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学生有情感困惑时,往往羞于向老师启齿;在家里学习有疑问时,又不便向老师请教;在当前中国教育的大班体制下,学生人数众多,传统的课堂互动因为时间的限制,终不能进行深入的点对点互动;私密性话题在面对面交流中难以开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师穿梭于各个校区,上课才来,下课即走,出现了学生难以与老师深入交流的尴尬局面,诸如此类情况,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非常普遍。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促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交往,然而也存在以上种种遗憾。
幸好,我们赶上了一个教育发展的大好时代;我们赶上了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数字时代;我们赶上了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科技时代。
“老师,论文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请查收并指正哦。”
“老师,您的微博真的太给力了,不仅有正能量,而且还有大智慧啊!”
“老师,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心情很郁闷,想找您当面聊聊,却又不好意思。我就在这里给您留言了……”
“同学们,我们制作了一些微课程,大家如果课堂上没听明白,可以点击微课程进行复习,并欢迎大家在网上即时提问。”
……
如今,这些交流就发生在我们师生的日常互动之间。“创客”“微课”“英语流利说”等一系列“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新形式的相继涌现,让人不得不感慨“互联网+”时代真的到来了。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它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有趣、更开放。“新潮教师如今受追捧,擅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华中师大教师研发课堂‘微助教’促互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巧用网络媒体互动沟通”“网络和QQ成师生互动新平台”等新闻频繁出现,武汉某高校甚至要求45岁以下教师必须开微博以加强师生交流。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迎来了开创师生互动新局面的契机。许多社交媒介比如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甚至是专门开发的师生互动系统与软件都为网络背景下师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网络师生互动现象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便捷地利用这些媒介进行答疑解惑、交心谈心。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也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时的羞涩与时间限制的不便。
那么,在网络的背景下老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这样互动的知识建构体系如何?它们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具有什么样的互动模式?当今网络师生互动的现状如何?学生在哪些情况下更愿意与老师交往?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怎样利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领,真正做到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互动也叫相互作用,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大多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网络师生互动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采用文本、语音或视频等方式进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既可以发生在师生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师生个体之间;它既包括在线同步交流,也包括线下异步交流;既可以发生教学情境中,也可以发生在教学情境之外;交流的内容既有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方法辅导、人格培养、情感教育或解疑答惑,也有学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困惑或者观点,还有师生之间的信息或情感分享以及师生共同的知识构建等。
对于这样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研究主题,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网络互动进行了探索。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交互,它在教育领域促进师生互动上的巨大潜力还有待大力挖掘。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来一探网络背景下师生互动的特征与缘由。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网络师生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网络师生互动的个案研究;网络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高校网络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网络师生互动研究的结论及对教育的启示六个章节。
在第一章核心概念界定部分中,作者比较了互动、师生互动、网络互动、网络师生互动这几个核心概念,并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师生互动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基础理论部分首先从相关理论出发,对教师角色研究、网络师生互动测量、网络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第三章网络师生互动的个案研究板块中,选取国家信息化教育的典型学校——上海市闵行二中,采集来自闵行二中专门开发的“师生互动家园”系统的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滞后序列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校的网络师生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利用E-Prime、Msgsa(自主开发)、Pajek、SPSS等工具进行实验编程、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首先,改进Gunawardena编码系统,对师生互动消息进行编码,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微观的角度对中学网络师生互动的内容和深度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消息树”概念,构造网络师生互动的“发帖—回帖—再发帖”消息链,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计算消息转移频数矩阵、条件概率矩阵、频数期望矩阵和Z分数矩阵,探究网络师生互动的行为模式;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互动网络的基本属性,绘制互动网络社群图,分析网络的中心性和等级性,从宏观上对网络师生互动的结构模式进行描述和解释。