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通与信仰空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小梅关和横浦关的位置

无独有偶,《广东新语·山语·腊岭》将小梅岭置于广东乳源西北关春岭之东的梅花峒,[46]亦误。《读史方舆纪要》在江西南安府大庾县却有另两处小梅岭记载,“一在府北一里,与梅关相对;一在府西南十五里,较梅岭差平小。《志》云:小梅关相传唐开元以前入粤之路,由此渡章水滩故名”[47]。后者显然与南安至南雄路有关。此云《南安府志》当为明志。《大明一统志·江西名胜志》卷一三《南安府》亦引明志云:“小梅岭有二,一在城北里许;一在城西南十五里游仙乡,唐开元以前,入粤之路由此。相传骑羊仙人由此过章水滩。”康熙《南安府志》亦云:“小梅岭,在庾岭稍西北游仙乡,实与庾岭联络也。唐开元以前入粤之路由此,故又名小梅关。”[48]《大清一统志》亦曰:“小梅岭,在大庾县西南二十五里,大庾岭稍西北,较大庾差平小,相传唐开元以前入粤之路由此。又名小梅关。”[49]看来,小梅关应在大庾县西南的游仙乡辖境,其得名与开元前入粤路有关。

崇祯《大明一统名胜志》与《读史方舆纪要》引旧志皆云小梅关在游仙乡过章水滩处,当误。因小梅关与小梅(庾)岭有关,为扼守山岭关隘。从大庾县南行,“出水城南门南行五里至五里山……又自五里山分路西南行五里至巩桥,又十里至十里涧,又十里至小梅关,与南雄州交界。自郡城至此三十里”。同治时,小梅关“关墙已颓圮,仅存基址而已”[50]。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广东省》亦云:“小梅关,在广东省北部大庾岭上,大梅关西部约3.5公里的梅岭南坡。相对于大梅关而名。两侧为海拔约450米的丘陵低山,横切不足1公里便接江西省的十里径裂谷。路不如梅关岭道直,但坡度小,修筑公路方便。瑞澜公路(323国道)经此。今取代梅关而成粤赣交通大动脉。”[51]清代由大庾县至小梅关道及今日的323国道是否就是唐开元前赣粤之道呢?

隋开皇十年(590),俚帅王仲宣反,遣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即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南),“贼立九栅,屯大庾岭,共为声援。(裴)矩击破之”[52]。按“九栅故址,在大庾县南”,“《元志》:今县西南安庾里,有游仙径,崎岖硖石中六七里乃抵关路,两山对峙,内有广谷容寨栅,即九栅故址也”[53]。《元一统志》已佚,今赵万里辑校本无此条。《大明一统名胜志·江西》卷十三《南安府名胜志》所载亦同。[54]游仙径即今十里径裂谷,今裂谷中仍有游仙(圩)、解放等村,径长十里,近似东西,稍偏西北—东南走向,裂谷周围为海拔45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隋九栅故址在此裂谷之中。按同治《江西全省舆图》云:自大庾县西行二十五里至分水凹,“分水凹东南行五里至横沼,又过渡南行五里至游仙墟,又南行偏东十里,与南雄州交界。自郡城至此四十五里。按此地在小梅关之西,土人亦混称小梅关。实不自小梅关出口。山势至此中断,西来之山自此斜趋,东南不与小梅关之山相接,计缺口七十余丈,旧有边墙,今圮废”[55]。看来,游仙径出口与小梅关并非一地,游仙径与小梅关道(南北)亦走向不同。相对小梅关来说,游仙径的防御作用更显重要。正如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大庾县图说》云:“(梅关)迤西十五里为小梅关,墙垣颓废。又地形逼窄,难容多人。再西为游仙墟,其南偏东出口之处与小梅关仅隔一山,地势宽平,无险可扼,守御之要,应为第一。”[56]

正是隋九栅故城扼守大庾岭要道,才被叛军看得如此重要。不过,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载,韶州始兴县(治今地)东北有安远镇兵。[57]从“安远镇在(始兴)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及“大庾岭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里”来看,[58]安远镇应在大庾岭南麓,扼守大庾岭南下之道,与隋九栅城应相距甚迩,甚或两者为一地。

