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形成期(1582—1911)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翻译研究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末清初的萌芽期(1582—1723),以1582年利玛窦奉范礼安神甫之命入华为开端,历时32年传教,直至1723年因梵蒂冈教皇干涉中国教徒“祭天尊孔”,清朝雍正帝禁教为终;清末的成长期(1821—1911),造就了科学翻译理论的发轫。伴随耶稣会士的入华传教,我国进入第一次外国科学书籍翻译高潮期。
明末清初,西方世界在历经资产阶级革命洗礼后,进入科学技术大发展时期,涌现出现代科学之父培根(1561—1626)、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捍卫并发展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1548—1600)等。大批商人及传教士来到中国扩展海外市场,掠夺原料,传教。西方传教士翻译传教,先进士大夫翻译学习西方科学,以明崇祯帝、清康熙帝为代表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朝廷,成为主导科学翻译的三股力量。明末清初科学翻译是中国少数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的开端,科技翻译者除王征等少数国人外,均不懂外文,不能主动选择源文献,只能按照传教士口述而被动笔录。译书所涉及的最新科技知识不多,涉及深度也很有限,但还是产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参照《中国科学翻译史》(黎难秋,2006)的统计数据,这一时期共有30名外国传教士,他们与中国有识之士合作编译了各种科学译著约167种,对于西方科学知识的引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法书籍《崇祯历书》、地图集《皇舆全览图》成为两部代表性著作,这一翻译高潮以1723年雍正禁教为终结,引入西方科学的翻译活动及正常的外贸活动随之中断。这一时期的科学翻译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1)科技翻译人员:翻译活动过分依赖外来传教士,中国译人主要承担被动笔述的工作任务,翻译活动未能实现自主。
(2)科技翻译机构:朝廷与民间均未出现专门的翻译机构,只有历局。
(3)科技翻译规模:译书数量有限,内容上以西方古典科技知识为主,涉及学科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清末:在我国完全禁教的近一个世纪里,英国取代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大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英国特别是在“成功占据”印度后,觊觎物产丰富的中国,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盲目排外,轻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鸦片战争后,在英军武力威胁下,大清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一批爱国志士,通过译刊与消化西方科学书籍和信息,清醒而客观地观察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治国方针。林则徐组织译编《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反鸦片论》《四洲志》;徐继畲译撰地理知识著作《瀛寰志略》;魏源1844年发行五十卷的《海国图志》,明确建议清廷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纠正夜郎自大的错误,开放门户,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他们之后,科学译书活动主要由三派人物组成:(1)外国人,他们往往出于不同的目的,或培养洋奴买办,或传播基督教,或为文化侵略的需要。主要代表为以殖民主义分子为主的翻译机构广学会、益智书会等;以教会人士为主的广州博济医院和教学学堂;商业营利性质的墨海书馆等。(2)洋务派翻译机构,清廷官方主要机构,人才济济,财力雄厚,主要代表为外语教育与译书机构京师同文馆,同文馆于1862年设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1863)、俄文馆(1863)、德文馆(1871),后增设科学馆和印刷馆。据不完全统计,同文馆译书有31种,培养了联芳、庆常、汪凤藻、凤仪、席淦等一批由我国自主培养的科技翻译人才,1866年以后,同文馆实际上已成为我国第一所兼学科学知识与外语的高等学校;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附属于制造局,其建馆宗旨是配合制造局生产船舰、兵器、弹药而翻译技术情报资料,以广播近代科学知识为己任,以兵政(36种)与技术(31种)两类居多,更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一批兼通科学与外语的翻译人才。(3)维新派翻译机构,康有为、梁启超的强学会、译书局、时务报馆、广知书局等。维新派有识之士认为,中国要国富民强的主要途径是全面地实施政治维新,而不是简单地依靠购买或制造一些洋枪洋炮,开办少量工矿企业。就译书而言,不应仅限于外资需要的法律类和兵政类书籍,应该全面翻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因以留日学生为主,他们普遍认为日文原本源于中文,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所译的大量书籍,可作为首选。他们期待自上而下的改革,短期内声名鹊起,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夭折,其影响力逐渐消退。
清末形成的种种客观环境、因素与条件,从整体上构成了清末科学翻译理论的发轫。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科技翻译人员:传教士、殖民主义分子、洋务派、维新派、留学生、爱国官吏、先进人物,他们以不同目的参与科学翻译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既懂科学又可翻译的知名学者,如严复、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翻译活动开始不受制于传教士和外国人。
(2)科技翻译机构:洋务派的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殖民主义分子设立的黑海书馆、广学会;维新派的大同书局;民间翻译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等,客观上都促进了翻译人员的成长,成为我国首批近代独立翻译人员与外交人员的摇篮。
(3)科技翻译规模:数量达两千余种,大大超过明末清初。译书源语言主要为英语和日语,内容上既有科学翻译(军事、舰炮、工艺、格致之书),也翻译资产阶级革命及社会政治资料,少数开始译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
(4)科技翻译理论:翻译人员重视译名统一与翻译质量,译论迭起,内容较多涉及专名翻译方法、意译与音译及翻译标准,主要理论有马建忠的“善译”、严得的“信、达、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