结果表明:(1)上海闵行二中的“德育讨论区”和“学科交流区”中的知识建构都以信息分享和比较为主,但在知识建构深度阶段的分布上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师生在“德育讨论区”互动过程中知识建构的深度有待加强,同时还表现出了师生情感支持的特点。和“德育讨论区”相较而言,师生在“学科交流区”互动过程中知识建构的水平更高。(2)该中学网络师生互动的行为模式主要以连续迁移型为主。“德育讨论区”中的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包括连续迁移型、知识人际互迁型和知识情感互迁型。“学科交流区”中的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包括连续迁移型、知识正向跃迁型、知识负向跃迁型以及人际情感互迁型。知识正向序列能够促进知识互动质量的提高。(3)该中学师生互动网络的结构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网状模式。大部分的网络结构具有多个中心,并往往以这些中心形成若干小的群体,中心由不同类型的节点构成,且根据中心组成的不同情况,师生互动的网络结构可细分为教师中心网状模式、学生中心网状模式、师生共同中心网状模式;不同类型节点的参与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网络中心节点显示出明显的等级性,教师的声望总体上高于学生的声望,核心节点学生的声望高于普通学生的声望。
第四章网络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主要从学生因素与教师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学生因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模拟情境实验法,就互动情境、学生人格特质、学生情绪状态以及不同效价的情感事件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互动情境、不同效价的情感事件对学生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的意愿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和学习情境比较,学生更愿意在社会情境中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消极情感事件和积极情感事件相比,学生更愿意就消极事件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互动情境和人格特质共同影响学生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的意愿程度,内向型的学生更愿意在社会情境中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而外向型的学生更愿意在学习情境中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情感事件和情绪状态共同影响学生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的意愿程度,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学生更愿意就消极情感事件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生没有出现这种选择效应。教师因素主要采用实验法探究教师自我表露、交流风格和交流情境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在网络中进行高水平的自我表露、采取文本和表情图标相结合的交流方式、以社会情感为交流情境都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网络交流的策略。同时,教师的自我表露对学生互动意愿程度的影响与交流风格对学生互动意愿程度的影响都要受到交流情境的制约,教师在社会情感情境中进行高水平的自我表露以及教师在社会情感情境中采用文本和表情图标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均更能促进学生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的意愿程度。最后,基于网络师生互动的心理学实证研究结果,本书对当前信息化教育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启示与建议。
第五章高校网络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主要从问卷编制及应用、特征分析以及考察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这三个方面入手。问卷编制结果表明自编的《高校师生网络互动问卷》(学生版)包括四个维度,情感依赖性、行为主动性、内容分享性、互动有用性。其中情感依赖性的方差解释量最大。自编的《高校师生网络互动问卷》(学生版)信度和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技术要求,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时需要进一步地修订与完善。高校师生间网络互动使用网络工具,依其频繁程度依次为QQ、空间及博客、E-mail、微博、微信、BBS。师生网络互动问卷施测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情感依赖性、行为主动性、内容分享性、互动有用性差异均不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在情感依赖性、行为主动性、内容分享性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也不显著,但在互动有用性上,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在该维度上,大四学生的得分最高,大三学生得分最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师生互动研究以及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师生互动数据采集自高校某个班级QQ群,结果发现该群中大部分学生和老师有直接联系,但仍接近一半的学生未与老师互动,形成的关系网络密度较低,属于稀疏型,表明师生之间联系不太紧密。老师在群互动入度高,但出度较低,说明老师在互动中较受欢迎,声望较高,但并没有成为学生的意见领袖。内隐态度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态度的内隐效应显著,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是积极的,男女大学生在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六章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师生互动的研究结论、对当前信息化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启示和建议以及对未来理论研究的展望。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异地同步或异步师生互动成为可能,传统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的师生互动也正发生着变革。网络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不是课堂师生互动本质与特征的替代品,两者之间呈现出互补而非割裂的关系。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智慧型校园的21世纪,网络师生互动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希望网络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能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实践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尽一分绵薄之力。最后,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恳请广大读者就拙作提出宝贵意见!
张艳红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