那么,九栅故城所在的游仙径是否就是秦汉塞上即横浦关所在呢?据《太平寰宇记》引《吴录》云:“南野县有大庾山,九岭峤以通广州”;又引《太康地理志》云:“岭路峻阻,螺转而上,逾九蹬,二里至岭,下七里,平亭”;又引刘嗣之《南康记》曰:“平亭谓之横亭。”[59]晏殊《晏元献公类要》亦引《吴录》《太康地志》(一作《太康地理志》)与《太平寰宇记》所载有出入。文曰:“岭路峻阻,累(螺)转而上,逾九去二里至顶。上七里,平行十里至平亭。刘嗣之《南康记》言‘平亭谓之横亭’。”[60]既已至顶,何以又上七里?《大明一统名胜志》引《吴录》曰:“南野县有大庾山,其路峻阻,螺转而上,逾九蹬,二里至顶,下七里,平行十里至平亭。平亭者,横亭也,为古入关之路。”[61]而王谟《汉唐地理书抄》又引《太康地志》云:“岭峻阻,螺转上,逾九蹬,二里至顶,下七里,平行十里至亭,一名横亭,一名塞上岭。”[62]平亭或作横亭应是横浦关所在。从大庾岭至横浦的三(四)十里路程来看,应是大庾岭下盘旋上山而达山顶。这里的平行十里非游仙径即今十里径莫属,其近似东西走向的宽谷,再向东横切一二里,应为今小梅关出口,由此向东,两岸为丘陵低山,中间长约七里的近似东西状的宽谷,今南山水上源即流经这里。平(横)亭设在东西各七里和十里的裂谷中(最窄处在今小梅关至丹竹坑、垇上至高坑间仅750米左右,而最宽处亦不过1500米左右),其称谓称平(横)再恰当不过,其“塞上”之号亦名不虚传。《祥符图经》云:“大庾岭上有秦时废关,即秦上。”[63]这里东西谷中都有水源可以利用。不在此处设关,又在何处?舍此别无他选。

《大明一统志》载:“横浦关,在(南安)府城西南三十里,旧记汉将军杨仆讨吕嘉,出豫章,下横浦即此处。关外颇峻绝,关内旷谷可容寨栅,疑即古入关之故路,及张九龄开凿庾岭,此关乃废。”[64]《大明一统名胜志》亦云“横浦关,在(大庾)县西南三十里,秦时关也”,“关内旷谷,可容寨栅,即古入关之路”[65]。唐开元四年以前,秦塞上及隋九栅故址,“同此一处,是为旧关”,以后为新关即梅关。“《(广东)通志》此条下引《名胜志》‘关之外南下亦峻’一条则又混而为一矣。”[66]即新关梅关南下险峻,而与秦横浦关无涉。

从以上乾隆《大庾县志·山川》和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南安府大庾县图说》得知,旧横浦关在大庾县城西南三十里,新关梅关在城正南二十里,两者均在大庾岭上,“相去十有五里”。今小梅关距梅关仅七里,故与秦横浦关相关的小梅关应是游仙径出口附近即“土人亦混称小梅关”地,而非今小梅关。

值得注意的是,横浦关既在大庾岭上,而前说从南康县大庾岭行三(四)十里而达横浦。大庾岭在此处已非一山脉,而应是具体的一个点。从以上引《南康记》所云至横浦关(平亭、横亭)的路程来看,此起点无疑应是山下。山下三(四)十里而达旧横浦,与今大庾县城至游仙径出口路程相当,而与清大庾县至小梅关距离三十里无关。大庾县在唐神龙初以隋大庾镇设县,在隋置镇前,《南康记》曰:“前汉南越不宾,遣监军庾姓者讨之,筑城于此,因之为名。”[67]《大明一统志》云:“庾将军城,在(南安)府城西南二里,旧有庾将军庙。”[68]“《志》云:古城池在水南驿使门之南,旧北(应为南)达庾岭之路也,其西南隅即今城隍庙后郡人犹称土城背。”[69]故《南康记》所云“南野县大庾岭三(四)十里至横浦”的“大庾岭”应为“大庾城”为妥。

唐张九龄凿大庾岭前,“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径夤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峨,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70]。由于攀登及下坠之苦,加之林木茂繁,道路渐废。这里的“岭东废路”即是古横浦关的道路。“岭东”一词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大庾岭一名东峤,居五岭之东;[71]二是古横浦道居大庾岭之东。《大清一统志》云:“按诸说则古之大庾岭,应在今(南雄)县西北,近江西崇义县界。今所谓大庾岭,即《水经注》东溪所出之石阎山,九龄所谓岭东废路也。”[72]九龄率人“缘蹬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板险之故”,且利用“岁已农隙”,“役匪逾时,成者不日”。[73]所成新道显然部分利用旧蹬道,凿石通道,“刊山剔石而关始通”。宋宝庆元年(1225),重修梅关附近的云封禅寺,记录从南安军出发,“逾横浦而南陆行十余里,山行五六里,盘迴缭曲,跻于岭巅,界江、广之交,石壁对峙,是为梅关”[74],此梅关道应为九龄所凿。而此横浦为章水(详下),非秦横浦。

秦横浦关既以横浦水得名,横浦水到底指哪条河流?是今广东南雄西北的凌江,还是今南雄东北的南山河(以上两水皆在浈水上游),还是今江西大余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