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冲突视阈中的心灵和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热问题。虽然中国具有关注心灵和谐的传统,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既不系统也不深入。相对于心灵和谐的新与热,文化冲突算是一个旧的热问题,对于文化冲突理论的探讨,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比较多,而把人的心灵和谐放在当代文化冲突背景下进行研究的甚少。在此,主要针对当前对于心灵和谐问题研究情况展开综述。

一 国外关于心灵和谐问题相关研究

尽管国外没有“心灵和谐”这个明确的概念,但思想家们关于人的心灵的安宁、灵魂的和谐、自我和谐、精神生活等论述则客观存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和谐的最高境界是灵魂和谐。德谟克利特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灵魂的安宁。苏格拉底强调,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人自己,表明了关照心灵的意义。柏拉图则从德行修养的角度强调如何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亚里士多德也明确指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行的实现活动。”[10]这也是从德行的角度使人们获得心灵安宁的方式以及内心幸福的途径,他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纷扰。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心灵和谐的重要性。在近代,笛卡尔仍然延续二元分离的思维,他极端地认为,身心完全对立,心是自由的。莱布尼茨由“单子说”引出“心灵和肉体之间的关系是上帝所预先建立的和谐关系”[11],并指出:“人的目的也和上帝的目的是一致的。这就产生了精神世界的结合,灵魂的和谐。”[12]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发现,多数思想家是从道德、幸福的角度论述心灵和谐问题。在资本主义时代,现代制度把人从传统和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后,市场经济、科技主义、理性主义等,导致人们价值的迷失、生活意义的丧失。弗洛姆指出,处在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是一个创造者,他不是处在生活进程中,只是由外界的、异己的环境所决定,而被动性地活动。”[13]这是人们从社会问题的角度研究心灵和谐,诸如,尼采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文化的批判;韦伯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内在张力的分析;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揭示;胡塞尔关于欧洲科学危机的文化分析及其“生活世界”的理论药方;马尔库塞关于“单面人”的揭示;弗洛姆的“精神的分裂的自我异化”;海德格尔对人丧失“诗意的安居”的分析;汤因比、斯宾格勒、雅斯贝斯等对西方文化危机的剖析;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造成人的异化问题的深刻揭示[14],等等。同时,对于如何解决这种不和谐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也做出了各种回答。比如,哈贝马斯认为出路在于将个人置于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中;福柯将个人的出路放在个人自身孤独的改造方面;马克思则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做出设计。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给心灵和谐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此外,西方宗教对心灵具有一定的慰藉作用,它有关心灵安顿的观念对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除西方哲学、宗教外,西方从心理学对于自我同一性、自我和谐、心理和谐、精神和谐、心理健康等做了一定的探索。比如自我同一性是由艾里克森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的整合和统一的自我感觉和认识。[15]卡尔·罗杰斯提出了和谐心理观,规定了作为心理和谐的人的特征,如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试图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能够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16]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中,自我和谐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观点,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他认为,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功能,如果各种自我知觉之间出现冲突或者自我与经验之间出现了矛盾,个体就会体验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17]根据赫根汉在《人格心理学》中的论述,精神和谐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关于生活的最终目标。根据荣格的理论,到了中年阶段之后,个体开始了解自己精神的不同部分,在正确认识了精神的各组成部分后,个人进而会萌发出一种对它们进行综合的趋向,这就是荣格所说的超越功能。这种超越功能是一种对人格的统一、完善和整合的永恒追求,个人只有熟知自己的全部精神结构,并通过超功能进行完美的协调,才能达到自身的展现。对于心理健康,西方心理学界一方面认为是重视个体自身内部的关系状态,认为个体内部各部分的平衡、协调和完整状态。比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平衡”,荣格的“意识与潜意识统一”和帕尔斯的“心理完形”;另一方面认为是重视个体与意义世界的关系,是个体对意义、价值的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状态。比如奥尔波特的“希望、志向、指引”,罗杰斯的“实现倾向”,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弗兰克尔的“意义意志”。[18]此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他认为,拥有乐观性格的人,才能有效地变不利因素为自身的有利因素,成就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由此可见,西方主要是从哲学、心理学、宗教学角度对心理和谐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为笔者开展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 国内关于心灵和谐问题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将追求心灵和谐、平和心理冲突作为价值取向。在传统文化中有关于获得心灵世界和谐的丰富论述。身心和谐关系是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点。儒家在自我心灵世界调适中积累了大量资源。儒家主张“养心”“求放心”,强调道德自觉,通过自身的道德磨砺,超越现实的物质限制,保持乐道,提升心灵世界的境界。道家则主张去除物欲的遮蔽,少私寡欲,通过心斋、坐忘等途径达到身心和谐、天下自定的境界。佛家则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19]中国有重视心灵和谐的传统资源,给当代心灵和谐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展开了深入研讨。学者们从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美学等多种角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均提出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观点,并已取得许多有益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相比之下,当前对于和谐社会建构中人的心灵和谐问题关注不够。迄今为止,学术界很少有这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但可喜的是当前学界对和谐社会中建构中的心灵和谐问题愈加重视。

