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气候与海派气质:“孤岛”时期艺术期刊研究:1937-194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孤岛”艺术期刊与海派文化概述

上海这座城市,自1843年正式开埠[1]以来,就逐渐成了整个中华大地的现代化文明发祥地。尤其是1927—1937年,这段时期后来被很多人称为上海滩的“黄金十年”。因为那时候的上海,因其独特的租界背景和地理资源,用海纳百川的姿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传播着世界各国的声音;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创造着上海都市的繁荣。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上海逐渐从一座摩登的海滩之城演变成了一个处在夹缝中生存的战乱“孤岛”。在炮火纷飞的恶劣环境下,大批艺术家、知识分子逃离上海,同时,大部分出版公司也纷纷被迫停业,大量刊物更是在无情的战火中遗失散佚或停止办刊了。上海滩曾经兴盛一时的、以电影杂志为代表的艺术类期刊发行,开始呈现出一片凋零局面。然而,随着“孤岛”空间的逐渐形成,在当时那样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仍然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留在上海坚守阵地,在黑暗中苦苦地摸索、探寻着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