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的概念界定
民族团结心理是指在新中国实施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民族政策影响下,在长期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条件下,人们逐渐形成的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等。这种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就中国青少年而言,表现为青少年对中国民族特征的认知、对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认知,积极的民族认同,以及民族间良好的交往行为、较少冲突行为等。对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的概念进行这一界定,其依据来自国家颁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53]也来自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和实践调查。
第一,在知识的认知层面,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民族特征的认知、对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认知。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强调了两种重要的信息:民族特征、民族政策与理论。这两类关于民族特征、民族政策与理论的信息对学生的认知方面提出了要求。
第一类信息强调对民族特征的认知。民族特征指民族的文化、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所具有的特点。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民族知识启蒙教育、高年级的民族常识教育要求向学生传递关于民族特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强调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也重视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成员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中国各民族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重视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要求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成员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比如,小学三、四年级的内容要求中明确规定“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等等。
第二类信息强调对民族政策和理论的认知。初中阶段的民族政策常识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教文卫事业、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民族政策。高中阶段的民族理论常识教育要求掌握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比如对我国的民族关系的本质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学习。要求高中生“初步了解世界各国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和现状,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
第二,在态度、情感层面,表现为积极的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54]民族认同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指标,同时也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长远发展。中国人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国家民族认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中,人们能够准确地理解自己既是某种民族,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人的民族认同不仅包括本族认同,即对自己所属单一民族身份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即对自己作为中国人这一国家民族成员身份的认同。一个人在民族认同上能实现本民族认同与国家民族认同这两个层次认同的统一,可能是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之一。[55]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56]因此,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在态度、情感层面,表现为本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和谐统一的积极状况。
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之一。纲要指出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由于中华民族认同的意识是多层次的,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57]因此,中华民族认同与单一民族认同是分不开的。我国学者提出中国人的民族认同由国家民族成员身份认同和单一民族身份认同构成,即中华民族认同和单一民族身份认同构成的观点,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验证。[58][59][60]
国人普遍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61]这样一种从小我到大我的认同心理,是符合中国人辩证思维特征的。这种双重认同有机整合为一体的特征,其形成的根源,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它虽然受到个体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国家实施相关教育的影响。它与新中国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分不开,与学校对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关。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持续开展,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形成基础层次上的本族属认同和自尊心、自豪感;并在此之上形成高层次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最终促进并巩固了更高层次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原因。
第三,在行为层面,表现为和谐的民族间交往倾向,这种倾向促使青少年在行为上表现为较多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行为,较少的冲突和攻击行为。
民族间友好交往、沟通行为,是民族团结心理的行为指标。本课题组2008年的调研结果中,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各民族学生实际上已经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局面。因为,各族学生在交往中几乎不存在本民族的角色意识,大家在学习、生活、交往、活动中就是同学、朋友、伙伴关系。[62]普洱地区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所在地,民族团结是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骄傲。对普洱地区从事民族工作的官员的访谈得知,当地衡量民族是否团结的指标是:“民族团不团结,就是看这个地方稳不稳定,民族之间有没有械斗。就是有矛盾了,是否能够坐下来,协商解决。现在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利益上的矛盾。如果这种问题能够坐下来,以谈的方式解决的话,也不是什么大问题……”[63]可见,民族之间没有冲突、暴力攻击行为,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指标。
课程纲要对初中、高中学生提出了一些能力方面的要求,例如,初中七、八年级的内容标准中规定“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等。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采取何种行为对待民族问题及民族之间冲突指明了方向。
虽然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国家民族团结的原则、方法、价值等形成明确的认识,但由于学生缺乏在实际情境深入体会和运用这些方法的经验,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虽有显性存在形式,但却是浅层次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当个体对民族团结既有感性的体验和理解,又能有意识地运用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来处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就处于较高层次的政策运用水平。[64]
鉴于学生的年龄、社会阅历等情况,显然不能直接采用实际的政策运用能力为指标来衡量学生的民族团结心理。相较而言,采用外显的友好交往行为和冲突行为作为衡量指标更为合适。行为并非心理本身,但行为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会做出某项行为,因此,较多的民族间交往沟通行为,较少的民族间冲突行为,是民族团结心理的指标之一。
综上,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知识方面的认知,表现为认知本民族、中华民族的特征;认知民族政策与理论;第二层面为信念、态度和情感层面,表现为本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结果对促进并巩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有重要作用;第三层面为行为层面的,表现为友好的民族间交往行为和较少的民族间冲突行为。三个层面是相互渗透的,认知影响着信念、态度和情感的形成,也影响行为表现,而态度和行为也能反过来加深青少年对民族特征、民族政策与理论等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