对于心灵和谐的直接研究,笔者尚未发现专门的学术专著。2007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陈维伟的《心灵的和谐》一本通俗读物,以“漫谈式”的方式从西方关于心灵思想以及传统中国人的心态出发,着重对当代心理问题(如抑郁与压力,完美与自卑,衰弱与紧张)等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虽然书中论述的方式比较随意,缺乏学术性,但书中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手法,以及多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宗教学、历史学)的论述,使书中有关心灵和谐的信息丰富且生动,对于心灵和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此问题的研究没有专门的学术专著,但已有少量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心灵和谐”为主题,比如,《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和谐的构建》(刘慧,2008)、《农民工心灵和谐的障碍因素与路径选择》(曹军,2011)等。另外,在不少关于和谐人、传统文化的专著或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到关于心灵世界和谐、心灵安宁的问题。如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有关心灵世界冲突与融合的论述。[20]蒙培元在他的《心灵超越与境界》一书中,谈到了心灵和谐是心灵的自我超越的美好境界。它不仅是古人的精神需求,也是现代人的内心召唤。陈望衡在《心灵的冲突与和谐——伦理与审美》中从伦理审美学的角度,论述人生对真、善、美三大精神追求,达到心灵的和谐。唐君毅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涉及提升心灵和谐的境界。陈来的《有无之境》和司马云杰的《心性灵明论》等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心灵和谐和人生境界的关系。中山大学林滨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儒家与基督教利他主义之比较研究——文化的聚焦与价值的转换》、张国启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文明修身研究》中有关心灵秩序的安宁的论述。中共中央党校肖映胜的博士学位论文《“和谐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研究》等有关身心和谐的论述。此外,还有少数硕士学位论文从传统和谐思想对身心和谐做了论述。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当前对于心灵和谐做直接研究的学术论文不多,而对于心灵和谐的相关研究如涉及心理和谐、内心和谐、身心和谐、自我和谐的文章不少。这些研究对于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都是有益的探索。

第一,关于心理和谐的研究。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社会各界对于此问题更加关注,表现有三:

其一,学界的研讨、讲座等在各地展开。中国心理学界召开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如2006年11月26日北京心理学会、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促进心理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座谈会。《天津日报》(2006年12月25日第10版)专门邀请有关学者组织了“促进心理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关讨论。《河南日报》(2006年12月27日第12版)也组织中央党校、中科院的学者进行了关于心理和谐问题的讨论。这些研讨围绕心理和谐的重要性、心理不和谐的原因、解决措施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此外,2007年7月6日在2007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暨首届中国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宣布:中国民众心理和谐指数已初步构建完成,初步明晰了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的内涵和维度,《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也完成编制。这深化了心理和谐的理论研究,为实证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工具。

