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张掖民乐县顶碗舞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对策
一 张掖民乐顶碗舞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一)民乐顶碗舞发展的问题与困境
与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民乐顶碗舞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亦不容乐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社火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民乐顶碗舞也面临着传承与消失。一方面,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猛烈冲击之下,年轻人对顶碗舞的了解越来越少,参与者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一些颇有造诣的顶碗舞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传统舞步和乐曲亟待挖掘保护。同时受市场等因素制约,传统顶碗舞很难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加上当地地方经济不发达,学艺人员缺乏,传承乏力,到21世纪初,会跳传统顶碗舞者已为数不多,传承链已经濒临断裂。目前,总结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地方经济不发达,外出打工人员居多,留村学艺人员缺乏,目前,汤庄村会跳传统顶碗舞者已为数不多;
2.一些颇有造诣的顶碗舞传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顶碗舞表演者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者极少,威望不高,传统舞步和乐曲亟待挖掘保护;
3.受现代电影、影视艺术的影响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青年一代对学习顶碗舞失去兴趣。
(二)民乐顶碗舞的保护措施
基于上述传承中遇到的瓶颈与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起,民乐县委、县政府对顶碗舞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保护,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详情如下表:
目前,民乐顶碗舞的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08年,民乐顶碗舞艺人已达400余人,相关演出活动与教育传承也不断深入开展。具体的经费投入情况为:
1.2000年县政府拨专款5000元用于民乐顶碗舞的学习和表演;
2.2005年县政府拨专款2000元用于民乐顶碗舞摸底调查;
3.2006—2007年县政府拨专款10000元用于民乐顶碗舞的搜集、挖掘、整理和音像录制工作;
4.2008—2009年县政府拨专款20000元用于民乐顶碗舞的传承、宣传和保护工作等。
同时,还制定规划出民乐顶碗舞的五年保护计划,主要措施是保护顶碗舞的传统技艺、伴奏音乐的曲谱以及顶碗舞演出传统服饰;培养新的顶碗舞传承艺人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乐顶碗舞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就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早在20世纪50年代,民乐顶碗舞的第二代传承人汤治铭等赴兰州参加调演并获奖,1984年由地区群艺馆挖掘整理重新谱曲,参加中国全国民间调演并获奖。此后,多次被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参加市、县演出获奖。2000年春节,被中央电视台“新春走河西”摄制组录像,在中央电视第二频道播放。2008年6月13日,张掖民乐顶碗舞入选甘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政发〔2008〕43号),其发展传承得到了甘肃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协助。
图1-39 民乐顶碗舞挖掘整理现场会
2008年8月中旬,甘肃省电视台记者柳征一行来到民乐县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乐顶碗舞”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甘肃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中国西北角”栏目播出,时长18分钟。此次宣传报道,主要针对民乐县近年来对“民乐顶碗舞”的挖掘、整理,以及后来的改编、演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画面中“顶碗舞”的传承人及发源地汤庄村的老艺人对其文化历史及艺术形态作了详细的介绍,“民乐顶碗舞”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关注。通过此次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增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由此可见,挖掘、抢救、保护民乐顶碗舞,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对张掖民乐顶碗舞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一)民乐县中小学对顶碗舞的教育普及工作
民乐顶碗舞作为民乐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民乐县在中小学对顶碗舞进行教育普及,加强顶碗舞在年轻人中的传承与保护,这一点,目前在民乐县已经开始积极试点、推广,并进行了相关宣传报道。
2013年5月,为加强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乐顶碗舞”的保护和传承,根据《关于在全县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乐顶碗舞进校园传承辅导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县委宣传部、教体局、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下,民乐县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赴县职教中心、实验中学、民乐三中、民乐四中、洪水小学、金山小学以及南丰寄宿制小学等12所寄宿制小学的辅导培训已于5月8日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累计培训各中小学教师60余人。此次培训辅导,从理论知识和基本动作两方面入手,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和欢迎,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文化生活,也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培养带来积极的影响,此项活动的开展对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3年9月,新华网也发表了题为《甘肃民乐学生表演顶碗舞 传承古老民间艺术》,对民乐县希望小学学生传承、表演顶碗舞的情况予以报道,“现今,该舞蹈已成为甘肃张掖市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的课程内容之一,继续传承古老的民间艺术”。
图1-40 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学生表演顶碗舞
图1-41 笔者在甘肃张掖市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学习顶碗舞
(二)在民乐县乃至甘肃省范围内对民乐顶碗舞进行传承普及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民乐县各中小学近期积极开展民乐顶碗舞的辅导排练工作。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弘扬民乐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民乐县各中小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活动安排,积极利用第二课堂、音乐课、舞蹈课时间,邀请民乐顶碗舞传承人及县文化馆指导老师进校园进行传授、辅导排练,并将在“六一”期间进行民乐顶碗舞的展示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全县的范围内对民乐顶碗舞进行传承普及,激发青年一代对民乐顶碗舞的兴趣,使其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乐顶碗舞,民乐县政府为中小学普及、传承与推广顶碗舞拟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并制定出相关保障措施。
其制定的基本保障措施则有:
1.成立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现已建立);
2.成立专家委员会,组成民乐顶碗舞普查工作小组(现已建立,并开展具体工作);
3.争取县政府每年拨付民乐顶碗舞专项保护资金1万元(现已基本到位);
4.争取上级部门对民乐顶碗舞进行立项并拨款进行保护和发扬光大(现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由此可见,近年来,在民乐县中小学已广泛开展顶碗舞的教育、普及与传承工作,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与专项资金安排,组织专业人士整理普查相关资料,编写顶碗舞舞蹈教材,在民乐顶碗舞的发祥地汤庄小学进行试点教学,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三)传承、创新与改编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许多民族和地区优秀的民间舞蹈也备受关注与瞩目。然而,如何在这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让人们通过这种舞蹈形式来加深对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传承与理解,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民间舞蹈较为通行的认识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20]
就民乐顶碗舞而言,要想系统完整地传承这一舞蹈形式,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然后取其精华进行加工改编,使民乐顶碗舞的内容和形式焕然一新,而又不脱离传统的范畴,最后以其为创作素材,在符合当前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顺应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历史需要,对民乐顶碗舞进行创新、推广。“舞台艺术自有其表现规律,民间舞蹈只能作为进行再创造的素材”[21],因此,传承、改造与创新是民乐顶碗舞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将其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改造与创新必须保留民乐顶碗舞最为本质的民间文化精神,不能为时代和外来的影响因素所改变,从而丧失其自身存在的独立性与文化特质。
[1]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5]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6]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7]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8] 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9] 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10]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11] 李中峰:《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12] 李得成、保继金:《隽永深沉,执中守和——民乐顶碗舞的渊源、表演特征及其民俗文化意义》,《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13]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6页。
[14] 隆培荫、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79页。
[15]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6]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64页。
[17] 张华:《中国民间舞与民间信仰》,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7页。
[18] 张华:《中国民间舞与民间信仰》,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页。
[19] 张华:《中国民间舞与民间信仰》,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20]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