动,游客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要素所吸引,或可观赏,或可参与其中,是一种文化旅游形式,如山东省旅游局春节重点推介的“好客山东”贺年会,蒙古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大会,或是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的纳西古乐演唱会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民族旅游的概念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由于其研究的指向性不同,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旅游泛指在任一个民族或族群所在地区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者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到其他民族所在地区的文化旅游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民族旅游。而在学术界应用更为广泛的是狭义的民族旅游概念,它特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在主体民族之外的某个民族或族群地区所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即我们常说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活动,这个概念强调开展旅游活动的民族或族群的非主体民族特征,也从侧面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风情的独特性。本书的研究是从人类学的视角观察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活动,因此,把研究范围明确为狭义的民族旅游。

(二)民族旅游的功能

1.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的到来,促进了民族旅游的快速发展,蜂拥而至的游客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外来投资者逐渐增加,使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继而带给东道主居民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地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使旅游业滚动发展。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得到长足进步,民族旅游成为众多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2.弘扬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游客对东道主文化的惊叹与赞许,让东道主居民感受和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他们开始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与骄傲,进而激发了他们弘扬与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对本民族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充满自信。这种精神力量成为东道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有利于促进东道主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3.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增进民族交流

游客与东道主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的交往与交流,是东道主社会了解与认识外面世界,学习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也是外部世界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文化的过程,通过这种相互学习与交流,可以促进民族间相互了解,增进交融,减少隔阂,共同发展。

4.改善东道主生活环境

随着民族旅游的深入发展,游客对东道主接待条件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满足游客对旅游地生活环境的需求,当地政府开始加大道路交通、电力通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园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者开始注重食品卫生安全、住宿环境等。游客接待环境得以提升的同时,东道主社区居民自身的生活环境也得以改善。

民族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东道主经济、社会与文化事业发展,带给游客快乐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民族经济的单一化,过度依赖旅游业,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传统文化遭受破坏,自然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都是本书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将在后续章节详细阐释。

二 民族旅游资源

(一)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

民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被利用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类自然与人文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山水风光,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习俗以及民族风情等。

民族旅游的兴盛源于两大要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这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所在。我国少数民族多地处偏远,高山深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同时,特殊的地理特征也孕育出独特而神秘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来自远方的游客。

(二)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性

由于各少数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民族旅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回族的宰牲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傣族的泼水节、白族与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2.地域性

由于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的不同,传统的耕作、种植等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他们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也使得他们具有不同的民俗文化特征,从而形成各异的带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民族风情。例如:各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蒙古族的蒙古包、苗族的吊脚楼、藏族的碉楼、海南黎族的“船形屋”、云南傣族的竹楼、白族的“三房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等。

3.丰富性

民族旅游活动的对象众多,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可以包括有关东道主居民生产、生活的,也可以是社会、文化、艺术的,种类包罗万象。具体可以包括民居建筑、衣着服饰、饮食习俗、地方特产、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民间语言、民间信仰、科学技术、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社会组织、文化团体等。

4.历史性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任何民族风情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脱离不了其民族发展的历史环境,我国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风情,皆与其历史发展环境密切相关。例如,云南大理等地彝族、白族聚居区广为流行的火把节,就与唐初六诏之间的历史战争相关,成为人们缅怀历史人物的一种生活习俗。

5.稳定性

所谓的民族旅游资源,就是东道主居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日常生产、生活的方式与过程。这些少数民族独特的社会风情与文化,一旦形成往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改变。例如,在我国湖南西部与贵州东部的一些苗族中,光彩夺目的银饰依然是少女们的喜爱。在云南大理,白族则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这种装束在农村地区仍然随处可见。

6.变异性

尽管民族文化风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在以往不同历史时期环境中形成,适应于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习俗,也会发生变化。有些可能只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变化,也有些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被淘汰,还有些则在适应中求新生。例如,在甘肃、宁夏一带的黄河上游,羊皮筏子曾经是生活于此的回族人民主要水系运输工具,缝革为囊,充入空气,用以摆渡,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时至今日,随着交通工具的巨大变革,这种传统古朴、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交通工具,只能在旅游景区偶尔才能看到。

7.参与性

民族旅游之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方式,除了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之外,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的日常民俗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游客可以参与到东道主居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亲身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享受这种亲身经历带来的快感与满足。例如,在云南红河州哈尼族村寨,有着中国最长宴席之称的长街宴习俗,当地居民叫昂玛突节,这是哈尼族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一种传统节庆习俗。节日当天,每家每户要做近四十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摆放在指定的街心位置,一家摆一至两桌,家家户户桌桌相连沿街摆放,摆成一条几百米长的街心宴。游客的到来,成为好客的哈尼族人们尊贵的客人,一起享受美食与对未来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