其二,理论与生活实践初步结合。近年来,各市区的“市民大讲堂”等以专家讲座、社区心理调适教员聊天等轻松方式,帮助居民解决由于工作、生活困难带来的心理问题,保持心理的和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解决实际心理问题是学术研究的宗旨,随着条件的成熟这一结合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其三,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前虽然没有关于心理和谐的专门著作,但是心理学心理健康、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专著早已存在,有关心理和谐的论文也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围绕这一主题,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开始初步系统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心理和谐重要性的研究,学界基本上是从建设和谐社会、对自身素质、民族素质发展意义和对各学科发展意义三个维度进行论述,体现在林崇德、许艳、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等人的论述上。[21]关于心理和谐的基本内涵研究,学界主要是从心理学的维度进行展开,如俞国良、石国兴、高志文等人的论述。[22]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或维度研究心理和谐的概念,如宋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概念。[23]关于心理不和谐成因研究,学界主要是从内外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因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外因的论述集中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经济、文化、政治、人际等变化引起。值得注意的是,理论及其实证方法都有关注文化的因素。关于心理和谐的实现原则和路径,从学科上看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的研究,从教育、改革、心理等层面探讨对策。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对策论述不多,主要集中在论述继承“和合”的文化传统,创建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24]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减少对人的消极文化刺激,促进心理的和谐。[25]除上述研究之外,学界还有少量论文涉及心理和谐的结构、心理不和谐的表现、心理和谐的标准。对于心理和谐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单一学科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而多学科的视角还需拓展。

第二,关于内心和谐、身心和谐、自我和谐的研究。季羡林提出和谐社会要关注人的内心和谐后,学术界更加关注对内心和谐研究。当前存在的情况大致如下:(1)文章数量不多。(2)学界一致认为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3)对于内心和谐,一部分论者把它等同于身心和谐、心灵和谐。如柴艳萍、郭建在《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26]、宋一在《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内心和谐》[27]中的论述。(4)对于内心和谐的研究,一些论者借助传统文化进行论述。如潘顺关于《孔子“仁”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中的论述。[28](5)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但都处于初步阶段。(6)对此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内涵、原因、措施上。关于身心和谐的研究,当前学界主要是从传统文化中阐释,特别是从儒家思想中挖掘,如汤一介认为,儒家伦理追求有四个层次,最基本的是心身关系和谐。[29]对于自我和谐的研究,学界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引用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结合中国当代实际,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的方法进行探讨。如王登峰对于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探讨。[30]此外,还有很多论者运用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研究群体的自我和谐问题。如关于大学生自我和谐问题的研究。[31]除了心理学角度,对于此问题还有社会学、政治学学科的研究。

第三,关于心灵和谐的研究。目前来看,关于心灵和谐的研究领域还未完全展开,主要从传统文化和教育的视角进行研究;系统研究尚未深入,主要集中在理论、对策、个案的初步探讨上。从传统文化的探讨主要是对儒家心灵和谐思想的内容的角度进行探究。如陈洪臣对儒家和谐思想的刍议,连遥谈孔子的心灵和谐思想等。[32]此外,还有人专门谈到庄子的心灵和谐思想。[33]从教育角度探讨,主要体现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究心灵和谐在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34]有论者针对和谐社会中心灵困境,提出心灵和谐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以及提升张力的思路。[35]有论者从徐超弑师血案引出关注学生的心灵和谐。[36]有的论者认为可用生命教育来塑造心灵和谐。[37]此外,多数学者在讨论传统和谐思想的文章涉及心灵和谐。

目前,专门研究心灵和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很多都是零散的、不系统化的浅层次论述。第一,对于心灵和谐概念、规律等理论研究还待深化,现实对策有待健全。第二,群体性研究主要是关注学生,其他社会群体关注不够。第三,对于心灵不和谐原因、具体表现没有深层次探究。第四,当前还存在着心灵和谐、心理和谐、内心和谐、身心和谐等概念混用的情况,有必要进行概念厘定。第五,多学科、多视角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还需加强。目前,从文化的视角对于心灵和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对于心理和谐文化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政治学已经关注。总之,心灵和谐的研究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研究者可从各个角度去挖掘、深化,而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深入探讨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