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需变动影响出口的机制及政策应对:企业动态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内容摘要

“十三五”时期,国内经济正面临“三期叠加”带来的诸多挑战。从对外贸易的视角,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外贸增长的总体环境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造成全球市场总需求不振,短时间内难以回到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资源能源供给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约束加剧,造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出口比较优势急剧下降。因此,如何实施双向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和空间,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成为我们必须首先面对的重大课题。

与现有出口研究将其视角大多放在出口总量、结构(如不同技术含量贸易品比重、二元边际、专业化道路、价值链等)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同,本书立足于市场经济重要特征之一的企业动态;从经验角度说明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动,对中国是否存在“内需压力假说”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系统分析和论证了外需、竞争力、内需等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出口变动中、来自不同形式企业动态贡献的影响和具体机制。全书共八章,除绪论外,其他章节的内容可简单归纳如下。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列举和归纳了本书研究涉及的两个方面的文献,即企业动态、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依据项目设计的精神,对这两方面研究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将之结合起来等进行了评述,用以判断本书在现有研究中的地位。

第三章利用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全样本工业企业,以及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和非参数检验,从总体和行业层面,具体估计、检验和比较了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异质性特征,从而为后续研究所做假设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第四章在后续进行的企业动态分析之前,利用三年规则对企业的进入、在位、短期存活与退出进行了科学界定,并具体分析了三年规则相对两年规则优势之处。进而,在充分考虑现有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特点的基础上,提供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动态特征。除此以外,本章还提供了企业动态划分在企业生存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在不同产业内部企业生产率服从Pareto分布的假设下,纳入可变价格加成以及潜在企业针对不同产业的进入选择,并基于HS产品分类六位码和中国工业产业四位码层次的数据,系统分析了内外需、经济规模和竞争力在我国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

第六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剔除了短期存活企业的扰动之后,将整体出口强度细分为在位企业效应、进入企业效应和退出企业效应;进而,在边际成本可变的假设下,着重考虑了产能对不同类型企业动态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第七章基于ISIC四分位产业数据,测算了51个国家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度,遵循“典型事实—理论假说—经验证据”的分析范式,在多国经验中探究了出口与内需结构背离的成因及影响。

最后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提出了建立在前文分析基础之上的、能有效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对思考如何重塑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根本性优势来源和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