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西亚非洲国家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社会矛盾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特征

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前两者属于物质前提,后者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而且地理环境发挥作用还受到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的数量,还包括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人口因素同样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而且人口因素发挥作用还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时代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事件都是最革命的结论。”[17]恩格斯这里所讲的“物质条件”就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又对其他社会活动起制约作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作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存在的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杠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表现。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源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二 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

同自然界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活动也有其自然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体现为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三者的结合才构成生产力,称为生产力的“硬件”。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也是潜在的生产力,被称为生产力的“软件”。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则是人的社会实践的需要,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18]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的不断出现,其前提条件就是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关系。人们的生产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即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即总产品的分配、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这三个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19]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作为矛盾的主要一面,既是决定因素,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20]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能够将生产力诸要素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然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合理利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因而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此时,人们对生产关系的调节和改良虽能缓和矛盾,甚至在某一段时期带动生产力较快发展,但却不能消除矛盾,最终生产关系还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由生产力的要求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何时变革、如何变革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人为维护一种旧的生产关系,或者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去建立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最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21]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各类组织及社会思想观点的复杂体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旦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思想观念上层建筑往往早于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彻底完成却远远落后于政治制度的变革。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建立上层建筑就是为自身服务的,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反作用就体现在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上。上层建筑运用政治、法律、思想等手段去巩固和发展自身的经济基础,在服务方式上采取控制社会生活的强制或非强制性手段来实现。从服务效果来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可能起促进作用,也有可能起阻碍作用。这取决于上层建筑是否适合经济基础及其相对应的生产力状况,适合则起促进作用,不适合则起阻碍作用。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一样,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人为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前变革上层建筑而不顾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同样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三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大社会基本矛盾。两大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决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两种基本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也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两种社会矛盾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矛盾不断产生不断解决,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更替,促进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

阶级斗争、社会变革和社会改革都根源于这两大矛盾运动,从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解决阶级矛盾的唯一途径。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社会革命,实现新制度代替旧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改革则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体制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良,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科学技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会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3]这生动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的密切联系。邓小平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则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当代社会正在走向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尤其创新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